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70岁以上的老人需不需要无论何时都杵根拐杖,有什么好处?

多知一二


这个问题不要一概而论啊!是否用拐杖,不在年龄大小,要看本人的身体情况是否需要。有的人年纪不大,但是腿脚不方便该使用拐杖就要使用拐杖啊!有的人腿脚利索,但是出门在外遇到如爬山时,因为年纪大了,最好使用拐杖,以防万一因劳累过度而发生意外。


郭寿颐


我今年七十三岁,对于你提到的问题,我有如下见解。在国内由于生活环境的改善,人们生活条件的好转,七十岁的人不会行动不便。当然,因病疼所困,有些会行动不便的。我高中、初中的同学都设有微信群,联系上的有近八十人,一位同学中风要坐轮椅,需要有人照顾,另有三位由于脚患行动有所不便但都沒有用拐杖,其他的都行动自如。(在两班同学当中亦有十多位同学在毕业后的五十多年中相继离逝了)。大概不因病疼困扰,拐杖应在八十岁后用上吧,因八十岁后行动慢了,脚步有所不稳,有支拐杖多个支点会行动有信心吧。


三分银107147131


我举拐杖几年了,好处多多。第一走路腿有帮手,也就是把一只手延伸到地上了,走路稳,减轻了病腿的负担。第二提醒路人,我是一个老人而且腿脚不方便,特别是过马路安全一些。第三坐公交车,有时有人让坐。第四狗都躲得远远的。


兴海亭


拐棍。古时候叫拐杖,它是权力的象征,王爷、贵族拿着它,可以上打君,下打臣。民国时期叫文明棍,是达官、文人的象征。现如今的拐棍,就是给伤残病人和老年人用的,我暂不谈伤残病人,专谈70岁以上老年人需不需要拄棍的问题:

在中国14亿人口中,65岁老年人超过1.6亿,其中,80岁的老年人超过4千万,每年老年人跌倒至残者不在少数,预防跌倒,成为老年人认真对待的问题。拐棍是防止老年人跌倒的主要工具,有些老年人应该拄拐而不去拄,是什么原因呢?

一.我们就分析一下不拄的原因:

1."人老心不老"。有些老年人不承认自己老了,根本就不想柱拐。

2.奈于情面,怕人笑话,见到熟人不好意思,怕人家说:看看他真老了,都拄拐了。

3.怕离不了,一但拄上了,就离不开了。还想着能年青呢?

4.嫌麻烦,一辈子都没拄过,突然手里拿一根棍子,显得多余,不如轻手利脚走路方便。

二.谈谈拄拐棍的好处:

1.提髙老年人走路的平衡能力,防止跌倒。

2.保护骨骼和关节免受损伤或减少关节磨损。

3.减轻腿部的压力,走路轻松。

4.当你走在路上时,路人会关注你,给你让路,坐车也会给你让坐,过斑马线,汽车司机也会小心对待你。

三.跌倒给老年人造成的伤害:

老年人多数骨质疏松,跌倒最容易骨折,并不易治癒,长期卧病在床,丧失了运动,会造成肌肉萎缩,骨不癒合,引发肺部、尿路感染,危及生命。如果是头部着地,伤害更大,导至颅内出血,造成偏瘫,引发多种并发症,也给家人带来许多麻烦。

四、什么样的老年人需要拄拐棍呢?

1.走路两边晃,步履蹒跚的。

2.在家里走动时,总是愿意扶点什么,如桌、椅、门、墙等。

3.坐下、站起都要用手协助的。

4.提10斤东西就感到很累的。

5.走路头晕、腿软的。

通过以上的论述,就知道自己该不该拄拐棍了。要鼓起勇气,克服不良心里,不要怕别人说三道四,拿起拐棍,让老年人活得健康,全家人更幸福。

有诗为证:

一根拐棍手中拿,

预防跌倒你怕啥。

耄耋之年好伙伴,

不怕别人笑掉牙。




艺翁426


完全可以柱拐棍,不仅可以柱,而且要柱龙头拐杖!当然这是玩笑话。听传说,本人未做考证。说很久以前老年人柱拐杖是有规定的!说是50可杖家,60可杖乡,70可杖国!即50岁可在家里柱杖,60岁可出门在乡里柱杖四处行走,70岁就可在全国行走了。而且对有功老头,老太太还奖励龙头,鸠头拐杖是权力和身份的象徵呢!君不见佘老太君还敢拿拐棍打人呢!再说以前人的寿命短,柱拐杖的多。现在生活好了,人的寿命长了,你看大街上极少有柱杖的老人。当然为安全起见,不要问年龄,只要身体需要,甚或是美观需要都可以拿拐杖,君不见,早上锻炼的人群中,手拿拐杖的人比比皆是吗!



