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卢俊义的老婆贾氏,为什么会看上管家李固?

历史一书生


根子上讲,是人生追求不同,俗称“三观不合”。

深入分析,可以归结为以下三个原因:


第一,卢俊义是什么人?他是人中豪杰,武功高远近找不到对手;家世显赫祖上曾有人做将军,妥妥的高富帅。人还很上进,整天想着如何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遵循10000小时定律,每天都要练武好几个时辰,甚至对武学达到了痴迷的程度。


卢俊义的媳妇,八成是包办婚姻,甚至童养媳都有可能,两个人根本没有充分了解对方,就草草结婚,这在古代是相当普遍的社会现象,那时候的女人承载的最大社会功能就是传宗接代。所以,卢俊义也不会在意这些,很可能就像《神雕侠侣》中的段王爷一样,对妻子完全冷落,只要生了孩子就好了,那还管她有什么别的需求?

第二,因为三观不合,追求就不一样,卢氏作为一个富足的家庭主妇,衣食无忧,她当然不会只满足当别人传宗接代的工具,她还有被尊重、被关注、甚至被男人宠的精神需求。而这些需求完全被直男卢俊义忽略了,所以她就得寻找别的出口,从别人那里找补。


第三,管家从社会地位上讲是卢氏的“下属”,相当于现在的综合生活秘书,是服务属性。在他眼中,卢氏就是贵妇,是女神,有钱有闲还貌美如花,这样的女人不用自己养,还肯给自己花钱,还能得到生理上的满足,何乐而不为?

所以卢氏之所以会放弃高帅富的丈夫,而找“矮矬穷”的管家,正是因为她在卢俊义那里被忽视、不被满足的那些需求,在管家那里得到了满足。


世间的一切关系,本质上都是交换关系,卢氏缺的是精神抚慰和人格上收到关注和尊重,而管家正好可以付出这些满足她。道理就是这么简单。

就像刘瑛姑放弃段王爷而转投周伯通的怀抱一样一样的。


龙脉文化云


我是子弹读书,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其实这个问题不难回答,咱们先来想象一个场景。

小卢经常出差在外,有时十天半个月,有时甚至一年半载才回一趟家,而小卢的妻子贾姑娘是个家庭主妇,由于小卢长期不回家,贾姑娘寂寞难耐。

某天,贾终于盼到老公小卢回家。众人皆知小别胜新婚,贾姑娘心里也一直惦记着自己的老公。但谁知小卢回到家,心里仍然惦记的是自己的业务,经常打电话到半夜两三点,贾内心的小火苗再次被泼上一盆冷水。

后来小卢担心自己老婆有些重活、累活干不了,于是拜托隔壁邻居小李帮忙。小李是个单身狗,长得虽不帅气,但也不算磕碜。

贾和李如同干柴烈火,一来二去,长此以往怎会不出问题。想想多可恨。

这个小卢就是卢俊义,贾姑娘就是卢俊义的老婆贾氏,隔壁小李就是管家李固。

这个故事放到现在,估计大家一看就能明白怎么回事。小卢的心思压根没放在自己的老婆身上,同时又把一个年轻力壮的小李安排在自己老婆身边,这不出事才怪。

虽然在过去,女子要守妇道,但在现实面前,在诱惑面前,本能冲动往往胜过理性克制。我们常说冲动是魔鬼,就是这个道理,人在冲动的时候,很难保持理性,更别提思考利弊得失了。

卢俊义是个生性好武之人,本就对女色不太感兴趣。但仍逃不脱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世俗伦理。而且卢俊义性格粗犷,很难能够察觉到异常状况,当年也没有手机、报纸讲述婚姻和夫妻感情之类的媒体,最终导致老婆出轨这种家庭悲剧。

这件事对卢俊义和贾氏来说,其实都是悲剧。卢俊义本可以当一个快乐的单身汉,贾氏也可以当一名自由的独立女性,各自有各自的生活,只因生不逢时,无论男女均受到世俗伦理的压迫,选择一条自己不喜欢的路。

你对此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我是@子弹读书


子弹读书


我们看《水浒传》会觉得,卢俊义的媳妇儿贾氏跟宋江的小妾阎婆惜,他们出轨的原因都很相似。


阎婆惜跟宋江的时候18岁,贾氏嫁给卢俊义的时候20岁,都是如花似玉的年纪。

她们两个的官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爱好,那就是好习枪棒,对于女色来说并不是太在意。

