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楷应该练荆霄鹏老师的还是接着练田英章老师的呢?

De-zhong


行楷练习方面选择田英章和荆霄鹏的差别不大,二者属于师徒关系,作品风格也差不多,学习这两位的硬笔书法差别不大,其实还有好几个厉害的硬笔书法家可以学习,比如吴玉生、顾仲安、赵贺新。我认为每个书法家都有自己的长处,这话另外一层意思就是其实他们也有短处,具体指向的话就是有些字的笔画或结构处理得不够完美,或者说还有臻于完善的地方。我认为你学习他们两个以及为列举的其他硬笔书法家的字都是可以的,选择很重要,方向很重要。另附上本人写的几个硬笔行书单字以供参考。








凌飞书法


还是继续练田英章吧,在字的形态结构几乎完全一样的情况上,肯定优选选择荆老师的作品,而非徒弚的作品。霄鹏师从田英章先生,圏里有不少朋友认为他得到了真传,据说是田英章先生最得意的弟子,近来来文体店里荆霄鹏书写的学生硬笔规范字字帖,愈发多了起来,市场动态也能够反映出字帖的流行以及受读者喜爱的程度。

(田英章先生硬笔)


荆霄鹏先生向田老师的“看齐”意识很强,无论是硬笔还是软笔,正楷还是行楷,看上去与田英章先生的作品保持了高度一致,说他得以真传毫不为过。在用笔及线条的勾画,以及结体的技巧上,完全可以称得上是高仿,相似度在七成以上。因此对于初学者来说,主要是笔画结构的基础训练,硬笔行楷学田英章或者荆霄鹏,没有什么大的区别。


(荆霄鹏先生硬笔)


但要说荆霄鹏学田英章青出于蓝胜于蓝,我就不太认同。品书法,形态只是第一层,还有风格味道,神彩境界。荆霄鹏有悟性、够勤奋、功底硬这没争议,但要论及境界风骨,还是略显稚嫩了一点,毕竟在用笔的技法打磨上,比田英章少了几十年的道行。就字而论质,还是田英章的笔风更老辣、熟稔一些。

(抱庸硬笔)


浅谈。颂书祺。


抱庸詩書


行楷的特征是什么?

它比行草要规正,比楷书行笔要灵活,简约了一些笔画,增加了映带。少量改变笔顺,易识易学。

田英章先生说:"学习间架结构的捷径,首先要练好偏旁部首,因为任何一个汉字都是由偏旁部首组成的,只要掌握了偏旁部首的写法和要领,间架结构问题也就自然解决了。当然,偏旁部首的练习必须要和字的整体同时进行,这是因为同一种偏旁部首在不同的字中,有着不同的处理方法。″

田英章先生行楷书,丰腴流美,自然生动。

(以上行楷作品由田英章先生书,个人浅见,仅供参考。不当之处,敬请包涵。)


神韵轩书法


我看跟谁练都没太大的关系,一来他们师徒俩写的字普通人也难分高下,二来你能练到荆霄鹏的水平也就很不错了。

田英章先生是国内书法圈的大腕,他身上有着很多光环闪耀。田英章楷书精致雅气,端庄秀美,法度森严,在中国跟随田英章先生学习楷书的人非常多,有人说光执教的人就有20万之众。很多人对田英章楷书表示不屑,理由也都是嫌田氏门徒众多,千人一面,当然,这正说明田英章先生教学上毫无保留,德艺双馨。

荆霄鹏是田英章先生的最得意的门生,我看过荆霄鹏给泰国公主写了一副《中泰友谊天长地久》的楷书作品,在视频中的荆霄鹏表现很淡定,笔力稳健大气,颇有大家风采,据说泰国公主对这幅作品非常满意,可见荆霄鹏已经名扬海外了。

既然荆霄鹏与田英章先生差别已经不算太大,跟谁学习行楷也就没什么太大区别了。题主提出这个问题不知出于什么目的,我觉得问得有些奇怪。

随文粘贴一些荆霄鹏及田英章的书法作品,师徒二人书法造诣孰高孰低,大家有目共睹吧。


永书101


一、你的选择路径是正确的

对于爱好汉字书写的朋友,荆霄鹏和田英章的硬笔、毛笔书法都是不错的选择,二者都是硬笔书法界的领军人物,其书法以欧楷为基,极具精致美艳,简体字书写也非常规范漂亮,符合大众审美,受到广大书法爱好者的追捧。

