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卸甲事件,年羹堯當時應該怎麼做,才能儘可能縮小惡劣影響?

只為尋找那瞬間的快樂


年羹堯在西北剿滅了羅卜藏丹津叛軍本來是大功一件,對於他本人而言雍正帝也給予了他極高的評價和很高的獎賞。但是作為功臣是應該見好就收的,不應該居功自傲向皇帝邀功甚至挑戰皇權僭越群臣之禮,這樣做的後果很明顯只有死路一條。

百官跪迎皇帝親自迎接這個榮譽已經很高

年羹堯西北大捷後回到京城,雍正帝竟然破格給了他百官跪迎的待遇。然而年羹堯卻是不客氣的接受了百官跪迎甚至還不下馬,雍正帝親自去迎接他時還覺得這是理所應當,這樣的舉動就是在自掘墳墓,作為臣子即便是功高震主但還是要慎言慎行。

年羹堯的舉動遭到了以孫嘉誠為首的言官們的嚴重不滿,孫嘉誠甚至在朝會上直接彈劾了年羹堯。雖然雍正帝驅逐了孫嘉誠但對於他的行為還是給予了肯定,畢竟年羹堯的行為嚴重超出了做臣子的禮數,作為言官敢於同權臣鬥爭是皇帝喜歡看到的場面。

兵不卸甲本是好事但遭到了雍正帝的反感

朝會上年羹堯坐在雍正帝旁邊竟然對皇帝的敬畏之心也沒有,甚至坐地起價給雍正帝邀功請賞。他呈上了一個數百人的官員名單說是請功其實和要官沒什麼區別,然而雍正帝卻只能接受,他的這個行為被稱為年選,在朝廷中的影響很壞。

作為年羹堯手下將領覲見皇帝,雍正帝愛惜他們穿甲不便要求他們卸甲,沒想到將領們竟然要聽年羹堯的命令才卸甲。年羹堯更大言不慚的說出了將軍們在軍營習慣了他的命令,對於皇帝的口諭可以不遵從的話,此話一出更是加重了雍正帝的不滿。

本是皇帝的恩遇反而搞得自己一臉尷尬,作為皇帝不僅臉面盡失甚至皇權也遭到了挑戰,即使雍正帝再大度也不能接受這樣的結果。

年羹堯該怎麼做才能明哲保身呢?

其實歷史上功臣都有自己明哲保身的計謀,比如說宋太祖時期杯酒釋兵權的石守信等人,他們就是交出兵權獲得了生存的權力,年羹堯只有交出兵權解甲歸田才是他最好的出路。

狡兔死走狗烹的故事在漢朝、明朝都血腥的演繹了,作為權臣能保全自己實屬不易,更何況是恃寵而驕呢?只有慎言慎行在皇帝面前虔誠祈禱才有可能被皇帝放行,雍正帝已經足夠仁慈,因此只有恪守君臣之道才是保命的根本所在。

年羹堯的驕橫跋扈最終葬送了自己,雖然在西北取得了傲人戰績,但是對自己的不約束對皇帝的不敬畏讓他在滅亡的道路上不能回頭。做臣子就應該有做臣子的樣子,不遵守做臣子的禮儀是不可能保全自己的。


秋雨魯北說歷史



年羹堯的傲氣以及至死不認錯的勁頭就已經註定了自己的結局,早在雍正還是王爺的時候年羹堯其實對胤禛既不是很服氣也不是很忠心,那時候追繳戶部欠款,十爺當街賣家當鞭打田文靜,還是年羹堯挺身而出阻止十爺,後來康熙問責的時候,田文鏡被外放當知縣去了,而年羹堯則被八爺舉薦成了四川巡撫,那時候胤禛的臉色就難看得很,而年羹堯臨赴任之前則還特意去跟八爺告別,這一件事就昭示著年羹堯有一顆不安分的心。


後來胤禛舉薦十四爺擔任大將軍王,而十四爺也投桃報李讓年羹堯出任陝甘總督,年羹堯進京以後沒有告訴胤禛也沒有第一時間去拜見胤禛,反而跟著十四爺先去見了八爺,胤禛知道了這件事以後就拿走了年羹堯出任陝甘總督的官文,年羹堯這才去四爺府拜見舊主,而胤禛則一直拒絕見年羹堯,年羹堯就這麼跪了一下午帶半夜。


