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怎样活才算有意义?

为未来准备


一百个人,有一百种人生,或幸福,或悲惨,或顺畅,或挣扎,或认命,或抗争…

今天我要讲的故事,是我高中时候的一个同岁小伴,父亲早亡,母亲改嫁,16岁时候,他就懂得用行动告诉身边所有人,尽管他的生活已经糟糕透顶,但是他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他一直用行动践行,他晚上给城里人做家教,白天吃饭两小时都在学校帮忙做捡洗工,16岁,远的不说,就拿我说个例子吧,父母嘘寒问暖的年纪,生怕在学校缺吃少穿,从没有体会过真正的生活是什么?而他,和我同样的年纪,仅仅是因为家庭的不幸,早早的承受着成年人的苦,而他的成绩永远都名列前茅,我呢,永远都是千年老二,而且分数差他的,可不是一星半点…尽管如此,我们的关系也挺好的,不懂的问题我经常问他,他有时间也总是不厌其烦的给我讲解,就算忙着出去补课挣学费,也总是会给我多滕一份答案递给我,我虽并非大户人家,吃穿父母倒也从来没有亏待过我,而我能回报给他的,也仅仅是偶尔几天早上的几个包子或者一份油条豆浆,高中就这么你追我赶的过去了,毕业的时候,有的同学躲在课桌里哭,只有他,高声为我们唱张雨生的《我的未来不是梦》,他说,"今日的离别是为了明日更好的重逢,人活着,就一定要活出该有的价值"…

后来,他考上了重点大学,985,听说是五年制的生物研究领域,只是后来大家都长大了,后面联系的也不是太多,情况不是特别了解,再后来听同学说刚毕业就被国家某某研究所要去了,在后来听到他的消息,是班长的一次募捐,"某某同学因为白血病急需30万治疗费,请大家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他渡过难关,让他陪3岁的女儿长大",当我看到他名字的那一刻,眼泪夺眶而出,后来,我们全班同学组织了一次探望,在病房里,我们又重新拍了一张同学重逢照,我们相信,这一次的分别,也一定是为了下一次更好的相逢…

再后来,我听他爱人说,他临走前,决定要捐出了两个眼角膜和双肾,后来让一个濒临失明的12岁女孩重见光明,让一个香港尿毒症患者有了生的希望,这,或许就是他所说的价值…

后来,我发起了倡议,由我们全班49名同学成立帮扶基金会,每年筹备3万元给他的女儿,让她无忧无虑的快乐成长,直到她大学毕业…全班49人全体同意,并委托我每年都要记得办好这件事…

这就是我想讲的故事,故事里,就是一种人生的价值?

你呢,你的价值在哪里?是否有坚持的方向?




秋语墨白


人活着的意义是每个人都思考的问题。也是哲学的终极问题,我从哪来来,我要到哪里去,极乐天堂肯定是不存在的,那么人要怎么活着才有意义?

第一,要认真思考这个问题,只有深入的思考才能自己给自己一个满意的回答,有人说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对活着意义的思考越深刻,越能在自己的行动和生活中活明白

第二,活着的意义每个人都不同,但是最终的目标都是实现人生的价值,这世界我来过,我不想空白的离去,我给世界留下一些东西,古人说,君子立德、立功、立言。就是这种道理。

第三,有一个亲密爱人,共同经历一段人生历程。人是孤单的,所以要有人陪伴,有一个爱的伴侣是人生一个重要意义。两个人可能一起经历风风雨雨,也可能只是平平淡淡才是真,但是这种甜蜜的关系才是人生的意义。

第四,阅读和旅行。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现代人说,要么让心灵,要么让身体,总要有一个在路上。人的局限性是很大的,只有不断的阅读才能开阔视野、吸收别人的经验,丰富自己的世界。旅游也是如此

第五,生一个孩子,照顾到成人,然后放手让他出去闯荡。生儿育女、传宗接代是人的生理的本质。但这并不是全部意义。想活的有意义,就要在这时候照顾好,教育好孩子,在他小的时候陪伴他,给他一个快乐的童年!

