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种人接力,把华为推向了与小米相爱相杀的“互怼”旋涡?

小米,这家成立不足十年的公司,居然成了与一哥华为比拼的品牌,截止2019年度,小米的营收约2000亿左右,华为营收8500亿左右,小米相当于华为总营收的四分之一,如果按同类业务范围对比,小米比拼的匹配的应当是华为旗下消费终端业务,即小米营收规模为华为终端的二分之一左右,


小米当下员工约2万人左右,而华为总员工数19.4万(官网数据),至于余承东负责的终端人数多少,目前没有可以查的数据,毕竟在“华米OV”国产四强中,只有小米一家是上市公司,有披露真实信息的法律责任。而华为、OPPO、ViVO只要对自己的老板负责,没有向公众透明化经营的义务。所以相对来说,也只有小米既要对用户(消费者)负责,又要对公众投资者股东负责,属于双线作战。

这三种人接力,把华为推向了与小米相爱相杀的“互怼”旋涡?

小米冲击高端,对小米意义重大,但4000元以上高端一直都不是小米的传统黑土地,相反,国产品牌4000元以上的高端机中,华为更显一枝独秀。所以小米宣布冲击高端,有如当年华为成立“华为荣耀”互联网品牌,突入小米"性价比”互联网手机地盘,所以小米华为又发生了“海啸”般的商业“互怼”龙卷风。那是谁把华为推向了与小米相爱相杀的“互怼”旋涡呢?王评百强认为,主要是这三类人:


一:双方实名高管

如果时光再回放到2013年,华为终端掌门余承东与小米掌门雷军应当还是惺惺相惜的,有个资深通信大V#通信老柳建议@余承东和@雷军,建议华为小来一次合作,共促国产品牌发展,主要是华为拿一款合约机,出厂就装上小米的MIUI V5系统,从而带来手机使用体验的大幅改进,使新用户很容易上手,促进合约机销售。甚至品牌名都想好为“华米”,后来雷军问:老余,你怎么看?并@余承东,余承东回复:小米以互联网商业模式运作、软件人性化微创新见长,华为以硬件和基础通信研发设计核心能力见长,当前阶段双方互不性强。”

但对于合作建议,余承东说华为软件团队也在用户体验上实施突破式创新,并祝福小米!真是人生若止于初见,这两个大佬一定可以穿一条裤子。


这三种人接力,把华为推向了与小米相爱相杀的“互怼”旋涡?

但也就是在那一年,余承东不仅仅安排了软件团队,同时又成立了一个专门对标“小米”的“华为荣耀”互联网品牌。而在舆论传出华为将于小米死磕性价比市场时候,余承东还特别出来澄清,荣耀不和小米直接竞争,而是进行差异化竞争,

但实际操盘荣耀的团队大家都看到了,小米说“为发烧而生”,华为就“为退烧而来”,红米说“相信美好的将来即将发生”,荣耀就来个“美好的事情已经发生”。除了品牌slogan、产品促销主题、甚至时间、节奏,基本都是贴身跟随,用当时媒体(中国企业家)杂志的形容词是:“像素级模仿”,而后在小米陷入2015-2016年的低谷后,华为荣耀凭借华为老大哥的背景,逆袭小米成为互联网手机第一品牌。


这三种人接力,把华为推向了与小米相爱相杀的“互怼”旋涡?

这期间小米除了手机主业销量暴跌外,更有舆论排山倒海的“屌丝廉价货”“小米质量差”“小米破产”“小米倒闭”......等满网飞的谣言、流言蜚语。甚至多家主流媒体(腾讯科技、每日经济新闻)的标题就是:“华为余承东:5年内小米将消失”,按新闻中余承东的话,也即2020年3月4日小米将消失。

至于双方高管为何如此乐此不疲的“互怼”,一次次的登头条上热搜,我们可以从当年因为红米与荣耀竞争时候,余承东同时@雷军@黎万强@刘江峰—荣耀(总裁)@张晓云Glory(品牌)说:“雷总,阿黎,咱们两家这样继续打下去,估计中国连山寨机市场都会打没了。产品是在是太超值了,好产品亏本卖,受益的是广大消费者啊!”

引来当时知名手机和电子行业分析师潘九堂(现任小米产业投资合伙人)微博公开回应:“亏啥本啊,你们两家都有10%以上毛利率,个别产品甚至曾接近XX%。继续掐吧,血战不要停。”

这三种人接力,把华为推向了与小米相爱相杀的“互怼”旋涡?

