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門禁、老齡化、人口多……這個民生大居首創“一三九”工作法

人民網上海2月18日電(董志雯) 楊浦區殷行街道作為典型的民生大居,有著20萬人口,是上海中心城區名副其實的大型社區,其中民星一村第一居民區更是人口最多的一個。這裡生活著2500戶居民,既有本地居民,又有來自五湖四海的城市建設者。在既沒有完善的門禁設施,又因老齡化程度高,信息化防疫無用武之地的情況下,如何織牢聯防聯控防疫網,是民星一村第一居民區黨總支書記秦菊美的心頭一急。在黨建引領的基礎上,他們首創“一三九工作法”,在社區張開了一張聯防聯控的防疫網。

一面黨建引領旗幟,“三駕馬車”當好守門員

無門禁、老齡化、人口多……這個民生大居首創“一三九”工作法

1月23日,武漢封城的消息一傳出,秦菊美書記就敏銳的嗅到必須要加強聯防聯控舉措。在小年夜就吹響了防疫集結號。召集居委會、業委會、物業開展排摸佈置會,討論如何排摸小區內重點地區來滬人員情況。會議結束,“三駕馬車”“揚蹄奮起”。開始上門宣傳工作,在大年夜就率先實現了告知書的全覆蓋。物業和居委會先後承擔了外來人口、外來車輛情況排摸,小區消毒,封閉式管理等工作,一時間人手捉襟見肘。秦菊美書記看在眼裡急在心裡,號召業主一起參與防疫防控工作。一支由居民組成的後備隊伍快速建立起來,確保了小區牽頭部門的統籌協調。社區在職黨員林先生、羅女士夫婦倆將自己的孩子送到年邁的父母處,自身做好防護在居委會忙宣傳、做排摸義務上班7天,當居委幹部詢問他們的工作單位時,低調的夫妻倆卻只是微笑隻字不提。“三駕馬車”協同發力,統籌協調,主動參戰,守好社區防疫大門,摸清底牌,做到防疫防控心中有數。

三級黨組織網絡,人力掃樓無死角

如何在“老、舊、小”問題突出的小區實現排摸全覆蓋、無死角、不漏人?秦書記一直對民星一村第一居民區的防疫排查工作充滿底氣,原來,秦書記手上有著一張王牌,那就是“黨總支-黨支部-黨小組”三級黨組織網絡。在新冠肺炎的關鍵戰役中,每一級網絡都戰鬥力十足。他們充分利用居委會戶口簿、外來人員信息登記表、民警戶籍登記名冊,做好排摸數據比對,形成來滬人員排摸底稿,開展無死角人力掃樓大戰。九名居委幹部分塊包乾九個自然小區,發動黨員參與防控防疫工作,做到防疫到崗到位。黨員們紛紛請纓,主動要求加入防控防疫隊伍。

無門禁、老齡化、人口多……這個民生大居首創“一三九”工作法

黨總支書記秦菊美動說:“這支隊伍靠的不是下達命令式的集合,更多的是因感動而生的聚力。”的確如此,走進居委會,忙碌緊張的工作下隱藏著一個個讓人動容的故事。剛動完大手術沒幾天就主動請戰的居委幹部陳春芳,因過度勞累突發高血壓,血壓高達200毫米汞柱,待稍作休息後仍堅持在社區防疫排查一線;黨務工作者錢傑二十多天連續無休,堅守在一線工作崗位,平時工作就忙的他,無暇陪伴家人,兒子今年即將中考,答應給兒子過生日那是早就許諾好的,為了防疫大局,錢傑再次缺席兒子的生日。黨員陳阿姨、周阿姨每天早上八點鐘到居委會準時報到,堅持與居委幹部並肩作戰,排摸來滬人員情況,為重點疫區返滬的居家觀察人員送菜,送貨上門。因每天要爬7層高樓數十遍,陳阿姨的腳踝都水腫了,大家勸她休息幾天,她總是說道“戰“疫”還沒結束,還能堅持”。在戰“疫”的艱辛時刻,感動彙集的力量在社區間傳遞。戰“疫”關頭,居民區基層黨組織充分發揮戰鬥堡壘作用,黨員相互激勵攜手共戰,成為防疫的中堅力量,用責任與擔當擰成防疫線,繡花細織布牢防疫網。

