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皇帝朱高熾死後皇后為什麼沒殉葬?

郭先常


針對題主這一問題,必須要強調一點,張皇后肯定不用殉葬,朱瞻基的生母,誰敢讓他媽殉葬,除非他自己不想見到明天的太陽了!

說到這個地方,就要特別強調一下殉葬制度,到底是怎麼回事?殉葬制度自古就有,明朝朱元璋開始這一殘忍的制度又再度興起,一直到明英宗時期才被廢除。而清朝初期又再度興起,多爾袞的生母就是被殉葬的。直到康熙年間才被被徹底廢除。

在明朝有三種情況是不用參與殉葬的!

明朝女子進入皇帝后宮,總會面臨皇帝生老病死,那老皇帝死後哪些妃子要被殉葬呢,哪些可以倖免呢?

第一類:生育子嗣,有後代封藩王的

女子進入宮中後,第一件事就是想要想方設計讓 皇帝喜歡自己寵幸自己,再努力生下兒子,而且兒子還必須得養大成年,這樣成年的皇子即使不被封為太子,那也是要封為藩王的,將來隨兒子去就藩到封地,做一個王太后,讓兒子養老送宗,雖比不上皇太后地位崇高,倒也是一方霸主,那日子過得也會是很爽的。

如果生下兒子,並且被立為太子,那將來就是皇太后,就更沒有人敢讓新皇帝生母殉葬了。

然而此事,也無絕對,如朱瞻基繼位後,他在決定明仁宗的殉葬名單時,其中有一位貴妃,她生育了3個兒子,也一樣被殉葬了,

第二類:無子嗣,但地位高

一般後宮殉葬的名單,除了極個別嬪妃屬於老皇帝親自點名要求殉葬的外,都是由新任皇帝確定的。殉葬的嬪妃中,都是從妃以下,封為貴妃級以上的,就不用殉葬了,即使沒有子嗣,也可以在宮中安享晚年了。

所以入宮後,和太子搞好關係是很有必要的,太子可是決定殉葬名單的人。

第三類:恩免

所謂恩免,就是獲得皇帝特批的可以不用殉葬,一般王公,功臣的後代都會得到恩免。但也有例外,如:明仁宗的郭貴妃,生育了二個兒子,而且還是開國功臣郭英的後代,並被封為貴妃,也一樣出現在殉葬名單中。

張皇后不僅是朱瞻基的生母,她還有兩個兒子,所以誰敢讓她殉葬啊。


雨霽視角


前言

公元1425年5月29日,明仁宗朱高熾駕崩於宮內欽安殿,終年47歲。朱高熾駕崩之後,他的嫡長子朱瞻基繼位為帝,是為明宣宗。

朱高熾駕崩之後,後宮五位嬪妃為他殉葬。



後話→朱高熾的殉葬嬪妃中,為何沒有皇后呢?

明仁宗朱高熾的皇后,是誠孝張皇后,也是朱高熾的結髮妻子。

張皇后最早時是燕王世子妃,也就是朱棣的兒媳婦,後來朱棣成為皇帝后,冊立了當時的張皇后為皇太子妃,這種冊立本身就代表了一種態度、一種認可,而且張皇后本身就很得明成祖與徐皇后的歡心,還有一點就是,朱高熾和張皇后的孩子朱瞻基,也就是後來的明宣宗,也是很得朱棣喜歡的。



朱高熾繼位之後,當時的張皇后被冊立為皇后,兩人的兒子朱瞻基被冊立為皇太子。

由這些可以看出一件事,就是張皇后在宮中不是無關緊要的,是有著絕對地位的。

古代王朝,皇后為皇帝的後宮主位,皇帝駕崩之後,就算有殉葬嬪妃,也少有皇后殉葬,況且在朱高熾的後宮中,張皇后本身地位就很獨特。



朱高熾的身後事,自然有人操辦,而國不可一日無君,朱高熾駕崩之後,繼位為帝的是明宣宗朱瞻基,而朱瞻基是朱高熾和張皇后的兒子,這又是一個原因,朱瞻基怎麼會把自己的親生母親送去殉葬呢。

