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这次新冠肺炎,对我们传统中药复兴有没有帮助?

刘家小羊


本人中医药大学毕业,家里都是从事中医工作,也开了一中医诊所,十多年的工作感触很多!中医现在的环境的确不好,当然这几年好一些了,很多问题是经济利益决定,医院里的中医开中药能给医院带来多少经济利益,能给医生自己带来多少经济利益?我岳父从医五十年,他经常说一句话好中医不少,庸医更多,中医是循证医学,几千年积累的病例医案很多,但是因为经济利益让很多人根本沉不下心来研究中医!我省中医医院会号脉的中医少之又少,大多是做样子,有一个老师中医院知名专家,二级教授,他自己都问号脉真的能号出病来吗?中医分科过细,完全按照西医模式分科这本身就是一个错误,好的中医怎么能分科呢!中医从上到下的教育就出问题,民间的确有很多好中医!


厚土230


发展中医中药有点晚了,改革开放以前,大小医院保健站,农村乡镇医院有着大量的中医大夫,但没有传承的政策,使许多老中医没能把自己的技能传给子女,中医传统比较保守,有许多绝技秘方不外传,后来有了政策可把子女调到跟前学医,已经晚了,我有个同事父亲是当地三辈专看儿科的,把她调到身边学太晚啦,她父亲没几年就去世了,相当她父亲那一代的老中医,基本上在改革开放前期,大都去世了,后来中医也被打压,在世的老中医越来越少,现在重新重视中医水平需要长期行医不断总结经验,逐渐培养吧!还要最重要的是保证中药是地道药材,严历打击假冒伪劣药材的商人,重新给中医应有的社会地位。


何庆彬2


我不否定中医,也承认中医的历史地位。但是,不管人们多么的不情愿,中医没落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了。

题主问通过这次疫情,中医是否得到复兴?这个问题只有中医自己才能回答。事实上,十七年前的那场非典,就有人提过类似问题,十七年过去了,中医复兴了多少?

依我陋见,中医面临的不是复兴,而是如何与时俱进,实现自身的现代医学转型。现代医学发展到今天这种状态,人们的自主选择越来越多,决定一个行业的兴衰,完全取决于自身是否顺应人们的认可和选择,而非寄望于外力的保护。

所以,中医的衰落,并非源于有人别有用心“黑”中医,而是中医在现代医学兴起的时候没能跟上,甚至“今不如昔”。真正好的东西是不怕黑,黑不了的,越黑越光芒四射。

所以,中医别无选择,只有跟上时代步伐,让人们主动选择,成为患者的最佳选择,赶也赶不走,才是唯一的兴旺之路。若如此,堪称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最大贡献!


九十度水215257285


首先我以我药学系毕业的身份来说一下这个问题。中医和西医是目前还说国内医学的两大学派,由于种种原因,西医开始步步进逼中医,而许多中国学者对于传统文化的不自信,开始推崇西医,开始攻击中医称其为伪科学,更有甚者甚至喊出取消中医的口号,我们几千年的文化传承医学沉淀,无数的医学前辈总结的中医文化也逐渐的在国内走向没落,听起来说起来也是心酸。

社会在进步,生活节奏的加快,对于疾病的治疗也处于一种见效快就为好的时代,效果明显的西医自然地位就会高很多,而对中医是否有效果而产生疑惑也很正常。


中医和西医的思想就是不一样的。中医最为重要的就是整体论思维,而西医的主流还是还原论。

再就是中医擅长的是治疗慢性病,提高生活质量,所以说放眼望去中医在医院里也就只剩内科了,其他科室都以西医为主。但是如果中医消失,那就惨了,大部分西医无法完全治愈的慢性病就永远无法治愈了,比如说鼻炎,脱发,咽炎之类的。其次像癌症,糖尿病等等这种会大大降低生活质量切无法治愈或者说很难治愈的疾病中医就是提高生活质量的利器,在许多疾病的治疗中中医的作用都是不可取代的!

中医和西医都是为人类谋幸福的,没有谁比谁重要,缺了谁都是不行的,急症当然需要西医的快速抑制,快速治疗,靶向明确。慢症也少不了中医的培元固本,循序渐进。


回到这个问题,经过此次的新冠肺炎,中医是不是会复兴崛起这并不是一个医学问题,这是一个经济政治问题!中医的兴起,是伴随着中华民族主义的崛起和反智主义盛行而兴起的!!如果中医不好那韩国和日本为什么想要收为己用,谁在推动反智主义,大家也是可以自己思考的不是吗?

此次的疫情,对于医学的发展都有积极作用,中医和西医都是医学,所以对于中医的发现和认识以及复兴是有积极作用的。身为新时代的公民,我们要更好的更全面的认识,其实很多事物的衰落都是我们认识不全而弃之如敝屐的不是吗?

以上就是个人的拙见


且听安歌


上一次非典时代,中药的效果就已经很好了,并且还出了成品药连花清瘟。从上一次非典的过程中,基本上都已经吸取到了应有的教训,所以这一次中药的使用量已经达到了90%,已经不是上一次非典时代90%用激素的情况了。

唯一的区别就是用西药扼杀少数的人可以比较快速的控制疫情但是用中药,治疗的速度稍微慢一点,控制疫情的速度没有那么快,但是最起码那些治好的人以后的生活是有保障的。

但是中药复不复兴和这次疫情不会有很大的关系。毕竟现在连买一个炖药的药罐,都比较困难。我记得有一次我要给我老婆买顿中药的药罐子,我是跑了好几条街我才找到的。

现在药店里面卖的那种店药罐,那都是有金属部分,在底部的金属部分加热和药物产生反应以后药效就会损失。100%的那种瓦罐放在火上烧并且质量还好的那种药罐子非常的少,从侧面反映出现在吃中药的人真的很少。

