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蟲》被指抄襲?假的!這是“碰瓷”

第一眼看到熱搜說#寄生蟲方回應被告抄襲#,並沒有覺得意外,而是感覺該來的終究還是會到來。

還是有必要給大家理清楚這件事情的起因,以及整個的時間線,這樣就不用再盲目浪費時間去吃這個瓜。講道理,其實這個瓜一點兒都不香。

1.據外媒報道,印度電影製作人PL Tenapan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奉俊昊導演的《寄生蟲》抄襲了自己1999年製作的電影《MinsaraKanna》,現在他正與國際律師討論,並準備提起訴訟。

2.Tenapan表示在奧斯卡頒獎典禮上看到了《寄生蟲》,發現這部電影與自己的電影在構成方面相似。

3.《寄生蟲》的發行公司回應電影被指抄襲一事,稱從未收到印度方面的聯繫。

4.印度當地媒體也批判抄襲主張過於荒唐。

5.基本可以確定:這就是一場“碰瓷鬧劇”。

《寄生蟲》於2019年5月21日在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首映,同年5月30日在韓國上映,10月11日在北美上映。

首映不久,就奪得第72屆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獎,一個星期前又贏得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四座小金人,可謂是滿載而歸。

據悉,“碰瓷”《寄生蟲》的這部影片《Minsara Kanna》於1999年上映。

《寄生蟲》被指抄襲?假的!這是“碰瓷”

講述了一個男人為了爭取愛情而隱瞞身份,在富有的戀人家中當保鏢的故事,男主的弟弟和姐姐分別在那家當僕人和廚師……

《寄生蟲》被指抄襲?假的!這是“碰瓷”

根據IMDB的信息,該片的分類為“Drama Romance”,似乎是一個愛情片。

並且,聽完《MinsaraKanna》這個劇情,你細品。

和星爺1993年的電影《唐伯虎點秋香》,有沒有似曾相識的感覺,會不會又有人跳出來說《Minsara Kanna》抄襲《唐伯虎點秋香》,神奇。

也有觀眾指出:“或許在情節上有相似之處,但實際上是截然不同的。就電影的內容以及美學層面的部分而言,兩者是完全不同的作品。”

而眾所周知,《寄生蟲》主要是展示了各個社會階級間的矛盾,印度片《Minsara Kanna》就是一個愛情故事,這兩點就完全不一樣。

如果真的是抄襲,在《寄生蟲》獲得金棕櫚後,該片方就應該瞭解到這部片子,可偏偏等到《寄生蟲》獲得了奧斯卡才將這事提出,讓人不由懷疑居心。

而此類事件在電影創作上也是屢見不鮮,我們國內也有,想到年前的《哪吒之魔童降世》被誣陷抄襲劇本《五維記憶》,隨後被人扒出《五維記憶》自己就是一個抄襲者,卻反過來碰瓷《哪吒》,真是無恥至極!

《寄生蟲》被指抄襲?假的!這是“碰瓷”

所以,言歸正傳,這一次的《寄生蟲》被爆抄襲風波,也沒什麼可深究的了。

這場沒有技術含量、也沒有閱讀營養的“碰瓷鬧劇”,不要讓它再吸引我們眼球了,到底為止。

與此同時,我更關心#韓政府因寄生蟲撥款改善半地下家庭#這件事情。

《寄生蟲》被指抄襲?假的!這是“碰瓷”

因為一部電影,可以改善或披露某些社會現象,弱勢群體被關注,社會固化階級被質疑,那這部電影的價值就遠超於其本身。

18日,韓國首爾市政府宣佈,將撥款為住在半地下室的1500戶家庭改善住房條件,增加各項基礎設施。

每戶家庭最多可獲得320萬韓元(約合1.9萬元)資助。

據2018年數據調查,韓國目前共有38萬戶家庭居住在地下、半地下以及閣樓內。

而在首爾,半地下室的住戶比例佔到全國近60%

報道中最後一句話講到:住戶大多收入水平較低,半地下室對於許多居住在首爾的人來說,是一種“能負擔得起的選擇”。

《寄生蟲》被指抄襲?假的!這是“碰瓷”

雖然在38萬戶家庭面前,1500戶顯得那麼弱小無力,但至少在改變。這是一個信號,能夠給其他人帶來希望和動力的指路標,挺好。

然後,關於電影和現實,不僅僅只是《寄生蟲》和韓國電影,還有他們、我們也曾努力綻放。

2014年,俄羅斯電影《危樓愚夫》拍出了一座城市的縮影:腐朽破敗。

正如一位觀眾評論:大廈將傾,獨力難支,你看見理想主義微光的熄滅,你看見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你看見高尚是高尚者的墓誌銘…

《寄生蟲》被指抄襲?假的!這是“碰瓷”

2018年,國產電影《我不是藥神》直面現實問題,改編真實事件,通過電影來改變現實的人,醒醒吧。電影不只是電影。

“你敢保證你一輩子不得病?”

《寄生蟲》被指抄襲?假的!這是“碰瓷”

2018年,國產電影《無名之輩》“反圓滿”的結局,詮釋了小人物的辛酸和一生浮沉,有些角落需要被看見。

《寄生蟲》被指抄襲?假的!這是“碰瓷”

2019年,美國電影《黑水》由真實事件改編,源於紐約時報的一篇報道(《成為杜邦集團噩夢的律師》)衍生。

報道的內容關於20年前的一起化工業品訴訟案,案件歷時16年,靠一人堅持扼住一場全球性的公共衛生安全危機。揭露了幾十年來杜邦公司化學汙染的歷史。

等等……

《寄生蟲》被指抄襲?假的!這是“碰瓷”

電影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改變和思考,生活又將繼續成為故事裡的原點。

我們在這奔流不息的潮水之中,從未有過後退。電影世界,魔幻現實。

願,一生溫暖純良,不捨愛與自由。

(以上圖片均來自、視頻截圖和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