歷史上的張皇后,歷經數代,是明朝第一位皇太后,也是第一位太皇太后,在明英宗朱祁鎮時期崩逝。


說與山鬼聽


殉葬,源於奴隸社會時期的一種陋習,到春秋戰國時期,殉葬這種陋習已經逐漸被陶俑取代,漢代之後,這種陋習直接被廢除,畢竟殉葬過於殘忍。然而,隨著朝代的更替,到朱元璋建立大明朝之後,朱元璋駕崩之前,再次下令開啟殉葬這一陋習。根據《大明會典》記載,朱元璋死的時候,除了兩個妃子以外,其餘三十八個妃子殉葬了。這一陋習沿襲到明英宗才被徹底廢除。

至於明仁宗朱高熾駕崩後,張皇后為何沒有殉葬

,這其中原因眾多,包括:張皇后有子嗣,嫡長子朱瞻基,也就是後來的明宣宗;張皇后掌控後宮一切大權,作為國母,代表著大明朝臉面;明仁宗向來仁慈,張皇后作為髮妻,自然感情深厚;張皇后識大體,顧大局,在朝廷上聲譽非常高,深受明成祖喜愛。

<strong>

其一,母以子貴。

封建王朝,皇室貴胄最講究母以子貴,有子嗣,就代表者在後宮之中佔據一席之地。

張皇后,作為明仁宗朱高熾的髮妻,一生生育三子一女,其長子朱瞻基,除了作為大明朝的嫡長子,在永樂朝時期,就已經被確立為皇太孫,仁宗繼位後,升至皇太子,而仁宗在位僅僅不足一年就駕崩。朱瞻基繼承大統,也就是後來的明宣宗。

母以子貴,張皇后身份自然從皇后,升至為皇太后,身份自然高貴。因此,這是不用殉葬一個重要原因。

其二、張皇后掌控後宮一切大權,作為國母,代表著大明朝臉面。

張皇后作為明仁宗的皇后,根據封建王朝的封建等級職責劃分,皇帝掌控國政,皇后掌控後宮一切大權,協助皇帝統御六宮的職責,身份地位自然重要,言能輕易赴死。

其次,張皇后作為仁宗朝皇后,作為大明朝的國母,代表這大明朝臉面,除了要接受百官的朝拜之外,還要接受番邦以及與大明朝貿易往來的海外友邦的朝拜,焉能輕易殉葬。

其三、明仁宗向來仁慈,張皇后作為髮妻,自然感情深厚。

明仁宗,僅僅從諡號:仁。就足彰顯出朱高熾一生的政績。無論使最近熱播的《大明風華》,還是在真實的明史當中,明仁宗朱高熾一生性格仁慈寬厚,日夜勤於政事,是位賢明的君主。

張皇后作為明仁宗的髮妻,在洪武朝時期,就嫁給朱高熾,之後陪伴明仁宗歷經靖難之役的戰火,永樂朝時期,陪伴朱高熾作為太子妃,相伴二十餘年,一直到明仁宗繼位,自然,張皇后在明仁宗心中的地位自然非常高,感情十分深厚。以明仁宗朱高熾仁慈性格,焉能讓張皇后殉葬。

其四、張皇后識大體,顧大局,在朝廷上聲譽非常高,深受明成祖喜愛。

張皇后本身作為太子妃時期,就深受明成祖喜愛,由於明仁宗朱高熾身體肥胖不善騎射,政治上主張以仁治國方針,多次勸導明成祖不要大規模對外用兵。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子不類父”,因此不得成祖喜愛,明成祖執政後期,有心廢太子立漢王。

