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庙号为何只有两位为“神”,这个“神”代表着什么?

冉之酉色


这里是平興论史。

首先纠正提问者的观点,据小编所知,题目所谓的两个“神”应该是宋神宗赵顼与明神宗朱翊钧。其实在使用庙号的国家之中,以神宗作为庙号的可不仅仅只有两位,总共加起来可能有八九位之多,比如说越南李朝神宗李阳焕、大理神宗段智祥、越南广南国神宗阮福澜等等,这个庙号的普及性是在两宋之后才开始广泛普及的。

而我认为庙号是神宗的皇帝有部分相似之处。我们通过明神宗与宋神宗的对比来对神宗庙号进行更深层次的一个刨析。

  1. 一般庙号神宗的皇帝所处的时代都处于历史的中晚期,无论是宋神宗明神宗还是西夏神宗都是如此,他们所处的时代风云突变,他们所面临的苦难更是其他时代所无法睥睨的。
  2. 庙号为神宗的皇帝争议性都非常的大。宋神宗时期的王安石变法以及五路伐夏都受到极大的争议,历史上对这些行为更是褒贬不一。再说到明神宗,几十年不上朝,万历三大征
    ,再加上“明亡实亡于万历”的说法,不难看出各代人对明神宗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所以庙号神宗的帝王在历史上往往都是存在争议,功过参半的。
  3. 庙号神宗的帝王在位时间相对较不短。这是小编个人总结的观点,无论是宋神宗还是西夏神宗,更甚者是明神宗,在位时间都相对较长(短则十年,长则三十年左右),其中还有一个共性,他们的父辈或者是祖辈都基本上不是正统大宗皇室血脉,而是靠远支继承大统的方法继承皇帝位。比如说神宗的父亲英宗赵曙,又或者是明神宗爷爷朱厚熜,他们都是远支继承大统,都有过像濮议之争以及大议礼之类的礼仪性事件,而夏神宗更是靠废除夏襄宗而登上皇位的。

以上便是所有内容。


平興论史


这个问题一看就是一个有趣的八卦问题。既然只有两位皇帝的庙号是“神”,想来也不是什么好寓意。



古代皇帝的称号特别多,先来捋一捋!

庙号始于商朝,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祭祀供奉时所用的名号。在汉代只有少数有大功德的皇帝才会有庙号,隋唐之后每个皇帝才都有庙号。庙号一般为太祖、太宗、高宗、仁宗等等。庙号是皇帝本人死后,后人根据其一生之功过给予的一个评价,甚至是盖棺定论的评价。一般开国皇帝就是太祖,如宋太祖,仅次于太祖就是太宗,如唐太宗,如果是个宽厚仁慈的皇帝,可以称作仁宗等等。


谥号也是由后人评定的,每个皇帝都有,起初谥号的字数很少,如汉文帝刘恒谥号“文”。也有不好的谥号,如隋炀帝谥号“炀”,这是唐高祖李渊追谥的。后来皇帝谥号的字数越加越多,后代子孙恨不得把所有美好的形容词都加上,有些已经不够客观公正了,比如中国历史上最长的谥号是清太祖努尔哈赤,谥号是: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



年号是封建皇帝纪年的名号,一般新君继位都会更改年号,或者遇到重大事件,皇帝一开心也会改年号,唐高宗李治在位三十三年,先后用了永徽、显庆、龙朔、麟德、乾封、总章。咸亨、上元、仪凤、调露、永隆、开耀、永淳、弘道十四个年号。可以卫冕改年号达人的称号了。明清两代,皇帝就不改年号了,自始至终都只用一个年号,比如康熙、乾隆。



这么多称号实在太难分得清了,为了简单方便记述,现在我们一般对隋以前的皇帝多称谥号,如汉文帝、晋武帝、隋炀帝等。唐至元朝的皇帝多称庙号,如唐太宗、宋仁宗、元英宗等。明、清两朝的皇帝多称年号,如嘉靖皇帝、唐熙皇帝等。

