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戰疫情保民生抓保障謀發展:誓將“兩難”變“兩全”

“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既是一次大戰,也是一次大考。”

習近平總書記的這番重要講話,是深圳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奮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的重要遵循,更是疫情防控到了最吃勁的關鍵階段、擺在深圳面前必須答好的考卷。

大事難事看擔當。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這被稱為“兩難”。如何將“兩難”變成“兩全”,是深圳必須面對的命題。

昨天下午召開的市委常委會會議暨市新冠肺炎防控領導小組(指揮部)會議再次強調,要在確保疫情防控前提下推動企業有序復工復產,切實把“兩難”變為“兩全”,統籌抓好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搶抓粵港澳大灣區和深圳先行示範區建設“雙區驅動”重大歷史機遇,以“先行示範”的擔當作為,在高質量發展上邁出堅實步伐,率先從疫情影響中走出來,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

深圳戰疫情保民生抓保障謀發展:誓將“兩難”變“兩全”

深圳贏家服飾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工人轉產防護服

新華社記者 毛思倩 攝

非常之戰非常之舉,全力以赴變“兩難”為“兩全”

突如其來的戰役,考驗著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

非常之時當有非常之志、非常之魄,非常之戰當有非常之舉、用非常之將。

深圳市委市政府深刻領會、準確把握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講話精神實質,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總書記、黨中央的決策部署上來,按照省委工作部署,全面貫徹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總要求,落實“突出重點、統籌兼顧,分類指導、分區施策”重要工作要求,充分發揮中流砥柱作用,盡責任擔當之勇、施科學防控之智,展統籌兼顧之謀、竭組織實施之能,團結帶領全市上下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為支撐全國全省大局作出深圳貢獻。

爭取雙勝利,深圳有底氣。

早在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之初,深圳市委市政府便將打好人員返深高峰防禦戰和復工復產攻堅戰提上了作戰規劃。

1月20日晚,市委書記王偉中主持召開全市疫情聯防聯控會議,第一時間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要求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為當前頭等大事,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牢牢把握聯防聯控的核心任務,多措並舉、多管齊下、嚴防死守,採取切實有效措施防止疫情擴散,全力救治患者,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1月22日晚召開的全市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視頻會議提出,要抓緊制定節後人員返深工作預案,做好全面防控疫情的充分準備。

1月26日上午召開的市委常委會會議暨市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會議再次強調,要結合防控形勢,分級分類提前制定春運返程、企業開工等關鍵節點應對預案,適時出臺相應措施。

深圳戰疫情保民生抓保障謀發展:誓將“兩難”變“兩全”

疫情防控形勢愈複雜、愈嚴峻,深圳對於企業復工復產工作愈關注、愈重視。

2月1日召開的市委常委會會議明確要求,各級各部門要千方百計做好疫情防控物資的組織生產,要採取精準務實高效舉措,及時幫助中小企業解決實際困難。

4日,深圳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揮部辦公室發出《在深企業告知書》,要求轄區政府、街道和社區做好企業疫情防護、復工復產的監管、指導和服務工作。

7日,深圳市政府出臺支持企業共渡難關16項措施……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

深圳戰疫情保民生抓保障謀發展:誓將“兩難”變“兩全”

2月14日,在深圳龍崗區海能達工業園區的生產車間,工人們佩戴口罩上崗

戰疫,決不能掉以輕心,決不能有絲毫鬆懈,必須繼續嚴防死守、密而不漏。

但也要看到,疫情形勢已出現積極變化,防控工作已取得積極成效,把握當前重要轉機,加大復工復產力度,正是為戰疫早日勝利提供充足的“彈藥”和“武器”。

連日來,市委書記、市新冠肺炎防控領導小組(指揮部)組長(總指揮)王偉中,市長、市新冠肺炎防控領導小組(指揮部)常務副組長(常務副總指揮)陳如桂等市主要領導多次深入企業檢查督導疫情防控工作落實和復工復產情況,叮囑企業要嚴格落實主體責任,落實疫情防控和安全生產各項措施,確保企業安全生產和員工生命健康安全;要求各區各街道壓實屬地管理責任,將轄區內所有企業納入“網格化”管理,指導督促企業把防控措施落實到位,把風險和影響降到最低;要求各級各相關部門堅持服務企業、企業至上,保障靠前、服務靠前、工作靠前,用更貼心的服務保障增強企業預期和信心……

