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强藩李希烈夺汴州称皇帝,却因一弱女子兵败身死

唐朝建中三年(782年)十二月,南平郡王、检校司空、淮宁兼平卢、淄青、兖郓、登莱、齐州节度使李希烈勾结之前已经反叛的齐王、自领淄青军务李纳,冀王、卢龙留后朱滔等人,自称天下都元帅、建兴王。

李希烈原本是淮西节度使李忠臣的族侄,后伙同众将赶跑李忠臣,拿下了淮西,接着平定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等人的反叛,取得更大的官爵和地盘后,却有了不轨之心。

唐德宗李适当然不能容忍这种公开的反叛,在武力镇压一时不能奏效的情况下,第二年正月,宰相卢劝唐德宗李适派跟自己有私怨的书法家、太子太师颜真卿,去宣慰李希烈。

唐朝强藩李希烈夺汴州称皇帝,却因一弱女子兵败身死


很多人看出了卢的狠毒,颜真卿也知道自己是去送死,但还是上路了。

李希烈把颜真卿扣留下来,想强迫他听命,却反遭唾骂,最终将颜真卿杀害。

同年十月,受命东征的泾原兵路过长安,因没有得到赏赐,加上伙食差发生哗变,唐德宗控制不了局势,仓皇出奔奉天。

乱兵尊奉之前废居京师的原泾原节度使朱泚为主,朱泚扫除异己、聚拢起足够多的人马后,自称大秦皇帝,建元应天。

十二月,李希烈击败汧国公、汴宋节度使李勉,拿下了汴州。

进入汴州后,李希烈听说户曹参军窦良的女儿窦氏很美,就强行纳为妾。

窦氏临走前,对父亲窦良说道:“慎无戚,我能灭贼”,意思再明白不过了,她能把李希烈消灭掉,这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也是一个传奇的开始。

唐朝兴元元年(784年)正月,志得意满的李希烈悍然称帝,国号大楚,建元武成,以汴州为大梁府。

此时,唐德宗还躲在奉天,根本无力招架,先前自称大秦皇帝的朱泚又更改国号为汉,自号汉元天皇,改元天皇。

年轻漂亮的窦氏很快取得了李希烈的宠爱,不仅参与进李希烈的密谋,还能使他们的谋划改变。

唐朝强藩李希烈夺汴州称皇帝,却因一弱女子兵败身死


李希烈想继续攻占江淮地区,先获小胜,但很快被宋亳颍节度使、检校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刘洽等人杀得大败。

同年五月,合川郡王、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河中、晋绛慈隰节度使李晟等人收复长安,朱泚在溃败中被部下杀害,七月,唐德宗终于回到了长安。

刘洽继续攻打汴州,李希烈害怕了,退到了蔡州,刘洽趁机占领汴州。

窦氏曾对李希烈说部将陈仙奇“忠勇可用”,陈仙奇的妻子也姓窦,她愿意跟陈仙奇的妻子结为姐妹,这样可以拉拢陈仙奇,李希烈同意了。

于是,窦氏就找机会告诉陈仙奇的妻子:“贼虽强,终必败,云何?”

陈仙奇的妻子渐渐也明白了这个道理,当然也就会劝说陈仙奇做两手准备,陈仙奇反而成为窦氏的人。

李希烈在唐军的多番攻击下,越来越不敢出战,龟缩在老巢,后来终于病倒了。

唐朝贞元二年(786年)四月,陈仙奇毒杀李希烈,李希烈的儿子不发丧,企图全部诛杀诸将后自立。

正好有人献樱桃过来,窦氏请求分一些送给陈仙奇的妻子,李希烈的儿子同意,窦氏就用蜡封帛条夹在樱桃中,把他的打算泄露出去。

陈仙奇一看吓坏了,立即跟薛育一起率兵闯入李希烈儿子的营帐,李希烈的儿子表示自己可以不称帝,但话刚说完就被陈仙奇等人斩杀。

陈仙奇就把李希烈及其妻儿7个人的首级献给唐德宗,唐德宗任命陈仙奇为淮西节度使。

到这里,窦氏算是实现了自己出嫁前的诺言,将李希烈一家一网打尽了。

唐朝强藩李希烈夺汴州称皇帝,却因一弱女子兵败身死


这个故事散见于新旧唐书等多种史籍,也完整收录进了《智囊全集》这本神书。

《智囊全集》全书收录上起先秦、下迄明代的历代智囊故事1200余则,作者是明代文学家冯梦龙,书中所表现的人物,都在运用智慧和谋略创造历史。

要想真正了解古人的智慧,做一个现代社会的有心人,悦史君推荐这套上下两册的《智囊全集》,不仅文白对照,而且还有梦龙点评,既能欣赏古书的原汁原味,又能每个故事都看得明明白白、津津有味。

这套书无论对孩子还是成年人来说,都是非常优秀的阅读佳作,用来送礼也很大方,现在年底优惠多多,非常划算。

点下面的链接购买,好故事读起来,不可错过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