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捋一捋《囧媽》這部電影的臺前幕後一波接一波騷操作

​哈嘍大家好今天我們來聊一聊賀歲大片《囧媽》!


來捋一捋《囧媽》這部電影的臺前幕後一波接一波騷操作


2020年春節檔因為新型冠狀肺炎疫情的影響,成為了有史以來最冷春節檔,冷清到大年初一的全國票房才181萬,而去年這個數字是14.58億。


《囧媽》就是在這種情況下,成為今年關注度最高的電影充滿了戲劇性。聊電影之前,咱們先簡單梳理一下片方的一系列操作。


1月20日,正是疫情開始爆發的時間點,原本大年初一上映的《囧媽》因為預售成績不理想等原因率先提檔大年三十,《奪冠》和《熊出沒》緊隨其後宣佈提檔。


很多影院工作人員第一時間表達了不滿,本來過年就要一直堅守工作崗位,這下連除夕的年夜飯也沒得吃了。


來捋一捋《囧媽》這部電影的臺前幕後一波接一波騷操作


徐崢雖然在微博上表達了歉意,但大部分網友並不買單,甚至陳思誠和《急先鋒》官微都暗中揶揄《囧媽》的這輪騷操作。


1月23日,隨著疫情的加重,春節檔七部影片全部撤檔,甚至全國影城都基本關門歇業,不給疫情繼續蔓延提供場所。


來捋一捋《囧媽》這部電影的臺前幕後一波接一波騷操作


可僅僅過了一天的1月24日,字節跳動宣佈6.3億買下了《囧媽》的網絡播放權,在流媒體平臺免費播放。之前與橫店影視的24億對賭協議也隨之作廢。


消息傳出,歡喜傳媒的股票半日就暴漲了43%,這個操作有多妙,我在之前的文章裡已經分析過了(《囧媽》除夕免費看,我們來聊聊這個營銷有多妙!),這裡簡單總結一下:


對徐崢而言,這6.3億是不需要給影院分成的收入,一般情況下,片方分成僅佔總票房的38%左右,這相當於《囧媽》正常放映獲得16.5億票房時的收入。


徐崢在幾次昏招之後,終於做了一次正確的決定,在疫情肆虐的情況下用最穩妥的方式收回成本,還大賺了一筆。


而就在一天前,徐導還被廣大網友口誅筆伐,突然就成了響應國家號召,全國人民欠他一張電影票。


來捋一捋《囧媽》這部電影的臺前幕後一波接一波騷操作


對於字節跳動,這6.3億花得太值了。要知道除夕當天,所有app都在發紅包,5億10億的砸進去連個響都聽不見,還有網友罵你小氣。


字節跳動卻只用6.3億就給所有用戶都包了一個價值50元的電影票大紅包,還掀起了全國性的營銷大事件。疫情中在家憋出病了的觀眾也有了免費的娛樂項目。


一天之內將死局盤活,很欽佩最先提出這個名利雙收方案的大佬的魄力和執行力。


但院線就不爽了,國內20多條主要院線聯合譴責和抵制《囧媽》單方面違反合同出售網絡播放權的行為。


光腳的畢志飛本來就是影視圈的邊緣人,專門撰文怒懟了穿鞋的徐崢的行為。他說這次聯合譴責不是誰動了誰的奶酪,而是最基本的“違反合同”和“違背道義”。


來捋一捋《囧媽》這部電影的臺前幕後一波接一波騷操作


好萊塢和美國院線已經與流媒體平臺Netflix鬥爭許久了,但《囧媽》事件與“流媒體之爭”有本質區別,因為電影本來是計劃院線發行,已經與影院簽了合同的。


後來畢導火力全開,又扒出徐崢強佔《人在囧途》品牌拍攝自己的“囧途”系列,醉酒毆打女記者等一系列黑料。


來捋一捋《囧媽》這部電影的臺前幕後一波接一波騷操作


《泰囧》當年假冒“人在囧途”續集的事兒蘇莫也是有耳聞的,並且法律判決書白紙黑字,徐導想賴也賴不掉。難怪這麼久都沒有做出回覆,因為根本沒得反駁。


並不是說誰免費誰就是誠信和良心,公平和正義是任何時候都要嚴守的。雖然畢志飛是個不入流的導演,手撕徐崢的動機也不見得多單純,但蘇莫這次站他。


來捋一捋《囧媽》這部電影的臺前幕後一波接一波騷操作


說了這麼多《囧媽》的騷操作,我們來看看電影質量究竟如何。


據統計《囧媽》在頭條系四大平臺三天的播放量就超過了6億,總觀影人次達到1.8億,可以想象這次的合作給字節跳動帶來多大的拉新作用!


