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辦服務”讓審批更高效更便捷

2月16日,市行政審批局組織召開了一場“不見面”的專家評審會。包括防洪工作專家、監管方代表、項目單位、報告編制單位等在內的26人,通過網絡視頻方式對《北京燃氣天津南港LNG應急儲備項目(河北段)防洪評價報告》進行評審。疫情當前,網絡評審避免了人員聚集,有效推進了項目審批進程,為項目建設贏得時間,受到企業好評。

據瞭解,北京燃氣天津南港LNG應急儲備項目是優化京津冀地區能源消費結構、推進節能減排的重要舉措,同時也是京津冀地區和全國天然氣管網實施“互聯互通”的重要基礎設施。

接到項目單位申請後,市行政審批局高度重視,對重大項目實行特事特辦,在核心要件齊全、個別非核心要件尚需補充完善的情況下,提前容缺預審、容缺受理。同時創新工作形式,依託雲視訊平臺,以網絡視頻專家評審會替代了以往的專家現場評審會,做到了“隔離病毒、不隔離服務”,確保疫情防控和服務企業兩不誤。

這只是市行政審批局在疫情防控期間助力企業發展的一個縮影。該局立足全市疫情防控大局,建立快速反應機制,開通審批服務“綠色通道”,推出靠前服務主動辦、能上盡上網上辦、提前預約優先辦、容缺受理加速辦、全時審批隨時辦的“五辦”服務,多措並舉,全面助推全市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實現“雙勝利”。

靠前服務主動辦。疫情發生後,市行政審批局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預案,組建工作專班,及時與衛生健康部門、醫療機構、醫療器械和藥品生產經營企業、公共服務企事業單位、重點工程重大項目建設單位建立疫情防控特殊時期的溝通聯絡機制。專班人員積極主動靠前服務,及時發現和解決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先後為廣陽、霸州、大城、香河等縣(市、區)4家醫療器械生產廠家、3家藥品經營企業送證上門,方便企業快速投入生產經營,有力保障了疫情防控物資的供應。

能上盡上網上辦。為減少人員接觸,阻斷疫情傳播,鼓勵企業和群眾通過政務服務網、手機客戶端、自助服務終端等方式進行網上辦理。工作人員通過微信、電話與申請人建立一對一聯繫機制,及時解答網上申報流程、工作指南和注意事項。市行政審批局183項審批事項全部開通網上申請、網上補齊補證和網上審批服務,審批完成後將許可結果掃描件傳送給申請人,原件通過政務專遞形式郵寄送達,實現全程網辦“不見面”。

提前預約優先辦。對於企業和群眾急需到現場辦理的審批服務事項,可通過電話或網絡實行預約辦理,工作人員根據接受預約事項的輕重緩急,適時調整預約時間,實現急事先辦、特事優辦;合理確定預約數量,儘量降低疫情防控特殊時期辦事大廳人員的流動率和聚集度。

容缺受理加速辦。對於重點工程、重大項目、關乎疫情防控的重要事項,該局安排專人,提前介入、容缺受理,加速審批。市第三人民醫院作為新冠肺炎定點救治醫院需要改擴建,市行政審批局啟動“承諾制”容缺辦理工作流程,特事特辦、快辦速辦,全力保障疫情防控重點項目建設。

全時審批隨時辦。對於與疫情防控相關的緊急行政許可事項,啟用應急審批模式,通過審批移動終端,提供“24小時不打烊”全時審批服務。市疾控部門需連夜運送樣本進行檢測鑑定,工作人員全天待命為其審批可感染人類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種或樣本運輸許可證,保證隨時申辦即時審批,為疫情處置提供了高效、有力的支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