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哲学究竟有哪些好处?

源稚生


让人能够思辩,对很多不了解的东西,例如自然界的变化,人性的复杂,社会各类大佬的扇动都有了一些比较清醒的认识,不会再去迷信鬼神,不会崇拜谁,不会去盲目追随所谓的各种信仰。

由于对自然,人和社会有了一些了解,所以人会活得比较随性、洒脱,不会太在意别人的看法,只在意自己在这世上的各种感受,自己活得开心才不旺此生,其余一切都是浮云。明白了宗教只不过是麻痹人类思想的工具,宗教有时是为政治服务的,是人类逃避痛苦的一种方式。而各类大佬宣扬的各种信仰,只不过是迷惑普通民众去为其效命,以达到他自己的政治目的。例如各类战争,用无数普通民众的鲜血和尸骸去堆积起各种大人物的政治野心。

哲学是人类的精英经过深刻的思考,洞察了自然、社会和人性所总结出来的理性的思想。我个人认为学哲学也要怀疑哲学,例如我国传承几千年的儒家思想,我就一直认为它限制了人的创造力,让人变得迂腐不堪。而国外宣扬的存在主义,读多了会让人陷入黑暗的深渊,会让人崩溃,认为人活着无任何意义,所以个人认为哲学要读,但是不要把它当成神一样的崇拜,生活还是该怎么过就怎么过,自己是个什么样子就什么样,别去强求改变。



西天的云彩4


你觉得哲学的好处是什么?

这个问题发来4、5天了,引起我的思考。首先谢谢提问者和头条工作人员的提问和推荐!

我感觉,包括我的许多人是不喜欢哲学的。读中学时,为了考试就死记硬背的记住了一些概念和答案,后来渐行渐远"哲学"被抛在了脑后。随着经历的成长和工作生活的需要,我感到哲学的价值和重要意义。

一、唯物主义和唯物史观是一盏灯塔,照耀我们的行程。虽然,经常被套路,经常被诱惑,但,很快就能辨明真伪,正道而行。

二、科学社会主义赋予我们极高道德准则和精神文明的方向,让我们心中有了依从和标准。这是我们信仰的起点,也是行动的指南。其实在崇高理想、优良品性指引下,并不影响我们的生活、工作和收入,反而极具促进作。

三、有助于析事明理,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哲学不单单几个名词,几个概念,它富含的哲理和逻辑,足以让我们学会思考的方法,进而形成看问题的结论,并为我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提供支持。从而成为有能力的人。

四、哲学让我们写作能力、表达能力大为增强。具有一定辨才,一定口才,一定观点性的人,是受社会欢迎的人。

五、学哲学可以通古今,明中外,可与古人对话,可与名哲私语。围棋讲手谈,哲学可进行心灵的沟通。

总之,学好哲学的好处很多,为此,本人也有小小建议:

将国学一一中国古代哲学加入学生的各个学习阶段,当然选学就好。现在,小学加入的弟子规和三字经是不错的。但仅限于读一读,尚需结合实际讲一讲,用一用的氛围。

不妥处,敬请海涵!


山神001


你觉得哲学的好处是什么?

哲学的好处很多,因流派多,涉及面广,没有标准答案。我们只能通过学习后,自己慢慢的感悟,他魅力的地方。

哲学就是世界观的学说。是对世界本质的解释。哲学所涉及的研究范畴是其它各学科的总和。是万物的元学。中国最著名的哲学大师代表,就是孔子,庄子等。他们很多思想语言影响整个人类。“三人行,必有吾师,”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 ----《道德经》”等等,说的非常精辟。读懂一些哲学书籍,心里会豁然开朗,有醍醐灌顶之妙。

哲学 可以帮我们完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可以让我们认识什么是真善美。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哲学,我们每天都生活在哲学道理中,只是我们不知道罢了。但是哲学又不好解释。不解释时,我们似乎人人都懂哲学,一旦解释时,感觉上升到理论时,是越解释越听不懂了。