用户五未子55555


人上了年龄,心可以不服老,但行一定要服老。

杜甫在《杜工部诗·曲江二首》中诗云:人生七十古来稀。

现在生活好了,大家更加重视健康,医疗条件也得到了很大改善,我国人口平均寿命大幅提高到77岁左右,但这并不能改变一个人年上70岁后,随着年龄的增长,绝大多数人反应能力会下降,行动能力会迟缓的自然规律。

人上七十,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会降低,除了疾病外,最怕摔伤,一旦摔伤,伤到筋骨,卧床不起,会恢复得很慢,即使恢复,身体也会变虚弱,各种老年性疾病也会找来或加重,因此老年人一定要防摔伤。

老年人要有效地防摔,除了走路做事慢一点,少操心,少做力不从心的事之外,根据身体状况,放下面子,拄上一根拐扙,不愧为成本低、作用大的好方法。

老年人不愿拄拐扙,有怕别人说自己老的顾虑,也是不服老的表现。

其实手杖、文明棍是十八、十九世纪欧洲上流社会的必备,在民国时代是上点年龄的文化人的标配,拄拐杖也能表现出一个老年人的高雅风度。

拄拐杖还有提醒众人:我是老年人,千万别碰我的好处。

很多有礼貌的年青人见到一个风度翩翩的拄拐杖的老年人,肯定会礼让三分,恭敬有加的。

认识的一个大爷,以前当过兵,身体很好,在年近七十时,还能骑电动车到处玩,一次见他走路不便,一问才知道骑自行车摔了一跤;又过了六七年,又见他走路不便,一问才知道上公交时腿一软磕了一下;再后来又见他走路不便,一问知道院子里有个小台阶,他下台阶时腿一软摔了一跤……。

这位大爷是该拄个拐扙了。

可不是每个老年人都有这么好的运气。

以下图片中前两张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多知一二


七十岁以上老年人需不需要杵拐杖,不是根据年龄来确定,这要根据人的体质来确定需不需要。老老年有个规矩,腰腿身体没有毛病的老年人,不能轻易杵个拐杖。这就是说拐杖是给腿脚不利索,身体不好的人预备的,身体好的人预备拐杖,寓意很不吉利。再说,很多七十岁以上甚至八十多岁以致九十多岁的老年人身体很好,腿脚没有问题,走路上楼都没问题,就不必杵个拐杖。相反有的五十多岁,因腿脚不利索或血栓后遗症,走路困难,就需要拐杖,甚至轮椅了。本人七十多岁了,很喜欢红木雕刻的拐杖,但本人身体好,腿脚很好,实在不需要拐杖。有人说买一个先拿回家备着。本人认为这也不可,寓意不吉利。如有一天身体不好,腿脚不利索,现买也来的及。朋友们以为如何?


用户龍山老鐵


拐杖当然还早,但登山杖是有必要的。咱们毛主席不到70岁时就准备了一根竹杖,登山时用。据说胡志明拿一根很高级的拐杖跟毛主席换,毛主席都没答应,毛主席用顺手了。其实毛主席出门并不少人帮忙,但毛主席宁可用杖,你知道为什么吗?不好意思,我也准备了一个。



用户58435540336阳城


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一我想拄杖而行,上楼、站在路边立停,能借力;又不愿如此,八十、九十的都不用它,五婶七姑、七姑父都比我大十几岁,不好意思[捂脸]。

我就整了一把龙头柄的大洋伞,锯掉顶端十厘米,做了个橡胶蒂胶上,刚好合手,没熟人时我就柱着,轻快,有人我就象“委座”那样拿着.把玩。

不能经常用,会上瘾.产生依赖的[撇嘴]。


枯木斋


老人拐杖被称为老人的“第三只脚”,对于老人之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在回答问题前,我们先对拐杖做个简单解释,老年人使用的拐杖种类繁多,包含手拐、肘拐和夜拐等。其中手拐一般又分为:单拐、三角拐、四角拐、助站拐、带座拐、多功能手拐等。

至于题主的问题,其实是拐杖适配的范畴了,这也是当下老年人对辅具使用的误区。在选择拐杖前,建议需要了解老年人的身体状况、评估老人的平衡能力、下肢的承受能力、步态步速、上肢的控制能力、认知能力、生活自理能力以及生活环境等等因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