回到题目中来,古代皇帝两位庙号带“神”的,一个是宋神宗赵顼,一个是明神宗朱翊钧。他们两个有个共同的特点,在位时都实施了变法。

宋神宗即位时北宋已经是内忧外患,国库空虚,他积极主张变法,与王安石一拍即合,开启“熙宁变法”。由于变法极大的触犯了享有特权的大官僚、大地主、大商人的利益,因此反对派的强烈抵制给宋神宗带来很大压力,几次摇摆不定,最后以失败告终,自己也忧郁而终。他一系列变法的措施在他死后也都被废除。


宋神宗死后,反对派大臣们在为他选庙号的时候,选了这个“神”字,在古文中“民无能名曰神”,意思是老百姓没法来给称号的人,叫做神,后一句是“不名为善”,指没有一个可称为善的。所以“神”字明褒实贬,实际上是讽刺宋神宗,变法不仅没有解决实际问题还把国家搞得一塌糊涂,在位期间主动对西夏发动的战争也是伤亡惨重,毫无功绩可言,没有一件事可以称为善的。宋神宗虽然变法失败了,但他确实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皇帝,”神“的评价有些过分。


另一位明神宗朱翊钧,就是万历皇帝,的确是一位昏庸皇帝,是大臣张居正一力主张变法,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是他自己是贪酒、贪色、贪财而又贪权,二十多年不上朝,党争严重,朝政腐败,他死后24年,明朝就灭亡了。所以“神”这个评价委实不冤。

——THE END——


史海扑通


中国历史上曾带有“神”庙号的皇帝一共有5位,分别是北宋神宗赵顼、大理神宗段智祥、西夏神宗李遵顼、明惠宗朱允炆(1402年,朱棣攻占北京后,朱允炆下落不明,时驸马都尉梅殷在军中,听从黄彦清的意见,为发丧,追谥孝愍皇帝,庙号神宗,但这庙号不为朱棣所承认,因此历代皆不认)、明神宗朱翊钧。



首先我们看看《逸周书.谥法解》对于“神”的解释:“民无能名曰神;壹民无为曰神;安仁立政曰神;物妙无方曰神;圣不可知曰神;阴阳不测曰神;治民无为曰神;应变远方、不疾而速曰神;能妙万物曰神;道化宜民曰神; 显仁藏用曰神;则天广运曰神”,其实说白了“神”在谥号上的解释就是无法评价,说他好其实他并不好,说他坏其实他也不坏,就是处于模棱两可的境地,不好评价。

纵观获得“神”庙号的皇帝似乎也的确是印证了这种说法,那就是处于好坏之间,有功于社稷,但同时也有害于社稷,所以不明确到底给他什么庙号好,也就只能给他“神”的庙号。



首先北宋神宗赵顼。他的评价在史书中就是两极分化的,《宋史》说他“其即位也,小心谦抑,敬畏辅相,求直言,察民隐,恤孤独,养耆老,振匮乏;不治宫室,不事游览,励图治,将大有为”,就是他怀抱富国强兵的思想,励精图治,一心想将大宋治理成一个盛世,是个有为之君。但《宋论》却说他“夷考宋政之乱,自神宗始。神宗之以兴怨于天下,贻讥于后世者,非有奢淫暴虐之行,唯上之求治也亟,下之言治者已烦尔”,就是作者王夫之认为宋朝朝堂政治的混乱就是从神宗开始的,因神宗的摇摆不定,导致宋朝新旧两党的党争越来越严重,因此此后的宋朝是腐败横行,民怨沸腾,党争不断,直至灭国。