现在我们不去说理论的东西,我们说两个故事,看看是不是把抽象的东西,解释的非常容易理解。

1,本性,什么是本性呢?用理论去解释,是越解释越听不懂,看看这个故事就很容易理解了。

有一个和尚,看见水里掉进一只蝎子,蝎子在水里挣扎,怎么也爬不上岸来。和尚就用手把蝎子从水中捞起,想帮蝎子上岸,救它一命。谁知道和尚刚刚捧起水中的蝎子时,手被蝎子尾巴狠狠的蜇了一下,和尚下意识的把手一甩,蝎子又掉进水里。和尚揉揉被蜇痛的手后,又去捞蝎子,最终把蝎子救上岸来。

这时围观的路人就问和尚,蝎子都蜇你了,你干嘛还去捞它?

和尚回答:蝎子蜇人它的本性。我救生灵于水火之中,善良是我的本性。我不能因为它的本性而改变我的本性。

2,爱。

山下,住着母子二人。小伙子每天上山打猎砍柴为生。

一天上山砍柴时,看见溪水边有一个美丽的姑娘在洗衣服,小伙子看傻了。心想这么漂亮的女子要给自己做妻子多好呀,等回过神来,小伙子自己心里知道自己是个穷小子,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小伙子就走了。

后来几天,经过这个小溪边时都能看见这个美丽的女子,最后小伙子鼓足勇气走到女子身边说,姑娘你真美,愿意给我做妻子吗?姑娘说,嫁给你可以。但是,我的父亲病了,要用妇人的心才能治好病,如果你可以把你母亲的心挖来,我就嫁给你。

小伙子回家后,像掉了魂一样,走坐不安,他母亲问出了什么事情。小伙就把想娶那姑娘做妻子的事情说了一遍。她母亲思考了片刻说,为了你可以成家,就把我的心拿去吧。说着他的母亲就用刀把自己的胸口破开死去了,小伙子就挖了他母亲的心,把还跳动的心捧在手里,向山里跑去。

小伙子在跑时,脚下一滑摔了一跤,把捧着的心也重重的地摔在地上,小伙子赶紧爬起来,把滚在地上的心捡起来。这时心说话了:“孩子,你摔痛了吗?”

这就是赋有哲理的故事,简短,但是都可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哲学的魅力可以让模糊的心灵彻底清澈。


流云牧歌


哲学是研究终极目标的学问,是用人的方式方法, 我的方式,来寻找真理的学问。

它的好处是使人明哲,可以运用哲学知识寻找到事物事件的本质或者事物事件的普遍规律。使人进步,也使人不容易被纷纷攘攘的表象所迷惑,使人能第一时间看透事物或事件的本质或者规律,并能及时作出快速反应和对策。

哲学的坏处是,由于是用人的方式方法,由于是用人的知识,因此容易进入死胡同,走不出来,最后,会以为生命没有存在价值,会以为人生没有存在意义,会以为世界是一遍虚空,一切都是捕风。

由于哲学是用我的方式方法,用我的聪明,用我的逻辑思维,用我的知识来寻找真理。因此,永远不可能发现自我,永远不可能认识自己,永远不可能突破自我,永远不可能超越自己,永远不可能更新自己。会出现我是谁?我为什麽存在?我为什麽活着?我的生命意义是什么?等问题。

由于哲学是用人的知识、人的方式、人的方法来寻找真理,所以,会出现永远找不到真理的现象,会产生虚空和厌世,内心深处永远没有满足,最后的结局可能会自杀或者他杀,甚至可能出现有组织性流无辜人血的事件,比如法西斯主义,,,,等。

这些,都是哲学的坏处,而且是近代在世界历史上多次岀现,反复出现,现在还有在进行的事实。有些还是血淋淋的。

更有甚者,有组织性的使坏,将某个哲学当作科学和真理来洗脑,使被统治者脑残,弱智,然后变成工具和打手。

本来哲学是没有什么坏处的,是一种探索事物事件本质和规律的一种手段。

哲学,不是科学,更不是真理,只是一个认识事物事件的工具。

如果,把某个哲学体系,抬高到科学的地位,抬高到真理的高度,甚至认为这个哲学体系就是终极真理,哪么,坏处才会出现的。

对哲学有兴趣的人都可以学哲学,最好是高中文化水平以上的人学学哲学,是有益处的。至少学一些哲学知识没有坏处。但是,想从哲学中寻找真理?只能是盲人摸象。


lihuazhang2017


读哲学,学哲学,是非常有意义的,哲学其实跟我们日常生活有很大的关系!

