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時務的戲精,國家一旦有難,他們就開始表演,解縉之流並不孤單

“識時務者為俊傑。”自從習鑿齒的這句話和諸葛亮扯上關係後,似乎就成了一句好話。認清形勢其實不一定都是正義一方說的。尤其在歷史更替頻繁的古代。不過,這句話倒是那些落井下石的人,改換門庭後經常愛說的。當然,說這話之前,他們是有一番“精彩”的表演的。

識時務的戲精,國家一旦有難,他們就開始表演,解縉之流並不孤單

諸葛亮

先請欣賞宋代著名錶演藝術家湖州副知州蹇材望的精彩演出。

南宋末年,四川人蹇材望到湖州做副知州。不巧的是,蒙古軍隊馬上就要進攻到湖州了。這位副知州當然不會臨陣脫逃,他表現得毅然決然,他要先湖州人民之憂而憂。蹇知州先是做了個大錫牌子,在上面刻了七個大字:“大宋忠臣蹇材望。”隨後又把兩錠銀子鑿上洞,在上面寫上使用說明:將來不管是誰,在得到我的屍體後,希望能把我埋葬。最好再給我立塊牌子,寫上‘大宋忠臣蹇材望。’這兩錠銀子是我的喪葬費。

準備好道具後,每天把錫牌和銀子系在腰上,滿湖州城溜達。很快,全城裡城外的人就都知道了,紛紛為他豎起大拇指,心軟的善男信女還掉下了眼淚。多好的父母官呀!

識時務的戲精,國家一旦有難,他們就開始表演,解縉之流並不孤單

父母官

蒙古軍隊最終還是來了。老百姓誰也沒看到他們敬愛的蹇知州。大家為偉大的蹇知州留下了悲傷的淚水,有的人甚至開始尋找了,畢竟這麼偉大的人,入土為安吧。

隨後,人們發現他們的蹇知州回城了,他穿戴著嶄新的蒙古服飾騎著高頭大馬回來了。原來,蹇知州怕蒙古軍隊不認識道兒,遇上黑車司機。提前一天,出城做嚮導去了。因為嚮導有功,被任命為湖州同知。百姓愛戴的大宋副知州又回來了。就是換了個名兒。

識時務的戲精,國家一旦有難,他們就開始表演,解縉之流並不孤單

秦檜

如果說這位同知的表演大家還覺得不過癮,那麼,明代大才子解縉的表演可以算得上爐火純青了,絕對讓你過癮。

請欣賞解縉大才子等的表演。

識時務的戲精,國家一旦有難,他們就開始表演,解縉之流並不孤單

解縉

解縉在大家的印象中一直是神童,才華橫溢,明代最了不起的大部頭作品集《永樂大典》,就是他主編的。明代僅此一位。但大家不清楚的是,他還是為表演藝術家呢。

朱元璋洪武年間的進士,建文帝的內閣首輔,已經做到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雖然官做到了極限,但表演藝術還需要肯定。他在朱棣攻打京城時,來了一個精湛的表演,奠定了他戲精的“帝”位。

解縉、王艮、吳溥與胡靖是鄰居。朱棣兵臨城下。四人聚集在吳溥家。解縉用精湛的表演和華麗的辭藻表達了對建文帝的無限忠心。胡靖也是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說,感動的人眼淚都嘩嘩的往下流。只有王艮在那抹眼淚,一句話也不說。

三人離回家後,吳溥的兒子就聽到隔壁的王艮對妻子說:媳婦兒,我吃的是建文帝的飯,現在我得為他去死了。很快哭聲傳來,王艮已經服毒自盡了。

而胡靖在院子裡說:外面亂的很,看好咱家的豬。

解縉院裡倒是靜悄悄。倒不是他家院子深。是因為解縉在用行動表示他對皇帝的忠心。不過不是建文帝。他連夜出城趕到了朱棣的大營裡,他用同樣精湛的表演和華麗的辭藻表達了對朱棣的無限忠心。想起了一句歌詞:愛,就要用行動表示。解縉做到了!不僅如此,他還推薦了同樣也對建文帝曾經無限忠心的胡靖。

這麼忠心,朱棣當然也給了骨頭。升了翰林學士,進了文淵閣,真正的內閣。

兩位實力派影帝的表演讓人歎為觀止。兩位自然是識時務的,也是“俊傑”。不過,這種“俊傑”的口碑卻不怎麼好。有一句歌詞兒說得好:天地之間有桿秤,那秤砣是老百姓。“吃裡扒外”、“漢奸”、“賣國賊”,這樣的稱呼,對他們來說是名副其實的。

識時務的戲精,國家一旦有難,他們就開始表演,解縉之流並不孤單

人生在世,難免有坎坎坷坷。人會有很多不得已,但這些不得已,並不能成為背叛國家的理由。為了烏紗帽,為了錦繡前程,就把什麼都拋下了,還腆著臉說,識時務者為俊傑。害不害臊呀。

眼下正是疫情橫行的時候,有些人藉著妖風又出來表演了,演技也及其精湛,文也極其精美。細品之下,可能只對他自己的前程有好處。這種藉著“時務”表演,想當“俊傑”的“人物”,還是歇歇吧。別到時誤判了“時務”,落得一個“鐵林”那樣的下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