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罚式的教育,是不是老师无能的表现?

发抖的地球


惩罚式教育!

在我们中国何止是老师们的专利呀!

我对老师们一直非常敬重,因为他们脑袋里有知识,就是这么喜欢有知识的人,而且老师一表扬,我就神清气爽。

但是我们遇到的是更多的批评[酷拽],因为我是女孩子所以老师们肢体上的拖拉出教室,比较少,诶。。。。再少也有两次了,都是小学里面的老师。老师激动呀!

我就一点点大,叫我站起来到罚站,我就是站着不动,好像和老师倔强来着。

然后呢。。。。就被老师拖出去了。。。。。

没有了颜面,没有了自尊心,没有了学习的热情。

我讨厌这样的老师,算个什么东西呢?

这种老师普通话也说不好,只会欺负小孩,还出来教书?

这种老师自己心态极差,还迁怒我们小孩,能出来教书?

呸呸呸! 想起这些老师们的行为记忆,就给他们大大的鄙视👎。

其他表扬我的老师们还是不错滴! 起码还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准则。

用现在的话来说,那些体罚学生的老师们不懂教学方式,不懂小孩心理动态,也更加不懂自己的问题。

没有办法也只能希望,我们的一代比一代更加懂得吧!


董贞洁


说起教育!记得在我上小学3年级的时候!我的书包忘了带到学校!和我同学!回家去拿迟到5分钟!我的老师就罚我们跪在外面!还打我们!认我们怎么哭那老师都不让我们起来!后来院区有个奶奶去求情才让我们起来的!在最后回去也没有敢告诉爸妈!所以导致现在都在恨那名老师!所以孩子的内心其实很脆弱的不要随意的去伤害!小孩其实什么都明白!只是她不知道怎么去表达!良好的沟通改变一切


万黛膜颜一菲老师


不是,有些学生真的很调皮,很难管,甚至连家长自己都管不了,我们都是从学生时代过来的,调皮捣蛋的学生,真的要好好管,现在留守儿童特别多,孩子基本都是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带的,隔辈亲,孩子也不怎么怕他们。自然规律,老鼠怕猫,学生怕老师,适当的惩罚学生是要的,我至今都还会感谢曾经惩罚过我的老师,虽然我没有考上大学,但这也是我自身的原因。


LIANGZHIHOU521


不是。人不是机器,不能完全按照指令完成任务;人是目前地球上已知生物中最聪明的;除了动物的本能以外都需要认知、记忆;人又有智商的差别,而且在对外界认知过程中有敏感的部分也有不敏感的部分;因为中、小学生的学习就是要应付考试,是比较抽象的认知过程,这样的任务需要完成本身就是枯燥的;单靠老师一个人的力量根本不可能;家长要对自己孩子有个清醒的认识,看看究竟适不适合通过学习(数理化政史地生语文外语)这条路来生存;了解孩子对其他认知敏感度高如何?找到孩子合适的发展之路?但是我个人认为对于草根家庭,学习文化课还是最简单获得社会生存方式的路;所以在完成认知的过程中必须要有行为养成的规范;因此我认为惩罚是必要的的教育方式。你这个问题完全归咎于老师无能,我认为不是老师无能,而是家长无能!你不优秀你凭什么要求孩子优秀!你自己的孩子天天跟你在一起你都管不好。还问老师是不是无能?需要反思啊!


西聿车西聿车


教育惩戒和惩罚的混淆。

教育惩戒是国家赋予教师的权利。和惩罚不同。有时候惩戒和惩罚又有密切的联系。那么怎么样区别惩戒和惩罚呢?教育法也给出了明确的规定。这一点咱们下面在说。

当孩子犯错误。适当批评教育是帮助孩子改正错误。但是不可以体罚孩子。这是孩子人身安全的权利。但不意味着孩子在学校可以肆无忌惮的当皇上。部分家长看不得孩子受一点委屈。老师正常的批评教育。不明事理的家长不依不饶。这不是疼爱孩子。而是溺爱。这会导致孩子思想上的畸形。

当然网上也有教师有失师德。对孩子使用暴力。使得孩子严重受伤。这肯定不可以的。不过请放心。如今的社会大多数老师都不会那样做的。法律对于这点也有明确的规定。那么有一个问题。不批评教育不行。使用暴力更不行。怎么把握这个尺度呢?接下来讲讲几个原则。