哲学中的道理、逻辑、思维论证、方法论和认识论等,如果我们没掌握,可能一样的生活,但这种生活,仅仅是活着的一个皮囊而已。如果我们掌握了,就会变得最接近真正的生活,我们就会正确的看待“生老病死”这种富含生命本质的事物,我们等于找到了一个探寻世界的入口,一个自我与世界对话的平台。

哲学大概在以下四个方面对人的思维起到作用1,学哲学可以养成清晰的思想

专业哲学家看问题,有他的一套体系答案,学哲学的人看了,他的答案和前提,就能得到一种新知识,还可以随着他一起推理辩证,久而久之,思想就变得清楚。

2,哲学教人养成怀疑的精神

常读哲学书籍,可以减少我们武断和盲从的习惯。如果我们学会怀疑,就会对很多问题提出属于我们自己的看法和理解,而不是人云亦云,轻易的就相信了外界或他人的思路诱导。

3,学哲学可以养成容忍的态度

你相信这派的哲学思想,因此就断定别派的学说或信仰都是错误的,对之加以完全的拒斥和抹杀,这是不可取的。因为如果这样,你就没有培养起自己容忍和开放的态度,因此也就丧失了让自己更进一步的机会。世上的悲剧,有许多都是由于人们的无容忍态度造成的,比如宗教冲突、战争、以及狭隘的民族主义。

4,学哲学可以扩大人的眼界,放大人的格局

哲学的对象是宇宙的全体,人生的总和,从宇宙角度看,人不过是一粒尘埃,小到无可言表,不值一提。太阳系在宇宙中不过是一个点,更别说地球和地球上的生物了。认识到这些,我们的心胸就会跟着扩大,眼界和格局也会跟着提升和扩大。

《庄子》中说:“死生无变于己,而况利害之端乎?”正是教我们学会用宇宙的视角看问题,平淡自然的对待人世的成败祸福,不至于在世界的表象中迷失掉自己。

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有意识的去读哲学,学哲学,讨论哲学!


爱吃鱼的蓝色狮子


我曾劝身边的朋友,“转运”最方便的方法,是在你运势低迷、没有思路的时候,顺其自然,不要轻易做决定。与此同时,去好好看一些意识形态的东西,比如高频率的电影,或者研究研究金刚经,研究研究哲学,都是可以的。但是,很多人最爱看一些因果报应,出发点是吓唬自己,以为一看结果不好就帮助自己下了决心、自己今后就会向善得好,结果弄的自己遇事不知道该怎么做决定了。与此同时,在学习的时候往往最喜欢的是给自己憎恨的人对号入座,看看对方将来会有什么报应,想象一下,就很满足解气。有一些宗教爱好者,就是这个样子。这样子是不能起到转运效果的。事实上,你要考虑一个问题:

在这个世界,并不是没有因果报应。但,也绝非大多数人想的那样,因为,你要先看清世界是什么。

在生活里,你目前的情况就是你的心念的展现,不论怎样去逃避目前的事情,其实,走到哪里都无法逃离于自己。只要自己想通了,当你发现自己突然有了跟以往截然不同的思维过程的时候,事情必然会反转。但是你首先应该清醒,才会“通”,才会有焕然一新的选择。清醒,意味着不再是昏睡状态。摆脱昏睡,你要对自己重新的好好教育一番,只有你自己才能教育自己。

如果你静下来,去体会,去留意观察,世上一大部分人都是昏睡的状态,就像梦游的人。另一部分人里,有些属于半睡半醒,有些属于自己甘愿带着眼罩。

不论哪种情况,心的眼睛始终都亮着,而且一直不停的在呼唤你自己。当你试图借助一些手段对自己进行教育的时候,心的眼睛会给你反应,只要你留意,就完全可以判断:

