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浙江经济发展,未来五年浙江的三、四线城市房价会持续走高,直到和二线城市的持平吗?

青湖95253251


房价受地域的影响非常强,而城市的划分并非以房价高低为主,在整体房价偏高的浙江省,其三四线城市的房价早已不会比很多二线城市逊色,而要和省内其他更高房价且实力较强的二线城市相比,在五年时间内取得突破发展是比较难的,在共同的发展框架中基本很难处于追上和长期持平的状态。

一、浙江三四线城市的房价并不比很多二线城市低。

1、浙江三四线城市房价概况。

浙江是国内的经济强省,如果不看北京和上海这两个直辖市的房价,其在省级区域中整体房价可以说是首屈一指,而且整体相对均衡。2019年12月时新房整体均价没有低于1万的地级城市,据中房协的监测统计数据,12月份新房价格最低的衢州和丽水整体成交均价也达到了1.1万左右,房价高的杭州整体均价在2.9万左右。

而按照第一财经对全国地级城市的分类,浙江11个地级市中,划分在三四线城市分别是三线城市湖州、舟山、丽水以及四线城市衢州,其他全在二级以上。如果按这个分类,这四个三四线城市中房价最高的是舟山,去年12月的整体成交均价达1.5万左右,其次是湖州1.3万左右,再下来就是衢州和丽水,整体均价1.1万多。这是12月份的新房数据,二手房的房价均价普遍比新房更高,如衢州二手房的均价就接近1.5万。

以上还只是地级市被平均后的整体数据,而具体到市区里面房价就更高了。比如丽水市区内的新房均价1.5万以上,价格2-3万的新房也比较常见;舟山市区的新房也基本集中在1.4万-2万这个区间,所以房价相对来说还是很高的。

2、浙江三四线城市与不少二线城市相比房价并不逊色。

如果忽略地域的限制,在国内的二线城市中,有不少城市的房价与浙江三四线城市相差不远,甚至更低。比如江西的省会城市南昌,整体均价是1.3万左右,整体房价甚至还不如舟山;即使是在经济总量排行第一的广东,其二线城市惠州的均价也只有1.1万左右,另一个二线城市佛山全市的新房均价是1.3万左右,都不见得比浙江三四线城市强,更别说东北和中西部那些1万左右省会级的二线城市了。

而如果把目光移向浙江本省,与省内的温州、金华、嘉兴、绍兴、台州这五个二线城市中房价较高的城市相比,差距还是比较大的。目前温州新房的整体均价是1.9万左右,其中市区的均价已经是2.4万左右,从整体均价水平上看,三四线城市被拉开了不少的距离。

而像绍兴、嘉兴、金华这些二线城市,整体上与三线城市舟山相距不远,全市均价都是1.5万上下,湖州紧跟其后,而另一个二线城市台州的新房均价是1.3万左右,与三四线城市丽水与衢州的1.1万左右已经很接近,即使用市区的新房均价相比,差距也不大。

二、未来五年房价上行的幅度将会受到限制。

虽然从上面的分析来看浙江三四线城市的房价并不比国内其他省份的很多二线城市差,甚至与本省的一些二线城市相比,房价也倾向于重合的走势,但题目的意思应该是与更高房价的二线城市相比,所以本质上应该是问这些三四线城市的房价是否还有较大的上行空间。

1、楼市大环境对房价大幅上涨形成压力。

从有关部门对楼市的态度来看,目前的房价可以说正经历着从未有过的压力。从高层提出“稳房价、稳地价、稳预期”这个三稳方针以及提出“房住不炒”的调控措施以来,楼市调控已经经历了三年有余,并且提出不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经济刺激的措施,落实调控的长效机制,这些都透露出从国内最高层面来说对控房价的决心。

