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為何選擇姜維為接班人?姜維死後83年的書信,解密這一選擇

很多人喜歡三國只是喜歡“劉關張”在世時的三國,此時的三國猛將如雲,金戈鐵馬,豪邁異常,令人心神盪漾,心嚮往之!至於人才凋零的三國後期則不受重視,很多人甚至不知三國是如何走向統一的!

其實在三國後期也出現了不少驚才絕豔之士,比如諸葛亮的“親傳弟子”,蜀國名將姜維!


諸葛亮為何選擇姜維為接班人?姜維死後83年的書信,解密這一選擇


姜維和魏延都是蜀漢後期的重要將領,他們在諸葛亮的手下為蜀漢做出了貢獻。魏延是劉備的老部下,他早早就帶領自己的部曲參加了劉備的陣營。史書記載,魏延其人善撫士卒,能征善戰。在魏延守衛漢中的時候,漢中萬無一失,從沒有出過差錯。後來,劉備去世後,諸葛亮興兵北伐。在這個時候,魏延作為劉備那一代留下的唯一大將,成為諸葛亮的前部,並在官位上成為僅次於諸葛亮的人物。

諸葛亮為何選擇姜維為接班人?姜維死後83年的書信,解密這一選擇


而姜維則是在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收用的人。他的資格雖然新,但是諸葛亮十分欣賞他。在史書上記載,諸葛亮評價姜維其人,“姜伯約忠勤時事,思慮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諸人不如也。其人,涼州上士也。”諸葛亮認為李邵和馬良都比不上姜維,可見對他的器重。


諸葛亮為何選擇姜維為接班人?姜維死後83年的書信,解密這一選擇


據《三國志》所載:姜維投降鍾會後看出他有謀反之心,便計劃利用他與司馬懿的矛盾勸其起兵反魏,然後自己伺機救出劉禪,光復蜀國,鍾會在姜維的“忽悠”下果然起兵造反,但事情很快敗露,鍾會被殺,姜維受到牽連,與當初一起投降的蜀將以身殉國!

諸葛亮為何選擇姜維為接班人?姜維死後83年的書信,解密這一選擇

姜維雖死,圍繞著他的爭議卻不曾斷絕,首先人們質疑姜維為何要投降鍾會,作為諸葛亮的“親傳弟子”,姜維本應與蜀國共存亡,怎麼能苟且偷生呢,所謂的“劉禪敕令”根本說不通,當時的劉禪已是亡國之君,姜維完全可以不遵其號令。

其次姜維之死真的是因為策反不成,以身殉國還是說他並未策反,只是單純受到鍾會的牽連呢?

姜維身死,一切都死無對證,只能由後人任意猜想,但在姜維死後83年出現的一封信卻使這一切真相大白!

假降鍾會,以復蜀土

公元346年,東晉名將桓溫率大軍攻蜀,晉軍入蜀後桓溫麾下部將孫盛搜查蜀國宮殿,在殿內存放檔案的密室中發現了一封密信,而這封信竟然是姜維寫給劉禪的親筆信。

信中只有寥寥23個字:“願陛下忍數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復安,日月幽而復明”。

這短短23個字足以為我們揭開姜維投降魏國的真相,姜維之所以開城投降並非貪生怕死,而是假意投降,以復蜀土,從他寫給劉禪的親筆信不難看出他已經在開始策反鍾會了,只是大計未成,無奈以身殉國,而當時的劉禪還在“樂不思蜀”!

諸葛亮為何選擇姜維為接班人?姜維死後83年的書信,解密這一選擇

姜維得諸葛亮真傳,秉承其遺願,並未貪生怕死,苟且偷生,諸葛亮若是泉下有知,也可瞑目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