可以说宋神宗成就了北宋,但同时也毁了北宋。当时在宋神宗的支持下,王安石得以在北宋顺利的实施“熙宁变法”,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充实了政府财政,提高了国防力量,为北宋延续了50余年的国运。但是之后因宋神宗的意志不坚定,在新党、旧党的摇摆不定,导致宋朝的党争越来越严重,再加上他的改革既想增加财政收入,又不愿损害上层既得利益者,最终负担只有转嫁到下层人民身上,因此百姓的怨恨越来越重,如此也就为日后的北宋灭亡埋下了伏笔。



其次是大理神宗段智祥。他算是大理国难得的明君,《南诏野史》称:“举贤育才,时和年丰,称治国焉”,他在位35年,政治清明,广纳贤才,使得大理国有了一番新的气象。按理说这样的明君不会配上“神”的庙号,但是却的确是用了,究其原因在于段智祥这人虽圣明,但同他的父亲、兄长一样,笃信佛教,为此在位期间也是大修佛寺,大理本是小国寡民,这等规模的修建行为对大理已经算是伤筋动骨的了,此后在大理正处于多事之秋,蒙古对其虎视眈眈的时候,段智祥又是不管国家安危直接退位做了和尚。如此作为,自然是让段智祥变成了一个不好但又不坏的皇帝。



再是西夏神宗李遵顼。他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状元皇帝,1203年,廷试进士第一名,得状元。1211年8月12日废襄宗自立,改元光定。能中状元就说明李遵顼的能力并不差,史书赞其“端重明粹,少力学,长博通群书,工隶篆”,按理说这样人当皇帝肯定不会差,但事实上当时的西夏是被他弄来是乱七八糟的,因他在任期间采取依附蒙古,而对抗金朝的国策,因此导致西夏时常被蒙古征调士兵去协助攻金,又因此经常被金国进攻,所以此时的西夏是战争四起,弄的是民怨四起,经济被严重破坏,国力开始直线下降。



但是不得不承认李遵顼依附蒙古,对抗金朝的国策并不是没有成国的,首先西夏若不是选择依附于蒙古,以西夏的国力不出半月就会被蒙古击溃,再是在对抗金朝期间,西夏的版图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大,巩州、庆原、延安、保安州、庆阳府、邠州等原属于金国的领土都被西夏所占。所以在理论上来说李遵顼对于西夏是有功也有过的皇帝,你说他没功,他却是替西夏开疆扩土了,你说他有功,他却造成西夏国力的极速衰退。如此,用“神宗”刚好,既然不好定庙号,那就索性用“神”。



之后是明惠宗朱允炆。朱允炆曾经得到的庙号就是“神宗”,究其原因在于他未能保住自己的国家,靖难之役他错误的指挥,导致朱棣得以成功入主北京,最终国破家亡,这就是他错的地方。但是又不能不说朱允炆是个坏皇帝,他一登基就废除了朱元璋遗留下来的暴政,释放了朱元璋时期被诬陷的官员,同时大力推行减税政策,减少了江南的过度的土地税,尤其是减少了富庶的苏州和松江这两个府的土地重税。这等作为如果朱允炆不丢掉国家,他绝对会是一个流芳百世的仁君典范,但可惜的是因他自己的一系列错误决策导致他丢掉了国家,因此有功于社稷,但却也有害于社稷。



最后是明神宗朱翊钧。明神宗在位四十八年,前十年奋发图强,在张居正的帮助下开创了“万历中兴”,得以让明朝继续延续近百年的时间。中间十年由勤变懒,随着张居正的去世,明朝开始走向衰落。最后近三十年“万事不理”,但又不愿意放权,始终手握权力,最终明朝危机彻底爆发,此时对内朝堂党派林立,门户之争日盛一日,互相倾轧,朝政日趋腐败,对外辽东惨败,后金开始崛起,成为了明朝最大的威胁,并最终被金所灭。正所谓“明之亡,实亡于神宗”,如此神宗他虽说有功于社稷,带领明朝走向中兴,但却也有害于社稷,明朝自神宗开始走向了彻底的衰落。



终上所述,历代庙号带有“神”的皇帝,都是那些不好评价的皇帝,好的庙号给他不合适,坏的庙号给他也不合适,如此在两难的情况下,用“神”这样不好又不坏的庙号是再合适不过的啦!