看到的文字、图像、听说的事情、观念,如果让你感觉恐惧,它必然是假的。而看到的,你感到安定祥和平静安全温暖等,它是真的。


青城pt


哲学是与人最密切的一门学问,其重要性远远高于数理化、文学、历史等任何一门学科,它不仅是“全部科学之母。”(爱因斯坦语),更重要的是,它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思想”(冯友兰语),其目的是“认识你自己”(苏格拉底语),也就是说,哲学是与人生智慧有关的思考和体悟。

西方教育的普遍认知和做法是,把哲学摆在第一位。其理由是,如果一个人不能具备独立思考能力,那么他就会变成一个没有是非判断能力的木偶或机器,一生浑浑噩噩,是非不分,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在法国的中学,不管你是读文科或理科,哪怕是唱歌跳舞的专科,哲学课都是跑不了的。法国的作文题目往往都是探讨人生哲学,将学生的思维能力推向哲学家的高度。

读者诸君不妨来尝试回答一下法国2014年高中会考试题(各专科):拥有选择权是否就意味着自由吗?为什么人需要寻求认识自己?人活着是为了幸福吗?艺术家是否是他个人作品的主宰者?

即使是音乐舞蹈专科,其试题也是哲学的:文化的多样性是否会阻碍全人类的团结?我们能否对真理漠不关心?

还有:人们是否可以不受磨难而满足欲望?追求真理,却涉及利害关系怎么办?人在劳动时有何收获?所有信仰都与理性相悖吗?没有国家我们会更自由吗?

我想,这些问题不要说对中国的学生和成年人,就是对所谓的文化精英阶层也是难以回答的,原因在哪里呢?就在我们已经习惯于接受灌输洗脑而懒于思考。

在法国,哲学是具有统摄性的,它位于其它一切学科之上。法国人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育“伟大的心灵”,通过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将法国那种“高贵而崇高”的“民族性”传递下去。

反观我们的历年来的高考作文题目,中国人自己都看不过去,显得是那样的幼稚、简陋、甚至荒谬。

上面的内容可视为我写这篇文章的初衷。一句话:今天的中国人太需要哲学了。

(一)什么是哲学?

简单地说,哲学就是爱智慧,就是使人聪慧的学问。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过,第一个用"哲学"这个名词的是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这个希腊名词由"爱"和"智"两个词组成,合起来即是"爱智慧"。在我国古籍中,没有"哲学"一词。"哲学"一词是近代从日本流传过来的。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哲"的意思是智慧、贤达、明事理,"学"则当学问解。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哲学家西周,根据汉字的意义将"哲"和"学"拼成"哲学"一词,意译了英语的"philosophy"这个词。

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随着新学的兴起,"哲学"一词开始在我国书报杂志中使用,成为通用术语。

大家知道,聪明是与生俱来的,而智慧却是需要去寻觅的,这就是天下聪明人比比皆是,而智慧的人却很少的原因所在。学习哲学就是寻觅智慧,真正的哲学家就是智慧之人,如孔、孟、老、庄、王阳明、释迦摩尼、苏格拉底、柏拉图等等。所以,如果大家想拥有智慧就请学一点哲学吧。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我们知道,小到人、动物、植物、房屋、家具、汽车等等,大到山、水、月亮、地球、太阳、星星、银河系、宇宙等等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我们把这些东西称之为“物质”,也称为形而下的存在。还有一种存在是:我们大脑思考的东西、心里想的东西、做梦、灵魂出窍、灵魂附体、能量、暗物质、暗能量等等,这些东西也是客观存在,但却看不见摸不着,我们把这些东西称之为“意识”或“精神”,它是一种形而上的存在。还有就是无法确定的存在,如上帝、安拉、神、鬼、魔等等。

物质与精神,也就是有形和无形,有和无,空与色,二者的存在方式不一样,那么,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呢?谁决定谁?谁创造谁?谁是第一性的?马克思认为这就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对二者关系的不同回答就形成了人们常说的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两大对立派别。唯心唯物也是马克思划分的。罗素则认为,“事情”的观念就超越了简单的唯物与唯心之分,他对世界本源问题的回答采取了一种迂回折中的姿态。

(三)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哲学?