俗话说的好,饱暖思淫欲。卢俊义跟宋江都有事儿干,舞枪弄棒消耗气力。这两个人可没有,所以欲望积蓄久了就容易出问题。

所以阎婆惜经不起张三的诱惑,贾氏当然也看着李固得意。所以,就有了不了描述的情况发生。


因为吴用的设计,卢俊义涉及到了谋反诛九族的罪名。李固当然想要立功,撇清罪责,侵占家资。

贾氏青春年华,肯定也不想早赴黄泉,所以为了保命,当时沆瀣一气,告发卢俊义。

贾氏并非看上了李固,只是寻求心理慰籍而已。想想卢俊义的条件就能明白了!


第一,河北首富。

第二,英姿飒爽。

第三,英名远播。

第四,武艺高强。

所以说,贾氏只是得不到满足,找了个替代品而已!


爱读书的狮子


卢俊义妻子贾氏,可以算是《水浒传》中三大淫妇之一。但她的主观性是模糊的,没有如潘金莲、潘巧云那般积极主动。

贾氏与李固的关系,并非在卢俊义出事之后,而是在卢俊义在家时,二人就已经勾搭成奸,并有侵吞卢俊义家产的想法,只是二人卢俊义武艺高强,二人有些惧怕,没有付诸实施。

卢俊义受吴用蛊惑,欲去东南经商,贾氏送别卢俊义,只是表面上的形式,送别李固,却是洒泪的伤情。如果这都不能证明,二人早已苟且,那一切都是妄谈了。

与其说是贾氏找李固,不如说李固纠缠,贾氏依附,二人方才半推半就,成全好事。

贾氏为何会看上李固呢?原因大致有四点。

  • 一、寂寞空闺

卢俊义好枪棒,整日寄托于此。平时外出经商,不在家中,家中事务都交付李固照顾。李固与贾氏,交往频繁,多有单独相处机会,二人感情日渐加深。

不外出时,卢俊义便舞枪弄棒,乐此不疲,练到兴起,忘了时辰,卢俊义都睡在书房。冷落了贾氏。

李固热情,卢俊义冷淡。贾氏会不自觉的在心里将二人作对比,慢慢品出滋味,她对李固的热情,自会心领神会,稍有些窃喜,而对丈夫卢俊义,反而诸多埋怨,心里更增几分对你侬我侬爱情的渴望。

  • 二、轰炸手段

卢俊义一介武夫,与贾氏也不过是媒妁之言,并无多大感情基础,更不具备花言巧语等撩妹手段。二人关系,平淡无奇,嚼之无味,弃之可惜。<strong><strong>

李固一个乞丐身份被卢俊义收留,从此平步青云,买入卖出,运筹帷幄。一步步成为卢俊义的管家,手中账目往来,何止千万。可见李固绝对是一个精明机灵的人。如此聪慧之人,撩妹手段,自然层出不穷。

贾氏大家闺秀,哪里经得住李固这样狂轰乱炸般的追求,浪漫又刺激,贾氏心中的小白兔,再也抑制不住,被李固俘获。

二人把酒言欢,走上举案齐眉的梦想之路。

  • 三、金钱媒介

贾氏、李固二人是卢俊义最信任的人。家中一切几乎都经此二人之手。

贾氏管家,李固掌财。二人地位均等,实力相当。无贾氏,李固不能成其财富,无李固,贾氏不能理其家门。二人若想更好的做出成绩,必须互相依靠。

二人若想夺卢俊义豪富财产,只能共同进退,互相依附,缺一不可。有了金钱为纽带,让二人关系更进一步,比翼双飞也就成了顺理成章之事。

二人以谋夺财产为目的,以互相慰藉为维系,利用之余,加以感情发展,二人在一起,是顺势而为,也是命中注定。

  • 四、谋生结果

贾氏看上李固,并非简单的因为爱情,因为才华,而是各种因素综合的结果。贾氏本身也没有太大主见,亦有依附李固,以求生存的一点。

卢俊义被诬陷已成定局,燕青被赶走,偌大家业只能靠李固支撑。过惯纸醉金迷的奢华生活的贾氏,自不愿落魄江湖,过着担惊受怕的反贼生活或衣不蔽体的贫贱生活。她只能依附李固,从李固处谋取自己想要的生活。

