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憋瘋了怎麼辦?一次性跑完內中外環 看看這個空曠的大上海

疫情期間大家都宅在家裡幹什麼呢?在臥室餐廳客廳N日遊之後,又有網友“開發”出了各種全新路線,比如像網友調侃的那樣內環中環外環自駕遊,其實這也代表著廣大網友在對抗疫情面前的一種積極向上的樂觀心態吧。

在家憋瘋了怎麼辦?一次性跑完內中外環 看看這個空曠的大上海

如果認真考慮一下,這個內中外環自駕遊是否可行呢?從避免病毒傳染的安全角度來講,私家車內部無疑是安全係數較高的空間,無需佩戴口罩,同時,開放的道路空間空氣流通,也基本不存在病毒傳染的風險。而且,疫情期間全上海的道路都十分空曠,車流量極少,只要做到全程不下車,那麼總體風險極小。


根據網上的資料,上海內中外三環加起來的總里程大約為220km多,全程限速下行駛,大約需要三個多小時即可。我們從家裡出發,駕駛自己的威馬EX5 400純電車型,該車標稱NEDC續航里程為400km,實際在冬天開啟暖氣的情況下,行駛里程大約要打5-6折,那麼這輛威馬是否能順利跑完全程呢?帶著一點點的挑戰,我們在農曆初六的下午一點正式出發了。


在家憋瘋了怎麼辦?一次性跑完內中外環 看看這個空曠的大上海

出發時車輛已在位於張江的家充滿電,經由金科路上中環後走羅山高架路前往內環。羅山高架路是一條貫穿了內環、中環和外環的快速路,所以我們以羅山路為起始點,每走完一圈回到這裡換走另一圈。

在家憋瘋了怎麼辦?一次性跑完內中外環 看看這個空曠的大上海

在家憋瘋了怎麼辦?一次性跑完內中外環 看看這個空曠的大上海

滿電出發,小計里程清零

在家憋瘋了怎麼辦?一次性跑完內中外環 看看這個空曠的大上海

當天環境溫度為9度,空調設置為25度,外循環

在家憋瘋了怎麼辦?一次性跑完內中外環 看看這個空曠的大上海

空蕩蕩的金科路

在家憋瘋了怎麼辦?一次性跑完內中外環 看看這個空曠的大上海

經羅山路高架轉入外環內圈後不久,前往已經隱約出現南浦大橋的身影,此時前方在很遠處才有一輛車,這種空曠程度較之往常的凌晨還要誇張。

在家憋瘋了怎麼辦?一次性跑完內中外環 看看這個空曠的大上海

南浦大橋應該算是內環最重要的景點了,這座大橋始建於1988年,1991年正式通車,是上海市區第一座跨江大橋,並且完全由中國人自主設計完成,採用斜拉索設計。南浦大橋最具特色的就是其“盤龍昂首”的整體造型,浦西段引橋因為沒有足夠的空間建造所以只能以一圈圈盤旋的方式上升,第一次開車經過時很容易暈頭轉向。

在家憋瘋了怎麼辦?一次性跑完內中外環 看看這個空曠的大上海

進入內環浦西段後很快便是徐彙區,而地處內環西南角的這個上海體育場無疑是內環沿線的另一大地標,在上海人們一般稱它為“八萬人體育場”,因為據說它最多可以容納八萬人同時入場。在梅賽德斯奔馳演藝中心落成之前,這裡一直是大型演唱會的舉辦場地。

在家憋瘋了怎麼辦?一次性跑完內中外環 看看這個空曠的大上海

內環與延安西路立交


在家憋瘋了怎麼辦?一次性跑完內中外環 看看這個空曠的大上海

北內環與南北高架交界處

在家憋瘋了怎麼辦?一次性跑完內中外環 看看這個空曠的大上海

一路暢通無阻,再次回到黃浦江時,就是內環上的另一座跨江大橋——楊浦大橋了。

在家憋瘋了怎麼辦?一次性跑完內中外環 看看這個空曠的大上海

楊浦大橋於1993年通車,比南浦大橋晚了兩年,同樣採用斜拉索設計,主橋全長1172米。事實上在2000年之前,經由楊浦大橋和南浦大橋過江,是需要收取通行費的。

在家憋瘋了怎麼辦?一次性跑完內中外環 看看這個空曠的大上海

重新回到羅山路直奔S20外環,跑完整個內環耗時不到一小時,全程基本都以80公里/小時的限速行駛。

在家憋瘋了怎麼辦?一次性跑完內中外環 看看這個空曠的大上海

從來沒試過這麼好的路況

在家憋瘋了怎麼辦?一次性跑完內中外環 看看這個空曠的大上海

外環的路況同樣好到無法挑剔,包括通常必堵的徐浦大橋上引橋段也是暢通無阻。徐浦大橋通車較晚,為1997年,所以在這之前,此處往來浦江兩岸的貨車大多隻能通過輪渡的低效率方式。外環的路況同樣好到無法挑剔,包括通常必堵的徐浦大橋上引橋段也是暢通無阻。徐浦大橋通車較晚,為1997年,所以在這之前,此處往來浦江兩岸的貨車大多隻能通過輪渡的低效率方式。

在家憋瘋了怎麼辦?一次性跑完內中外環 看看這個空曠的大上海

過了徐浦大橋不久,就是有著亞洲最複雜立交橋稱號之一的莘莊立交了,往常這裡也是一個擁堵點,因為有大量車輛在此處需要往右併線轉入G60高速。莘莊立交建成於2001年,因為設計較早,對通行量的預計不足,導致此處擁堵十分嚴重。不過今天的莘莊立交又是另一番景象,幾乎沒有了大車的身影,可以以100公里/小時的限速全速通過。