澳古说历史


庙号与谥号皆是对古代皇帝的一种评价,不过后期的谥号泛滥,越来越长,失去了他的本质,而庙号不同,大多时候,能够反应一个君主在任期间的表现。

神宗也不只有两位,宋神宗、西夏神宗、大理神宗、明神宗,外加越南高丽的,也不少。单说中国宋、西夏、明这三位神宗。

为什么庙号里会有一个神呢?

实际上,神宗是个看着好听实际上难听的庙号,能得到这个庙号,意味着国家基本没治了。

宋神宗赵顼,锐意改革,启用王安石,施行变法,虽然变法的内容想着利国利民,但实行起来,困难重重。最终的结果是天怒人怨,变法失败。在位期间虽有熙河开边,但却拖累了宋朝的人力和国力。之后五路攻打西夏,以及永乐城之战,以失败告终。

有说法,北宋之亡,实亡于熙宁,虽有武断之嫌,但也反映了神宗年间的变法于北宋确实有些不好的影响。

故其死后,司马光等旧派势力上台,给他的庙号是神。

而西夏神宗李遵顼,自幼聪慧,是历史上唯一一位状元皇帝。这位爷呢,跟宋神宗不同,绝不改革,全盘接受上一任自取灭亡的政策,联蒙抗金。按理说以此时西夏,金,蒙古的势力对比,联金抗蒙才上上计,但这位爷不听,依蒙古,全力攻金,强行破坏金夏关系。太子李德任以储君之位,出家之行进谏,反而被罢黜,囚于幽州。

西夏本就小国,此时的国力更是弱小,军队早已垮掉,于是在接二连三的败仗中,夏神宗意气更盛,打不过非打,最终被逼退位,之后1226年五月蒙古攻陷西夏河西,这位爷死了。

而明神宗也不是好皇帝,他就是著名的万历皇帝。名字太复杂,不写了,这位皇帝前十年有张居正帮助,国家蒸蒸日上,所谓万历中兴,然张居正死后,万历开始荒于政事,数十年不上朝,党争严重,使明朝走向灭亡。

也正是在万历年间,东北满族崛起,十七年萨尔浒之战,明朝失去辽东的控制,这位爷死后二十四年,明朝灭亡。你要非吹他几十年不上朝国家照样运行正常,那我没话说。

可见神宗不是什么好庙号。另外逸周书里面那个是谥号,就是什么什么曰文曰武,那是谥号,不是庙号。


方山中人


两个庙号称神的皇帝分别是宋神宗赵顼和明神宗朱翊钧,明神宗比较有名。那个那个坚持年不上朝的万历皇帝,所谓“庙号”皇帝去世以后,后人祭拜他用的名号,也不是所有的皇帝都有庙号。

我觉得宋神宗和明神宗,两个人经历有些相似,宋神宗赵顼开始有满腔的热血,一身的抱负,他主持王安石变法,他历经图治,努力把国家治理好,但是此人后来却一蹶不振,雷声大雨点小,没有韧性,没有毅力,后来干脆破罐破摔了,他死后人们黑他取了“神宗”这一庙号,看似是抬举他,其实就是贬低他“神一般的人物”



明神宗朱翊钧,更是逗趣,他是明朝的第13位皇帝,幼年继承皇位,在位整整48年也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但是他在位48年里,却有28年的时间不上朝,不工作,不上班,甩手大掌柜,提起这位皇帝,他甚至比宋神宗更神,他上任的早期,也就是成年以后,他也励精图治,努力要把大明江山治理得井井有条,欣欣向荣,他还重用自己的老师,张居正实行变法,但是变法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得到推行。