而張皇后,孝謹溫順,侍奉成祖夫婦盡心周到,深得明成祖與徐皇后的喜愛,張皇后本身除了平時協助朱高熾操持家務,又能協助好徐皇后處理好皇室內部家庭事務,而張皇后,雖然位高權重,卻識大體,顧大局,對自己孃家人非常嚴格,從不允許其家族親人參與國事。這也是明成祖未廢朱高熾太子位置原因之一。

因此,張皇后在朝廷上的聲望非常高,朝廷大臣焉能同意張皇后殉葬。

貝勒說:殉葬,本身就是一種十分殘酷、野蠻的方式,自然不符合歷史發展的潮流,張皇后,作為大明朝第一位皇太后以及第一位太皇太后,在任職太子妃以及皇后期間,她盡職盡責輔佐明仁宗處理家務,作為兒媳,她全心全意照顧明成祖與徐皇后,盡職兒媳本分,養育子嗣;作為皇后,她公私分明,事事以國事為重,從不安插自己的家族勢力參與國政。

<strong>


梅花三弄說歷史


明仁宗唯一的皇后是誠孝張皇后,她是朱高熾的原配,生明宣宗朱瞻基、朱瞻墉、朱瞻墡、嘉興公主。仁宗死後她沒有殉葬,被宣宗尊為皇太后,是明代第一位皇太后。英宗即位後更是太皇太后,且是實際攝政者。除了張皇后外,仁宗其他幾個妃子就比較慘了。

為明仁宗殉葬的有:恭肅貴妃郭氏、恭僖順妃譚氏、貞惠淑妃王氏、惠安麗妃王氏、恭靖充妃黃氏五人。

恭肅貴妃郭氏又稱恭肅皇貴妃,是明仁宗的寵妃,明朝開國功臣之一郭英的孫女,生朱瞻塏、朱瞻垍、朱瞻埏三子。郭貴妃出身顯赫,最得仁宗寵愛,有生有三子,後宮地位僅次於皇后,按理說不應該殉葬,但她卻是第一個被殉葬的。所以,有人猜測,可能是張皇后逼迫郭貴妃殉葬。

譚順妃不得朱高熾寵愛,也沒有子嗣,朱高熾即位後被封為昭容,殉葬後追諡“昭容恭禧順妃”。

淑妃王氏明仁宗在太子府的姬妾,生有一個公主,明仁宗登基的時候冊封她為淑妃,諡號貞惠(一說貞靜)。

麗妃王氏是明仁宗還未登基時的姬妾,後被封為昭容,殉葬後加封麗妃,諡號“惠安”。

充妃黃氏是明仁宗末期的妃嬪,殉葬後封為充妃,諡號“恭靖”。

此外,貞靜敬妃張氏因為出身高貴,是英國公張輔之女、明成祖的昭懿貴妃之侄女,所以她以勳舊之女特恩免殉葬。



清水隱士


其實不止朱高熾的皇后張氏沒有殉葬,連他兒子宣宗朱瞻基的皇后孫氏也沒有殉葬,不說說朱重八同志恢復了後宮殉葬的制度嗎?怎麼還能有人逍遙法外呢?其實這事兒不復雜,既然有殉葬制度,自然就有免殉條件。

明朝免殉的第一個條件——職務

後宮妃子裡第一個可以免除殉葬的自然就是工作職務,你要知道妃子也是有級別的,級別高到一定程度那是可以吃國家俸祿的。這樣有職務的妃子大抵就相當於內宮裡的重臣,殉葬是不可能殉葬的。

你只要在後宮位高權重,皇帝老兒死就死了,根本沒人敢跟你提陪著一塊入土的事兒。相反下一任皇帝還拿出私房錢供你吃喝,不時還得找你請安拜望,生怕落下個不孝的名聲,江湖地位高的沒邊兒。

明朝後宮的慣例一般是貴妃以上不用殉葬,所以朱棣的昭懿貴妃張氏一直活的挺好。那麼答案很明顯,皇后的級別比貴妃還高,某種程度上地位和皇帝持平,張皇后沒殉葬不是順理成章的事情嗎?

