互聯網行業的第二次變遷——移動互聯網興起

2008年,中國網民數量首次超過美國。奧運會的熱情進一步推動了互聯網的發展。PC時代迎來了一個高潮。Android操作系統的發佈預示著移動互聯網時代的開始。

互聯網行業的第二次變遷——移動互聯網興起


2009年,中國互聯網從門戶時代向蝙蝠時代轉變,蝙蝠開始加強橫向業務演進。百度切入電子商務(是),推出社交(貼吧);阿里開始社交(旺旺),推出遊戲(阿里遊戲);騰訊切入搜索(搜索),推出電子商務(拍手叫好),推出遊戲和娛樂;三大巨頭不斷在對方後院探索,試圖再次佔領社交、搜索和電子商務領域。

互聯網行業的第二次變遷——移動互聯網興起


三巨頭不僅對自己殘酷,對其他企業家也殘酷。藉助流動和資金優勢,他們相互學習成為最便捷的方式。創業者的自然問題產生了:如果騰訊抄襲你,你會怎麼做?但在3Q大戰導致騰訊自發轉型之前,似乎沒有答案。PC時代的無序發展,使得互聯網不顧規則野蠻生長,移動互聯網的混亂才剛剛開始讓互聯網長生不老。從PC互聯網到移動互聯網,沒有像2010年這樣的里程碑。衝突和戰爭成為移動互聯網早期的關鍵詞。互聯網十年的發展,給企業帶來了全能的錯覺,成為具有用戶自尊的互聯網企業的標準配置。被稱為PC互聯網最後一戰的3Q大戰開始了。

互聯網行業的第二次變遷——移動互聯網興起


2010年9月27日,騰訊和360因為隱私保護而發生衝突,這直接導致了“一個艱難的決定”。騰訊要求用戶在360和QQ之間進行選擇;谷歌退出中國,百度進入了沒有競爭對手的時代,搜索市場份額一度佔到80%以上;淘寶發佈購物搜索,而淘寶故意屏蔽百度的攻勢,此後,淘寶在百度搜索中消失。

互聯網行業的第二次變遷——移動互聯網興起


移動時代的“圍牆花園”開始蓬勃發展,開放式pc互聯網淘金時代逐漸結束。外部競爭帶來持續的衝突,更大的爆發來自企業內部,激發企業內部反思,消除頑疾。2008年11月,央視《新聞30》欄目連續兩天報道百度積弊,質疑百度的競價排名制度(以醫藥廣告為例)。針對巨大的輿論危機,百度推出了“鳳巢系統”。

互聯網行業的第二次變遷——移動互聯網興起


2011年2月,時任阿里巴巴CEO衛哲辭職,1107家中國供應商和阿里巴巴員工聯手作弊,嚴重違背了阿里巴巴的客戶至上價值觀,被顛覆,阿里巴巴消除了頑疾。2011年10月10日,淘寶商城調整商戶技術服務費和違約金,引起淘寶50萬中小賣家抗議。網上小賣家對大賣家發起惡意購買攻擊,而線下小賣家則圍攻淘寶總部。最後,淘寶不得不取消被稱為“十月圍城”的漲價需求。2010年3Q大戰後,騰訊決定開放和連接一切。2011年,百度推出了“中間頁”戰略,並開始為人工智能打下基礎。2012年,在阿里巴巴私有化之後,英美菸草進入了一個新時代。在命運的偉大時刻,命運鄙視那些害怕命運的人。命運只願意用溫暖的臂膀把勇敢的人舉起,送上天堂。

互聯網行業的第二次變遷——移動互聯網興起


當2010年左右人類之星閃耀時,中國互聯網的第二次飛躍。美團、滴滴、頭條、小米、快手、B站在陌生的街道都登上了移動互聯網的熱潮,進入了歷史的舞臺。當時,雷軍並沒有提出“站在風口,豬能飛”的理論。小米以一鍋滾燙的小米粥宣告成立,3月複製Groupon的美團上線,TMD小巨頭尚未展露鋒芒;聚美優品誕生,並快速於4年後登陸納斯達克;愛奇藝孵化於百度,視頻進入版權時代。在細分的風口浪尖上,新一代獨角獸肆意成長,成為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掘金者。

互聯網行業的第二次變遷——移動互聯網興起


TMD的創始人(張一鳴、程偉、王興)在大洋彼岸,中美在移動互聯網上保持著驚人的相似性。2010年2月2日,Facebook市值超過雅虎,成為全球第三大網站。Facebook和騰訊是一樣的:成為全民公敵。

同樣在2010年,隨著微博和微信的誕生,騰訊憑藉微信率先在bat獲得了移動互聯網的入場券。由於微信更巧妙的產品底部設計,微信不僅在社交和內容跟蹤方面取得了很多成績,而且在產品擴展和兼容性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績。遊戲、企業服務等都可以在微信上自由成長,張小龍是神。在基礎設施發生巨大變化的時代,在未來尚不明朗的荒野時代,勝利最終屬於擁有獨特視野的球員,最終一切盡在。

互聯網行業的第二次變遷——移動互聯網興起


對於產品和服務來說,將模式轉換為新的平臺並加以調整和適應是最便捷的方式。然而,對於基本需求發生變化的產品來說,移動互聯網是另一個新領域,需求發生巨大變化的產品也將面臨更大的挑戰。在bat產品形式上,移動互聯網也需要社交和電子商務。然而,分離的應用生態系統使得搜索變得不必要。端到端的搜索和內容孤島使得搜索在從PC向移動的演進中面臨著巨大的挑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