雖然檔期不在了,但觀眾的需求並沒有消失。而且因為疫情原因,觀影需求照往年還有所增加。


坦白來說,影片不算爛,但非常平庸。這種平庸有點像去年的《瘋狂的外星人》,與觀眾的期待相去甚遠。


《囧媽》沿用了《泰囧》的公路片結構,同樣是兩個性格水火不容的主角被迫共同出國旅行,最後找回自我的過程。


徐崢一開場就面臨著離婚危機,他打算前往美國阻止妻子的商業談判,以此挽留破碎的婚姻。可是陰差陽錯卻與母親一同登上了開往莫斯科的K3火車。


列車要在中俄兩國運行六天六夜,於是這對水火不容的母子在火車上上演了一出出歡樂的鬧劇,並最終冰釋前嫌與彼此和解。


來捋一捋《囧媽》這部電影的臺前幕後一波接一波騷操作


《泰囧》票房口碑都大獲成功,這個結構沒理由捨棄掉,並不是說徐導用老套路就是偷懶。這樣的編排不易出彩,也不會出大錯。


但骨骼下的血肉也編排得如此敷衍就有點說不過去了。


雖然試圖將家庭矛盾和(萬年不變的)中年危機的探討融入影片,但《囧媽》說到底還是一部純粹的商業娛樂片,就是春節檔讓大夥兒樂呵樂呵順便賺點票房。至於說預售票房大幅落後《唐人街探案3》還真不冤枉。


說白了,徐崢拍這部電影並不是作為一個創作者想要表達自己,而是單純的要博取票房的商業行為。


來捋一捋《囧媽》這部電影的臺前幕後一波接一波騷操作


前半段還憑藉一個個的段子讓觀眾看得比較開心,並且故事發生的空間都是在列車上,雖然也很割裂但畢竟勉強串聯上了。可後半段下了火車,那劇情就是徹底上天了,拽都拽不回來。


難怪很多評論把後半段解讀為“老媽”的想象,徐崢其實剛爬上火車就掛掉了。因為後邊編的太離譜,用正常人的思維根本就圓不回來。


其實後半段將線頭收攏的部分才是最關鍵的,而觀眾走出影院(或者關掉app)之後,印象最深的也正是開頭和結尾。


2012年的《泰囧》也不是什麼喜劇經典,至少收尾時人物轉變比較自然,雖然挑戰泰拳高手什麼的也有不現實的地方,但尚在觀眾接受範圍之內。況且有王寶強的搞笑表演也比本片精彩太多。


來捋一捋《囧媽》這部電影的臺前幕後一波接一波騷操作


《囧媽》的雪林勇鬥“熊出沒”和乘坐熱氣球這種橋段,就極其刻意了,正如徐崢的內心轉變一樣生硬。


就算勉強合格的開頭,徐崢為何輕易決定陪母親去莫斯科,動機也是不足的。


如果說電影有什麼優點,那大概就是火車上母子互動的幾個段子了,黃梅瑩老師演的彷彿就是蘇莫的親媽。


如果把這個內核排成小品應該還能挺好笑的。


來捋一捋《囧媽》這部電影的臺前幕後一波接一波騷操作


總結一下,《囧媽》這部電影很平庸,其實沒太多可說的。但影片之外的許多操作讓人窒息,在今後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會被人們津津樂道。


山爭哥哥憑藉《囧媽》再次成功,但也敗光了自己的人品。他的下一步動作可能更引人注目,院線會怎麼對待徐崢未來的電影,這次的涉險保本會不會影響他今後的作品,觀眾還會對山爭哥哥這個“品牌”感冒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