国家赋予教师的惩戒权应该遵循的原则。

教师拥有惩戒权。这也是国家提倡的。国家懂教育。也对惩戒权的使用规定如下几个原则。

1.合法性原则

依法行使教育惩戒权是教师依法施教的当然要求。教师要正当行使教育惩戒权,不得违反法律的规定。我国在多部法律明确规定教师不得侮辱、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不得侵犯学生的生命健康权、人格尊严权、隐私权、名誉权、财产权、受教育权等法定权利。因此,教师教育惩戒权的范围应止步于学生的正当权利。除了要符合实体法之外,教师行使教育惩戒权还应讲究正当程序。用于惩戒的规则必须提前确定地让每一个学生知晓,实施惩戒之前要给犯错误的学生足够的提醒与告诫,要给学生辩解的机会与权利。

2.合教育性原则

教育惩戒的目的不是为了惩罚学生,不是为了给学生造成痛苦,而是为制止不当行为,帮助学生改正错误。因此,要做到合教育性就要求在行使教育惩戒权时要遵循必要性原则。所谓必要性,即能够使用其他更温和的教育方式达到教育目的,就尽量使用其他更温和的方式;能够使用更加轻的教育惩戒方式达到教育目的的,就尽量使用更加轻的教育惩戒方式。教育要讲究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此,在行使教育惩戒权既要遵循规则的普适性又要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

3.教育惩戒与其他教育方式相结合的原则

从斯金纳的理论中我们可以知道,教育惩戒有其自身优缺点,它能够抑制学生的不当行为,但是它不能促进良好行为的养成。教育不能仅仅满足于暂时抑制学生的不当行为,还要努力促成学生良好行为的养成。因此,教育惩戒要与其他教育方式相结合。当我们运用教育惩戒权制止了学生的暴力行为的时候,我们还要通过说理改变学生的认知,让学生认识到暴力行为的危害,通过赏识等正面强化的方式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际交往模式。总之,我们不能只满足于不让学生做什么,我们还要让学生明白可以做什么,并且让学生努力做成。

4.无冷静不教育原则

当今社会,各界对教育与教师的关注越来越多,期待越来越大,学校内部对教师的各种考评更是多如牛毛,家长与学生的权利意识越来越强,这一切导致教师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教师也是凡人,也有七情六欲,面对巨大压力亦会有情绪失控的时候。人在不冷静的时候容易做出不理智的行为。大多数的惩戒不当的教育事故都是在教师情绪失控的时候发生的。因此,在面对犯错误的学生时,当觉察到自己的情绪不正常时,教师可以先远离学生,等自己冷静下来在处理,做到无冷静不教育。



作为家长。该如何看待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呢?

作为家长首先冷静对待。教师不会对孩子成为仇人。每一个教师都有师德。百年大计,教育为先。需要教师来教育。知识改变命运。知识就是力量。需要教师来作为学生的引路人。

有时候需要换位思考问题。自己的更了解自己的孩子。既然想把孩子送到学校。那么就是希望孩子将来是一个有文化人。不希望孩子满嘴脏话。成为不良少年。孩子在家十分调皮。顶撞。作业不好好完成。家长管不了。孩子到了学校。肯定要有规矩。孩子散漫惯了。教师一批评他。回家后孩子哭诉。如果是严重的体罚,肯定不行。如果是正常的批评教育。家长不由分说的去学校理论个一二三。那么扪心自问。家长让老师怎么做?家长又想孩子管理好。又不想孩子受一丁点挫折。这样对孩子发展并不好。


家长和教师应该是相互合作的关系。而不是敌对关系。两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把孩子教育成国家栋梁。孩子一旦出现道路上的偏差。家长和老师相互沟通。因材施教。让孩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希望以上对您有帮助。

我是老马。更多优质文章持续更新。敬请关注。


良策之师老马


这不是无能,这个恰恰体现了某些老师的负责任。君不见,部队管理更严格苛刻吗?正因如此,军人才有了超强纪律性,服从为天职。对于学生,亦如此,犯错就该惩罚下的,不过分就好,让学生长记性。那些不敢管怕管的老师,当好好先生,你是家长,你放心不。


称呼而已1988


在教师的惩戒权的讨论中,有人纳闷了,为什么有的老师主张惩戒,而有的老师反对惩戒呢?有个网友观点挺鲜明的,他说,凡是主张惩戒的老师没有教书能力,没有水平。话虽绝对,但确实代表了相当多人的看法。但这种观点往往站不住脚,为什么?