“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不變!”面對“疫魔”,深圳堅決阻擊。

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深圳理應以先行示範的標準,在大戰中踐行初心使命,在大考中交出優異答卷。

應急防控,城市治理現代化水平的一次大考

同時間賽跑,與疫魔較量,拼的是應急反應的速度和效率。

作為一座超大型城市,如何實現對疫情的“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是贏得戰疫主動權的關鍵。

洶湧疫情當前,如何克“疫”制勝,是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的一次大考。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深圳多年來致力打造的數字政府、智慧城市在關鍵時刻派上用場,而全力建設的國家安全發展示範城市,以及加快完善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健全城市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等舉措,結合國家感染性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海濱城市長期三防應急工作的經驗積累,創新之都得天獨厚的先進技術力量,凡此種種,為深圳較早發現疫情苗頭、第一時間響應、緊急啟動公共衛生應急處理機制贏得了先機。

疫情就是命令!

深圳戰疫情保民生抓保障謀發展:誓將“兩難”變“兩全”

深圳第一時間頂格加強組織保障,第一時間啟動市第三人民醫院二期工程建設,第一時間動員龍頭骨幹企業運用大數據等先進技術手段研判疫情,為後來的疫情防控爭取了時間,夯實了基礎。

1月25日,農曆庚子年春節,深圳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即印發了春運返程高峰期間疫情防控專項工作方案,提出防控疫情的工作目標以及加大排查力度等18條具體工作措施。

面對疫情,及時準確、公開透明的信息發佈是戰疫中的最好“定心丸”。

1月20日,在國家衛健委確認廣東首例輸入性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就在深圳後,深圳市衛健委隨後即發佈了首例確診病例的軌跡、症狀、收治醫院等信息。為防控疫情,深圳努力爭取到副省級城市發佈病例個案的許可,而公佈確診病例所在小區則是內地公共衛生史上的重大突破。

堅持依法防控,在法治軌道上有力有序、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工作順利開展。

故意隱瞞、編造、洩露疫情相關信息的,將被依法予以處罰,甚至追究刑責,其失信信息將納入公共信用信息系統;市、區疫情防控指揮機構可以根據疫情防控需要,對新冠肺炎患者的居住場所、辦公場所、住宅樓、小區等進行隔離管理……2月11日下午,深圳市人大常委會就我市疫情防控事項作出決定,以行使重大事項決定權的形式,依法支持並授權政府採取必需的臨時性應急管理措施,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

科技研發,是贏得戰疫主動權的硬核支撐。

作為全國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一面旗幟,在深圳,政府和企業協同戰疫,政府部門億元懸賞,科技企業、科研工作者按照“戰時狀態”加班加點,全力攻關。首批正式獲准上市的抗擊疫情的檢測產品,全球首款新冠病毒發光檢測試劑,新冠肺炎候選疫苗研發第一階段完成……深圳戰疫中科研攻關的好消息接二連三、令人振奮。

“城能入、家能進”,深圳的疫情防控政策,彰顯出這座城市的充足底氣。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社會和生態文明教研部教授胡穎廉如此評價。

控打出組合拳,織密兩張網,築起社區“防疫牆”

街上出現了久違的車流人流,地鐵上再也不能享受“包廂”了,夜晚小區樓棟裡亮起的燈光越來越多了……

隨著復工復產,深圳這個全國流動人口最多的城市,正從超長假期的“寂靜”中“醒來”。在人氣恢復的背後,作為超大型城市,深圳在疫情防控到了“最吃勁的關鍵時期”的體會也更為直接——管理服務人口超過2000萬;近期每天數十萬人口返回、進入深圳;社區小區數量龐大、情況複雜,全市700多個社區,4800多個花園小區、1800多個城中村,點多、面廣、線長。而且,在春節後返深的龐大人群中,相當一部分是各類工業企業的職工,居住在人口高度密集、防護難度較大的城中村……

巨大的挑戰,巨大的壓力,巨大的責任。

“社區小區是疫情防控的‘最後一公里’,也是外防輸入、內防擴散最有效的防線。守住這道防線,就能有效切斷疫情擴散蔓延的渠道!” 深圳嚴格織密織牢聯防聯控和群防群治兩張網,打出一套精準的防控“組合拳”,努力在社區築起一座“防疫牆”。