再回到各行各业一直流传的一个无法解释的原理——行业老大老二打架,老三老四没了。特别著名的案例是王老吉加多宝官司打了N多年,但最后第三的和其正没有了;手机行业发生过苹果与三星PK,结果诺基亚没了的案例,而当年华为与小米血战的时候,小米是国内市场第一,现在小米贴上华为,也因为华为是国内一哥。

从全球市场销量来看,国产品牌中2019年度华为排全球第一、小米排全球第二(IDG、Canalys数据),华为小米品牌双方高管撕的越厉害,获得的头条热搜几乎就越多,免费的品牌宣传就越多,所以华为小米都是“互怼”的既得利益者。所以也就不曾在谁更高尚一些,或是谁更伟大一些,说多了都是套路,或是商业利益驱动。双方品牌高管自然而然成了这个“互怼”旋涡的发起者、搅动者,同时也吸引形形色色的人近来,比如下一级的双面大V、再下一圈的死忠粉。


二:双面大V

怎么理解这个双面大V呢?我们可以从华为御用的万能大V说起,或是从他分享的经验谈起:“如何判断这个KOL是高级黑还是低级?记住,高级KOL夸人是收钱的,低级KOL黑人是收钱的,和什么粉丝活跃度,回答转发之类的毫无关系。”结果他成了专门为华为产品吹牛的KOL,

如果只是吹华为也罢,这个万能大V,偏偏职业的攻击小米,用他自己的语言形容是“低级黑”,并且还美名其曰:“帮小米成长”,如果再联想华为余承东曾说过的话,华为的底线是没有一个水军,那这个自己曝光的万能大V在网上为华为摇旗呐喊不惜多次破口大骂,这又是多高级别的“KOL”呢?华为每年有付了多少费用到他的“北京艾特转评赞”公关公司呢?

这三种人接力,把华为推向了与小米相爱相杀的“互怼”旋涡?

当然小米也不是白莲花,以往雷军经典的语录“不服跑个分”,而跑分软件安兔兔,就被雷军系金山软件旗下猎豹移动并购,所以国内后来又出来了一个与安兔兔比赛跑分的“鲁大师”,并且据万能大V自爆,与鲁大师的创始团队有战斗过的兄弟情。

所以既能高级吹华为赚钱,又能职业黑小米收钱,并且还能以此为经验发展社群,教人年赚百万。如此大的诱惑,华为小米相爱相杀的旋涡能小吗?当然还有裂变到下面这一波死忠粉。


三:死忠粉

小米是手机行业暨苹果之后将粉丝经济玩得最溜的最早国产品牌,说这个话估计余承东也是承认的,不过后发制人的华为,一向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学习力、执行力。加上“华为”这个中国最伟大的金字招牌。自然也是粉丝多多,何况还有世外高人“任教主”在高瞻远瞩、掌舵潜行。小米华为小米高管的言行发散到双面大V加工后,就出现了凡是说小米好的报道,都有人去嘲讽几句,甚至谩骂人身攻击,

同样的也发生在华为的报道上,当然也不排除也有些友商在火上浇油、渔翁得利,但经过加工过的貌似公平的报道其实早已没有了事实真相,只有立场与利益。甚至华为小米的公司员工也匿名为自媒体大V,更是在粉丝中含沙射影、潜移默化带节奏,

如头条这个@5G智能好物,自称华为小米粉丝,以前认证还有华为通信工程师标识,不过现在已经刻意隐藏了“华为”的公司名称,甚至为了吹华为,居然将华为的HMS生态吹得只需要买一张去欧洲的机票一样简单,不知在正为华为HMS如何更快拓展寝食难安的余承东看了会如何想?并且应要拉上小米来和谷歌对立,不知什么意思?自称小米粉丝,这篇倾向性还貌似正常,

那我们看看刚发的一篇就可见证其如何要做小米的粉丝,并且有不承认自己是华为公司的人。所以,华为小米相爱相杀的商业互怼,得利最大的当然是最高层,


这三种人接力,把华为推向了与小米相爱相杀的“互怼”旋涡?

这三种人接力,把华为推向了与小米相爱相杀的“互怼”旋涡?


接下来双面大V们也赚得盆满钵满,无论是高级吹还是低级黑都有好处,其实最难过的还是这些死忠粉们,被无辜卷进互怼旋涡,认同吧表达热爱,讨厌吧还表示愤怒,买个手机,弄不好还气坏了身子。多不值啊

所有过往,皆为序章

华为小米的“商业互怼”撕逼也好,相爱相杀血战也罢

大家吃个瓜围观就好,

千万别幸福过火,也不要动气过头

活在别人的套路里,值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