第六,无论追寻意义的在哪来,但是不能忘记我们从哪来。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养育我们。孝敬父母是一个人活着。有意义的活着的必须要求。在父母慢慢变老的时候,我们要陪伴在他们身边,给他们讲我们的故事。





虐神


人活一口气,当然这句话可以适用所有的人,但是这一口气肯定不是纯粹的活着,因为一口气经历了呱呱坠地到化为灰烬,在此之间,咿呀学语开始,就注定了一个人活着的意义,有的人成为了国家栋梁,有的人成为了社会的蛀虫,不论哪一类人,在他们自己看来活着总有活着的道理,活着的意义。

寒门不紧出孝子,还能出贵子。老父亲母亲含辛茹苦的把孩子拉扯大,送进了学堂,转身背着沉重弯曲的脊背,快步走向自家的田地的方向,孩子望着远去的背影,流下了热泪盈眶,背起母亲亲手缝制的花边书包,走向课堂。父母面朝黄土日日夜夜,孩子秉烛夜读发愤图强,这就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最朴实的生活,有谁敢说这样没有意义。

活着便是有意义的,谁都不是平白无故来到这个世上的,各有各的使命,各有各的职责。老师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律师的任务就是维护正义;医生的义务就是悬壶济世。



易碎的蛋花汤


人怎样活才算有意义呢?我认为,只要自己活得自在,活得潇洒,自己心甘情愿就行;只要自己活得自在,活得和自己的内心一样自由就行。也就是活在当下,过好眼前。

我们的生活就好比每天都会经过的一条街道,就像我们重复的平凡日常,没有令人激动不已的喜悦,也没有太过夸张的悲伤和悔意,而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情绪——生活犹如欲望的大海,物质永远无法填满我们的内心。起初,我们在占有物质的同时,物质也在拖累着我们,久而久之,连内心和思想都不能幸免。

记得读过法国作家卢梭的著作——《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这本书的名字本身就是一声美丽的嗟叹,就如同作者的一生——饱经磨难,颠沛流离。晚年的卢梭,重温旧时的时光,终于感到一切的努力挣扎全然无补,徒然自苦而一无所得,于是听天由命。孤独漫步中的卢梭不在苟求什么成就和理解,而是细细品味自然的美景,采集植物标本,用心灵与自然交谈,终获内心的宁静,最后顿悟:人天生就应该自由自在、默默无间,甚至是与世隔绝的。

卢梭的故事似乎少了些许积极正能量的东西,缺少了电影《阿甘正传》里主人公阿甘身上的友善、执着、重情重义、吃苦耐劳、直面生活的精神——阿甘即使被欺负、被拒绝、受到不公的待遇,他也依然坚持自己的信念,不停地在路上奔跑,他虽平凡仪却拥有不平凡的人生。但卢梭的故事“看似平凡”,但却让我们悟出了平平淡淡才是真的道理!因为这才是我们的平凡之路!

总之,原本微小而卑微的我们,就像一粒细小的种子。我们也有敢为自己、为家庭带来美好生活的勇气,也想走到新经济改革的最前沿。但面对喧嚣的人世,刹那间,万簌俱寂。我们除了顽强成活之外,找不到任何理由放弃生命。我们只想过自己想过的生活,真挚一点,轻松一点,快乐一点。那就是:活在当下,过好眼前!


师者风雨


也许人生本并没有意义,人来到这个世界上不带任何杂念和烦愁,每个人都如同画家一样,在人生这张空白的宣纸上,记录了人生的酸甜苦辣,描绘出不一样的人生轨迹。诚然由于每个人出生的环境及父母周围亲人不同,造就了千千万万个不同的人,俗话说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也大致就是这个意思吧。

然而每个人从出生到长大到老去,一生都在努力赛跑,跟以前的自己赛跑,跟同龄人赛跑,跟生活中的困难和磨难赛跑.....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你努力的样子真的很美,是的每个人都为了过上更好的生活,住上大房子去努力,甚至干一些违背自己良心的事,可到头来挣了很多的钱,房子越换越大,吃的越来越好,车也换的越来越好,可健康却越来越差,身边连一个说知心话的人都没有了,剩下的全是奉承迎合。那么对于他们来说人生的意思又是什么呢?

有的人在生活中无欲无求,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即可,在别人看来,这种人就是不思进取,不上进努力,没有追求的人,可他们享受过生活中的爱,也享受过慢生活带给身体愉悦和健康,也体会过世间冷暖变迁,怎能说这种无欲无求的人的生活态度就不合时宜,或者没有意义可言呢?