1582年张居正在家中病逝,万历皇帝却带着人抄着老师的家,看来他对这位老师也是恨之入骨,万历皇帝最让人称奇的就是,他连续28年不上朝,可以说在明朝是最懒的一位皇帝,每天睡到日上三竿该怎么玩怎么玩,也没有人架空他,更没有人反对他,简直就是太神了,所以他去世后,也被大臣们起了一个“神宗”的庙号,来挖苦他。

总结:这两位神宗在位的时候都资质平平,没有什么功绩,虽然前期都励精图治,有满腹的报复,经历过几次失败和挫折之后,干脆破罐破摔,他们都是无法承受挫折和压力的人,不过他们确实也配得上自己的庙号“神宗”。


佳宁姐姐说历史


第一位被尊为“神宗”的皇帝是宋神宗赵顼。宋神宗是北宋的第六位皇帝,宋英宗赵曙的长子。他自幼便拥有雄心壮志,以祖宗数次北伐失败为耻,渴望长大后可以建功立业,“雪数世之耻。”他继位之初,因亲眼目睹北宋积贫积弱的状态,所以开始调王安石进京,开启“熙宁变法”。王安石的变法共分三部分,分别是:富国之法、强兵之法和取士之法。

结果新政刚一出台,便遭到了守旧派的强烈抨击,守旧派不仅在内容和效益上对王安石产生质疑,而且还从道德上谴责王安石数典忘祖。但王安石不为所动,坚持变法,并喊出了:“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的口号。宋神宗则对王安石表示全力支持。后来在王安石的主持之下,宋朝不仅颁布实行了均输法、青苗法和农田水利法,而且还出兵抵御西夏,拓地五州。但后来因反对派势力太大,神宗摇摆不定,变法开始摇摇欲坠。之后宋神宗亲自主持改制,还利用西夏皇室内乱五路伐夏,但最终却是功败垂成。

当宋神宗去世后,当时的官员进献了“神宗”这一庙号,虽然他们对外宣称是:“庙号之建久矣,其间圣贤之君作,而应天下之治者多矣,然未有神宗为号者,抑神也者。”他们认为赵顼的功绩堪比尧舜,简直超越了“神”,但实际上这是北宋官员明褒实贬的一种手法。守旧派本就不赞同宋神宗启用王安石变法,而宋神宗最后的变法也以失败告终,所以在他们心目中,宋神宗是无能的。周公谥法第一句就是:“民无能名曰神”,由此可见北宋官员的用心。

而古代历史上第二位被称为神宗的则是明神宗朱翊钧,提起朱翊钧这个名字大家可能不是很熟,但要说起万历皇帝,大家是不是就觉得熟悉多了。与宋神宗一样,明神宗在继位之初也启用了张居正进行变法,让国力蒸蒸日上。但张居正一死,变法便终止了。后来他更二十多年不上朝,让国家机器差点停止运转,官员腐败也日益滋生。东北的满族,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兴起。所以明朝官员给他上庙号“神宗”,名为尊崇,实则是在讥讽他无所作为。因此,“神宗”这一称呼,其实是古代官员讽刺两位皇帝的。


迷失了方向的马


庙号是中国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宣奉祀时追尊的名号,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如太甲为太宗、太戊为中宗、武丁为高宗(成汤有可能是太祖)。庙号最初非常严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开国君主一般是祖、继嗣君主有治国才能者为宗。

庙号代表着后继子孙对自己祖先的美誉,君王死后会在太庙中供奉。而“神”这个字,在庙号几乎只有宋神宗,和明神宗呢。毕竟中国古代人对于“神”是有信仰的,人们相信神的力量,一般神这个字很少出现在人的字号之中,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要用“神宗”这个庙号呢?

在政和三年徽宗为神宗加谥号的时候就会被改成其他字了。其实不光是政和年间,神宗刚去世,守成派大臣重张朝纲的那时候,他们也没想过要用庙号贬低神宗,毕竟皇帝是国家的大体,更何况是已经去世的皇帝。他们公然玩这种以权谋私的游戏肯定是会受到舆论批评的。

(宋神宗图 )

然而这个“神” 又代表着什么呢?