明朝免殉的第二個條件——有後

後宮妃子的第二個免殉條件是生了兒子,而且兒子沒有夭折。在明朝不是有皇子就藩的制度嘛,如果妃子生了兒子又去就藩了,那自然就不能殺掉。好歹人家也是有名有號的王爺,老孃被宰了都沒轍,那還混個屁啊?

這些有後的妃子一般在皇帝死後會被打發到藩王的封地,接受兒子的孝敬,稱為王太后。級別上自然和皇太后沒法比,好在落個逍遙自在,在地方受的約束會小很多,而且好歹小命保住了不是?

這一條張皇后自然也是符合的,人家生的兒子還是下一任皇帝,把皇帝親孃給宰了,大抵下手那貨絕壁見不到第二天的太陽。而且張皇后不止生了朱瞻基一個兒子,還有越靖王朱瞻墉和襄憲王朱瞻墡,誰敢讓她殉葬試試?

明朝免殉的第三個條件——恩免

所謂的恩免其實說白了就是皇家網開一面,只是通常情況下皇家沒那麼好心,這個待遇不好淘弄。光靠妃子自己一般行不通,你把皇帝伺候再舒服,可人家崩了就沒用了,你提前去和太子搞好關係......額.....或許死的更快.....


所以這份恩免一般是針對妃子的孃家,舉個栗子,明仁宗的貞靜敬妃張氏就順利拿到了恩免,因為她的祖父是靖難第一功臣張玉,追封河間王的狠爺!在當時張家的勢力可以和徐達的雙國公一脈掰手腕,人家的孫女你殺一個試試?

其實還有其他方式拿到恩免,只是方法沒有固定成例,過程比較複雜,沒有可複製性。還是拿明仁宗的妃子舉例子,他的恭懿惠妃趙氏就拿到了恩免,這女子的生平不太詳細,但從封號看她可能來自朝鮮或者越南(大概率是越南),考慮當時的局勢,她幸運的被恩免了。


總結起來吧,人家張皇后壓根就不需要殉葬,即是皇后又有兒子成年,題主這問題問的有點多餘.......扯淡完畢。


歷史吐槽機


引言:

殉葬,盛行於奴隸社會,秦漢以後減漸少,遼之後復燃。遼太祖死後,有100多名大臣被強迫殉葬。關於殉葬,從殷商流傳到了大明,肯定有一套制度,皇帝死後,哪些人該殉葬?有什麼例外?三少以為,這些條條匡匡都是人為的,誰可以不給皇帝殉葬與這個人本身有直接的關係。

張皇后不一班的皇后

1425年5月29日,在位僅僅十個月的仁宗皇帝朱高熾在宮內猝死。

當時的太子朱瞻基在南京,朱高熾的二弟三弟早就對這個皇位虎視眈眈。為了避免更大的騷亂,張皇后和大臣商議後密不發喪,直到太子趕回北京。

之後,朱高熾的葬禮也很簡單。但是,安排給明仁宗殉葬的也有七個妃嬪。

那麼,殉葬的裡面怎麼張皇后呢?這個與張皇后本人有莫大的關係!

當初,朱高熾作為燕世子以及後來的太子,幫助父親朱棣在北京監國20年,他的太子之位一直搖搖恍恍。朱高熾生性仁厚,在陰謀詭計上,哪裡是自己二弟三弟的對手呢?