简单地说,就是为了拥有智慧,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

1、学习哲学是为了建立清晰明确的三观

我们经常会发现某个人有思想,有主见,有独到的见解,他往往不为政府、媒体、专家的宣传和周围人的看法所动,而是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与众不同。这样的人就是懂哲学的人,即使他不知哲学为何物也无关紧要,因为他已经建立了自己明确的三观。

一个人要活得明白、活的轻松、活得快乐就必须用自己的头脑和心灵去想去体悟宇宙和人生的根本问题,从而建立自己明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学问。

世界观是什么呢?就是你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和认识,也就是对前面所说的哲学的基本问题的看法。如:上帝存在吗?菩萨存在吗?求神拜佛有用吗?世间万物从哪里来?人从哪里来?进化论正确吗?灵魂存在吗?灵魂是永恒的吗?我是谁?命运存在吗?生死有命富贵在天正确吗?福祸相依吗?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真的吗?等等。

能够对上述问题给出自己的答案才算是有自己的明确的世界观,否则你就是一个稀里糊涂的人,今天相信人定胜天,明天烧香叩头抱佛脚;今天阿弥陀佛,明天诽谤佛祖;今天算命打卦,明天我的命运我做主。

建立了明确的世界观才能有明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由世界观决定,同时,它们也是世界观的延伸。与此有关的问题是:我为什么活着?人生的价值是什么?我的一生该如何度过?人生应该追求的目标是什么?财富是人可以追求得到吗?努力有用吗?我的想法符合大道吗?慈悲、善良、品德、道德的价值是什么?如何面对生命中的挫折、坎坷、疾病、死亡?爱情存在吗?姻缘是注定的吗?如何处理感情问题?为什么老子提倡“无为”、“不争”、“自然”呢?“孔颜之乐”是什么样的快乐?等等。

一个人只有对上述问题作出自己的明确回答才能平静从容地生活,否则就会活着怀疑和混乱之中,今天为钱活着,明天为理想活着,后天为妄想活着;今天感觉生活充满阳光,明天感觉生活一片灰暗,后天感觉生不如死;今天道德高尚,明天道德沦丧,后天胡作非为。

2、学习哲学是为了建立自己的信仰

虽然全世界80%的人有宗教信仰,没有信仰的人主要集中于中国,但信仰并不仅仅指的是宗教信仰。

信仰就是相信、仰慕、服从、追求等等的意思。它可以是某种宗教、也可以是某个理论或主义、也可以是某个人的主张。如信仰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共产主义、叔本华宿命论等等。信仰是心灵的本质追求,是归属,是心灵的家。心灵一旦没有归属,那么行为必然混乱。有信仰的人行为是有规范的。

信仰与一个人的三观密切相关。比如你信仰佛教,那么你的价值观就是:“诸恶莫作,诸善奉行。”;你的人生观就是:“人生是苦回头是岸”,追求觉悟,去“我执”,自度度人。你的世界观就是:心外无物,人的灵魂永恒,存在六道轮回,存在天堂地狱,存在西方极乐世界。有了这样坚定笃信的三观,那么你的所有语言、思想、行为都是一致的,完整的。这就是一以贯之。

西方人有信仰,所以当他们取得成功时都归功于万能的“主”,他们感恩万能的“主”赐予了人类一切。而没有信仰的中国人往往把成功归结于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努力奋斗,而当失败时,中国人却又会找出一万个理由证明不是自己的错,或者干脆归咎于老天爷,怨自己的命不好。

没有明确世界观的人是没有真正的信仰的,比如到了财神节,寺庙里人头攒动,人们通宵等待就是为了烧头一炷香,但如果你问他们信仰财神吗?回答往往是模棱两可的。即使信誓旦旦说相信的人,如果你追问一下财神真的存在吗?他就不置可否了。其实他们心里想的是求财,至于财神有没有并不重要。本质上,他们并不是信仰财神而是信仰钱。