以下是宋神宗去世几个月后出炉的“大行皇帝庙谥议”中,礼官阐述使用神宗作为庙号的原因——“粤庙号之建久矣。其间圣贤之君作。而应天下之治者多矣。然未有以神为号者。抑神也者。妙万物以为言、而难其称欤。抑天之所启、以配大行之庙乎。书载益称尧德。曰乃圣乃神。乃武乃文。盖圣神所以立道。文武所以立事也”(大意是:古代那么多好皇帝,没有一个用神字作为庙号。至于原因,可能是《周易》上说“神能够以自己的力量使得世间万物发生变化,以此体现自己的意志。”说明神这个字很难用来形容一般的皇帝。也可能是老天爷专门空着这个字,等着大行皇帝来用吧。在《尚书大禹谟》里,益也说到“帝堯既称得上是圣人又有如神明,既有武功又有文德。”所以圣人之德和神明之力是用以赞扬君主能传播正道,而文治和武功则是用来赞扬君主能很好地处理国家大事的)

由此可见当初以“神宗”作为庙号并非是一般人传的那样是因为“赵顼皇帝死后,守成派大臣以庙号来贬低他”其实神宗这个称号从四书五经之一的尚书里就可以找得到,并且是对古代圣明帝王之一的尧的称呼。

神宗原本的谥号“绍天法古运德建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也并不差,但是大臣们却还认为赞美的不够。要改。最后改成了“体元显道法古立宪帝德王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这长达20个字的谥号。所以如果“神宗”这个庙号真的那么差,他们早就想到更改了,而不是继续沿用。

“神宗”这个庙号是宋神宗去世后司马光等一批反对新法的大臣得势后为赵顼皇帝所上的,而反对司马光等守成派大臣的变法派大臣,会沿用守成派大臣所上的庙号,也说明神宗这个称号也是当时变法派大臣赞美赵顼皇帝有有尧一般的圣德,而哲宗的圣德也比得上舜,和所谓的“民无能名曰神”根本扯不上关系。当然这纯粹只是一种公式化的赞美,并不代表他们自己的褒贬态度。

此外说个历史冷知识——拥有长达二十个字的谥号的宋神宗,卫冕了“中国历史上谥号最长的皇帝”这顶桂冠长达四百二十五年,是这顶桂冠的最长卫冕者,直到嘉靖十七年明世宗为明太祖更改谥号以后才超过宋神宗。


雾影水


在古代东亚,皇帝或者国王,都存在着“庙号”,在唐朝以后,庙号基本上是用来评价帝王的生平功过的。在古代中国历史上,以“神宗”为庙号的皇帝有三位:北宋的宋神宗、西夏的夏神宗和明朝的明神宗。其中,宋神宗和明神宗为正统王朝的皇帝,而夏神宗为割据王朝的君主。

那么,“神”代表着什么含义?

这一切,要从最早的那位“神宗”——宋神宗说起。

北宋悲歌

从某个角度来说,即便是宋徽宗在位后期,没有金兵南下,依照大宋朝的朝政腐化程度,北宋朝廷也已经进入了倒计时状态——毕竟,农民起义此起彼伏,而宋徽宗则丝毫不知爱惜民力。

其实早在宋仁宗时代北宋就存在严重的腐化现象。宋仁宗为此还推行了“庆历新政”,希望可以革新弊端,但这个新政很快失败了。宋仁宗死后,继位的宋英宗在位只有四年,之后便是宋神宗继位。

神宗皇帝事实上接手的是仁宗留下的烂摊子。宋神宗面对日益严峻的社会问题,于是支持王安石进行变法。不过,封建社会里,变法成功率极低,几乎很少有成功的案例。最终,王安石变法归于失败,更加可怕的是,基层的官僚通过“变通”执行王安石的政令,导致北宋百姓的负担更严重,社会问题的严重性也更是雪上加霜。

