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紀的終結者:殺死一半歐洲人的黑死病,帶給我們哪些啟示

2020年的開啟方式,讓很多人感覺地球是否啟動了災難模式:新型肺炎還在肆虐中國,至今已有超過7萬人確診。遠在大洋彼岸的美國也爆發了大流感,近萬人死亡。非洲的尼日利亞爆發不明疾病,在不足一週內已造成100多人感染,15人死亡。巴西又發現神秘病毒,90%的基因目前無法識別。還有科學家在青藏高原冰川發現了28種新病毒,全球變暖或將釋放未知病毒......

而說到人類歷史上最恐怖的瘟疫,不是現在的新冠肺炎,也不是非典、埃博拉或者流感,而是中世紀爆發於歐洲的黑死病。這種可怕的大瘟疫奪去了2500萬人的生命,給中世紀的歐洲帶來了重創,很多歐洲人至今談起黑死病都心有餘悸。

今天,我將為你詳細介紹黑死病的爆發和特點,並從社會結構、經濟發展和思想文化三個方面,分析黑死病對於歐洲歷史的重大影響。在文章的第三部分,我將結合黑死病的最終消失原因,談談疾病防控對於我們普通民眾現階段抗擊新型肺炎的啟示作用。


中世紀的終結者:殺死一半歐洲人的黑死病,帶給我們哪些啟示

起於死亡之船的瘟疫:黑死病的爆發和特點

1347年10月日,那是一個將會被永遠記載的日子。那一天,有12艘熱那亞人的船,途徑黑海,在意大利西西里島的墨西拿港靠岸。上船檢查的人驚奇地發現,這些船上的人大部分已經死亡,少數活著的也奄奄一息。他們都呈現相同的症狀:皮膚上出現許多黑斑,全身虛脫,神志不清,高燒不退。

原來這些船來自黑海港口城市卡法(今費奧多西亞,屬烏克蘭)。由於卡法被西征的韃靼人包圍,久攻不下,當時韃靼士兵患上了鼠疫,部隊迅速瓦解。絕望的韃靼士兵就把染上鼠疫病毒的屍體通過投石機拋入城中,導致瘟疫在卡法城內迅速蔓延,大多數卡法人喪命,少數倖存者跳上戰船逃走,卻仍舊在船上開始發病。

雖然意大利當局下令這艘“死亡之船”必須立刻駛回海上,但病毒仍舊還是蔓延開來。這種引起瘟疫的病菌是由藏在黑鼠皮毛內的跳蚤攜帶而來的,是一種致命性的傳染疾病。由於患者渾身起黑斑,因此這種疾病被稱之為“黑死病”(black death),這黑色,不僅概括了患者的特點,也代表了死亡和恐怖。

①黑死病的主要特點

黑死病有兩個非常顯著的特點,而這兩個特點,也是它被稱為“盤旋在中世紀歐洲上空的死神”的原因:

  • 傳播範圍廣,持續時間久。
    黑死病先是從意大利西西里島擴散開來,然後傳播到整個意大利,接著是西班牙、法國、奧地利、瑞士、德國等。一直到1350年,傳播到那維亞半島和波羅的海沿岸,歐洲大陸所有的國家都被籠罩在這種病毒的籠罩中。黑死病從14世紀中葉開始,一直持續了近300年,期間反覆發作。1349年末時,疫情曾有所緩解,但到1361年,疫情再次席捲歐洲,並在伺候的1369年、1374年級1400年有多次發生。
  • 傳染性極強,死亡率極高。
    鑑於當時的醫療研究水平,並未清楚黑死病具體的傳播途徑,但可以肯定的是,與患者親密接觸或者說話都會被感染,甚至接觸患者觸摸過的物品或者使用過的衣物也會被傳染,可以說傳染性非常強,很難避免。黑死病的死亡率非常高,患者基本在出現症狀後三天之內痛苦地死去,沒有任何治癒的可能性,這也是黑死病最為恐怖的地方,
    它造成了中世紀的歐洲近三分之一至一半的人口死亡,其中意大利和英國的死亡人數近半。


中世紀的終結者:殺死一半歐洲人的黑死病,帶給我們哪些啟示

②黑死病大面積爆發的原因

為什麼黑死病會在中世紀的歐洲大陸橫行無忌,一路上大開殺戒,屍橫遍野呢?這大抵有三個方面的原因:

  • 糟糕的衛生狀況。

當時的歐洲人並不像亞洲人那樣注重個人衛生,很多人常年不洗澡,不洗衣服,身上臭了就用香水、香料來遮掩臭味。在當時的歐洲,洗澡甚至被認為是一種醫療手段,如果沒有醫生的吩咐,就連上流社會的紳士、淑女也決不輕易洗澡。根據法國國王路易十四的御醫為他做的身體狀況筆記上記載,這位國王從1647年到1711年這64年間才洗過一次澡,由此可見當時歐洲人不洗澡的觀念有多麼根深蒂固。

個人衛生不被注重,公眾衛生也好不到哪去。電視劇《權利的遊戲》裡,曾很好地再現了中世紀歐洲城鎮裡的真實場景:街道狹窄逼仄,垃圾隨便亂丟,隨地大小便,即使是用便壺裡,糞便也是直接傾倒在大街上,導致臭氣熏天。

這麼做的後果就是,生活環境骯髒不堪,飲用水被汙染,蚊蠅臭蟲老鼠滋生,每個人都蓬頭垢面,汙穢滿身。這樣糟糕的衛生狀況,即使沒有黑死病,疾病也是社會的正常狀態。

  • 擁擠的生活環境。

中世紀歐洲城市的街道大都狹窄逼仄,住宅造的非常密集,上層和下層互相交錯,街道兩旁的屋頂幾乎都快碰到了,以至於有些狹窄的街道上常年照不到陽光。這樣的地方几乎就沒有私人生活空間,在大多數家庭,床被認為是奢侈品,一家人往往睡在一張床上,更糟糕的是,同一屋簷下還住著牲畜。

嚴重的擁擠和缺乏隱私帶來的後果就是,當一個家庭家庭的一名或多名成員遭受疾病的折磨時,就不可能實行有效的隔離,從而使疾病迅速傳染至家庭的其他成員。這也是黑死病迅速在歐洲“屠城”的重要原因。

  • 落後的醫療技術。

中世紀的歐洲,醫院有兩種,大型醫院和小診所。大型醫院一般都是由教會開辦,這裡沒有醫生,只有修女。因為按照中世紀教會的觀點,疾病是上帝對有罪之人的懲罰,所以只要誠心地祈禱和懺悔就能獲得拯救,根本無需醫藥,這就是所謂的“信念療法”。所以,教會開設的所謂醫院,不過是一個聚集大批病人進行集體祈禱的地方。

小診所倒是真的有醫生看病,但他們的看診方法只有兩種:尿檢法和放血療法。所謂“尿檢法”就是把裝了病人尿液的玻璃尿瓶放在陽光下觀察來診斷病情。而“放血療法”則更為恐怖,由於中世紀歐洲醫學信奉體液平衡學說,把所有的疾病都歸結於血液不乾淨,只要切開血管排除“汙血”,就能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所以人一旦得病,不管是感冒還是黑死病一律都放血,就連美國國父華盛頓都是死於放血過度。

不用想都知道,在如此盛行的“信念療法”和“放血療法”下,生了病沒被醫死,真的是需要大喊“上帝保佑”了。


中世紀的終結者:殺死一半歐洲人的黑死病,帶給我們哪些啟示

中世紀的終結者:黑死病對歐洲歷史的三大影響

當黑死病無法遏制地在歐洲大陸蔓延時,中世紀的帷幕也就此落下。無論是主教、貴族、商人還是窮人,都無法逃脫這場瘟疫的屠戮,黑死病成為中世紀的終結者。這個遊蕩在中世紀的歐洲上空的死神,直接導致了歐洲歷史的劇變。

①社會結構方面:動搖了教會的絕對權威,王權統治逐漸取代教權統治

在黑死病大爆發之前,在歐洲社會,人們都虔誠地信奉基督教,教會和教皇的影響力巨大,神權高於王權,教皇不僅管理宗教事務, 還插手到國家事務當中,就連國王都是必須要接受教皇的加冕才可以就任的。比如羅馬教皇英諾森三世,在他統治期間,英格蘭、葡萄牙、匈牙利、阿拉貢和法國都成為教皇的封地,他本人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皇位繼承人的決定者,還發起了多次十字軍戰爭,可以說把教會的權力在俗世和精神兩方面都帶到了頂點。

