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豆瓣9.2分影片《小鞋子》,認識符號在電影中所蘊含的意義

由中東國家伊朗製作發行的電影《小鞋子》,在1997年上映於加拿大,之後陸陸續續於美國和中國香港等地公映,並獲得了多重獎項。

至今為止,影片播出已有23年,35萬多觀眾在豆瓣上給出高達9.2分的評價,可見影片自身的魅力之大。

電影時長只有89分鐘,靠兄妹兩人撐起一整部影片的劇情發展,主要圍繞這對兄妹因為一雙縫縫補補後丟失的鞋子展開故事敘述。

觀看豆瓣9.2分影片《小鞋子》,認識符號在電影中所蘊含的意義

這雙鞋子在影片中前後出現了三次,一次是影片開頭,鏡頭給鞋匠那雙粗糙的手縫補鞋子的幾分鐘特寫,一次是莎拉在學校某個小女孩的腳上發現了這雙丟失的鞋子,最後一次,是被小女孩扔掉的鞋子。

從縫補鞋子,丟失鞋子,尋找鞋子,發現鞋子,又失去鞋子的過程中,這雙鞋子雖然只出現了三次,但它的靈魂卻始終貫穿在電影裡。

一雙鞋子,把我們帶入了兩個兒童的純淨內心,也看到時代背景下,貧窮而拮据的生活背後,人物內心依舊散發著迷人光彩的善良和正義。

符號折射出人物所處的時代背景與生活境況

美籍語言學家雅各布森曾經說過:“每一個信息都是由符號構成的。”

在我們的實際生活裡,也充滿不同的符號,通過這些符號來傳遞信息,節省信息傳遞所需要的時間成本,讓人們看到某些符號的瞬間,便能夠憑藉視覺感官與傳統的價值觀念,去體會到符號所蘊含的深層意義。此處的“符號”是廣義的。

然而,不同符號在不同場合下具備的意義是千變萬化的。觀看電影的過程,也是觀眾對影片中一些特殊符號背後深意的理解過程。

作家李琳在《讀解電影:電影符號的表象與意指實踐》一書中說:將符號學運用於電影的意義在於,經由對電影中無處不在的象徵性的內容進行分析,我們可以更為清晰地認識到電影作者創作的本質原因。

由此可見,符號在電影中所蘊含的意義,更值得探索。

觀看豆瓣9.2分影片《小鞋子》,認識符號在電影中所蘊含的意義

小鞋子看似是一種再尋常不過的物體,但其實在《小鞋子》這部電影裡,它更是一種傳遞信息的符號。

從那雙破舊的、一再地被打上補丁的粉色小鞋子裡,可以看出小阿里兄妹倆窘迫貧窮的生活境況,拮据的經濟能力,以及他們所處的時代現狀。

而粉色,象徵著小女孩莎拉內心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即便是身處這樣的環境裡,作為底層人民代表的阿里兄妹,仍舊有著“仰望星空”的美好願景。

發現鞋子丟失後,阿里慌亂焦急又委屈的行為表現,折射出他們家庭動盪飄搖的生存境況,因為阿里知道,他父親的工資,不足以立刻去購買一雙新的鞋子,而自己的妹妹,也要因此面臨沒有鞋子穿的困難境地。

對於貧困人家來講,一雙僅有的小鞋子,逃不過反覆縫補的命運,也意味著他們的生活,要反覆地經受風吹雨打。

觀看豆瓣9.2分影片《小鞋子》,認識符號在電影中所蘊含的意義

小鞋子作為一種並不特殊的符號代表,在不同的環境下,它的外觀特徵,自然而然地象徵著使用者所處的生活境況,經濟能力,甚至是社會地位。

在電影《弱點》裡,黑人男孩邁克爾初入學校,坐在課桌前,影片將鏡頭投射到了邁克爾那雙開膠了的黑色皮鞋上。交代了邁克爾的生活狀況,讓觀眾看到,邁克爾連擁有一雙完整鞋子的基本自由都沒有。

從另一方面來講,符號背後傳達的深層含義被解讀後,更能夠體現出創作者的意圖:對底層人物艱難命運的深切照拂,以及導演內心的人文關懷,和想要呼籲更多人去關注這類人群的強烈願望。

觀看豆瓣9.2分影片《小鞋子》,認識符號在電影中所蘊含的意義

看似簡單的符號,蘊含著人物自身的性格與命運

明朝散文家張岱在著作《陶庵夢憶》中有句話,

“人無癖不可與之交,以其無深情也。

不少影視與文學作品中,人物都有一定的癖好和特徵,而這些特徵與癖好,便通過某些特定的符號來傳達。

比如,古龍小說著作《小李飛刀》中這樣寫道:“小李飛刀不過是把普通的刀,卻又是江湖中最神奇的刀,小李飛刀,例不虛發。”簡單的一段話,交代了小李飛刀的特點,由此觀之,便也可以瞭解到飛刀持有者自身的武功級別與個人魅力。