後來還是藉著給胤禛洗腳的名義見到了胤禛,得到了胤禛的諒解,但是有一個細節演的很好,那就是四爺洗了腳出去而年羹堯看見那盆洗腳水要端起來但最後還是沒端就走了,這裡面展示了年羹堯的傲氣,那就是年羹堯這番操作並不是真覺得自己錯了,而是不得已而為之,再者年羹堯對胤禛沒有那麼忠心,一盆洗腳水就把年羹堯的內心展示的淋漓盡致。


後來胤禛為了讓年羹堯跟自己一條心還娶了年羹堯的妹妹秋月做側福晉,胤禛登基以後,西藏的羅卜藏丹津造反,還是年羹堯出任大將軍王為雍正立下了汗馬功勞,可以說這時候年羹堯還是有那麼一股子傲氣,不懂得功高震主四個字的重量,進京以後百官跪接不說,還弄出個年選舉薦了大批量的官員,這時候年羹堯就已經為雍正所忌憚。

在朝廷之上,雍正讓年羹堯的部下卸甲,這些部下竟然不聽雍正的,反而看向年羹堯,這時候如果年羹堯仔細觀察雍正的眼神,一定會看見一股子殺氣,可惜年羹堯被自己的功勞矇蔽了雙眼,反而發號施令讓部下卸甲,要知道這可是朝廷不是軍營,軍營裡面年羹堯最大,可是朝廷上面雍正最大,年羹堯要是明白事理,百官跪接就應該拒絕,年選就應該推辭,部下不聽話就應該直接請罪,權利太大就應該及時交出部分權力而不是搞專權,年羹堯這些越權的行為就已經為自己的悲劇埋下了伏筆,可悲可嘆啊!


婉兮歷史


年羹堯在百官跪接時應該拒絕,快速下馬低調行事,不妨效仿雍正當年跟十三阿哥去辦差回來的情形!

將士卸甲是皇帝下的命令,固然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但是在朝野,當著最高領導的面,部下做法實在是小弟拉大哥下水的舉措!年羹堯應快速反應,快去請罪,隨後私下找雍正,請求辭官,換將調整軍士的傲慢,學習規章制度,朝廷禮制!

跟鄔先生一樣,心裡得有點數,正好休息一下!待到朝廷有需要再出山,既可以讓皇帝有面,也可以讓軍權還在朝廷,自己也可以免受血光之災,休息調整後隨時為朝廷所用,畢竟是雍正一手調教出來的小弟,得心應手,應知感恩,江夏鎮的銀子也夠自己花一輩子了!


鵲橋震


電視劇《雍正王朝》改編自二月河同名長篇小說,由胡玫執導拍攝,唐國強、焦晃、王繪春、杜志國、李穎等主演,播出後廣受好評,並創收視率新佳,拿下各項大獎,在《雍正王朝》劇中有一件

“卸甲事件”引起了大家的廣泛關注。

先回顧一下電視局劇情,電視劇中的情節是這樣的:雍正皇帝高興地對跪在地上的有功將軍們說,“你們都卸甲吧”——清朝重騎兵的鎧甲很重,行動不便,讓他們卸甲如同給予“平身”、“賜坐”一樣的禮遇,降低朝見繁瑣禮節,是皇上對他們作戰有功者的一種嘉獎——但是這些將軍側臉看了看坐在一旁的年羹堯,見年羹堯表情麻木沒有表態,便仍然低頭跪在那裡沒有動,並沒有執行皇帝要求卸甲的善意命令。

年羹堯在看到皇上很尷尬之後,得意洋洋地解釋說:“這些人是軍人,在軍營中只知道我年羹堯,不知道有皇上。”又對將軍們說,“皇上讓卸甲,那就卸甲吧。”將軍們立刻卸去鎧甲,著朝服而入。 此時雍正皇帝,臉兒都給氣綠了。回宮后皇上氣急敗壞,正好見到年羹堯的妹妹進來侍候,便讓她“卸甲”,算是拿她出出這口邪氣。此後,便有了除掉年羹堯的想法。

再分析這次卸甲事件,這時候立下“西北大捷”軍功的年羹堯膨脹了,飄了,忘乎所以了,一系列的作死操作觸及了雍正最敏感的底線,雍正看到年羹堯居然把朝廷大軍當成了私軍,比當年的大將軍王胤禵做的還過分。這是任何帝王都不允許的,為後來的悲劇埋下了伏筆。這涉及到帝王尊嚴,帝王已經習慣了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論條,也暴露了年羹堯他政治情商低下的硬傷。當雍正在明確表露出不滿的情緒後大臣們紛紛落井下石彈劾年羹堯,九十多條的罪名就這樣扣在了他的身上,“牆倒眾人推,破鼓萬人捶”,最後他就被賜死了。