然而這一切,在黑死病大爆發之後發生了扭轉。在黑死病開始初期,教會認為“瘟疫是上帝對人類種種惡行降下的苦果”,鼓吹人們通過懺悔、禁慾等來達到上帝的垂簾以期驅逐病魔。因此出現了各種各樣瘋狂的宗教虔誠運動,比如赤足朝聖以及鞭笞贖罪等等。在很多地方人們甚至認為瘟疫是猶太人往水裡投毒造成的,大量猶太人因此遭到殘忍的迫害。與此同時,大批教士通過發放贖罪券等方法趁機斂財。

教會和神職人員的這些卑劣行徑引起了社會各階層的不滿,教會的統治開始出現巨大危機。各國的君主趁機利用社會的不滿情緒,加強對教會權利的抑制。教會的權威被動搖, 教皇的威信也大大降低, 逐漸淪為王權的利用工具, 歐洲社會開始從教權統治逐漸轉化為王權統治。


中世紀的終結者:殺死一半歐洲人的黑死病,帶給我們哪些啟示

②經濟發展方面:勞動力匱乏導致了封建農奴制改革和商品經濟的發展

中世紀的歐洲,封建地產製度以農奴制為主,土地領主以莊園制形式經營自主土地,僱傭農奴的勞動力耕作。但黑死病大爆發後,人口的大量死亡導致了勞動力的嚴重匱乏。據西方學者估計,當時歐洲勞動力減少了25%。“由於勞動力奇缺,家畜在田園裡無人看管,本來是收穫的季節卻沒有人收穫穀物。” 勞動力嚴重不足導致的工資上漲,以及糧食價格的下跌成為懸在土地領主脖子上的“價格剪刀”,土地領主不得不將以前莊園制經營方式變為租佃制,農民的勞役地租變為貨幣地租,土地領主失去了對佃戶的控制權,農奴模式開始瓦解。

另外,在這種情況下,部分土地領主將大量的農田改為牧場與草場用來飼養羊, 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農業從穀物生產為主向畜牧業養殖業生產為主的轉變,這為商品經濟的發展奠定了基礎。與此同時,城市經濟也在黑死病的影響下起起伏伏,經歷了一個由盛轉衰,又由衰轉盛的過程:店鋪的大量關門造成城市蕭條,但商品價格的瘋漲又刺激了手工業的發展,使得財富向城市轉移,促進了城市的復興。


中世紀的終結者:殺死一半歐洲人的黑死病,帶給我們哪些啟示

③文化教育方面:推動了人文主義發展,為歐洲文藝復興運動吹響號角

在黑死病爆發初期,由於教會鼓吹“上帝懲罰論”致使宗教狂熱運動極度興盛,但也有一些人對宗教信仰產生了懷疑,因為他們發現雖然教會將黑死病的起因歸結於上帝的震怒,但卻始終無法解釋到底是什麼引起了上帝的震怒, 以及為什麼連神職人員本身也不能避免被感染和死去。

於是這部分人開始面對殘酷的現實,篤信基督無法使他們擺脫厄運,逐漸拋棄了基督教所提倡的禁慾主義, 開始對人生幸福的追求和對生命的珍惜。還有些人由對宗教信仰的懷疑而發展為對社會不平等制度的痛恨和反抗,有關注神明轉向為對自己人生的深入思考。而這種人文主義的發展,最終成為文藝復興運動的巨大推動力。

另外,儘管黑死病是中世紀歐洲最大的災難,但不能不承認的是,這也為藝術家們提供了生動鮮活而情感強烈的素材。在這段時期,歐洲大陸湧現出大批傑出的藝術家,如達·芬奇,喬託,波提切利,米開朗基羅,拉斐爾等等。這些悲天憫人的藝術家們在直面生離死別、屍橫遍野的心靈創傷後,將自己強烈的思想、情感、願望、理想等進行提煉和加工,固化到自己的藝術作品中,形成了中世紀歐洲燦爛的文化珍寶。


中世紀的終結者:殺死一半歐洲人的黑死病,帶給我們哪些啟示

從黑死病的消失,談疾病防控對於現階段抗擊新型肺炎的意義

在1656至1721年間,歐洲諸國逐漸擺脫了黑死病的陰影,這場橫行歐洲三個世紀的大瘟疫,終於結束了。但關於黑死病的消失原因,一直是西方防疫專家和歷史學家長期爭論的問題,直到現在都沒有一個明確的定論,因為當時的歐洲人並未發明出可以醫治黑死病的有效藥物,也因為對這種疫病的起因和傳播途徑不夠明確,沒有確切的阻斷措施。

