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叛將史思明:為兒子千里送櫻桃,1年後死於兒子之手


詩曰:


櫻桃一籠子,半赤一半黃。

一半與周摯,一半與懷王。


大唐叛將史思明:為兒子千里送櫻桃,1年後死於兒子之手


作這一首《以櫻桃賜子朝義及周贄》詩的,並非唐朝知名詩人,而是發動“安史之亂”的元兇之一,唐朝叛將史思明。


史思明僭越稱帝之後,國號“大燕”,自稱“應天皇帝”,改元“順天”,定都燕京(即范陽),封長子史朝義為懷王,親信周贄為宰相,這首詩就是史思明寫給這兩個人的,描述了千里賞賜櫻桃一事。


上元元年(公元76年),史思明進攻唐朝,攻佔洛陽時,正是櫻桃成熟的季節。


大唐叛將史思明:為兒子千里送櫻桃,1年後死於兒子之手


吃著櫻桃的史思明,突然想到,兒子史朝義和宰相周贄都留在首都燕京,吃不到這麼好的櫻桃,便下令派人快馬加急送一籃櫻桃到燕京,給兩人嚐鮮。


意猶未盡的史思明,詩興大發,大字不識的他,絞盡腦汁,搜腸刮肚,終於吟出這首粗俗鄙陋的《以櫻桃賜子朝義及周贄》。


這首詩還有另一個版本:櫻桃子,半赤半已黃。一半與懷王,一半與周至(贄)。


大唐叛將史思明:為兒子千里送櫻桃,1年後死於兒子之手


史思明吟完後,部下紛紛鼓掌叫好,諛詞如潮,史思明捋須而笑,得意非凡。


但是,有一個名叫龍譚將領,不合時宜地冒出一句:“皇上這首詩真是絕妙,不過後兩句不押韻,如果調換一下順序,就更完美了!”


史思明聞言大怒,斥道:“韻是個什麼玩意?怎麼能把我兒子放到周贄後面!”龍譚嚇出一身冷汗,不敢再說話。


這首連打油詩都不如的爛詩,竟然被“大燕”的官員記錄下來,並廣為傳頌!


史思明不遠千里給兒子送櫻桃,顯示出溫情的一面,但是,如果就此認為他們是父慈子孝的模範父子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了!


大唐叛將史思明:為兒子千里送櫻桃,1年後死於兒子之手


因為僅僅過了一年,史思明就被這個兒子給送上了西天!


上元二年,史朝義率軍進攻陝州,被唐軍擊敗,史思明召來兒子,訓斥一頓,恨恨說道:“終不足成吾事!”史朝義聞言大驚,嚇得體如篩糠。


叛軍退守永寧後,史朝義奉命築城,城築好後,還沒來得及泥抹外牆。史思明巡視到此,看到後,把史朝義和駱悅等將領召至面前,嚴詞斥責,臨走時,還撂下一句狠話:“俟克陝州,終斬此賊!”此賊者,指的正是史朝義。


駱悅等將領深知史思明喜怒無常,殺人如麻,自己這夥人,早晚會被殺掉,於是,他們幾人遊說史朝義,先先手為強,除掉史思明,朝不保夕的史朝義同意了。


一天夜裡,駱悅等人率領300親信士兵,突襲史思明就寢的大帳,衝進去卻發現空空如也,不見史思明身影,這時,史思明的親兵,給他們使眼色,暗示目標在廁所。


駱悅帶人包圍廁所,捉到了正打算跳牆逃走的史思明,將他幽禁在柳泉驛。


大唐叛將史思明:為兒子千里送櫻桃,1年後死於兒子之手


行動期間,史朝義一直心驚肉跳,見到駱悅等人覆命,懸著的心才終於放下,偽造完史思明傳位給史朝義的詔書,駱悅等人用繩子勒死了史思明。


至此,史思明這位殺人惡魔,終於惡貫滿盈!此時,距離他僭越稱帝還不到兩年,距離他給兒子千里送櫻桃僅僅一年。


史書記載,史思明的部隊是叛軍中最殘暴弒殺的,攻破魏州後,一天之內就殺死三萬多人,平地流血數日!


史思明死後,屍體用駱駝運到燕京安葬,墳墓位於今天北京市豐臺區王佐鄉林家墳西。


參考資料:《新唐書》、《舊唐書》、《資治通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