有些人一出生就是含着金钥匙,不需要努力不需要奋斗,豪车大房子美女就是标配,他们欣赏过平凡人终极一生都没有见过的世事百态,接受过最好的教育,享受过最好的物质,从来没有体会过想要而得不到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这样的生活估计会是百姓苍生羡慕已久的生活状态吧,然而也不是所有的人愿意过这样纸醉金迷,不用付出努力什么就有的生活,甚至有些富二代感觉自己的人生整个就是一个悲剧,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让他们感觉到了自己的无能以及和芸芸众生的差异,他们也不开心。

有些人为了自己的目标,不择手段,凡当我者死,他们目标明确,行事方式独特,不论面对的情况多么糟糕,总能在众人茫然若失的徘徊时,杀出一条血路,趟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阳光大道,甩出同龄人几十条街,然后居高临的嘲笑那些还在起点徘徊的迷失者,是的他们有这样的资格,因为他们确实目标明确,有着狼子野心,有着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气势,所以他们成功了。但即就是这样,还是会有很多人会唾弃他们的不择手段,会对他们的辉煌成就嗤之以鼻。

有些人按部就班,心底善良,心存善念,不争不抢,也不愿意比较,真正做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闲书”的高超境界,这类人也很努力,努力学习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努力锻炼身体为了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努力去帮助别人,为了让世界变的更美好 ,从不占便宜,他们的人生信条就是吃亏是福,吃亏就是占便宜,所以在这一生中这类人真正做到问心无愧,内心坦坦荡荡,堂堂正正,难道这类人就没有人生遗憾吗,当然不是,大多此类人都少有成就。

总而言之,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无论怎么样的人,他们的人生或多或少都有缺憾,都有自己的不满足,在人生长河中每个人如同苍海之一粟,遇到的风浪不同,得到的机会不一样,所处的环境有差异,人生观和价值不同,才造就了不同类型的人,才有了五彩滨纷的人世间,但不论怎样,每个人的人生都有着不同的意义,发着不同的光,贡献了不同的人生百态。



你这样的问题,能看出你的内心世界不愉快,对吗?人是怎么样的是要靠自己去把握的,你想做成什么样子的就会做成什么样子的,没有人能改变你的人生,只有你,你自己才能把握的人生的方向盘。人人都在做人,但做得如何,不是自己说好就好、说行就行的。其实,怎样去做一个人,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说难也难,说易又易,关键是自己如何去领悟人生。 你读读下面这个故事希望对你有所影响。 话说从前有一个尼姑,苦居深山数十载修道。有一天晚上,上天托梦告诉她即将功德圆满,不久要大功告成,归天圆寂了。尼姑非常高兴,第二天清早起床下山准备买些东西上山庆贺,没料到由于高兴过度,在回山的途中不小心踩死了一只小蚂蚁。尼姑一看,悲痛欲绝,仰天大哭。她的哭声惊动了路过的一位侠客,这位侠客肩扛大刀跑来问她:“老尼,谁欺负了你?告诉我帮你惩罚他。”尼姑赶忙告诉他:“并不是谁欺负了我,我哭是因为我修了数十年的道行,眼看就要功德圆满,没想到今天不小心踩死了一只蚂蚁,犯了杀戒,所以我哭。”侠客一听哈哈大笑:“你尼姑踩死蚂蚁算什么,你看我侠客这一辈子不知道杀了多少人,从来连眼皮也没眨过。这值得你如此伤心吗”?尼姑一听连说:“罪过、罪过,你杀人无数,还好意思说。你死后一定会下地狱的。升不了天堂。”侠客一听,不服气了:“我杀的都是坏人,谁敢说我死后只能下地狱,不能上天堂?”说着,说着两人便争吵起来。侠客一看,这样争执下去没结果,便提议以事实来说话,看我死后能否升天?说毕,举刀自刎,在侠客倒地的一瞬间,只见一缕青烟从侠客身上脱体而出,直飘南天门。尼姑等了很久,确认侠客已经升天,她才满腹狐疑地离开,回到尼姑庵。 第二天,尼姑也死了。当尼姑的灵魂来到南天门时,守门的天兵拦住她说:“你走错路了,你不该来这里报到。”尼姑便问:“我不来这里,那我应该去哪里报到?”天兵用手一指地狱大门说:“那里才是你该去的地方”。尼姑不满,责问天兵:“天上和凡间原来都一样没有公平,昨天有一个侠客,他杀人无数,我亲眼看见他升天进了天堂。我尼姑苦苦修道数十载,今天却不能升天,反而要我下地狱,这是为何?”天兵听后哈哈大笑说:“道理很简单,昨天确有一位侠客升天进了天堂,此人此生也确实杀了不少人,但他杀的都是坏人,是该杀之人,从未枉杀过一个好人,他杀人都是为了保护好人。他的心是无私的、是奉献的。而你尼姑呢?的确,你修道几十年,但你修道的目的分明是为了你自己,为了你今天能升天,你的心态是自私的。所以侠客他杀了人也能升天,你尼姑修道就只能下地狱。”尼姑听毕,目瞪口呆。 所以,修行讲的是发心,你出于什么心态,决定了你成就的果位。尼姑只为自己上天堂而修行,忘记众生利益,舍弃菩提心,这是修行人的大忌。因此她死后便往生地狱;而侠客口头上虽然没有说什么菩提心,也不懂得菩提心,但他所作所为都是为了他人,而从不为自己,所以他才进入天堂。 这仅仅是个比喻,我们修行并不是为了上天堂,因为天堂也在轮回之中,同样是得不到解脱。真正修行的目的在于:安祥的面对死亡,往生净土,获得究竟涅盘,这才是修行的真义。 进入佛门的第一步,就是要皈依、发心。要发心为利众生而成佛,为了一切众生的利益,舍弃自己的一切,甚至为了众生利益,随时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随时可以奉献自己的身体、四肢、眼睛、及五官。谁发此大菩提心,同时无论遇到什么样的障碍都能坚持,永不退转,谁今生定能往生净土,不再堕入轮回。