通常認為,黑死病的消失原因主要歸功於三點:人體免疫力的增加、衛生習慣的改善以及嚴格隔離制度的實施。我認為這三點,即使放在今天,對於我們普通民眾抗擊新型肺炎也有著重要的啟示作用。

①人體免疫的建立,使得感染黑死病的幾率下降。

雖然說起來比較殘酷,但中世紀黑死病的大流行,實際上也是某種意義上的自然選擇,它將那些容易感染病毒的人淘汰掉了,而不容易感染病毒的人則存活了下來,還有感染了病毒卻沒有死掉的人也因此獲得了免疫力。雖然在黑死病的傳播過程中,病毒也存在變異的可能性,但總體來說,人類整體的抗感染率不斷上升,黑死病慢慢失去了肆虐傳染的基礎。

與此同時,飲食習慣的改善也提升了歐洲人的免疫力。16世紀以前,大多數歐洲人以不含蛋白質的粥類食物為主食直到哥倫布從美洲帶回土豆等農產品廣泛種植,歐洲人的預期壽命才有所提高。由此可見個體免疫力對於預防疫病的重要性。

今年爆發的新冠肺炎,雖然各類人群普遍易感,但免疫功能較差的人群,例如老年人、孕產婦或存在肝腎功能障礙的人群,病情進展有可能相對較快,嚴重程度也有可能更高。另外,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也介紹了,新冠肺炎實際是一種自限性疾病,絕大部分免疫功能正常的患者,經過吸氧支持治療、對症治療和免疫調節治療以後,均可以痊癒。

也就是說,面對新型冠狀病毒,免疫力高的人有著相當大優勢:感染率低,發病率低,抗病能力強。那麼,在疫情尚未得到完全控制的當下,如何才能提高個人的免疫力呢?主要有以下四個措施:

  1. 適度的運動。中等強度、適量的運動訓練可以提高機體免疫應答的能力和適度提升免疫系統的功能。疫情當下,不方便去健身館、公園、體育館等公共場合運動,但宅在家裡也可以利用跑步機、做健身操、練習瑜伽、太極拳等方式做適當運動,強健體質,增強免疫力。
  2. 保持健康飲食。飲食中的營養成分是免疫細胞、抗體等等重要的物質來源。因此要提高免疫力,就要保證蛋白質、維生素等營養物質的攝入。具體的說,要保持食物多樣,穀類為主,多吃蔬果、奶類、大豆,適量吃魚、禽、蛋、瘦肉,少鹽少油,控糖限酒。
  3. 保證充足睡眠。只有在睡眠時,免疫系統才能充分地發揮作用。我們都有這樣的體驗,一旦感冒發燒通常都會感覺非常疲憊,很想睡覺,這其實就是身體的自我保護髮揮了作用,這也是為什麼感冒後,醫生一定會提醒你要注意休息的原因所在。所以,預防病毒感染,請務必好好睡覺。
  4. 維持良好情緒。實驗表明,長時間的精神緊張、憂鬱、恐懼可以促進自身免疫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癌症等的發生和發展。所以,想要提升免疫力,就要保持好心情,別老跟自己過不去。


中世紀的終結者:殺死一半歐洲人的黑死病,帶給我們哪些啟示

②衛生習慣的改善,降低了疫病的發生概率。

在黑死病爆發之後,大批人口的快速死亡, 使當時醫療衛生事業的不發達暴露無遺。在付出慘痛的代價後,歐洲人開始意識到衛生對於健康的重要程度,上到政府,下到民眾,都開始有意識的改善衛生環境。

政府政府方面:頒佈了諸多衛生法令和法規,嚴格規定城市生活的衛生準則。修建下水道系統,發明直落式坐便器,禁止隨地大小便。設立水務官, 對飲用水源進行過濾處理。普及公共衛生系統,大量修建公共浴室。用更寬的街道取代了狹窄的街道,在公共場合消毒通風。

民眾方面: 個人衛生狀況有所改善, 多數人開始習慣每日洗臉,也逐漸開始意識到洗澡的重要性。不再隨地大小便,糞便被排在室外廁所或室內便桶裡。餐桌禮儀日益完善,用叉子代替手指進餐等等。