而从金融层面来看,房地产业的过热发展,会推高金融杠杆,特别是随着房价的快速发展,居民的金融杠杆将会一路走高。虽然现在的负债水平在可控的状态,但如果继续走高,无疑会累积风险。浙江虽然是经济大省,民间也比较富有,但从央行发布的《2019年金融稳定报告》中看来,浙江省住户部门的杠杆率达83.7%,负债率居于全国首位,远超全国60.4%的平均水平。如果在五年内房价再大幅上行,将大概率地带动杠杆水平再往上走。

在房地产的发展过程中,5年只能算是短期,以现在国内经济运行的背景,在这段时间内保持房价的基本稳定是比较好的结果,而要想追上杭州温州这样的水平,是需要很大涨幅的,当然也不是没有可能,只是在概率上会比较小。

2、浙江省内三四线城市的人口和经济不如当地二线城市。

以二线城市温州为例,来自统计部分2018年末的数据,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是6006亿,增速是7.8%,常住人口925万人,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920元。

而旁边的三线城市丽水的同期地区生产总值只有1394亿左右,与温州经济差的不是一点半点,同时常住人口只有219万人,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245元,数据与二线城市温州比起来各方面都差了很多,其它几个三四线城市二线城市温州比起来,同样存在着不少的差距。

所以如果拿这些三四线城市与温州相比,要5年内追平温州,即使温州原地踏步,也需要这些城市的房价有较大幅度的上行才有可能实现,所以如果按照以往房价的发展规律来看,这样的机率还是比较小的。

三、小结。

综上所述,如果不加上地域的限制,浙江三四线城市的房价已经不会比很多二线城市低,但如果要和同地区房价高且实力强的二线城市相比,在人口和经济上还存在着不少的差距,根据现在的经济形势和楼市调控背景来推测,按正常来说用5年的时间追上并持平发展的概率还是比较小的。


CA红叶


浙江的三四线城市房价本来就不低,而经过了这一轮的疯狂上涨,很多三四线城市房价都是进入到2字头,即便是一些小县城也是1万起步。早已透支了未来房价增长的潜力。还要在未来几年里房价继续超高,难不成浙江不准备发展实体经济,就靠金融产业和房地产业来维系经济的发展!

看看在内陆地区的一些三四线城市房价只有5000~6000元/平米,再回过头来找找浙江境内1万以下已经是凤毛麟角。虽说浙江是全国私营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居民的财富也是积累最充足的地区。可实体经济在逐步向内地城市和周边国家转移过程中。浙江并未在全球产业链中寻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浙江在美丽乡村、五水共治、城中村改造、特色小镇和未来社区都是急先锋,走在其他省份的前列。而且棚户区改造占到了城市新增住宅供应量的50%以上,未来这几年还会继续投放市场。货币安置更是推高了各地的租金和房价。居民的80%以上的财富已经投入到房地产里面去,未来不可能有更多的资金继续砸进房地产这个无底洞里。

支撑房地产市场已不可能靠浙江省内资金,而是要靠吸引外来人口的购买潜力发挥。可这种居高不下的房价还有多少吸引外来人口购买的动力?更不用说三四线城市的房价还高过一些二线城市和省会城市,要不是迫不得已,又多少人会放弃在自己的省会城市而选择同样价格的浙江境内三四线城市。

虽然很多省内三四线城市会在未来几年里出现房产市场滞销和下跌的情况。可也不是说所有的三四线城市都会萎靡不振。毕竟浙江是沿海最开发的城市,也是长三角城市群的重要区域。在上海1+7都市圈中浙江就有嘉兴、湖州、舟山和宁波四个地区入围;在杭州都市圈中绍兴、湖州的德清、嘉兴的海宁也会揽括在内。这些可以激发潜力的地区和城市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会成为新的热点。而且还有可能让房价也保持持续增长势头。


浙江的三四线城市全面开花的时节已经过去,房价分化时期即将到来。一些具有都市圈辐射范围和城市特色的三四线城市还会保持稳定和继续增长势头。而大部分的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市场会走下波路。二八定律用在浙江未来5年里的房地产市场最合适,20%的城市会继续保持良好势头,80%的城市冰冻期就要来临。