“還在老家時,就有單位、社區的工作人員打來電話瞭解情況,我還通過‘深i您’平臺自主申報了個人旅居情況。”從四川返回深圳工作的付女士告訴記者,通過手機自主申報很便利,申報後生成一個二維碼,進出小區出示一下二維碼,再測量一下體溫,耽誤不了一會工夫,“看到社區小區工作做得這麼細,我們感到更安心。”

“您今天的體溫量了嗎?請發個視頻給我,明天社康醫生也會上門去看下您的情況。”深圳寶安區上寮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工作人員這樣通過微信監測居家醫學觀察人員的情況。深圳各個社區都建立起了這種網格化排查辦法,把發熱病人、密切接觸者和有疫情重點地區旅居史人員找全找準管好;工作人員還會為居家隔離人員提供代購生活用品、送餐上門、收集垃圾等暖心服務。

“五個100%”“十個一律”“四個重點”……在社區居民並沒有感到很大不便的背後,深圳其實正實施著“史上最嚴”的社區聯防聯控措施——包括全市社區小區100%實行圍合封閉式管理,所有小區、城中村出入口處一律設立檢查登記卡、出現確診病例的住宅樓單元一律實行14天的硬隔離等19條精準措施,最大程度地阻隔著疫情在社區小區的擴散傳播。

基層需要什麼,黨委政府就支援什麼。

深圳戰疫情保民生抓保障謀發展:誓將“兩難”變“兩全”

市委市政府組織下沉了“四支隊伍”——從市直機關抽調精幹力量組成指導服務組下沉街道,從區、街道抽調幹部組建援助工作組下沉社區,抽調企事業單位幹部下沉城中村等重點部位,組織志願者下沉服務站點。

在防控物資緊缺情況下,全市統籌一批物資向社區一線投放,並廣泛發動社會資源力量,短短几天時間募集了一批口罩、體溫計、乳膠手套、消毒液等物資。同時,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政治引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讓基層群眾有了抗擊疫情的主心骨。

最美逆行者,醫護人員為患者撐起生命守護線

疫情來襲時,逆行而上的廣大醫護人員最令我們感動。

疫情發生後,深圳市按照“集中患者、集中專家、集中資源、集中救治”的原則,選定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作為確診和疑似病例患者的集中收治醫院。

應收盡收,應治盡治!

作為國家感染性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市三醫院聞風而動,令出必行,迅速騰出了1100張床位確保收治能力。1月17日,市三醫院發佈《致全體醫護人員書》,宣佈全體醫務人員取消休假,隨時待命。事實上,在呼籲書發出之前,早已有大批醫護人員主動請纓,出戰一線。

深圳戰疫情保民生抓保障謀發展:誓將“兩難”變“兩全”

隨著時間的推移、疫情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確診病人被轉到市三醫院救治。這裡,成了深圳戰疫的焦點。

早已森嚴壁壘,更加眾志成城。集全市之力,在市三醫院,為患者準備了最好的醫療資源。在市衛健委的統籌調派下,全市醫療系統動員起來,支援市三醫院抗疫前線。

“我們第一時間抽調全市最有經驗的重症醫學專家,組成了23人的重症醫學團隊,進駐市三醫院,保障危重病人的救治。同時,在全市範圍調集了ICU護理精英團隊,給患者最好的護理。”市衛健委有關負責人介紹。

市三醫院的全員奮戰和全市集中資源的強力支持,共同為患者撐起了一道生命的守護線。

寧可備而不用,不可用而無備。

為了給病人的持續接收救治留足空間,1月29日,深圳按搶險救災“綠色通道”項目,緊急開工了市第三人民醫院二期工程。二期項目緊鄰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面積超過60000平方米,完工後新增1000張床位。

為了減輕市三醫院壓力,我市還安排了深圳大學總醫院、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禾正病區設立獨立區域,接受轉診有流行病學接觸史,有臨床症狀、但兩次核酸檢測為陰性的患者。同時,深圳還在全市設立了49家發熱門診,全力保障有相關症狀的患者能及時收治。

