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煩縣:高質高打贏脫貧攻堅戰

婁煩縣:高質高打贏脫貧攻堅戰

婁煩縣春耕備耕工作有序展開。本報記者 姚凡 攝

立春一過,萬物復甦,便是一年春耕備耕關鍵時節。婁煩縣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今年保持“起步就是衝刺,開局就是決戰”的強勁攻堅態勢,爭分奪秒推進脫貧攻堅工作,一鼓作氣交好總賬、兌現“軍令狀”。

今年,婁煩縣圍繞鞏固脫貧成果、推進鄉村振興的目標,按照“穩面積、提單產、促品牌、增效益”的發展思路, 持續在“特色做特、優勢做優”上下功夫,深挖內潛,推動農業產業綠色化、規模化、功能化發展。目前,已經開展了春耕備耕工作,全縣農作物播種面積20.5萬畝,糧食作物18萬畝。

精準發力

抓好春耕備耕各項工作

記者瞭解到,為滿足今年春耕生產需要,婁煩縣加大農資儲備力度,全縣各種植合作社、種植大戶儲備馬鈴薯種子500萬公斤,其他糧食作物方面,主要有玉米、穀子、豆類等。年前該縣3家種子經營單位共訂貨3.6萬公斤,目前已購回2萬公斤,加上農戶自留種,可滿足全縣今年春耕主要農作物生產。

圍繞種植高效益經濟作物這個中心點,婁煩縣在產業結構調整上持續發力,切實抓好2020年農業產業項目。起草了《2020年馬鈴薯產業全覆蓋項目實施方案》《2020年中藥材產業項目實施方案》和《婁煩縣有機旱作農業發展實施方案》。初步落實了馬鈴薯、穀子、中藥材有機旱作示範片的合作社及種植地塊。

農業生產託管服務方面,對已報名參與託管服務的12家社會服務組織進行了實地考察和核實,正在按照相關程序對上述單位進行評選。農業執法檢查方面,結合疫情防控檢查,對全縣4家化肥經營單位、3家種子農藥經營單位經營的種子、肥料、藥劑進行了執法檢查,為農業生產安全用種、用肥提供了安全保障。農業技術服務情況方面,利用網絡建立了婁煩縣農業技術服務微信工作群,成員包括技術服務人員、鄉土人才、種植合作社、種植大戶,現在已經達到98人,開展了測土配方、選地整地、植保防疫、墒情季節分析等宣傳指導服務。

夯實基礎

做精做細特色產業鏈條

在“特色做特、優勢做優”上持續下功夫,深挖內潛,突出重點,推動全縣農業產業綠色化、規模化、功能化發展。這是婁煩縣定下的農業發展目標。

今年,該縣以有機旱作技術為支撐,在綠色種植上重點發力,打造馬鈴薯旱作示範片5萬畝,種植小雜糧6萬畝、中藥材1萬畝,做強做優一批食用菌項目,促進綠色產業提質升級。

在規模養殖上重點突破,以“園區+基地”為載體,全面推進新青林水貂、康福蛋雞、懷安肉牛、中合種豬基地建設,謀劃實施天池生態循環農業種養園區,帶動生態養殖擴容增效。在功能食品上重點推進,以“山水婁煩”區域公共品牌為依託,加大“婁煩山藥蛋”“晉谷芝富鋅小米”“樓煩王小雜糧”“大豐雙孢菇”等產品宣傳推廣力度,擴大影響力,提升知名度,提高附加值。

同時,婁煩縣大力加強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養護提質改造95公里,建設旅遊公路10.3公里,鞏固提升飲水安全10個村,除險加固淤地壩9座,復墾土地850畝,加快實施民間資本開發造地6893畝,建設高標準農田4200畝,不斷改善農業生產條件。

值得一提的是,在加快產業轉型發展方面,婁煩縣在做新做綠傳統產業的基礎上,推動煤鐵等傳統工業向綠色化、園區化發展,繼續加快風電、光伏等新能源產業發展步伐。

鞏固拓展

提升減貧帶貧雙向效應

今年婁煩縣繼續堅持“鞏固拓展”兩促進的作用,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持續壓實“縣鄉村三級”和“五支隊伍”責任,做細駐村幫扶、政策宣傳、數據臺賬等基礎工作。

如何交好總賬、兌現“軍令狀”,婁煩縣發起了脫貧攻堅總攻,要全面提升減貧帶貧效應。突出抓住“產業、就業”兩個重點,注重量的合理增長,注重實現質的有效提升,促進實施主體由數量型向質量型、鬆散型向緊密型轉變。大力實施“人人持證、技能社會”工程,強化產教融合、供需對接,力爭實現貧困勞動力一技在手、一人就業,一家脫貧。

值得一提的是,在“減貧防貧”兩手抓的工作中,婁煩縣緊盯剩餘的191戶493名貧困人口,通過個性化施策、精準性幫扶、保姆式服務,確保在脫貧攻堅奔小康路上不漏一戶、不落一人,對重點群體動態精確監測,發現返貧風險及時化解,做到有效應對。同時,積極拓展“1+3”社會扶貧模式,引深孝善扶貧、星級創評、愛心超市等創新性扶貧成果,充分激發群眾穩定脫貧的內生動力。

婁煩縣人民今年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也將日益增長。今年在改善民生方面,全面啟動中小學教師“縣管校聘”改革,不斷提升“校長、教師”兩支隊伍能力建設、作風建設;持續深化公立醫院改革,理順醫療集團運行管理機制;積極推進文化事業發展,加強鄉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大力推進“平安婁煩”建設,健全立體化信息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

脫貧攻堅,婁煩縣吹響了嘹亮的衝鋒號。

本報記者 姚凡 通訊員 狄慧萍 趙志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