鞅论财经


位于绍兴市下面的嵊州市,全市人囗为78万,县市区为20万人口,而且经济发展进入全国佰强,向反的是,目前:全市房价直降,均价为6000元/方,市区也一直在8500元之间跳跃。由于市政府的大面积拆迁"造地",房地产面l临供过于求。而这个美丽的䞲剧故乡,离杭城只有130公里路,车程不过二小时,二年后高铁开通,只需要半个小时,且与杭州的房价相比,差至4倍。想当初本世初,2000-2005年也就是差1倍。杭城水太深,还是回小城。


用户6405184646215


这是不可能的,自从九十年代末,国家将房地产市场化以来,北上广深和浙江(重点)成为房价先行区域,至2000年沪市区新房均价在五千每平,北京均价在三千多,广深三千左右,杭州三千左右,到2005年及2006年杭州,温州先后以近万的均价超过上海的八千,北京的六千成为全国第一,尤其浙江的县城房价基本在四五千上下,个别的青田,义务等县市七八千左右,可以说浙江是省份里房地产市场化最迅猛的,当时的合肥,郑州,成都,武汉,重庆都才二三千均价,苏州四千上下,此后至2007,2008年左右,各省开始了房地产大发展,至2010年浙江的大部分县城均价上万,在2012年左右迎来了高光时刻,大部分县市都在冲刺一万四五的高均价,但这种因为浙商和公务员教师合谋的场景难以为继,浙江人虽然相对较高,但依然难以负担如此高的房价,此后至今除个别外来人口多的县市以外,大多进行了持续的回调,大至维持在一万二左右的均价,而其它省份则接过了浙江的势头,这八九年里,从一千涨到四五千的,从二千涨到八九千的甚至上万的比比皆是,而二线城市从五六千涨到了二三万均价,但这种势头难以为继,跟浙江情况一样,这种二线城市类似浙江县市里的义乌等发达市,外来人口多,经济好,收入多,能维持二万多的均价,而其它县市的购买力,经济条件有限,维持在一万二左右已经是个重要分化点了,一句话没钱买了,其它省份的县市人均收入比浙江的县域更差,六七千也是一个分化点,所以一句话,不是浙江县城学其它二线城市,而是全国学浙江,浙江曾经的房价明星温州从七八年前起就涨不起来了,浙江各县从六七年前开始就进入下降通道开始横盘了,全国各地也会陆续降价横盘,购买力终有限度,除一开始低价因父母支持买房的,单靠自身买一万五甚至二三万均价的房子,首付五十万或一百万,需要一个月入一万的人七年或十四年时间,月入二万的人四年或八年时间,而这样收入的人毕竟是少数,有三分之一左右不错了,而且大学生刚毕业也基本拿不到一二万起步价。全国人均收入才三万上下。


仁义明189


所谓二线指的的省内二线还是全国所有二线?

浙江房价是普遍偏高,包括三线在内。浙江三线城市的均价是明显高于外省三四线城市的。

所以这所谓的和二线持平必须要看参照对象。南昌、太原、长春这些都是二线城市,甚至沈阳这样的一线城市,均价也才刚1万。如果跟这些二线比,那不需要五年,现在就已经超过了。但厦门、福州、济南这些也是二线城市,均价2-5万,而且都是经济强市,这么大差距怎么持平?