那些徘徊在生死線上的重病患者總是最讓人牽掛。

“對於危重患者的救治,我們盡120分的努力。每天我們都會對危重症進行重點巡查,專家會診,研究調整治療方案。讓人欣慰的是,現在不少危重症患者已出現好轉,其中有一些已經下了有創呼吸機,甚至轉成了輕症。同時,在一般的患者中,通過我們前期干預,普通型轉向重症的病人也明顯減少。”市三醫院感染二科主任袁靜告訴記者,目前,該院的危重病人數減少過半,重症病人從71例減少到22例。

疫情的陰影雖然仍未消散,但每天都能看到希望的曙光。

連續16天,深圳每天都有新冠肺炎感染的病人康復出院。市三醫院院長劉磊告訴記者,在深圳收治的新冠肺炎確診患者中,出院病人已接近4成;與此同時,深圳每天新增的確診病人數出現下降,“痊癒出院病人已超過新增確診病人。”

維護城市“生命線”,確保民生所需和城市正常運行

保供應、保民生。

越是受疫情影響,市民群眾的生活越需要穩定、城市正常運行越需要保障。

疫情暴發初期,部分市民擔心買不到糧油果蔬等民生商品,導致一部分商超出現蔬菜、肉類供應緊張。

民以食為天。市委市政府在“菜籃子”“米袋子”保障供應上下足功夫,極大地穩定了民心。王偉中、陳如桂等市主要領導到超市、進社區,察看蔬菜、肉類、水產品等價格,瞭解貨源供應情況,要求相關方面想方設法全力做好保障,確保市場供應平穩有序。副市長黃敏主持召開全市肉菜供應保障會議,對全市大型商超的蔬菜及其他食品供應進行部署,快速增加蔬菜類的供應。

深圳戰疫情保民生抓保障謀發展:誓將“兩難”變“兩全”

很快,從貨源地到農貿市場、商超都積極行動起來:深圳最大的“菜籃子”平湖海吉星市場加大采購,全市147個蔬菜供應定點基地“火力全開”增加供應,沃爾瑪、蘇寧、家樂福、天虹等各大商家調撥貨源、加大配送頻次,許多志願者也自發來到商超,協助蔬菜分揀、包裝等工作……

居家生活,水、電、氣一樣都少不了,一樣都不能停。

2月16日,福田區凱豐路凱豐綜合樓有市民向深圳水務集團反映家中衛生間給水管漏水。接到消息,水務集團福田分公司梅林水務所維修隊萬勇、雷紹軍全副武裝,戴上口罩、塑膠手套及安全帽,迅速從值班地點趕到凱豐綜合樓小區。兩位員工體溫測量正常,在徵得住戶和管理處同意後,進入用戶家中查看漏水情況。原來,由於日積月累嚴重腐蝕,馬桶旁一處DN40口徑的給水立管正在向外汩汩地冒水。兩人經過消毒地面、關閉水閥、拆開表組、排水、破除石板,清理管道、纏止水膠帶、安裝搶修器等一系列繁瑣的步驟,終於將漏水點堵住了。

“我們全體水務人一定要保障疫情防控期間的供水安全!”萬勇和雷紹軍的心聲,不僅是水務集團保供水的“軍令狀”,更是全市水務工作者在疫情期間的使命和擔當。

“我們對每輛運輸車、每罐石油氣都進行了消毒,確保供應安全放心的瓶裝石油氣。天然氣的儲備確保了城市居民的需求。”深圳燃氣集團疫情防控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田英帥告訴記者。

“我們不是復工,我們一直都在,電力是必須守住的生命線。抗疫保電,我們不退。”深圳供電局500千伏深圳巡維中心值班員姚曉哲在朋友圈裡這樣寫道。

深圳戰疫情保民生抓保障謀發展:誓將“兩難”變“兩全”

公安、交警、城管、環衛、民政、氣象、地鐵、公交、物業……

正是各行各業的貼心服務和運維保障,讓這個疫情襲擾下的城市,依然綠樹繁花、整潔有序、正常運行。

紓難解困,科學有序,指導幫助在深企業復工復產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有序復工。

“您好,請問貴大廈是不是已有企業復工了?”