在家憋瘋了怎麼辦?一次性跑完內中外環 看看這個空曠的大上海

外環漕寶路-吳中路路段,再往前外環/延安西路立交也是一大樞紐,向西可以轉入G50高速和虹橋樞紐方向。

在家憋瘋了怎麼辦?一次性跑完內中外環 看看這個空曠的大上海

整個外環的西北段尤其是顧村公園附近是車流量最少的路段,繼續往前就來到了外環隧道,這裡是寶山和浦東外高橋的連接地段,所以在平日裡盤踞著大量集卡和貨車,小車在此通行會有較大的壓迫感。外環線與黃浦江的兩個交匯點,南為徐浦大橋, 北就是外環隧道了。外環隧道建成於2003年,全長2880米,雙向8車道。

在家憋瘋了怎麼辦?一次性跑完內中外環 看看這個空曠的大上海

此刻的外環隧道到底有多空曠呢?前後只有兩輛車,前面一輛還是蘇州牌照的出租車,難道是從蘇州打車回上海的?因為疫情期間大部分陸路公共交通都中斷了,導致沒有私家車的人士出行變得困難,所以在疫情徹底結束之後,車市會引來一波井噴嗎?

在家憋瘋了怎麼辦?一次性跑完內中外環 看看這個空曠的大上海

出了外環隧道很快就來到了外高橋地區,而這裡標誌性的幾個大煙囪就是外高橋發電廠了,在天氣好的時候,在張江就能遠眺到這幾個醒目的煙囪。外高橋電廠是一個火電廠,總裝機容量為120萬千瓦,應該是上海地區最大的電站了。

在家憋瘋了怎麼辦?一次性跑完內中外環 看看這個空曠的大上海

再一次回到羅山高架路,意味著外環也全部跑完了。

在家憋瘋了怎麼辦?一次性跑完內中外環 看看這個空曠的大上海

外環全程約100公里,大部分路段限速100,部分路段80,全程以限速頂格行駛,最終顯示全程平均車速86,平均電耗為18度/百公里。

在家憋瘋了怎麼辦?一次性跑完內中外環 看看這個空曠的大上海

羅山路轉入中環內圈,開啟最後一段行程,沿途路況全綠

在家憋瘋了怎麼辦?一次性跑完內中外環 看看這個空曠的大上海

一路上看到所有的出租車以及部分私家車司機也都戴起了口罩。其實如果駕駛私家車的話,可以不必戴口罩。

在家憋瘋了怎麼辦?一次性跑完內中外環 看看這個空曠的大上海

第五次過江了,中環內圈從浦東到浦西,走上中路隧道。

在家憋瘋了怎麼辦?一次性跑完內中外環 看看這個空曠的大上海

空曠的中環

在家憋瘋了怎麼辦?一次性跑完內中外環 看看這個空曠的大上海

這麼好的路況確實是前所未見的,這麼空曠的城市也顯得這個世界很不真實。

在家憋瘋了怎麼辦?一次性跑完內中外環 看看這個空曠的大上海

中環路況是所有三個環線中最好的,路寬、路面平整、沒有大車,全程可以保持80公里的限速行駛,這樣的路況顯然很容易讓人犯困。

在家憋瘋了怎麼辦?一次性跑完內中外環 看看這個空曠的大上海

第六次也是最後一次過江,中環東北段走軍工路隧道回到浦東。

在家憋瘋了怎麼辦?一次性跑完內中外環 看看這個空曠的大上海

整個軍工路隧道內空無一車。

在家憋瘋了怎麼辦?一次性跑完內中外環 看看這個空曠的大上海

浦東段最東面的中環是車流量最稀少的一段

在家憋瘋了怎麼辦?一次性跑完內中外環 看看這個空曠的大上海

在中環東段車流最稀少的路段使用了一下威馬EX5的L2自動輔助駕駛功能,支持全速域ACC及車道保持,在這種路況下是完全可以做到解放右腳,同時降低駕駛疲勞的。

在家憋瘋了怎麼辦?一次性跑完內中外環 看看這個空曠的大上海

最終由金科路下中環回到羅山路,完成了三個環線的全部行程。

在家憋瘋了怎麼辦?一次性跑完內中外環 看看這個空曠的大上海

中環全程平均電耗為17度。

在家憋瘋了怎麼辦?一次性跑完內中外環 看看這個空曠的大上海

最終全程行駛共計235公里,與預期基本相符,剩餘電量為16%,剩餘續航里程82km。當然這個數據可能並沒有太多參考性,因為全程路況太好,剎車次數基本為個位數,全程平均車速在80公里左右,相對來說也是一個比較經濟的車速。在現實生活中,威馬EX5 400市區比較靠譜的冬季續航在200公里出頭,純高速則為200公里左右。


總結一下上海內環、中環、外環一口氣跑下來的感受。首先受疫情影響,全上海都在經歷著一個前所未有的超級路況,三條環線沒有出現任何擁堵點,從車流量來看,浦西大於浦東,其中中環東段,外環東段和北段是最空曠的路段。從景觀上來說,內環是最值得一跑的路線,南浦大橋、楊浦大橋、陸家嘴三件套等標誌性景觀一網打盡。中環是路況最好的,跑起來十分愜意,可以讓在家中久居的你得到心靈上的放鬆。外環限速最高,大部分路段為100公里/小時限速,跑起來最爽氣。畢竟對於車來說,長時間的停放也不利於車輛健康,所以藉此機會出來跑一跑也是不錯的選擇,但必須記得的就是,儘量不要下車,減少與外界接觸的機會。

最後,希望這次新冠肺炎的疫情早日過去,中國人民一定可以戰勝任何困難 ,讓我們的生活重新回到正軌!


在家憋瘋了怎麼辦?一次性跑完內中外環 看看這個空曠的大上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