如果是比较省内二线,那么衢州已经提前完成题主所说的目标。

因为浙江二线以下级别城市只有衢州和丽水这两个城市,而且都是三线。现在衢州房价比嘉兴还高,直逼台州和绍兴,这俨然已经是持平省内二线的水平了。但是想持平温州这样的城市,基本没可能。

不过凡事无绝对,很多省份都有个别经济弱市的房价直逼经济强市的。比如山东人均收入倒数第二的聊城市,房价比省内第二经济强市烟台还高,吊打人均GDP全国第二的东营。所以衢州未来达到温州的房价也不是不可能,但至少五年之内可能不大。

从常规角度来说,三线在发展,人家二线也没原地踏步,你进步人家也在进步,所以凭什么三线就对标二线?当然如果确实发展速度惊人,已经达到二线城市水平,那么均价对标多数二线也不奇怪。


城市发展报告


未来五年,浙江下面三四线城市也会分化,但总体是比全国其它同类城市强很多,浙江总体面积人口不大,但经济活跃度很强,经商环境也是不错的,主要看企业未来的发展,这是主要支撑房价的重要性,哪一个地区都是一样的,没有产业就没有人气,没有人气房子自然就会停滞不前,房价自然也会沦落。

人口流入也是重要的重要,没有新人口流入,原有居民不会大幅度持有更多的房子,房子再好,也不会持有太多,这样也没有预期收益。

浙江民营经济活跃,这样有一部分外来人口基本上从事当地的产业链,留了下来,包括着间接的把自己的家人引入本行业与本地区,这从安徽一部分人流入,长期稳定下来的工作与从业看的出来,逐渐融入当地,这在全国发达地区都有体现出来。未来的年代,人们不会再排挤外地人,而是热烈欢迎吸收外来人口,前提是必须是年轻人,有学历的与特出对本地经济活跃度做贡献的一部分人,肯定不欢迎拖累本地经济的一部分人。这与国际之间移民的条件基本上都是一样的。

谁都喜欢接受有未来的人,哪个地区的活跃度更好,也会发展的更好,这样良性循环,一部分地区会边缘化一部分地区会崛起。这不是房价涨不涨的问题,是经济发展决定了一切。


阿拉洋车子


浙江五线六线城市房价一万五以上有不少,总体房价过高了。所以三四线房价已经比全国的二线均价更高了,五六线高于全国的三线。


浣江莲


浙江三四线城市的经济能力相对全国城市来说,实力更强些,未来几年能维持现在的价格就属不易,说会涨到和二线城市持平,有点困难,阴跌的可能性较大!

首先,目前全国的城市化率达到58.5%,网上有数据说浙江的城市化率已接近70%了,江浙这么高的城市化率基本已快接近城市化的极限了。因为目前能进城市发展的基本都在城市或者县城买房了,未来新城市人数的来源接近枯竭。


其次,目前全国大部分地方的房价从9月开始已开始出现调整迹象,一二线调整阴跌的时间更长(当然不排除一部分城市9月起房价继续横盘甚至还有部分城市继续小涨了一点),房住不炒大环境下,刚需购房人数逐年下降明显,且慢慢的购房人群购房消费越来越接近理性,且市场有更多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的租房产品可以选择。以租待售,未来估计会很流行。


最后,从房地产开发商运营的角度来讲,银行限制房企开发贷规模,房企融资能力下降,为了回款,只能加大销售回款力度,各种各样的优惠促销活动会慢慢开启。开发商通过各种各样的优惠活动,来换取最后的购房者和改善型用户入场。


所以,个人认为,浙江的三四城市尽管经济和抗风险能力远比全国的一般三四线城市强,但这一点并不能保证浙江三四线城市继续上涨,反而接下来会有向下调整的可能。


阳光侃房


浙江这种整体房价高,苦了百姓,没有整体价值,一个县城无论你房价多高也是资源大大的小于大城市的,这就是价值,房价高得无一分钱的价值。

也因为房价高普通百姓进入不了大城市,一二百万也只能选择县城定居,大大降低了百姓幸福指数

我是跑海船的船员,在船上浙江有一二百万的船员都是在县城买的房,有的船长家有几百万也只是在县城买的房,舍不得买大城市

而我家里没什么钱,反而按揭大城市房产一套,因为我们中部房价特别便宜,市中心地铁房也轻松买到


用户农夫三拳72


想多了吧!按照你的逻辑思维房价是没有天花板的。物极必反这个道理应该懂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