日前,當深圳粵海街道創維半導體大廈工作人員陳開必接到南方電網深圳南山供電局用電檢查工韓茂生的電話時,感到很吃驚。“是呀,有入駐企業如大疆公司已復工。”陳開必回覆後忍不住問,“你們怎麼知道的?”韓茂生告訴對方,後臺系統比對發現大廈用電增加了。

讓陳開必驚喜的是:大廈原本有十臺變壓器,此前因用電量沒上去申請了減容,這次想辦理增容業務、恢復停用的變壓器,南山供電局告知無需交費、網上申請即可。

僅2月12日,深圳市用電量1.01億千瓦時,與開工前一週日平均用電量相比,增長了10.86%,其中佔比四成的第二產業用電量增長了23.14%。

工業用電量是經濟狀況的晴雨表。深企機器轟鳴的聲音越來越響亮,一些陸續復工的產業園區人氣不斷上升。

“深圳率先出臺企業復工指南,對企業復工復產特別有幫助。”作為深圳先進製造業的“旗艦”,TCL華星負責人告訴記者,該公司嚴格按照要求,從各方面嚴密加強員工的疫情防控,至今無一人感染。

在引導企業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深圳市政府及各區(新區)相繼出臺措施,幫助企業共克時艱。

2月7日,深圳出臺《深圳市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企業共渡難關的若干措施》,即惠企16條政策,突出防控疫情需要、突出紓解中小企業困難、突出強化城市運行保障、突出全社會同舟共濟,針對性強,可操作、可持續、覆蓋面廣,財政支持約100億元,可減少企業即期負擔或支出超600億元,最大力度減輕疫情對企業的影響。

各區紛紛響應。福田區推出“福企11條”,直擊企業租金壓力大、用工難題,政策福利覆蓋數萬家企業;羅湖區推出扶持企業十條措施,在4月內向企業發放5億補貼;鹽田區發佈支持企業發展“15條措施”,安排1.2億元用於扶持企業發展;南山區發佈惠企政策,從減免企業租金負擔、提供專項金融支撐、保障物資穩定供應、加大援企穩崗力度等多方面著手;龍崗區推出七條惠企暖企措施,包括積極保障企業海外市場信用,全方位落實支持企業復產復工有關政策;龍華區發佈11條措施,擬建立採購轄區企業物資綠色通道,符合條件的企業最高補貼200萬……

深圳惠企政策,提振企業信心。TCL華星廠務中心總監徐曉東表示,根據最新政策“禮包”,公司可減免相關費用2000多萬元,計劃把這些錢用於研發,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

政策“及時雨”解企業“燃眉急”。目前,深投控、深業、深國際、機場、特發、遠致、人才安居、國信證券等市屬國資國企開始“免租模式”,市國資國企減免租金已超10億元,贏得企業紛紛點贊。

作為一個超200萬商事主體的城市,深圳近期出臺的惠企措施,進一步優化了營商環境,提振企業復工復產信心,更重要的是政策的引導作用,助力企業加快轉型升級,開闢新的發展空間。

深圳惠企16條政策提出,支持防疫物資生產企業技術改造,鼓勵企業通過擴產、轉產、援產、新建等方式快速擴大產能,緩解疫情防控物資緊缺問題。

深圳戰疫情保民生抓保障謀發展:誓將“兩難”變“兩全”

政策引導效果正在顯現。截至2月10日,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深圳新增與疫情防控物資相關經營範圍的商事主體352家,大幅增長73%;新設立與疫情防控產品相關的商事主體694家,大約增長15%。富士康、比亞迪、三諾等龍頭製造企業,已經“跨界”上線口罩等防疫物資生產線。

戰疫還在進行,大考仍在繼續。

返深人員不斷快速增長,復工復產企業持續增加,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任務都很繁重。

疫情擋不住深圳的發展!

雙重困難疊加,重重壓力之下,年輕的深圳從未停下拼搏、創新、進取的腳步。

40年來,深圳經濟特區之所以能夠戰勝一個又一個困難、創造一個又一個奇蹟,正是因為一代又一代特區人堅定信念、團結一致、敢闖敢試。

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週年之際,面向未來,搶抓“雙區驅動”重大機遇的深圳人,攜起手來,一起扛一起拼,必將迎來燦爛千陽,必將再創新的更大發展奇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