包括但不限於在這部作品裡,小李飛刀作為一種符號,貫穿古今地代表著李尋歡這個人物,以及他所處的江湖地位。當後人再次提及到“小李飛刀”,屬於李尋歡那個時代的刀光劍影,自然而然地便浮現在眼前。

觀看豆瓣9.2分影片《小鞋子》,認識符號在電影中所蘊含的意義

影片《小鞋子》中,阿里和妹妹莎拉在洗那雙他們一起交換穿的男士球鞋時,依舊有著小孩子的天性,從把玩肥皂泡泡中輕而易舉地獲得孩童般的快樂。

這些在陽光下輕盈飛舞的肥皂泡泡,象徵著他們對美好生活懷有的深切向往。凸顯出阿里兄妹如同肥皂泡泡般純淨又多彩的內心,以及他們如同肥皂泡泡般輕盈簡單的幸福渴望。

這一細節在電影裡的作用不容忽視,即描寫了孩童的內心,又交代了導演個人想要藉助影片傳達的理念。

縱然阿里與莎拉渴望擁有一雙嶄新的、合適的鞋子,可他們卻異常善解人意,從未丟失赤子之心。

即便是身處這樣艱難的生活,連一雙屬於自己的鞋子也沒有的窘迫境況中,阿里和妹妹也沒有失去純真。而這樣的性格魅力與個人能力,亦是或深或淺地影響著人物未來的命運走向。

四川大學教授、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專業博士生導師趙毅衡曾說,符號是被認為攜帶意義的感知。意義必須用符號才能表達,符號的用途是表達意義。

眾多影視作品裡,塑造人物立體形象,離不開對“符號”的運用。通常只有對符號進行深入分析和探索,才得以窺察作品的深層底蘊。

觀看豆瓣9.2分影片《小鞋子》,認識符號在電影中所蘊含的意義

電視劇《匆匆那年》裡,“丁香花”的出現與方茴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即表示方茴之於喬燃而言,如同丁香花般乾淨美好,又代表著方茴與丁香花般相似的秉性。

這一意指現象,更是為方茴後期與陳尋之間悲劇愛情的結局走向奠定了基礎。

在影片《少年的你》中,周冬雨飾演的陳念有著並不完整的家庭,不穩定的生活,同時還遭受著校園欺凌。

影片裡出現的小雛菊,作為一種野生植物,經受風雨的洗禮依然倔強頑強地生長,它在此映射的,是陳念面對“校園欺凌”事件後,依然會堅強明媚地成長的性格和命運走向。也融合了影片所傳達的價值:對光明的嚮往和倡導,對正義的維護與堅持。

符號的融入,使電影的故事內涵變得更為豐富,人物的性格也更有層次感。

觀看豆瓣9.2分影片《小鞋子》,認識符號在電影中所蘊含的意義

電影符號裡藏著人的精神支柱和信仰

作家李琳說,在這個走向多元文化的時代,靜態的審美批評或者純語言形式的文本分析都難以有效地解讀文本,唯有運用大符號學的視野與方法,有可能解讀出信息的多義性和複雜性,對於電影複雜文本的批評更是如此。

電影裡處處充滿著符號元素,在不同階段,符號被賦予的意義也有所不同,這正是電影具備豐富內涵的原因所在。

董成鵬導演並主演的電影《縫紉機樂隊》裡,高達22米的“大吉他”雕塑,是小鎮集安“搖滾之城”的代表與象徵,更是一種承載多少人搖滾夢想的記憶符號。

“大吉他”這個雕塑從被拆,到最後與集安的建築融為一體,是夢想和信仰從“實物表象”到“內心深層”的轉變。由一個可見的立體雕塑,完整地將“搖滾”嵌入小鎮集安的靈魂之中,它成為一種信仰的傳遞,和所有擁有搖滾之夢人群的精神支柱。

觀看豆瓣9.2分影片《小鞋子》,認識符號在電影中所蘊含的意義

影片《小鞋子》最後,阿里為了贏得比賽第三名,想要為妹妹贏來一雙球鞋,腳上因此磨出的水泡,象徵著他為美好生活所付出的代價,那雙壞掉的球鞋,和那場比賽,是阿里與之前生活的一種告別儀式。

儘管阿里為沒有贏回球鞋,且自己和妹妹都失去了球鞋而苦惱,但父親在回家的路上,已經給兄妹倆都買好了新的鞋子,他們的美好生活,也即將到來。

《小鞋子》還有一個名字:《天堂的孩子》,在某種程度上,這雙鞋子對兄妹兩人來講,並不僅僅是一雙鞋子,更代表著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而那種美好,猶如“天堂”一般神聖又遙遠。

表面上,《小鞋子》這部電影是以孩童的角度敘述,似乎是拍攝給孩子看的溫情童話,故事也非常簡單易懂。但實際上,電影所傳達的理念,卻更值得迷失在紛雜社會中的成人們去觀看,便於人們從中找到自己為生活忙碌奔走而丟失的初心,以及那份支撐自己的最初夢想。

-END-


《讀解電影:電影符號的表象與意指實踐》李琳,河北人民出版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