九大渠道聚合力,釋放防控倍增效應

在社區層面,聯防聯控更重要的是群防群控。民星一村第一居民區充分發揮九個渠道聚合力,依靠公安、微信朋友圈、樓組長、星星點燈黨員先鋒突擊隊、宣傳員、帶片處級領導及機關聯絡員、社區醫院、僑之家、社區監察員等九個渠道,實時報送,對重點人員看牢盯牢,確保全覆蓋、無死角、不漏人。樓組長們雖然大多數已年過六旬,在不方便出門的情況下,學習利用信息化手段,通過樓組長微信群每天排查人員信息,構建每樓必清的排查網絡,很多樓組長笑稱通過微信排摸工作,他們都成為了“微信達人”“聊天達人”。

無門禁、老齡化、人口多……這個民生大居首創“一三九”工作法

樓組長陳小萍在排摸中發現自己樓道的返滬人員很多,情況複雜,她絲毫不敢疏忽,得知該樓道503室居民為重點疫區返滬人員,陳小萍堅持每日“三跑”“三問”,“有發熱嗎?有啥生活需求嗎?生活垃圾有沒有?”不管是清晨還是深夜,只要居委排查發現有重點疫區返滬人員,只需給社區醫院打一個電話,醫生就會火速趕來,及時上門做好登記信息。熱心志願者鄭金女、張阿琴看見居委幹部忙在一線,從熱心給居委幹部送慰問水果到自發參與一線人員排摸和口罩登記發放工作。

在殷行頗有名氣的星星點燈黨員先鋒突擊隊,在戰“疫”膠著中,隊伍不斷擴大,力量不斷加強。突擊隊員們立於寒風中,全天輪崗值守道口,做好“三必”,穿於冷雨間,為居民提供無償的溫暖“閃送”口罩服務。民警則是另一支重要力量,他們提供準確信息,保障了小區防疫工作的順利進行。外口辦工作人員陳民日常挨家挨戶上門排查的成果,關鍵時刻成為防疫排摸的寶典。僑之家熱心人士,抗“疫”時刻,成為了宣傳防疫的傳聲筒、揚聲器。街道紀工委充分發揮監督職責,組建社區監察員深入社區一線力破形式主義防疫,做好疫情防控監督員。為提高社區防疫安全係數,封閉式小區管理成為申城社區防疫的又一硬核舉措。民星一村第一居民區多為獨立式分散小區,封閉小區難度大,道口執勤,落實“三必”人員緊缺。面對這一困境,微信群裡黨員踴躍報名參與值守的信息不斷;機關聯絡員紛紛下沉社區參與執勤;城管中隊突擊隊員硬核參與,嚴控道口,守護安寧。此外宣傳員、帶片處級領導等搭建起各方各面的戰疫平臺。戰“疫”當中行色匆匆的社區保衛同盟軍,不分職業、不分身份,共同聚力,防疫的合力不斷積聚,硬核作戰釋放出防控的倍增效應。

“一三九”這三個倍數關係數字背後體現的是民星一村第一居民區各種力量疊加後所釋放出巨大的防疫倍增效應,這也正是上海214個街道(鎮)社區防疫聯防聯治的一個小小縮影。面臨著企業復工,返滬高峰,承受著輸入與防控的雙重壓力,街道7個新村片,51個居民區嚴陣以待,全面推廣一三九工作法,居委幹部全員上崗樹起防疫人牆,巧用微信小程序高效排摸返滬人員信息……社區中湧現出越來越多的硬核戰“疫”方法,終將迎來春和景明、春暖花開那天。(殷行街道供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