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前线:总有人在负重前行


疫情前线:总有人在负重前行


上百名老兵齐刷刷地写下6个字:‘我报名,我参加’!”回想起1月31日上午的那次报名接龙,67岁的军转干部雷恩富依然热血沸腾。

当天,一条退役军人防疫志愿者队伍报名“接龙”的消息,在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自主择业军转干部群中刷屏。很快,一支21人的防疫志愿者队伍组建完毕。

没有专门做动员,疫情就是召集令。几乎就在同一时刻,该区其他退役军人群体也迅速响应:“退役系统工作人员志愿者20人集结完毕!”“企业军转干部志愿者13人已经就位!”“退役士兵志愿者18人随时待命!”

战“疫”阵前,老兵勇出列,其实这一幕早在雷恩富的预料之中。作为一名老兵,他最懂大伙儿的心思:军人的使命感,已深深融入血脉。

“17年前,我曾写过一封申请书:作为一名军人,就该上战场;作为一名护士,就该救死扶伤;作为一名党员,就该冲锋在前……17年后的今天,当全国人民正面对新型冠状病毒的肆虐,作为一名有着医护工作经验的老兵,更是责无旁贷!”连日来,一封按着红手印的请战书火爆“朋友圈”。

请战书的落款签名是李晓静。这位17年前就曾进驻小汤山医院参加抗击“非典”战斗的原海军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护士长,2012年7月自主择业,现为上海浦南医院护理部副主任。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李晓静第一时间向所在医院党委写了请战书。1月27日晚,她带领48家医院的50名护理队员驰援武汉。

“我想当志愿者,去一线帮忙。” 转业待安置的重庆退役军人李尚云本可在家休息,但疫情发生后,在部队当过卫生员的他再也坐不住了,几经辗转,找到区民兵应急分队,并获得批准入队;“我是退役军人,请让我上。”疫情发生后,江西省靖安县的程业虎第一个递交了请战书……

一声“到”,一生“到”!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在全国各地,在抗击疫情的前线和后方,一声声“我报名,我参加”不绝于耳。此生都在“立正”,本色从未“稍息”。无论何时呼点老兵的名字,他们都会在祖国的四面八方响亮回应。

老兵冲锋在前——

脱下的是军装,忘不了的是“冲锋记忆”

2月2日18时许,四川省第三批援助湖北医疗队医护人员和物资搭乘3U8101次航班抵达武汉。此次运输任务由四川航空承运执飞,机长是“中国民航英雄机长”、全国“最美退役军人”刘传健。

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打响以来,停飞了不少航班,但运输保障航班还在飞行,不少退役军人主动请战,刘传健就是其中之一。

逆行的面孔让人为之动容!祖国和人民一声召唤,母亲吻别甜睡的婴儿,儿女瞒过年迈的父母,丈夫告别新婚的妻子,义无反顾走上抗疫战场。

安徽潜山小伙儿石李峰退役后一直从事铝合金门窗制作。大年初二,他从媒体上看到火神山医院急需施工人员的消息,当晚就告别了家人,驾车赴武汉援建火神山医院。

1月28日中午,山东退役军人王晓驱车千里,从山东淄博到达武汉府河收费站高速路口,将车上的10万双医用手套交给武汉的志愿者。返程前,王晓三口两口吃了一碗方便面,他说还要再拉一车。

连日来,退役军人刘长春、刘波父子每天都奔走在防疫一线。刘波是重庆市大足区高坪镇退役军人服务站的一名工作人员,同时也是某救援队的队长;刘波的父亲刘长春是龙岗街道前进社区党支部书记。

从大年初一到初五,连续5天,刘波几乎没合过眼,实在扛不住了,就在路边的板凳上眯一会儿;刘长春一直在一线忙碌,协调安排社区疫情防控、开展入户摸排、做好重点人员排查……父子俩的手机闹钟声都是部队的起床号,而来电铃声都是战场上的冲锋号。

一日从军,一生当勇;一朝入伍,军魂入骨。在全国抗击疫情的行动中,像这对并肩战“疫”的父子一样,每一名老兵脱下的是军装,忘不了的是“冲锋记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