二、广泛学习,博采众长

但两者还是有一些特色差异,建议广泛涉猎,多方摄取营养,不必拘泥一家。对于学习书法而言,需博采众长,精专一家,学过一段时间田英章,可以开始学荆霄鹏,没有必要严格到,学习一家,就一定不能碰另一家,学过荆霄鹏以后,还可以返回来再学田英章,你会发现,这是螺旋式上升,而不是原地转圈。


三、分析各自特点,因需选择

荆霄鹏硬笔行楷,特点是圆润、舒朗,田英章的书法精致、舒展。如果你的书写笔画结构过于率直,可以选择前者,如果过于绵软,则建议继续练习后者。


立学练字


应该练二王,王羲之集字圣教序是大多数书家推荐!



翰墨古今


现在收藏刘文西王子武范曾吴修崔如琢的人多一些,收藏界京城有三!

范曾(1938.7.5-),字十翼,别署抱冲斋主,江苏南通人,中国当代大儒、思想家、国学大家、书画巨匠、文学家、诗人。现为北京大学中国画法研究院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南开大学、南通大学惟一终身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元文化特别顾问”,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名誉文学博士,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荣誉文学博士。提倡“回归古典、回归自然”,身体力行“以诗为魂、以书为骨”的美学原则,对中国画的发展厥功至钜,开创了“新古典主义”艺术的先河。有二十四字自评:痴于绘画,能书;偶为辞章,颇抒己怀;好读书史,通古今之变。

崔如琢,美籍华人,著名书画家、鉴赏家、收藏家。1944年生于北京。幼拜师郑诵先习字,长投李苦禅门下学画。1981年怀揣800元美金,带着梦想行闯太平洋彼岸的美国,始涉足书画、收藏、鉴赏等领域。11年后旅居香港,9年后再度回归故乡——北京。在几十年的艺术生涯中,崔如琢先生数十年如一日,心系祖国,致力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弘扬,反对台独,致力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时胸怀国内民众,关注国内和谐。

吴 修,中国陕西籍公益画家,国际六大策展人之一,评论家,鉴定家,收藏家,张大千门人,著名作家,【艺商联盟】主席,【陕西老乡会】会长。

原名吴海栋,祖籍陕西凤翔人士,号雍州散人,字后山,美术学硕士,早年师出名门,曾留学海外,【国际商盟】创始人,【吴修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目前在全球233个国家与地区有商业分支机构与工作人员。

吴修先生在海外与国内政军界、娱乐圈、艺术界很有影响力。

吴修先生作品多被国内外总统、高层政要,明星,商界人士收藏,2015年瑞士警方曾破获一宗长期跨国仿作贩卖吴修书画案,让这位隐居多年的艺术家走进中国百姓的饭茶闲谈口中,目前各国艺术市场冒名仿作很多。

吴修、范曾、崔如琢2016年被网民誉为中国当代三大家。

官方传言吴修为人孤傲、拒绝媒体专访,很少参与艺术界活动、目前国画4尺价格600万~8500万,性格古怪,一画难求,从不复制,中外各国政军商界每日坐飞机登府求作达官权贵名流很多,多是失意而归。


阿瓦书屋


要学行楷,田英章和荆霄鹏的字帖都是很不错的选择。

田老师和荆老师的师徒关系感情深厚,在书法界尽人皆知、传为佳话。

二位老师楷脱胎于欧、行主要学习赵、潘,从硬笔来看,田的行楷老辣、率性、点画灵动,软笔字的功底和神韵更足,体现出很高的书法造诣。荆的行楷细腻、娟秀、结构精准、清新自然、书卷气足,适合办公室、大中学校推广使用。






雅鹏书画


学书法一定要"取法乎上"!建议不学今人,要学古人法帖。田英章先生学唐代欧阳询楷书得其笔法,方成如今面貌,虽说有些匠气少了点神韻,可当下能像田先生这样把欧体笔法娴熟掌握者实属难得。如果你学田先生的字就不如学欧阳询了,这样你和田先生的起点是一样的,你们是同一个老师,也许你的悟性好会超越田先生。这就是为什么建议要学古人而不学今人的道理。如果你是学硬笔字,那就学今人的吧,古代法帖没有用硬笔写的。


张庆涛中国书法大课堂


行楷练应该练颜真卿的,能写出字的筋和骨,刚毅遒劲尽在其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