奖惩相互依存,共同维系良好的秩序。为什么国家会有公检法?成人犯了错误,难道只是“爱心教育”了事,没有相应的规章制度惩处?犯罪了,难道不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学校也不外乎此理,只有奖励、鼓励,缺失惩罚、批评,这就会让教育呈现残缺状态。

惩戒在人的成长中非常重要。一个经常犯错误却从来没被惩戒的学生,进入社会后,那颗心可能随时会像玻璃一样碎掉,也可产生极端的心理和行为。反对惩戒的人,你认为社会所有人、所有机构,都会对你的孩子充满“爱心”吗?常识是,犯错误就要承担责任,接受批评教育,直至接受惩戒。成人如此,孩子也一样。

老师使用惩戒权,是让孩子明辨是非,懂得责任担当,实际上是维护孩子的长远利益,同样是维护教师、教育的尊严。一些孩子可以用非惩戒方式改正错误,但不是所有孩子都如此,确实有熊孩子,家长、老师都没办法,大家又不去惩戒,试想最后会发展成什么样子?

是否使用惩戒权不是判定老师优劣的标准。有从来不使用惩戒的老师,有经常使用惩戒权的老师,因人而异。在守法合规的前提下,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都是应当被允许的。



橙子消防工程师讲师


我认为不是。有些也是恨铁不成钢,家长自己辅导家庭作业的时候,有时候都会气急败坏。老师也是人,不是神。适当的惩罚教育对孩子们还是有用的。现在的小孩子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动不得,现在连老师也动不得,都是捧在手心里的宝,这样其实并不利于孩子的成长。我认为适当的惩罚教育是应该的。


开心鬼0


不知大家看过“放牛班的春天”这部影片吗?特别希望大家有空找来看看,尤其是身为家长老师做教育的。这真的是一部感人至深直达人心底的经典影片,不仅仅是作为电影艺术来展示,更表达了一种教育上对人哪怕是个孩子的生命个体的尊重…

当然作为面对更多学生的国内教师,不能苛求也不大可能做到个性化的教育,因为有教学上的无数指标考核等等制约。但作为家长,发自内心的爱和耐心以及在教育上更积极去谋求和寻找到方法,还是可以做到的;只要你愿意,你想,你为了一个个体的生命能健康地长大肯全身心地付出,虽然及其不易,但还是可以并值得努力去做到的。

而惩罚是最后一种迫不得已的无奈甚至是无能之举。

而在中国,身为一名面对众多学生本就肩负重任不堪重负的老师,惩罚不惩罚?能怎样?还能指望更多吗?又能指望更多吗?!自家孩儿自家管好不比什么强?!


ZYT休儿


我认为不是的,最起码大多数情况下,不是这样的,抛开那些凤毛棱角的极个别情况。

当今的教育水平下,能成为一位教师,起码也是经过了多年培养的人才,所以他们一定是有教育能力的人。

我们不要轻易质疑老师的专业性。

说说为什么应该有惩罚式教育,首先,人只是一种高级动物,会存在侥幸心理,有时明明知道不可为却偏要去做。

这种时候,只讲道理是没有用的,必须让他们为此承担一定的后果,才能让他们深刻认识到什么事情是绝对不可以做的。

上升到社会层面就是为什么要有法律机构,来管理、惩戒那些严重违反法纪的人。

也就是要形成是非观念。

孩子在小时候,还分不清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更不明白做错事会产生多么严重的后果,适当的惩罚式教育在不影响孩子身心健康的情况下,是可以的。

而且,古代的圣人先贤也会使用惩罚式的教育方法来对待学生,比如孔子,他有个学生特别的懒惰,孔子就说过他: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污也。

意思就是说这个学生是个烂木头,再怎么雕刻也没用,雕刻不出什么好看的模样。还说他是一面专门堆放污秽物的墙壁,没有什么比它更污秽的东西了。

这些话,您感受一下,是不是很过激,放到放下,可能有家长会举报老师侮辱孩子人格。

那你能因为孔子说过这些话就说他是个无能的人吗?

而且,为什么孔子会这么说这个弟子呢?因为他的确是太懒惰了,别人听写他不写,别人好好上课,他在睡觉打呼噜。老师当然会生气了。

我们也希望老师不用惩罚式教育,但是前提是我们自己要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到位,让孩子把自己份内的事做好,这样,老师就不会来惩罚他了。

如果自己已经无能为力了,那老师帮你教育孩子一下也无可厚非。

最起码,我们不希望老师对孩子不闻不问,放任自流?适当的惩罚对孩子也是一种爱护。避免他们以后犯更大的错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