隨著城市衛生系統的完善以及民眾個人衛生的改善,各種疫病的發生自然就降低了,也包括橫行歐洲幾個世紀的黑死病。

在如今新冠肺炎的全民防控中,國家也一直都在強調保持個人衛生習慣的重要性,疫情面前,沒有人可以置身事外。對於我們每一個公民而言,加強自我保護意識,“非常時期”非常注意改進個人衛生習慣,按科學要求做好每一個細節,就是對打贏疫情防控戰鬥的最大支持。我們應當做到:

  1. 勤洗手。在咳嗽、飯前便後、接觸或處理動物排洩物後,要用流動的水洗手,或者使用含酒精成分的洗手液洗手。
  2. 外出時佩戴口罩。在咳嗽和打噴嚏時使用紙巾或屈肘遮掩口鼻,防止飛沫傳播。
  3. 保持室內空氣的流通。儘量避免去封閉、空氣不流通的公眾場所和人群聚集的地方。
  4. 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處理生食和熟食的切菜板及刀具要分開,做飯時徹底煮熟肉類和蛋類。


中世紀的終結者:殺死一半歐洲人的黑死病,帶給我們哪些啟示

③嚴格的隔離制度,阻斷了瘟疫大肆傳播的途徑

在黑死病爆發後,歐洲人慢慢積累了抵抗黑死病的經驗,開始懂得疏散人群,用隔離的方式避免疫情傳播。在各國政府跟軍隊開始強力實行嚴格的隔離制度:凡是發現有疑似黑死病症狀者,立馬隔離四十天。另外,國家與國家也從最開始的自顧不暇開始互相合作,密切配合,實行嚴格的來往的人員和貨物的隔離。

隨著隔離制度越來越嚴格,時間越來越久,黑死病傳染途徑就逐漸被掐斷,使其無法再感染新的宿主,因而有效地減低了黑死病爆發的概率,使得黑死病終於在1656至1721年間逐漸消失。

在如今抗擊新冠肺炎的戰役中,鍾南山院士也是一再強調:

“早發現、早隔離是應對疫情最原始、最有效的辦法。”

因為新型冠狀病毒主要經呼吸道飛沫傳播,也可通過接觸傳播,它需要在體液環境中才能存活,所以攜帶病毒的血液、痰液、唾液等是很危險的。

對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患者實行早隔離,可以有效阻斷病毒的傳播和擴散,防止疫情的進一步蔓延,將疫情縮小在最小範圍之內。而早發現,則是落實早隔離,切斷傳播途徑的關鍵。

有疫區旅行史和接觸史自行實行居家隔離,能有效地遏制疫情傳播,防止交叉感染。那麼如何科學地進行居家隔離呢?主要應該做到“三分開”:

  1. 分居室。即使在自己家中,也最要獨居一室並關好房門,離開房間到公共房間時要戴上口罩。
  2. 分飲食。家人不要一起吃飯,最好是把飯菜分好,各人分別進餐。
  3. 分生活用品。各人的餐具、洗漱用品等要嚴格區分,避免混用。


中世紀的終結者:殺死一半歐洲人的黑死病,帶給我們哪些啟示

結語:

黑死病的爆發或許是偶然的,但它對歐洲社會和歷史的影響是全面而深遠的。雖然這些影響有消極的一面,也有積極的一面,但2500萬死去的生命,是對全人類文明的重創。研究表明,歷史上曾廣泛傳播的各種瘟疫,奪走的人口數量遠遠多於戰爭。

在近代,雖然現代醫學技術發展迅猛,很多疾病都找到了治療的方法,很多疫苗也被廣泛用於疾病預防,但生態環境和食物供應鏈壓力的增加都可能直接導致瘟疫的迅速傳播。比如17年前的非典和現在的新型肺炎,都是因為非法販賣、宰殺和食用野生動物造成病毒感染。

科幻小說《三體》裡有這樣一句話:

“弱小和無知,不是生存最大的障礙,傲慢才是。”

人類的弱點就是對於已獲得的一切成就心生傲慢。希望通過這次疫情,每一個人都能對生命和自然保持感激之情,對法律和制度心存敬畏之心,對經驗和教訓努力總結吸取,這才是應有的態度。


你好,我是龍貓醬,長居南方的北方女漢子,有文藝心的理工女,中年少女二寶媽,喜歡以書看世界,以筆錄真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