信仰的重要性可以从一些有宗教信仰的人得到印证,比如一个真正有佛教信仰的人,他是不敢为恶的,因为他相信因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他对自己的境遇是坦然的,因为他相信他遭遇的一切都是自己造业的后果;他不害怕死亡,因为他相信今世的修行会让他来世成为有福之人或进天堂。

有信仰的心灵才是高贵、充实和强大的。而没有信仰的心灵是猥琐和不安的,他们的心灵从来没有享受过种高尚的生活,也从未有过作为高尚的人的快乐,他们始终活在患得患失的精神混乱之中。

3、学习哲学是为了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哲学能够让人经常保持一种冷静,有独立的判断能力,不会盲从,不会随大溜。面对这个疯狂的物欲社会,名利色的巨大诱惑,不管有多少人趋之若鹜,但对于一个有哲学素养的人来说,他不仅不会迷茫疑惑,更不会卷入其中无法自拔。

学习哲学能够让一个人从自己的小圈子里跳出来,站在全局的角度,从新审视自己的生活,看看自己所做的事情到底有没有意义?自己的追求是不是别人定义的?是不是为了别人的评价活着?人生到底应该追求什么?什么才是符合自己的人生目标?

4、学习哲学是为了培养强大的心灵

人生在世,难免要承担各种责任,小至对妻子儿女、亲朋、工作单位,大至对国家和社会。但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一项根本的责任,便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这个责任只能自己负责。一个对自己人生不负责任的人是很难对他人或社会负责的。一个不自爱自重的人怎么可能爱别人呢?要负起人生的责任,一颗强大的心灵是不可或缺的。

人生不仅要面临坎坷和挫折的考验,还要面对生老病死的威胁,哲学就是让你思考成与败、顺与逆、喜和悲、爱与恨、苦与乐、灵与肉、生与死的关系。

苏格拉底和柏拉图都曾说过,哲学是预习死亡。很多人总以为“死”离自己很远,总认为那是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所以在面对死亡这个问题时,往往总是本能地回避。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疾病和死亡随时都可能降临,只有思考感悟死,才能不惧死。一个人能够坦然地面对死亡,能够做到安详地死去,是很高的成就。苏格拉底微笑着迎接死亡,就是他一生修炼的成果。

一个人连死亡都不惧还惧怕什么呢?

5、学习哲学是为了获得快乐

哲学家认为,外在的财富、名声、家庭、健康都是为了内在的快乐服务的,不管拥有多少名利,如果心中不快乐也是白搭,世界上自杀的往往是富人居多,原因就一个,不快乐。所以名利与快乐没有什么关系。

一个人只有站在人生终点回头看才能明白一生应该如何度过,站在人生的终点我们会发现,所谓的名声、财富、美色、成功、失败、风光等等都是过眼云烟,人的一生如同梦幻般地度过,正如托马斯.阿奎那所说:“人生在世,不过是过路的旅客。”那么,为何要贪婪无度?为何不快快乐乐地生活呢?

亦壁鸠鲁说:“幸福快乐就是肉体无痛苦,灵魂无纷扰。”,肉体无痛苦我们说了不算,但灵魂无纷扰却是可以做到的。那么怎样才能拥有富足快乐的内心世界呢?学习哲学吧!多读千年不倒传统文化经典,多做哲学思考,多做宗教式的体悟,用心灵去体验这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和自己丰富多彩的生活。

要养成写作的习惯,目的不是发表或出版,而是记录自己的思想,在写的过程中会产生灵感和感悟,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发现自己的心灵越来越丰富和强大,精神世界不再贫乏空虚,烦恼越来越少,而快乐却与日俱增,其喜悦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四)被扭曲和误解的哲学

