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心与挫折——详解英国82型舰队防空导弹驱逐舰(六)

相比于“伊卡拉”反潜导弹系统、4.5英寸MK 8主炮异或是被给予厚望的那杆“海标枪”,真正能够将82型与“郡级”拉开技术“档次”其实要算是ADAWS-2作战数据自动化指挥控制系统——-这是一种实实在在的革命性设计,其意义甚至超越了82型舰队防空导弹驱逐舰本身。黄蜂般的攻击飞机,飞横的弹幕,燃烧下沉的舰艇,被击中如断线风筝般坠落的飞机……这是二战时期海战场景。

无论是中途岛,珊瑚海,还是大西洋,人们都难以忘记那一幕幕惨烈的海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对付来自空中、水面和水下的饱和性攻击,海军舰艇除利用新型雷达、声纳、机电或电子模拟计算机来收集和处理战术情报外,还在舰载火炮上装备了相当完善的火控设备--射击指挥仪,用于协助人工控制火炮射击运动目标。这就是早期的指控设备。

雄心与挫折——详解英国82型舰队防空导弹驱逐舰(六)

二战期间海军舰艇的传感器、武器、指挥、控制和通信手段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情报信息的显示主要还是依靠态势板、刻度盘和灯、铃信号。战争后期,英国皇家海军在舰艇上增设了具有数据综合能力的作战情报中心(英国海军称其为作战室),作战情报中心具有数据综合能力,这成为现代指控系统的雏形。战后,由于飞机,舰船,潜艇性能的提高,特别是新型武器导弹的攻击,使水面舰艇面临来自空中,水面和水下的威胁增大;攻击形式为多目标、多批次、多方向、空海潜立体战;攻击具有很强的隐蔽性、突然性和破坏性;舰艇的反潜和对空防御极为重要。

因此,舰艇作战反应和战斗速度以及紧张程度增强,主要依靠手工操作的作战情报中心,其数据处理能力已趋饱和,这就为采用计算机技术提高数据处理能力提供了技术契机。20世纪40年代中期计算机的发明,给现代军事技术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1950年代,晶体管技术的发展,使计算机有了质的飞跃,其在体积、重量、耗电及可靠性方面有了明显的改进,为海军舰艇采用计算机技术提供了物质基础,使海军舰艇能够在原有火控系统外,专设一套以数字式计算机为核心的进行情报处理的辅助决策系统,即作战指挥系统,它与火控系统和其它电子设备,通过计算机连网,一起构成了舰艇的指挥控制系统。

不过,单有军事上的用途和工业技术基础还不够,还不能构成完善的指控系统。只有在20世纪60年代后现代控制理论(如识别理论、最优估值理论、最优控制理论等)建立起来之后,舰载指控系统自动化程度才有明显提高,性能日趋完善。舰载指控系统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进行战术数据处理并提供辅助决策的电子系统,是舰载作战系统的核心。它的出现,既适应了舰载作战武器系统发展的需要,也使海军舰艇的指挥方式发生了变化和变革。

雄心与挫折——详解英国82型舰队防空导弹驱逐舰(六)

现代高科技海战要求先敌发现,反应迅速,正确决策,指挥得当,打击有力;以往依靠人为判断,手工作业或只以简单计算实施指挥显然无法适应现代条件下的海战。一个技术先进,功能完善,高效率指挥控制系统可以适应现代化海战面临的错宗复杂的情况,通过指控系统,舰艇作战才能够真正实现自动化指挥。在这种趋势的引导下,第一批次的4艘“郡级”在其作战室装备了一种被叫做导弹驱逐舰显示系统的设备(GMDDS),实际上是初步计算机化的指控控制系统,该设备通过手动输入传感器数据,可以为单件武器操作手和指挥小组的其他成员提供最新情报,一旦需要即可从存贮器中提取,侧重于对空中目标情报的连续处理、存贮和显示。

第二批次的4艘“郡级”则将导弹驱逐舰显示系统的功能从防空作战进一步拓展到反潜和反舰,并且初步实现了部分传感器数据的自动输入,签于这种系统与武器控制关系较大,所以被称为作战数据自动化指挥控制系统(ADAWS-1)。不过,ADAWS-1的拓扑架构仍然为独立式,作战指挥系统和火控系统各自独立,使用各自的数字式或是模拟式计算机(每种武器都有自己的火控计算机)。其工作方式基本上是数字的,也包含模拟形式。显示器按同时接收数字和模拟两种信号来设计。尽管它的自动化程度不高,但由于采用计算机处理某些数据,改进了系统反应时间和目标精度。

在指挥系统故障时,火控系统仍有一定的战斗力。不过这套系统反应时间长,采用计算机数量多,造价高,效费比低。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皇家海军专门为82型舰队防空导弹驱逐舰发展出了集中式的ADAWS-2作战数据自动化指挥系统,其特点是单件的武器系统不再有各自独立的火控计算机,整套系统以两台FM1600系列中央计算机为核心,真正集作战指挥和武器控制于一体,整合有目标识别、追踪与接战功能,并整合舰上各雷达、声纳的感测器进行统合处理,分辨各样空中、水下目标并建立追踪历史纪录。

依照目标追踪记录,系统能分辨威胁程度,并且分派对应的武器分别接战这些目标。计算机的使用效率高,反应时间相对缩短,造价相对低廉,减少了数据处理和交换的重复,整套系统自动化程度在当年算是十分惊人,人工只需要在决策(下达作战指令)或人工检视目标时才会介入,因此被认为是革命性的和划时代的。

雄心与挫折——详解英国82型舰队防空导弹驱逐舰(六)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布里斯托号”是按“技术实验平台”的标准中途改建的,所以其建成状态与原先规划的82型舰队防空导弹驱逐舰方案并不完全一致。比如,最初82型舰队防空导弹驱逐舰与CVA-01航空母舰,都打算采用英国与荷兰合作开发的988型“扫把柄”对空搜索雷达,这是一种由五面天线组成的复杂雷达系统,其天线组位于舰桥顶部一个巨大的半球型护罩内,成为外观上最醒目的特征。

不过由于在研发过程中988多天线扫瞄雷达的成本不断攀升,体积重量也过大,且设计太过复杂,两具同型雷达在相距3.5海里以内就会相互干扰,最后被皇家海军放弃,只剩荷兰王家海军继续发展(被称为SPS-01),装备了“特伦普”级防空指挥护卫舰(12I”利安德”级的一个特别版本)。

998型雷达被取消后,皇家海军在唯一的建成的“布里斯托号”上,以965M型三维对空搜索雷达(使用背接的两面AKE-2天线)取代了998型雷达,安装在了舰桥后方的一号桅杆上;另外,82型舰队防空导弹驱逐舰的原方案是在安装两个“海标枪” 双联装发射装置,分别置于舰艏和舰艉,为此分别在舰桥前的二层甲板和舰艉的二层甲板安装了两套909跟踪照射雷达,然而当确定82型舰队防空导弹驱逐舰的建造计划被全部取消后,出于成本目的,唯一保留下来的“布里斯托号”,只在舰艉安装了一具配备2个梁式导轨的“海标枪”导弹双联装发射装置(弹药基数为18枚,从甲板下导弹库中进行再装填),但舰艏的909雷达却并没有被拆除。

再一个体现出“布里斯托号”试验舰特征的地方在于,虽然该舰在舰艉的“海标枪”发射架后方设置有直升机起降平台,但却并没有像“郡级”那样设计专门的直升机机库,这意味着“布里斯托号”并不具备舰载直升机的长期驻舰操作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