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雨水節氣不可再錯過,和家人一起吃這些中華傳統美食

今年雨水節氣不可再錯過,和家人一起吃這些中華傳統美食

如酥小雨無聲灑,潤得大地著青裳。今天是雨水節氣,預示著春回大地,“寒風飛雪”漸漸遠去。時令美食,一直是中國獨特的傳統文化。那麼,雨水節氣習俗上要吃什麼?

春筍

中國人好吃筍,文人墨客和美食家對它讚歎不已,有“嚐鮮無不道春筍”之說。春筍形細長,潔白而光潤,口感細嫩清脆,味道鮮美被譽為“素食第一品”,又被稱為“山八珍”

今年雨水節氣不可再錯過,和家人一起吃這些中華傳統美食

雨水時節,東風解凍,天地氣和而成甘霖,春筍在等候了一年以後,帶著天地的熱情,重新回到人們的飯桌上。筍體肥厚,美味爽口,營養豐富,可葷可素。做法不同,風味也各異,炒、燉、煮、煨皆成佳餚。地方名菜春筍均佔一席之地,如上海的“枸杞春筍”,南京的“春筍白拌雞”,浙江的“南肉春筍”。


龍鬚餅


雨水節氣中的最後幾天就是民間所說的“二月二,龍抬頭”,人們吃龍鬚餅懷念大旱中因憫農降雨而被罰壓在山下的天龍。

今年雨水節氣不可再錯過,和家人一起吃這些中華傳統美食

罐罐肉


“雨水節,回孃家”是流行於川西一帶的節日習俗,每逢這時,出嫁的女兒要回家探望父母。有了孩子的婦女,須帶上罐罐肉,即用砂鍋燉了豬腳、雪山大豆、海帶,再用紅紙、紅繩封了罐口送給父母,以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

今年雨水節氣不可再錯過,和家人一起吃這些中華傳統美食


韭菜

雨水節氣氣候冷暖不一,需要保養陽氣,而韭菜最適合。韭菜含有揮發油、蛋白質、脂肪和多種維生素等營養成分,有健胃、提神、強腎等功效。

春韭為韭菜中的佼佼者,味道尤為鮮美。其根白如玉,葉綠似翠,清香馥郁。春韭吃法多樣,既可佐肉、蛋、蝦、墨魚等,又可做包子水餃的餡料。炒綠豆芽或豆腐乾時加些春韭,也是格外芳香可口。


今年雨水節氣不可再錯過,和家人一起吃這些中華傳統美食

佔稻色


“雨水節,燒乾鑊,以糯稻爆之,謂之孛羅花,佔稻色。”——元 婁元禮 《田家五行》


雨水節氣客家還有一個習俗就是“佔稻色”。所謂“佔稻色”就是通過爆炒糯穀米花,來占卜這年稻子收穫的豐歉,即預測稻穀的成色。

今年雨水節氣不可再錯過,和家人一起吃這些中華傳統美食

成色足則意味著高產,成色不足則意味著產量低。而“成色”的好壞,就看爆出的糯米花多少。爆出來白花花的糯米越多,則這年稻子的收成越好;而爆出來的米花越少,則意味著是年收成不好,米價將貴。


後來爆糯谷占卜收成的習俗,在大多數地方開始漸漸淡化,因此演變成年底爆米花作煎堆餡習俗。你的家鄉有什麼雨水美食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