張皇后當時還是太子妃,她以女人特有的敏睿,協助自己的丈夫在大臣面前樹立了非常正面的太子形象,使朱高熾得到了朝中大臣的一致擁護,基本穩定了太子的位置。

張皇后本人在日常的生活中,行為端正,對朝中的大臣以禮相待。所以,朝中的大臣對張皇后非常尊敬。

張皇后還是個有心的人,她在朱高熾監國的20年中,因為朱高熾的身體一直不怎麼好,在處理大事的時候,張皇后在一旁學習了很多。在朱高熾猶豫不決的時候,朱高熾有時還會參考她的看法。

26歲的朱瞻基繼位之後,張皇后就成為了皇太后,這個皇太后就從後宮走向了前臺。《明史·后妃傳》說:

“及立為後,中外政事,莫不周知。”

確實,26歲的年輕皇帝匆忙即位,在朝政上還沒有經驗,更談不上得心應手。

所以,即位之初,每每有國家大事,明宣宗朱瞻基都會先稟明皇太后,聽其裁決。正是因為有了皇太后有力的坐鎮,在朱高熾猝死之後的暗流洶湧中,朱瞻基才得以順利地接過父親留給他的大明皇旗。

朱瞻基是祖父棣親點的皇孫,資質聰慧,對朝政日漸熟悉之後,張皇太后全權放手,不再過問。直到朱瞻基因病離去,9歲的朱祁鎮即位,祖母太皇太后又一次走出後宮,再次輔佐自己的孫子,成為明英宗政權早期的攝政者。

古今往來,對於權利尤其是皇位,多少人打破了腦袋,割斷了喉嚨!可是,當有人建議太皇太后垂簾聽政的時候,太皇太后張並沒有這樣做,她說:

“毋壞祖宗法。第悉罷一切不急務”

於是,她任用了"三楊"、張輔、胡濙等五大輔臣和自己一起幫助管理國家,再次順利地完成了大明王朝政權交替的使命。

值得一提的是,太皇太后在世的時候,亂臣王振一直夾著尾巴低頭做人,不敢有任何不軌的行為。

其實,無論是在明英宗時期,還是明宣宗時期,還是明仁宗時期,她在朝廷中,不論在禮儀上和事實上都取得了最受人尊敬的地位。

由此看得出,在她的生命後期,張的身份更多的是執政的角色。在她陪伴朱高熾的時期,雖然沒有執政,確是一個難得的賢惠與智慧並存的女人!這樣的一個人 ,又是皇后,哪個大臣敢開口要她去給一個死人殉葬呢?

張皇后不是一班的母親

張皇后沒有給仁宗皇帝殉葬,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張皇后是明宣宗朱瞻基的親生母親。

朱瞻基在小時候就很受爺爺朱棣的喜歡,朱棣不僅給這個孫子請了的德高望重的老師,還經常親自教導。

在北征的時候,朱棣帶著朱瞻基,教他戰場上陣殺敵的經驗,又讓皇太孫瞭解農民的艱辛,教導朱瞻基要做個愛民如子的好皇帝。

所以說,朱瞻基從年幼的時候開始,就接受仁愛的君主思想。而且,朱瞻基的父親朱高熾一輩子學儒學,遵守儒家思想,踐行儒家的為人處事,給朱瞻基的成長帶來了很大的影響。

我們在《大明風華》中可以看到,不管是朱高煦,還是朱高燧犯了什麼錯,惹父親朱棣生氣了,太子朱高熾都會替弟弟向父親求情,請求父親的饒恕。同樣的,朱瞻基也對自己的這個二叔三叔的不軌行為,都是一忍再忍。

在治理國家大事上,朱瞻基繼承父親的風格,實行安民、愛民的仁政。

對於農民的辛苦,他親自下田體驗,並在制定農業政策時,設身處地為農民的利益著想。宣德七年,八年的時候,有很多地方不同程度地出現了旱災,水災,蝗災,朱瞻基主動為這些地方的百姓減免了賦稅。

因此,史學家用"仁宣之治"的社會景象,來讚頌朱高熾朱瞻基父子在歷史上的勤政愛民。

這樣一個愛百姓的皇帝,自然也非常愛自己的母親,何況母親在朝是那麼受人尊敬。

史書有記載,每次有萬國來朝的使者貢獻給皇帝的禮物,哪怕很小的東西,朱瞻基都會先送給母親。點滴的小事,折射出了皇帝一顆熱愛母親,尊敬母親的心。

所以,作為新登基的皇帝,朱瞻基決不會讓母親去殉葬,也決不會同意母親去殉葬!

