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不忘党恩 曹凤国主动投身农村防疫第一线

“哥们儿这都啥时候了,你咋不戴口罩就出来了呢?快回家去!”

“没有通行证肯定不能放行,听叔话别出村了,还是家里最安全。”

最近一周,出入林甸县红旗镇红旗村的人,总能看到这样一个身影,手里拿着登记本,测温枪,走路一瘸一拐,看到有人想进出村,他都会上前询问,遇到非紧急情况要外出的村民就对其耐心劝返。他就是林甸县红旗镇红旗村红旗供销楼卡口的守门人曹凤国。

曹凤国今年50岁,患有肢体残疾,丧失了部分劳动能力,曾是林甸县红旗镇红旗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是党的扶贫政策让他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2017年他成功脱贫。疫情当前,他决心用实际行动回报党的恩情。

脱贫不忘党恩 曹凤国主动投身农村防疫第一线

曹凤国说:“原本打算在天津我姐家过完元宵节再回来,武汉出现新冠肺炎疫情,我们村里非常重视,每天都在微信群发相关消息,我这也呆不住了,大年初一坐火车就回来了。”

在返乡的路上,曹凤国提前联系了村两委报备,回家后就进行了居家隔离。他说:“当时我就想好了,隔离期结束我就参加疫情防控,宣传、守卡干啥都行。”2月11日,曹凤国加入了村里的疫情防控志愿者队伍。

志愿者的工作很繁琐,每天负责严控车辆、劝返行人、体温监测等。曹凤国被安排在了红旗供销楼的卡口,每天三班倒,人员紧张时,他值过一整夜的班。

脱贫不忘党恩 曹凤国主动投身农村防疫第一线

曹凤国对记者说:“临时搭建的板房夜里温度还可以,就是出去测温、登记时,在外面站一会儿就冻透了,特别是下半夜。不过现在积极配合防疫的村民越来越多了,碰上非紧急情况要外出的村民耐心劝上几句,就都回家了。我昨晚6点到11点值班,没有要出入卡口的车辆和人员,这跟村里天天宣传,有很大关系。”

脱贫不忘党恩 曹凤国主动投身农村防疫第一线

曹凤国腿部有残疾,走二三百米就得停下来歇一歇,虽然行动不便,但他助力疫情防控的决心十分坚定。他说:“我是一个残疾人,是党和政府帮我脱了贫,过上了好日子,这些年乡亲们也没少帮我,现在我也该为大家做点儿事了,请大家放心,我一定会当好红旗村的‘守门人’。”

大庆晚报记者 齐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