在中国,哲学作为一种与人休戚相关的学问被人们深深的误解了。

现在一提到哲学,人们会立刻想到高深、无用、难懂、枯燥等等词汇,真的是这样吗?答案是否定的。

第一,哲学并不高深。

每个人每天都面临着哲学问题,也在回答着哲学问题。比如:我为什么心里烦躁不安?心在哪里?如何处理工作与家庭的关系?我为什么不喜欢上班?应该如何与同事相处?我的名利心为什么这么重呢?人是为钱活着的吗?艰苦朴素的观点正确吗?自由自在与赚钱哪个重要?我的脾气为什么不好?什么是中庸之道?成功学、灵修、心理学培训有用吗?心想就能事成吗?病为什么由心而生呢?易经、五行八卦、生辰八字、面相、手相、骨相、风水学(堪舆学)是科学吗?为什么要学习传统文化?等等。

第二,哲学不是无用。

人们感觉无用的东西往往就是有大用,这就是庄子的“无用之用”。前面谈到的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哲学就足以说明哲学的用处。

第三,哲学并不难懂。

哲学难懂往往指的是西方哲学,那是与西方哲学家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有关,也与译者的水平有关。东方哲学的贴近人心人性的,它也是简单易行的,大家不是都能够说几句孔孟老庄和佛家的话,还能经常引用一些古人云,老话说,常人道之类的话语吗?这些都是哲学。如: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人生如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否极泰来;福无双至祸不单行等等。还有西方的一些谚语,如:人一动脑筋上帝就发笑;时间是治愈一切伤痛的良药;观察是最好的老师等等都是哲学思想。

第四,哲学并不枯燥。

恰恰相反,爱好哲学的人是不会感到孤独和寂寞的,他们充满智慧的心灵始终在静静地欣赏着生命的奇妙和享受着生活的乐趣。

我们说中国人对哲学敬而远之,那么,中国人真的不喜欢哲学吗?答案却是否定的。真实情况是,中国人只是不喜欢课本里的政治哲学,但却喜欢智慧的哲学。我说一个现象大家就明白了,现在微信上被转发最多的文章是什么?就是那些带有哲理性质,启发人们思考的文章,哲理是什么?就是哲学!

我的文章只在有限的朋友圈里发发,大家看看玩玩。我喜欢写,至于有几个人看就不重要了,一切都是缘分而已。但前几天我写的《味精·香烟·脑残》竟然被很多不相识的人转发了几百次,几千人阅读,这让我很吃惊,我想,这不正是说明大家喜欢哲学思辨,渴望追求真理吗?!

(五)为什么要“白话”哲学

一是因为“哲学”这个词是舶来品,由西方人定义和解释,因为东西方文化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异,很多哲学词汇和解释推理的方式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了。西方人的严谨导致他们总是想把一些非语言对待的事情说清楚,结果就是越说越不清楚,心灵的智慧变成了大脑的聪明,很容易把人的脑子搞乱。

二是象牙塔里的哲学家们往往为了理论而理论,钻进了牛角尖不能自拔,离现实越来越远,其学术成果远离现实生活,显得毫无价值。更有甚者,有的专家教授为了自显其能,往往故弄玄虚,似乎不复杂不神秘就不能显示其学问渊博一样,逻辑思辨,反复推理,堆砌词汇,结果事与愿违,搞出来的东西往往被人束之高阁,无人问津。

三是哲学本身的语言表达问题。大哲学家罗素说过,哲学家不是不想把他的思想说清楚,而是苦于不知道怎么说清楚。

我时常在想,哲学如此重要,怎么才能把他通俗化、大众化、简单化呢?人们对待哲学的态度常常让我想到人们对待文言文的态度,一提到阅读传统经典,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有没有有白话文翻译。这让我产生了尝试用大白话谈哲学问题的冲动。于是有了这篇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文章。




缄默的愤青


就是可以提高自己的哲学素质,学会看待问题的思维方法.有利于洞察世界和社会,从而明辨是非.提高自己修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哲学,哪怕是不愿意思考的人,他的哲学就是得过且过。

学哲学并不能直接给你带来物质利益,但却能让你去思考人生。哲学的基本问题最简单,答案却五花八门,没有定论。

中国人一直都有一样哲学,那就是趋利避害,为了生存、利益而不择手段。这种哲学统治了中国人2000多年,从根源上来看,其实就是外儒内法。外儒教会人们做伪君子,内法教会人们残忍、不把自己当人看。