三少說:

張皇后沒有給明仁宗殉葬,因為她不是一班的皇后,也不是一班的母親。我想,她應該是二班的皇后,三班的母親。

三少最後要說的是,在明英宗時期,朱祁鎮結束了這個醜陋的殉葬制度。


三少yun


人殉就是用活人陪葬死人,這是一種殘忍、野蠻的陋習。

此制度在原始社會就已經出現,在奴隸制社會最為盛行,考古發現,在商朝達到了頂峰。

從春秋末期和戰國開始,這一制度就開始了衰弱,到了漢朝基本上就絕跡。在隋唐時期,基本上見不到人殉的事情。

但到了朱元璋時,卻又開了這個惡例。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太子朱標病薨,朱元璋下令朱標的妃子陪葬。

後來,朱元璋臨死的時候,下令其皇位繼承人皇太孫朱允炆,在其死後把他四十六位妃子全部殉葬。

朱元璋死後,朱允炆遵照遺囑,仿照古制,凡是沒有生育過的的後宮嬪妃,皆令殉葬,另有若干宮女從死。

到底多少人殉葬,哪些人殉葬,葬在了哪裡,這些事史書都沒有具體的記載,都是專家們在揣測。

據明末毛奇齡所著的《彤史拾遺記》記載:

“太祖以四十六妃陪葬孝陵,其中所殉,惟宮人十數人”。

毛奇齡做出此判斷的依據是,朱元璋下葬之後,朱允炆對這些生殉宮女的家屬,進行了表彰和封賞。

“洪武三十一年七月,建文帝以張鳳、李衡、趙福、張弼、汪賓、孫瑞、王斌、楊忠、林良、李成、張敏、劉政等,由錦衣衛所試百戶散騎帶刀舍人,進為本所千、百戶,其官皆世襲。以諸人皆西宮殉葬宮人父兄,世所稱朝天女戶者也。”

這個推斷是很有道理的,可見朱元璋的人殉確實是史實,對於究竟有多少人是另一回事。

但具體哪些嬪妃是殉葬了呢?看一下朱元璋后妃的情況。

洪武十五年(1382年),朱元璋的原配妻子馬皇后病逝,享年五十一歲。

洪武十七年(1384年),馬皇后喪期結束,李氏被冊封為淑妃,因為明太祖誓不再立後,由李淑妃代替過世的孝慈高皇后掌管後宮。

不久,李淑妃逝世,,後宮由郭寧妃掌管。

朱元璋除了馬皇后之外,有史料記載的妃嬪共二十一位。只有成穆貴妃孫氏病逝於1374年,有具體的記載,其他所有妃嬪死亡時間都無從查考,是否全部殉葬不得而知。

從朱允炆遵照朱元璋遺囑,處置朱元璋妃嬪來看,主要是沒有生育的全部殉葬,這是一個非常值得關注的準則。

朱元璋之所以再次施行這個殘忍的制度,有史學家的說法是朱元璋由於相貌的問題,得不到女人的欣賞,即便做了皇帝,許多女人也不感冒,於是,對女人特別仇視。

但豹眼認為,或許是朱元璋看到前朝許多帝王穢亂宮闈之事,父王死了,兒子淫亂其父王后妃,做出大逆不道的事,直接把他們殉葬,一了百了,圖個清靜。

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朱棣病逝於北征途中,遺詔明確說明,“喪禮一如高皇帝遺制。”朱棣雖然沒有具體說要人殉,但按照朱元璋的遺制,這就是少不了的事。

國內沒有資料記載這事,在朝鮮資料《朝鮮李朝世宗實錄》裡,記載了朱棣死後殉葬的情況:

“帝崩,宮人殉葬者三十餘人。當死之日,皆餉之於庭,餉輟,俱引升堂,哭聲震殿閣。堂上置木小床,使立其上,掛繩圍於其上,以頭納其中,遂去其床,皆雉頸而死。”

朱棣的皇后徐氏死於1407年;昭獻貴妃王氏死於1420年;昭懿貴妃張氏死生卒年不詳,其他的妃嬪大多都是殉葬。

洪熙元年(1425年),朱高熾病逝,終年四十七歲。

從能夠查閱到的一些資料來看,朱高熾有十一位后妃。除了皇后張氏及貞靜敬妃張氏,其餘妃嬪除了早亡,全部殉葬。貴妃郭氏以下共五人,無一赦免。

從朱瞻基處置其父皇后妃的情況來看,是極度殘忍的。他除了沒有把他的親生母親張皇后為其父殉葬之外,僅僅留下了一個敬妃張氏。敬妃張氏因其勳舊之女,特恩免殉葬。

像恭肅貴妃郭氏,生有朱瞻塏、朱瞻垍、朱瞻埏三子,也一同被殉葬了。

從朱元璋、朱棣二位帝王殉葬的情況來看,基本還是沒有生育子女、地位較低的妃嬪,但到了朱高熾這裡,朱瞻基除了自己的親生母親,其她幾乎全部殉葬,不管有無兒子,不管地位貴為貴妃,除了一個敬妃張氏恩免,其餘全部殉葬。

照此看來,如果皇后張氏不是朱瞻基的親生母親的話,恐怕也要殉葬。

人殉制度本就是野蠻殘忍、毫無人性的制度,就說不上合理與否。朱元璋實行人殉制度也沒有明確的規定,哪些人可以恩免,哪些人必須殉葬。這根本而言,恐怕就是出於政治的需要,打擊敵對勢力,鞏固自己的政權。這與子幼母壯必須處死還不同,朱瞻基即位時已經成年,足可以掌控局勢。

但朱高熾死後,如此處置妃嬪,的確太殘忍,無論是出於朱高熾遺詔,還是妃嬪們出於自願,朱瞻基如此處置都違背了人性、天理。

朱瞻基死後,其貴妃以下也是全部殉葬,直到明英宗朱祁鎮時,才廢除了這一制度。

朱祁鎮在位沒啥成就可言,但廢除這一制度也算值得稱道的事。


豹眼看歷史


明清兩季,一般決定前任皇帝的功過總結以及殉葬的嬪妃人選的,通常是下一任皇帝。

比如朱元璋駕崩後,給他殉葬的那些嬪妃就是朱允炆挑選的;朱棣死後,殉葬的嬪妃人選就是朱高熾挑選的;朱高熾死後,自然是朱瞻基定殉葬人選了。


妃嬪殉葬制度,說白了,被殉葬的是妃嬪,皇后自然是不在其列的。因為繼任皇帝是不可能把自己母親給父親殉葬的。

因此殉葬人選,通常會在未有生育的妃嬪中去選擇;甚至從民間去選“朝天戶”。這在明朝的殉葬制度中是主流。

比如《明史·后妃傳》中記載,誰家女兒被選中殉葬了,不但給予這些殉葬女子名分和待遇,還給她的家人世襲錦衣衛千戶或者百戶的待遇補償。

“太祖崩,宮人多從死者。建文、永樂時,相繼優恤。如張鳳、李衡、趙福、張璧、汪賓諸家,皆世襲錦衣衛千百戶。”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朱高熾死後,恭肅貴妃郭氏、恭僖順妃譚氏、貞惠淑妃王氏、惠安麗妃王氏、恭靖充妃黃氏五人都被朱瞻基定了給朱高熾殉葬。這裡除了恭肅貴妃郭氏,其他都沒兒子,甚至沒生養。