我记得小时候那个年代的人还比较迷信,吃中药的也多,你平时时不时的可以看到马路中间有人倒一点药渣子到马路中间。那个时代有一种说法,就是如果你得了病,吃完的中药的药渣子要倒到马路中间,别人踩过那个药渣,以后你的病就会好了。

我并不是赞同这种迷信的做法,但是马路上的药渣子你可以看得出在那个年代吃中药的人还是比较多的,但是现在可能这个年代的年轻人都不知道有这种迷信的做法。

所以中医中药实际上还是在衰退的过程中,但是西医总有治不好的病,西医总会把非常多的病变成慢性病,所以中医仍然有生存的空间,有很多的病西医没有办法根治,但是中医有办法根治,所以有道德的中医仍然会有非常大的市场。


外语那点事


很残酷,应该并不会有所帮助。因为当年国医邓铁涛在SARS期间用中医治疗的所有病人零死亡,零后遗症,医务人员零感染。你看中医复兴了吗?关键还是中国市场下,在经济上,中医的利润产出比远没有西医高。你们懂的。


古道沧月


这个问题问得就不准确,传统中医是什么题主清楚吗?

严格来说,全世界的医学发展都经历了以经验、揣测来治疗的传统医学阶段,和基于自然科学高度发展、对于病理药理深入到分子层面的现代医学,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人类攻克了许多以前的绝症,平均寿命大幅提高。

说到传统中医,在过去没有严格完善的临床统计学的情况下,其有效率治愈率及毒副作用致死率都没有统计,验方更多是经验的传承,我小时候亲眼看过很多中医古籍的手抄本。而中医理论产生于人类自然科学极不发达的蒙昧时代,其理论根源是为周易,这可是人类望天而作的年代,连我们生活的地球和宇宙都不了解,更不知道世界上有细菌病毒等病原体,这不能怪古人,然后近代自然科学飞速发展之后,中医理论为什么还停留在上古时期而不能改进完善呢?

任何学科与理论的发展离不开传承与推翻,后人一定要比前人认识得更深更远,这样才能成为科学,违背科学发展规律只能是玄学或巫术之类。

传统中医有很多宝贵的财富也有很多错误的糟粕,需要后人以科学的精神加以扬弃,去伪存真,不断完善修正,这样才能融入现代医学的大家庭,为人类的健康做出更大贡献。


健康与财富思维


国人喝中药防治瘟疫,有着千年历史。在这个古老大地上,瘟疫相伴而生。据历史记载从西汉到清末,至少发生321次大规模瘟疫,可我们的祖先和前辈们依靠自己的智慧,与瘟疫生死对决,在有限时间内控制住疫情蔓延。

在长期历史实践中已结累了大量药方,并充分利用自己传统植物并熬制汤剂,更有效地防控和防御,使得瘟疫难以蔓延。从而避免了历史上1918年西班牙流感至近4000万人死亡。

同样,在2003年中医药预防非典中,效果显著。尤其广州中医学院应用中医药为主,医治患者零死亡,零感染。同样医护人员提前服用中药汤药,实现了零感染。并向兄弟单位推广。

虽说新型冠状病毒传染性强,对当今中医而言有着历代大量传统药方,对预防,避免感染,可以说完全做到的。

目前大量中医专家已到武汉,进行专业指导,通过中药方进行干预和预防,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感染风险。

未来,中医将迎来第二春!让所有人意识到传统中医是多么伟大。唯有继承和发扬!


大奇兄


经过这次新冠肺炎的防治考验,应该绝对是个振兴中医的很好契机。

其实,早在17年前的非典防治期间,中医治疗就已经显现出了优于西医治疗的很好效果。

在广州一家中医治疗为主的医院,在对非典病人的治疗期间,实现了四个“零”的绝对优势效果。从别是: 零死亡,零感染,零转院,零后遗症。

而西医大量使用激素和抗生素治疗的结果,即使当时患者没死,但后来大多数都陆续患上了股骨头坏死等严重的后遗症,给患者后期生存、生活造成很大困难和痛苦。

在本次新冠肺炎的防治过程中,以科学精确著称的西医,同当年面对非典一样,显得束手无策。

但在有些人眼中“不科学、稀里糊涂”的中医,却大显身手。使轻症很少转化为重症;使重症逐步转化为轻症。有效降低了患者死亡率,同时提升了治愈率。充分证明了中医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其经验理论和疗效是确切的,科学的。

从政府投入和患者治疗负担水平方面讲,中医的投入是最少的,对患者治疗的疗效是显著的,治疗后的副作用和后遗症也是最小的甚至没有。

所以经过这次疫情考验,希望社会各界都能携起手来共同支持国粹中医的发展,促进中西医科学有效结合,形成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互取所长,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态势。



酒泉老聂


全文如下:毛主席:“这项工作,卫生部没有人干,我来干。”“要尊重我国有悠久历史的文化遗产,看得起中医,也才能学得进去。” 毛主席认为,中西医互相学习的中心环节首先应该是西医学习中医。西医学习中医是光荣的,因为经过学习与提高,就可以把中西医界限取消,成为中国统一的医学,以贡献于世界。 1954年6月5日,毛主席在与时任北京医院院长周泽昭谈话时着重指出:“第一,思想作风上要转变。要尊重我国有悠久历史的文化遗产,看得起中医,也才能学得进去。第二,要建立研究机构。不尊重,不学习,就谈不上研究。不研究,就不能提高。总是有精华和糟粕的嘛。这项工作,卫生部没有人干,我来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