结语

贾氏与李固的结合,并非简单的卿卿我我。贾氏相中李固,而舍卢俊义,多半因自己的心不在卢俊义处,也不在李固处,而在自己的享受上。

没有李固,还有王固,贾氏看上李固,并非为李固其人,而是李固的才能、手段、给自己的生活。二人的结合,不是爱情,更多是利用。以利相交,利失则断。


黑白历史说


卢俊义不近女色,唯独宠爱“蓝颜知己”浪子燕青


燕青,真名燕小乙,排梁山三十六名天罡星最后一位,在梁山十名步军头领中排第六位。北京大名府人氏,自幼父母双亡,被卢俊义收养,卢俊义十分疼爱燕青,甚至到了溺爱的地步,表面上燕青是是卢俊义的心腹家仆。


唇若涂朱,睛如点漆,面似堆琼。有出人英武,凌云志气,资禀聪明。仪表天然磊落,梁山上端的夸能。益州古调,唱出绕梁声,果然是艺苑专精,风月丛中第一名。听鼓板喧云,笙声嘹亮,畅叙幽情。棍棒参差,揎拳飞脚,四百军州到处惊。人都羡英雄领袖,浪子燕青。。

这首词夸燕青无非三层意思:其一,英俊潇洒;其二,武功高强;其三,多才多艺。


带一顶木瓜心攒顶头巾,穿一领银丝纱团领白衫,系一条蜘蛛斑红线压腰,着一双土黄皮油膀胛靴。脑后一对挨兽金环,护项一枚香罗手帕,腰间斜插名人扇,鬓畔常笄四季花。

卢俊义把他当女人养,故喜穿女装,长相俊俏,皮肤白皙,卢俊义找名家给他做了精美的纹身,纹身,由前胸,双臂的山水画和后背的青鸟构成,纹身图案源自一副宋代的山水画,苏东坡的“岁寒三友”。



卢员外还教了燕青风月场中艺妓的本事,供自己享乐。水浒第八十一回,燕青见到了宋徽宗,李师师叫燕青唱曲,服侍皇上饮酒。燕青奏道:“所记无非是淫词艳曲,如何敢伏侍圣上!”卢俊义教他的学的曲,都是风月场所里污七八糟的艳曲,所以不敢在皇上面前唱。


燕青用自己英俊潇洒的外貌、高强的武艺、娴熟的乐理,赢得了一代名妓李师师的芳心。燕青面对绝美佳人,独处一室,不为所动,可见燕青对卢俊义也是相当衷情,在卢俊义被骗上梁山,自己又被李固逐出家门,依然对卢俊义忠心耿耿。甚至去法场救他,卢俊义再次上梁山后,他也跟着一起去了。

富豪卢俊义27岁娶妻,终日舞刀弄枪,不理佳人。

马步军中推第一,天罡内数为尊,天上降下恶星辰。眼珠似点漆,面部似镌银。丈二钢枪无敌手,身骑快马腾云,人材武艺两超群。梁山卢俊义,河北玉麒麟。

卢俊义作为当时名副其实的高富帅,27岁才娶妻,终日沉迷于舞刀弄枪,认为亲近女色是耗费精力的事情,两三个月才和贾氏同房一次,对贾氏也从不关心,不管不问,贾氏还是对夫君表现出了无微不至的关怀。贾氏是一个天生的美人,性情温润,丝毫都没有那些妖娆女子的风骚,撩人的是那幽幽的柔肠。

当初卢俊义听了骗子吴用一副卦象,贾氏就曾劝告:“丈夫,我听你说多时了。自古道:‘出外一里,不如屋里。’休听那算命的胡说,撇下海阔一个家业,担惊受怕,去虎穴龙潭里做买卖。你且只在家内,清心寡欲,高居静坐,自然没事。”

贾氏对卢俊义是情真意切,而卢俊义却认为是妇人之言,决意要去,中了吴用的圈套,也给了李固机会,霸占了家财,夺了美妻,在贾氏与李固的这件事情当中,贾氏不是主动的,而是被动的,不自愿的,是被李固胁迫了,柔弱的贾氏为了保命,才委身与李固,自此背上了千古骂名,也是红颜薄命。