這其實有一個不合常理之處。也讓我們看到了宮廷鬥爭的殘酷性。

因為恭肅貴妃郭氏不但是郭英的孫女,而且她生了3個兒子,分別是第8子朱瞻塏、第9子朱瞻垍和第10子朱瞻埏。

很顯然這破壞了原來“有出不殉”的原則,究其原因,原本郭妃的地位和母族勢力就要遠遠高於張皇后的,加之有3個兒子,是一個不可小覷的後宮勢力,生前應該是比較受寵。這或許也是她被殉葬的主要原因。


所以後明朝宮的女人其實真的挺可憐的,可謂危機重重。

首先,被選進宮後,必須努力得到皇帝的寵信,一定要有所出,要生兒子。否則皇帝一死,被生殉的概率很大;

其次,即便有所出,你也不能保證自己不被生殉。要爭取往上爬,最好能夠成為皇后,即便不能成也皇后,也儘量讓兒子受寵,變成太子;

再次,如果進階無望,一定要搞好和繼君的關係,至少不能讓他認為你能夠威脅到她或者讓他又不爽的地方,否則命運極有可能和恭肅貴妃郭氏一樣。


炒米視角


大家先了解殉葬是個怎樣的制度,可能知道明朝皇帝死了,是要有人殉葬的,那麼哪些人需要殉葬,那些人又可以免除呢!

  • 凡被冊封為貴妃等高等名號的,生過兒子且兒子被封藩的,或者孃家原有功勳的也可“恩免”。意思大家都理解,就是官大的,權力大嘛,影響力也就大,或孃家後臺硬的,再不然生的兒子能耐大,兒子有出息嘛,被封為了藩王,那你要叫人家母親陪你殉葬,還不的造反,再說皇帝都死了,還不是要考慮到新皇帝好鞏固自己地位,殉葬多少新皇帝也能干預些,一般殉葬的都是些妃嬪,或者宮女地位比較低的,社會輿論也不會太大。
  • 朱高熾的皇后是誰?那是下一任皇帝朱瞻基的生母張皇后,張皇后對兒子朱瞻基有著非常大的影響力,從後來對朱瞻基登帝初期,朱瞻基每當遇到重大的軍士政要時,都要問過張皇后才下決定,母子關係非常融洽,那麼張皇后當然不會殉葬了。

總結:明朝殘忍的殉葬制度,一直到1465年明英宗朱祁鎮死前才得以廢除,明英宗死前下遺照說:“用人殉葬,我不忍去做,這件事應從我這裡廢止”,這也使得明朝後期沒有殉葬制度。


九月笑佛


不知題主這個問題從何而來,因為朱高枳死後被殉葬的嬪妃多達5


人,雖然他只當了10個月的皇帝。



朱棣死後,朱高枳繼位,由於本身就身體虛弱,再加上操勞國事,還有跟後宮嬪妃“互動太多”,他的年號洪熙,也只存在了不到一年。仁宗死後,張皇后升為太后,她的兒子朱瞻基對其唯命是從。雖然朱棣把江山傳給朱高枳是看在這個有能力的兒媳婦面子上,但張氏首先是個女人。


皇帝駕崩妃子活殉,是朱元璋立下的規矩,洪武皇帝死後,他生前寵幸過的46個妃子全部被活活勒死殉葬,朱棣也有多個妃子慘死。到了朱高枳,雖然時間短,但後宮並不缺人,那侍寵驕縱的郭貴妃,雖然生了三個兒子還都封王,也一樣第一個被活殉,而且美其名曰自己主動要求的,“銜上恩,自裁以從天上耶”。


與郭貴妃一起被殺的,還有王淑妃、王麗妃、譚順妃和黃充妃五人。按慣例沒有生子的嬪妃可以不殉葬,但只有20多歲的張敬妃因為是輔國公張英的女兒,也免除殉葬,也就是說,誰死誰活孫太后說的算,跟她之前關係好的李賢妃、趙惠妃和王昭容都活了下來,郭貴妃既然仁宗愛你,你也不把皇后放在眼裡,那就跟仁宗一起去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