小江哲


奥斯特洛夫斯基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写到:“一个人的生命应该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活着就该忙碌而充实的度过每一天才是有意义的一生。

活着的每一天去做一点悦己的事情,悦己往往才能悦人,悦人悦己生命才会更加丰满有趣。没有爱好就去培养一个,人是群居动物,有个爱好,工作之余会有寄托也能促使你交到更多圈子以外的朋友,志同道合者一起做志同道合事,做好了能名垂青史、造福一方,如十几年前马云带着几个小伙伴一起做了淘宝、阿里巴巴;做不好也没关系,世上没有白走的路,过程中兴许也会心情愉悦、陶冶情操。在你身康体健、头脑清晰的岁月里只要不是闲着,哪怕只是方向不明的奔跑着都是有意义的。

勇敢面对并克服生命中随时可能出现的痛苦、麻烦、疾病、困苦,关注自己和家人的心智成长,学会享受和关爱。做好眼下的每一件事,不管大事小事只要做完整、做极致,你的人生就会变得无比意义重大,因为眼前的事情因你而完美!你的行为改变的不单是自己也许正改变着时代和未来。余华说“ 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奔跑、忙碌、忍受、克服,努力进取、坦然接受生命中一切不可承受之轻!如此才不枉此生!


写文章的小墨墨


人究竟怎样活着才算有意义?这是一个很宽泛的问题,我们不能从某一方面某一层次某一角度武断的去下定义或论述

人,作为社会独立存在的单一个体,总是千差万别的,不同个体的人生观,价值观,对社会的认知度,对生活的感知感悟度是完全不同的,活着,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正如有句话,有人为活而吃,有人为吃而活,前者表现的是高级的人性,后者表现的是低级的动物性,那么怎样活着才算有意义呢?