卢俊义刚愎自用,提拔人品低下李固,搞乱人生送了性命

李固原是个读书之人,祖籍东京南大街,因家中失火,烧得片瓦不剩,不得不千里来北京寻找叔父,以求安身立命。寻亲无果,身无分文,流落街头,行乞为生,冻晕在卢俊义门外。

卢俊义救了他性命,养他家中。见他能写会算,教他管顾家务,手下管着四五十个行财管干,一家内都称他做李都管,他和浪子燕青是卢俊义的左膀右臂。燕青对于卢俊义来说只是"养"的关系,当做仆人和随从,而给管家李固很高的地位和待遇,对李固是“用”的关系。


卢俊义听了吴用的忽悠,去外地做生意。燕青先是劝卢俊义别去,可能是梁山土匪的一个圈套。但卢俊义一意孤行,非要去。燕青自告奋勇,愿意跟随。卢俊义看重的是李固,可李固却找借口说:“小人脚气病犯了,走不了路。”卢俊义离府,李固就霸占了财产,夺了美妻,撵走了燕青,并去官府告发了卢俊义。自此美好生活被改变,才有了后来的逼上梁山。

卢俊义人生最大的悲剧就是:提拔了一个人品低下的李固,却不愿意重用忠心耿耿的燕青。刚愎自用,用人失察,不听人劝,最终下场,悲惨令人扼腕。

我是@小韩趣说,喜欢请点赞,评论,转发,关注,我将持续输出优质内容。

 


小韩趣说


水浒中的四大Yin妇,其实统一起来看,都是一样的原因:欲求不满

最早出场的潘金莲,嫌弃自己丈夫穷矮矬,也确实,几乎除了武松之外的其他人,都认为武大穷矮矬,三寸丁谷树皮。

貌美如花的潘金莲,当然会很不爽,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所以,假如没有外在勾引,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潘金莲尚可压得住自己,但奈何武松回来了。

高大威猛,力可打虎的武松,绝壁是大部分女子心目中的偶像,看到就双眼冒小星星的,潘金莲看了一眼,就不可自拔了。

我作为一个男人,都对武松没多少抵抗力,估计武松一拳能把我打趴下。

所以这么一对比,即使潘金莲再能忍,也憋不住了。

就下手勾搭武松了。

可惜,武松不吃这套。

潘金莲选错了人。

但心已然活跃了,春意盎然了,想静下来就难了。

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

所以,再有机会,潘金莲就把握住了。


同样,宋江也不喜女色,所以阎婆惜转到了小白脸头上,只是因为小白脸能给她需求啊。

潘巧云也受不了空床的寂寞,杨雄不给力,但师兄给力。老版《水浒传》电视剧上,我觉得演绎的非常精彩,潘巧云面对杨雄的质问,非常有力的回了一句:跟师兄的这两日,比跟你这几年都快活。老版《水浒传》电视剧的编剧导演真给力,非常佩服。

所以,贾氏也一样,卢俊义顾不上她,她当然要出墙,恰好李固就能满足她。

她对李固,或许比卢俊义更有情吧,至少身体上是有情的。

或许她还找过别人,但估计李固有他强的地方,所以,贾氏对李固情有独钟,也是有道理的

人都是有生理需求的,女人也一样。




贰读


《水浒传》中的所有女人偷情,都是因为欲求不得满足。

第一个潘金莲,不必说了,武大郎那个模样,看着都窝火,更不用说别的了。因此,一瞧见威武雄壮的武松,便动了春心。可惜武松不好色,让潘金莲更加窝火,这才有了后来与西门庆的好事儿。