法家的思想并不是法治抑或法制,其根本其实就是“术”,通俗点说就是阴谋诡计、不择手段。

一个思想如此统一的国度,带给世界先进国家的概念就是——这个国家没有哲学,除了吃饭、做爱,大脑里一片空白。因此,从大国角度来看,中国是唯一没有给世界贡献文明的大国,不管是人文文明还是科技文明。

思想决定行动,思考带来进步

试看西方的伟大人物,都是先有思想,然后才有成就。

牛顿未尝不是一个思想家,爱因斯坦更是如此;一个建立经典物理,一个打破经典,创建相对论。

文艺复兴时期的启蒙大师包括了作家、画家、雕刻家等等,他们都用行动展示了他们的思想,或者接受先进思想,把这些思想融进作品中,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如果没有洛克的思想,就没有伏尔泰、狄德罗、孟德斯鸠的启蒙运动,没有洛克,也没有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同样,没有尼采的超人理论,希特勒就找不到种族灭绝政策的理论根据。当然,尼采是被希特勒利用的。这里也说明思想的厉害程度。

学哲学,也许会让你痛苦不堪,看到自己的人生际遇,看到周围人们的生活痛苦、焦虑不安,就会感到这个社会没救了;

学哲学,也许会让你快快乐乐,看到的这些情况,其实都可以用社会规律来解释;既然有些情况是不可避免的,那么你就可以一点一点的做起,或者出国呼吸自由的空气,或者留在国内做一些事情;

学哲学,也许会让你觉得生命无意义,也许会让你觉得生命更有意义。

学哲学到底有什么好处?凭君自判。


哆多有哆


一说起哲学,很多人都觉得这是一群书呆子干的事,和我们普通人有什么关系?但是,你可能想错了。当街坊大妈说:“这都是命啊”,她此时相信了决定论;当你妈说:“人这一辈的,赚那么多钱有什么用,到头来都得死”,她在说虚无主义;当有人劝你“选择比努力更重要,你的选择决定了未来的你”,他信奉的是萨特的存在主义。其实,哲学在生活中,早就有了很多世俗的版本。与其接受别人对于人生、世界的定义,我们不如通过思考去寻找自己的人生哲学。

柴静曾经讲过一个故事:有个教哲学的老师给学生上第一课,说“你们当中有人要当律师,有人当官员,有人当士兵,我说的东西,对于你们要训练的技能,不管在哪方面都没有丝毫用处。但有一点可以向你们保证,上完这个课,你们总能看清人们什么时候在胡说八道。”

哲学最大的好处,可能就是让我们具有思辨精神,不管遇到什么事情,什么人,都能保持怀疑、独立思考吧。


驯养一本书


读哲学的好处很多,但是个人感觉其中比较深刻的有两点:

第一,控制大脑而非大脑所控制;

在这个问题上很多人会感到困惑或者是疑问。因为很多人都是很坚定的认为我们本身就是在控制大脑,其实不然。比如,现实中很多人有一种感觉,在我们最兴奋和最气恼的关头往往做出的决定是相背离我们最开始的决定的,甚至有可能是极端的错误的。这其实就是被大脑所控制的情况之一。而哲学的好处就是可以让我们认清楚这一情况,而加以改之。

第二,学会辩证思维来考虑问题;

这一点是有争议的,而争议也恰恰证明了这是哲学所带来的好处。很多人把控不好辩证思维,往往会出现无理搅三分的尴尬局面。而哲学恰恰可以纠正形式主义的辩证思维,从而让我们能够从真正意义上的辩证思维的双向角度来思考问题和辩证问题,去寻求真正的答案。

其实,哲学的好处很多,但也是因人而异,无论是价值观还是世界观,亦或是人生观都可能因为哲学的接触而发生波动甚至是改变。

写在最后,哲学所带来的改变是也是很多人终极一生所追求的,但是哲学也是一把双刃剑。读书不求甚解,尽信书,不如无书。漫漫人生路,皆是过往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