可借鑑的歷史類似例子,歷史上唐代的郭子儀就是功高震主,不過郭子儀政治頭腦出眾。打開府門任由百姓參觀,對朝臣很客氣。使得皇帝一點都不疑心。甚至對於相貌醜陋的盧公子來訪的時候讓家人退下,因為知道盧公子心胸狹隘,怕家人見到醜陋的盧公子發笑而結仇,果然避過滅頂之災。

比較好的做法建議,此時的年羹堯如果馬上宣佈軍隊是皇帝的軍隊,自己是皇帝的奴才,為雍正馬首是瞻,無論何時只要雍正命令一下,無論大將軍軍令如何如何必須聽從,戰爭結束,馬上把功勞全部歸功於皇帝在後方的支持和信任,自己交出兵權每日在家打開府門,任由人參觀,並且拒絕再見到自己在軍隊的下屬。活下來的可能性比較大,甚至可能會獲得更大的器重。

以上是個人觀點,拋磚引玉,請問您認為年羹堯應該怎麼做才對呢?他的最好結局是什麼呢?


小草影視觀察


我覺得雍正那時候喊他們卸甲士兵已經無動於衷了,年羹堯做什麼都是徒勞的。

如果年羹堯立馬誠惶誠恐地請罪,這個樣子在外人看來也是個笑話,雍正面子上掛不住,再說就算當時和和氣氣的做了,這件事還是會在雍正腦子裡種下一個對年羹堯不信任的種子。

最好的辦法就是年羹堯不養寇自重,直接把羅布臧丹增趕盡殺絕,然後再會朝請求交權。或者大捷後回朝交權讓手下人去做掃除殘餘勢力的事情。

總之年羹堯這個性格碰上了雍正結果肯定是必死。



鈿車寶馬


卸甲事件是雍正要求將士解甲休息,是雍正想展現自己對參加征戰回來的戰士表示自己的恩情和體恤,本來是想立恩,沒想到將士們不為所動。年羹堯一下命令戰士們卻聽從了,這樣的情景讓雍正感覺到自己的權威收到挑戰。軍隊並不受帝王自己控制,無論是哪位皇帝都會起殺心的。雍正已經做的很好了,給年羹堯很多次機會了。

此時的年羹堯如果馬上宣佈軍隊是皇帝的軍隊,自己是皇帝的奴才,為雍正馬首是瞻,無論何時只要雍正命令一下,無論大將軍軍令如何如何必須聽從,戰爭結束,馬上把功勞全部歸功於皇帝在後方的支持和信任,自己交出兵權每日在家打開府門,任由人參觀,並且拒絕再見到自己在軍隊的下屬。活下來的可能性比較大,甚至可能會獲得更大的器重。

唐代的郭子儀就是功高震主,不過郭子儀政治頭腦出眾。打開府門任由百姓參觀,對朝臣很客氣。使得皇帝一點都不疑心。甚至對於相貌醜陋的盧公子來訪的時候讓家人退下。因為知道盧公子心胸狹隘,怕家人見到醜陋的盧公子發笑而結仇,果然避過滅頂之災。

這是我的個人觀點,拋磚引玉,希望能幫助你。





帥氣大叔


我非常喜歡雍正王朝這部電視劇,在它比照下,其他所有古裝戲都一概不值得一看。具體那一集想不起來了,大約在33集以後。那一段不長,但是很精彩。年羹堯在西北打了勝仗,到朝廷面聖,帶了甲士上殿。

大致情節是這樣的:雍正皇帝高興地對跪在地上的有功將軍們說,“你們都卸甲吧”——清朝重騎兵的鎧甲很重,行動不便,讓他們卸甲如同給予“平身”、“賜坐”一樣的禮遇,降低朝見繁瑣禮節,是皇上對他們作戰有功者的一種嘉獎——但是這些將軍側臉看了看坐在一旁的年羹堯,見年羹堯表情麻木沒有表態,便仍然低頭跪在那裡沒有動,並沒有執行皇帝要求卸甲的善意命令。

在看到皇上很尷尬之後,年羹堯得意洋洋地解釋說:“這些人是軍人,在軍營中只知道我年羹堯,不知道有皇上。”又對將軍們說,“皇上讓卸甲,那就卸甲吧。”將軍們立刻卸去鎧甲,著朝服而入。 此時如果你是雍正,臉兒也得給氣綠了。回宮后皇上氣急敗壞,正好見到年羹堯的妹妹進來侍候,便讓她“卸甲”,算是拿她出出這口邪氣。此後,便有了除掉年羹堯的想法。卻又擔心逼反了年羹堯的軍隊,始終不敢動手。