《水浒传》的价值观很有意思,但凡好汉,基本都不好女色,只爱喝酒。细数这108位,也就王英算是比较正常的。

第二个潘巧云。病关索杨雄是个牢头兼刽子手。经常是半个月住在单位,不回家。把一个如花似玉的娘子丢在家里,不搭理。

偏偏又放一条好汉石秀在家里住着。幸好石秀长得丑,不然潘巧云极有可能步潘金莲的后尘。

潘巧云也是没办法,那个年代既没有社交神器,女的也不能去酒吧啥的公共场所去抛头露面。于是只好就近取材,与给自己母亲做法事的和尚搞在了一起。

偏偏又让讨厌鬼石秀给瞧见了,于是事发,命丧黄泉。

第三个阎婆惜。阎婆惜倒是没有死于偷情,但他确实也给宋江戴了绿帽子。

好在阎婆惜本就不是什么良家女子,是给宋江养着的外宅。宋江十天半月才来一回,有时候忙起来甚至一两个月不来。搞得阎婆惜的妈妈要到街上去拽,拽着宋江到家里来与阎婆惜幽会。

阎婆惜本来就不太喜欢宋江,因为他黑。而宋江又经常不光顾,于是便找了个小白脸。

圣人曰,食色性也。可见不假。

至于玉麒麟卢俊义,本来就是一个只知道练武健身的粗汉子,于女色并不热心。而管家李固,本就是小人,又像宝强的经纪人宋奸贼那样时常与雇主家的女眷接触,一来二去,就勾搭成奸了。

何况,卢俊义被吴用下套儿上了梁山,贾氏一个妇道人家,本就胆小,既然夫婿作了反贼,那么托身于熟悉的管家,也算人之常情了。


趣谈国史


贾氏和李固是两情相悦一拍即合。贾氏初嫁,青春年少,李固未娶,精力充沛。这是天然条件。卢俊义是“平昔只顾打熬气力,不亲女色”;燕青是风流浪子,却是卢俊义的“我那一个人”,上梁山之前,是卢俊义的梯己人。贾氏和李固只差一个机会。

贾氏嫁给卢俊义,显然不是自由恋爱。

三媒六证明媒正娶之后,放到了家里,卢俊义一个人去熬打筋骨。累了找燕青解闷。贾氏自然受到冷落。青春年少,又不可能离婚。作为一个正常的女人,她不会甘于寂寞枯萎,物色对象也就在所难免。以卢俊义的武力值,贾氏出门找就是找死。所以选定目标也只好在家里人。

家里男人不少,他自然不可能随便找一个。肯定不能露声色。要瞒住卢俊义和一众家人,首选就是燕青。

燕青可是非常优秀。

身材好,长得帅,会打扮,长得白净还有一身诱人的花绣,而且一身本事还有就是人风流倜傥。暗地里结个对子,这是上上之选。可是只有一点,他对卢俊义忠心耿耿。指着他送顶绿帽子给卢俊义,是想瞎了心。

既然燕青不行。那就得是李固了。

李固和燕青走的时候两个方向。燕青是讨主人欢心,深得主人心意。李固则不同,他走的时候另一条路线,为主人挣钱。卢俊义不愿上山,是因为过着幸福的生活。有人供他开心,有人给他赚钱管家,还有个如花美眷摆着。大名府首富,太平员外。在那时这是人生巅峰呀。

李固原是到大名投亲的,差点冻死。卢俊义救了他,他也上进,又能识文断字,五年就做了卢家总管,可见他在各个方面,尤其是管家致富方面是一把好手。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卢俊义管了穿衣吃饭。可是人性就是非常怪,饱暖思淫欲。何况正值青春年少,奋进的李固就成了最佳选择。李固既然能作都管(管家),就在揣摩人心方面必有所长。何况,卢俊义对他并没有尊重,只是当作奴才来看。未必和卢俊义一条心。

既然贾氏心里选了李固。那么李固心里是否选了贾氏呢?

李固在卢家的地位是低于燕青的。李固立在左边。燕青立在右边。古人是以右为尊的。燕青是自己人,李固只是个挣钱的机器。他在卢俊义心里的地位自己还是有点数的。我努力给你挣钱,你却不把我当人。此时李固的心里是扭曲的。扭曲的李固自然会找一个合适的突破口——贾氏。这对李固来说,是一种平衡,变态的平衡。

李固抬眼看了眼贾氏,发现贾氏正在看他,以同样的目光。

心意相通,两人走到了一起。但是这种私下沟通是见不得光的,二人一直在寻找机会。终于,机会来了。卢俊义在自家墙上写下“卢俊义反”。卢俊义又上了梁山。千载难逢!