作为个体生存的大环境―社会,总有主流的价值体系作为参照,我想,凡为社会创造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得到价值的充分自我体现和社会的认可,为人类为社会贡献了价值创造,这才算叫活得最有意义

人的文化层次,素质高低,决定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有人为一己之私不惜损人利己,有人为一已之利不惜破坏主流社会约定俗成的道德规范和制定的行为准则,如违法犯罪等,这种活是没有意义的,其活着是损害和违背大多数人公共规则的,必然会受到惩处

笔者认为,人活着应该分三个递进层次,首先是活着,在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指导下保证基本生存的必备条件,物质的以及精神的,其次是体面地活着,为社会为人类贡献自已的价值所在,得到自我价值的充分体现,最后是清醒地活着,分得清假恶丑,辨得明真伪善,断得了正义非正义,然后在社会规则范围内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这样,才算活着的真正有意义和达到活着更高的层次


枫叶子的故事


这个问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结合本人的几首诗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上学的时候,不见得非要追求满分,不见得非要争第一第二前几名,只要你尽到了自己的最大努力就够了,意义在于你没有碌碌无为,不求上进。下面是我写给孩子的一首藏头诗:《张楠生日快乐》

张帆举棹觉船轻,

楠树叶茂笑春风。

生当人杰需努力,

日出早别周公梦。

快刀斩却麻乱事,

乐看荷角快长成。

吉人天相未可信,

祥瑞无端紫气升。

参加工作以后,不见得非要创造出骄人的业绩,不见得非要成为金字塔尖上的精英,不见得非要当多大的官儿,不见得……,只要你脚踏实地的去努力工作,最大限度的去实现你人生的理想和价值,最大限度的去发挥你自己的才能,不愧对老板给你发的工资奖金就够了,自己感到《心满意足》就够了。意义在于你不是个好吃懒做,不思进取之人。《心满意足》:

家乡好处是油都,

只为考学村里出。

卅载前后换四地,

廿年上下一凡夫。

机关首脑多相识,

基层同事少不熟。

莫怨职位无进步,

诚知圆滑尚不足。

退休以后,不要给社会,不要给儿女添乱,干点对身心健康有意义的事儿,做好你为人子为人父该做的事儿,干点自己喜欢的事儿就够了。意义在于有个幸福快乐的晚年生活。下面是我刚刚写的一首《宅家遐想》:

退休作闲翁

心散身也松

老友常相聚

城乡勤沟通

徒步走陌道

骑车听鸟声

携父游山水

南国避寒风

闲来学李杜

口渴有香茗

三餐家里作

饭馆待宾朋

邻里关系和

非亲情亦浓

父子常逗乐

旷野放风筝

贤妻相依伴

散步牵手行

春花赏秋月

夏热盼雪冬

四季按班过

心宽皆美景

老骥伏枥志

尚可打打工

挣点辛苦钱

廉颇饭还能

我的回答就到这儿吧,你满意吗?


诗骑天下张百军


有在某一领域或者专业稍稍高于普通人的一点成就

有一个健康和睦的家庭,孝顺父母,深爱伴侣,爱孩子

有一至两项兴趣爱好


如此人生,足矣。


你可以不必那么成功,你可以不必那么有钱,但是你必须在你工作相关的领域有一点成就,这是一个人作为社会人的价值所在。如果一个人没有在公域的区间有所成绩,人生很难算的上有意义。不管你是工程师,还是科学家,教师,公职人员,都应当在本岗位,本领域专业业务上有所成绩。这样的社会人角色不会平淡无奇。人生会有一种有色彩的感觉。就算不论成就,你也会收获精神上的满足。


作为一个有意义的人生,你必须要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在情感领域,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一些观念在变更,比如出现的丁克族,不婚族等。但是,在我看来,幸福的延伸是更有意义的人生,你的幸福感最好是能有亲人来分享。这种幸福才是饱满的,有灵魂的。家庭是爱的最大集散地,是你人生的港湾。与亲人一起躲避风雨,共同对抗世界是一种超价值的享受。人养你小,你养人老。爱在人世间。和亲人相处的过程中感受那种感同身受。同喜同悲。其中,爱情更是一个完整人格不可或缺的体验和拥有。有一个爱你的丈夫或者妻子,共同分担生活的忧,共同享受生活的甜。实属人生之幸福所在,也是人生有意义的指标。


除了你的工作和生活外,有意义的人生应该在你身上表现为,至少要有一两项兴趣爱好,这是一个人生意义的补充,动静皆宜。打球、下棋、游泳健身、滑雪赛车、旅游,或陶冶你的情操,或锻炼身体。总之,去品味生活,投入生活,热爱生活,你的人生之意义才更具光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