這段情結說明了一個問題:遠在西北兵精糧足的三十萬大軍,沒有年羹堯的話,誰也不好使。即便是皇上說話,軍團也要看年羹堯臉色,否則絕不會執行任何命令,哪怕是皇上讓座這樣的小事也不會執行。

這表面上看起來似乎是治軍嚴整,可在皇帝眼力實際上這對至高無上的皇權是一種侮辱,更是一種威脅。而對年羹堯來說,這麼做也是為了自己的安全:任何人手握重兵,都是不會被朝廷徹底信任的(因為那樣可能隨時對朝廷構成威脅)。而年羹堯一旦失去對軍隊的控制,就可能被貶甚至沒命。所以他要冒險通過這種方式向皇上傳遞一個信息:軍隊我說了算,你不能輕易動我!逼急眼了我就反




陳州小杰


我作為一個讀者或者作為一個影視領域創作者,首先我覺得《雍正王朝》是個不錯的電視劇!對於年羹堯在朝堂卸甲事件,我覺得有四點可以避免年羹堯死(我的拙見,謝謝)

1其實年羹堯大家都知道他是雍正一把手提上來的,其實西北一直是雍正的心腹大患,他也明白只有年羹堯能夠勝任,再者雍正內庭也有八爺等人的搗亂和施壓,其實年羹堯和雍正都明白,如果這時年羹堯能改掉脾氣和張狂,能和雍正站在一起,而且不遺餘力,我感覺好很多!(這時年羹堯在隔岸觀火,並不著急打仗)

2自古皇帝害怕驕兵悍將,在朝堂之上皇帝的命令不聽,反而聽將軍的,這是兵家大忌,如果我站在當時年羹堯的角度上,我會請旨扯去一切職務,(畢竟保命要緊)

3年羹堯如果能夠老老實實上班,讓雍正覺得你沒有別的用心,我感覺你不會死的這麼早!

4年羹堯,我感覺計謀在線,情商太低了,是電視劇把你演的這樣,還是你在當時就這樣!如果我是你的話,弄上個院子,娶妻,完美!






zhao趙先生


《雍正王朝》裡的卸甲事件,年羹堯真有腦瓜子的話,在雍正下令將校軍官卸甲時年羹堯應該馬上起身高呼傳達“皇上口諭,眾將士卸甲謝恩”的旨意。這樣操作眾將只服從年羹堯的色彩就被淡化到了最低限度,年羹堯向部下傳達雍正的口諭是作為臣下必須的職責,雍正也不會那麼敏感的心裡暴怒了。不過這時候立下“西北大捷”軍功的年羹堯膨脹了,飄了,忘乎所以了,一系列的作死操作觸及了雍正最敏感的底線,但凡是個清醒的皇帝看到軍隊成了將帥的私家軍都要起殺心了。區別只在於什麼時候會下毒手了,雍正對年羹堯一系列“不臣之心”有過隱忍,有敲打,也給了年羹堯收斂改過的機會和時間,可惜年羹堯情商太差,太差,所以必死無疑


立志成蟲


劇中“卸甲事件”耐人尋味。筆者認為“儘可能縮小惡劣影響”的做法不符合年羹堯的性格,恰恰相反,年羹堯是有意為之,藉機向雍正示強。

西北大捷,年羹堯居功至偉,於大清社稷和雍正本人都有極大的恩德。正因為如此,雍正才會用皇帝親至、百官跪迎的超高禮儀迎接年羹堯回京。

朝堂上儘管張廷玉宣讀了加封的旨意,雍正解釋了沒封年羹堯王爺是出於愛護他的意思。從年羹堯的表現來看,這跟他的心理預期還是有很大差距的,這是年羹堯的第一個不滿。

年羹堯請雍正照準他請旨加封立功將士,因人數太多,雍正僅僅同意嘉獎第一等戰功的將軍,這大大折了年羹堯的面子,這是年羹堯的第二個不滿。

有這兩個不滿在前,接下來“卸甲事件”就順理成章了。年羹堯就是要藉機示強,展示自己在軍中的地位和影響力,以此震懾雍正和百官。

退一萬步說,年羹堯冷靜接受聖旨已宣、天子金口已開的既成事實,難以更改。那他就不會有之前不謝恩的尷尬表情,就應該在第一時間站出來叫將軍們按照皇帝旨意行事,執行皇帝的諭旨,而不是在十三爺詰責之後才做出那挑釁意味濃重的一番“怪腔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