李固回来,迫不及待,把好消息告诉了贾氏。到衙门告发,诱降燕青未遂,就想着赶尽杀绝。看来李固下手很利落。

指望着卢俊义不回来,俩人守着卢俊义的家私,过上幸福生活。谁知他回来了。结果从上到下,大小主管都吃一惊。这时,贾氏和李固的话如出一辙。

李固答道:“主人且休问,端的一言难尽!辛苦风霜,待歇息定了却说。”

贾氏 道:“丈夫且休问,端的一言难尽!辛苦风霜,待歇息定了却说。”

分明就是老夫老妻言语!

随后李固还不动声色去报了个案。这次不再藏着掖着了。梁中书喝道:“见放著你的妻子并李固告状出首,怎地是虚?”两个人终于光明正大走到了一起。而且说话也非常默契。

李固道:“早早招了,免致吃苦。”

贾氏道:“不奈有情皮肉,无情仗子,你便招了。也只吃得有数的官司。”

贾氏和李固有着共同的追求,终于走到了一起。本来指望着海枯石烂,天长地久。没想到事出意外,两人在梁山上一起走上奈何桥。终于生不同年死同穴了。


月淡风青


《水浒传》中的坏女人不少,但相比较而言,卢俊义的原配妻子贾氏貌似是最无辜的那个,今天逻辑文史姨就是来为贾氏洗白的,OK走你~


首先小说中有个潜规则,那就是想成为好汉必得会舞枪弄棒,想练就一身好武艺自然得不近女色,所以有的人想成为武力大神宁愿单身一辈子,比如晁盖,而有的人去了老婆也只是为了象征性的标注下自己的已婚身份,老婆的需求他很少满足,卢俊义和贾氏就是这种状态。前文中同样得不到夫君呵护的还有潘巧云,她选择了和裴如海撕扯来解决寂寞,但贾氏则不同,就算卢俊义对女色不感兴趣,她还是在大事小事之间能够无微不至的照顾卢俊义。在贾氏刚出场时,卢俊义已经做好了远走避难的准备,众人谁劝都不听,贾氏这时候出面,说了一段竭尽温存的话:

丈夫,我听你说多时了。自古道:‘出外一里,不如屋里。’休听那算命的胡说,撇下海阔一个家业,耽惊受怕,去虎穴龙潭里做买卖。你且只在家内,清心寡欲,高居静坐,自然无事。

如果贾氏和李固早有私情,那她会这样设身处地的为夫君考虑吗,当然你要说那是因为卢俊义带了李固走,贾氏怕情人有难所以假意阻止我也无话可说。但妇人的话卢老二不会放在眼里,于是他还是决定去避难。临别之时,施公很“出人意料”的给了贾氏一个特写,这时候的贾氏依依不舍,哭得梨花带雨,对卢俊义说:

丈夫路上小心,频寄书信回来。

你看,就算是阻止不了卢俊义去送死,做内人的也只求他多寄信回来,我想在卢俊义不在的日子里,贾氏估计会时不时的为夫君求佛祈祷,盼望着家中的顶梁柱能够平安安全的回来。但贾氏不会知道,人家卢俊义是天罡星下凡,命中注定要上梁山的,在梁山的埋伏下,卢俊义被擒上山,此时的卢员外还是不愿意与草寇为伍的,宋江、吴用也不强求,只是每日在山寨中款待卢俊义,这几个月下来,估计卢俊义得胖不少。在招待卢俊义的同时,吴用让李固先下山,并告诉他你家主人已经归顺我们梁山了,你快滚蛋好自为之。卢俊义虽然有恩于李固,但作为小人物的李固自然不会放过一夜暴富的机会,更何况他也不知道卢俊义是否真的落草了,在回府之后,他第一时间找到了贾氏,说明了情况。从常理角度来看,贾氏自然是不信的,但卢俊义迟迟未归,再加上李固在不断的“添油加醋”,贾氏的心理防线终于被攻破,于是她选择了李固,卢府变成了李府。

当卢俊义被放下山后,还没进府门就遇到了一身污渍的燕青,燕青说主母和李固私通要害你,主人快走。卢俊义听完燕青的话直接反应不是找李固算账或是逃跑,而是第一时间对燕青的话提出了质疑,他听完大骂燕青:

我的娘子不是这般人,你这厮休来放屁!

说明在卢俊义的心里,妻子是不会做这种苟且之事的,呵呵。

卢俊义忽略的最大的点就是她缺乏对贾氏的关爱,尽管贾氏再怎么贤良淑德,长久一来缺乏安全感的她自然也会变心。此时的卢俊义已经是串通梁山贼寇的反贼了,自然他要被全城通缉,那么就算他回府,府内上下也不敢再和反贼共事,这可是株连九族的大罪啊。那么贾氏已经体会到了李固的温柔,更要为自己的人生做考虑,所以她这个时候也会把卢俊义当做反贼,自然也不会和他再有什么瓜葛了。

在卢俊义被抓时,买通节级想提前要卢俊义命的人一直是李固,贾氏自始自终都没有出现,亦或者是她就不知道李固的狠毒。其实整个事件中贾氏都是最可怜的那个人,如果不是梁山要赚卢俊义,那架势也不会被李固洗脑,自然也不会落到了被剖腹挖心的下场。

所以这个故事也给男同志们提了一个醒,无论你的娘子有多贤惠,只要你不关心她,她还是可以自己飞翔的…


燕青说李固和主母属于旧情复燃。如果此事当真,那么前面贾氏刚出场的举动莫不是装出来的,换个方面来想如果贾氏不是和李固有私情而是被李固勾引,那么燕青已然是在撒谎了…


逻辑文史游


贾氏看上李固?一个家庭女主人看上自家的管家?

有三点原因:

01.贾氏在卢家的尴尬地位

卢俊义在决定往山东避难时,召开了家庭会议。安排管家李固和他同去山东经营买卖,安排燕青在家看管库房钥匙。通俗的说,一个管外,一个管内。

这样重要的家庭会议,作为家庭女主人的贾氏连出席的资格都没有。

在书中,作者对李固的表述是

“李固一应里外家私都在他身上,手下管着四五十个行财管干”。

可见,李固在家中掌管财权和人事权,地位显赫。

除了李固,卢俊义还有一块心头肉,那就是燕青。卢俊义用这样暧昧的语句来说

“怎生不见我那一个人”

这样的语句,不能不让人浮想联翩。同样,卢俊义对其十分信任。

在他和李固都外出时,就安排燕青管家。独独忘了他的娘子。

可见,贾氏在卢家没有实权,只是一个称号。这样的尴尬地位,决定贾氏在遇到不测事件时,她无力应付,必须要找个靠山。

02.贾氏为何选择李固?

贾氏出场时年方二十五,正是青春好年华。而卢俊义年方三十二岁,两人年龄相差7岁。本该得到卢俊义百般疼爱,但是从燕青之口,我们可以知道贾氏的婚姻生活并不幸福。连燕青都为贾氏说话

“李固已和娘子做了一路”

“娘子旧日和李固原有私情,今日推门相就,做了夫妻”

“主人平昔只顾打熬气力,不亲女色”。

“不亲女色”的卢俊义娶了贾氏,但是他的心头所好还是“棍棒武艺”。长期受冷落的贾氏,和李固有了私情。虽是不齿,但错在俊义。

同时,在两个人的夫妻关系中,卢俊义处于强势地位,贾氏并没有话语权。

在贾氏劝卢俊义谨慎外出时,卢俊义不但不听从,反而强硬的说

“你妇人家省得甚么!我既主意定了,你都不得多言多语”

可见,在日常的夫妻关系中,贾氏只是依附关系。对于她来说,她可以选择卢俊义依靠,同样也可以选择李固来依靠。

03.贾氏和卢俊义撇清的真正原因

在卢俊义和贾氏分别的时候,卢俊义告诉贾氏“多便三个月,少只四五十日便回”。贾氏叮嘱俊义“频寄书信回来”。

可是卢俊义这一出门被迫在梁山上带了四个月,并且中间没有书信来往。更兼李固受吴用指使,带回来的消息是卢俊义要造反。

在卢俊义回来时,贾氏说

“不是我们要害你,只怕你连累我”

这才是贾氏要离开卢俊义最重要的原因。她只是想过太平日子,不想因为丈夫造反而送了自己性命。

所谓“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时各自飞”,在贾氏这里,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即使没有李固,没有燕青,她也会坚决离开卢俊义,选择保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