对于这一切,宋神宗丝毫拿不出解决方案。最终,含恨去世。

去世的时候,朝廷的官员为神宗上庙号的时候,根据周公谥法中的“民无能名曰神”,(意思为民众无法评价才叫做神),将宋神宗的庙号制定为“神”。所谓“无法评价”,其实是一种委婉说法,可以视为无能、荒唐、可笑的代名词。

而“宋神宗”这种情况,给后世开了一个先例,那就是将变革失败或者在位期间无能的皇帝的庙号,制定为“神宗”。后世的西夏神宗和明神宗,都属于此类。

西夏神宗

西夏神宗在位期间,西夏外有蒙古对西夏虎视眈眈,但即便如此,西夏神宗还是坚持同金国进行常年战争,最终,西夏的精锐和财富,大多葬送在金夏战争中,而西夏在这场战争中,没得到任何好处。

西夏神宗去世后没几年,蒙古灭亡西夏。可以说,西夏的灭亡,西夏神宗占据很大责任。

明神宗

明朝万历皇帝在位期间,万历帝贪图享乐怠政,万历朝廷统治下的少数民族地区对万历朝廷发起反抗,其中最典型的则是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汗国,而汉族百姓也因为万历帝的敲骨吸髓而十室九空、民不聊生。明朝的灭亡,万历帝责任很大。


藤树先生


简单来说,因为神宗这个庙号出现的比较晚,但也不止两位。

庙号最初是祭祀用的,是逝去君主于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起源于重视祭祀的商朝。

按商朝的规矩,君主去世后会专门建立专属的家庙祭祀,但在几代之后,家庙数量越来越多,再祭祀就浪费人力物力了,这时候,就会将血缘离现任君主比较远的君主家庙毁去,将其神位移入太庙,合并祭祀,这个过程被称之为祧。

而对于那些对国家有重大贡献、值得子孙永远祭祀的君主,就会特别追上庙号,以示永远立庙祭祀之意,称为不祧。

也就是说,在最开始的时候,庙号是稀缺品,只有少数君主能够获得。按商朝的规矩,庙号只有“太、高、世、中”四种,再结合“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组合成七种庙号。

为什么不是八种呢?原因是“中”其实是中兴之意,是继承而发扬光大者,而“祖”的要求是有开拓之功,往往是开创者,二者相互冲突,历史上并不存在中祖这一庙号。


商朝对庙号议定很谨慎,三十余位君主都没把七个庙号用完。周朝取而代之后,用谥号(一或两个字)进行盖棺定论,庙号被废除。

相比之下,谥号更具普适性,因为庙号都是表赞扬的,而且是高度赞扬,数量稀少。谥号则分为赞扬的美谥、贬低的恶谥和惋惜的平谥,且评价对象不局限于君主,诸侯大臣等都有资格平定,到得后来,一些大家族的先辈也有了谥号,谥号数量极其庞大。周朝还出现了一本《谥法》专门用来解释谥号用字,只要符合释义中一项或多项,就有可能获得这个谥号。

一般情况下,庙号跟谥号都是死后议定,由大臣商议,选出几个,新任君主裁决,选出最终答案,只有一个皇帝生前就给自己选好了,那就是曹魏烈祖魏明帝。

这样就有操作空间了,毕竟“祖有功而宗有德”只是一个说辞而已,只要新任皇帝愿意,说先帝英明神武、名为守成,实为开创,谁敢说半个不字?尤其是在君权逐步加强后,庙号就日趋廉价,以至沦为标配,而谥号更是全为没谥,且越来越长。

早在汉朝再度使用庙号开始,庙号就有些不够用了,出现了显宗、威宗等汉朝新创庙号,到了唐朝,那是完全不够用了,此时庙号已成皇帝标配,七个哪里够,必须新创,怎么创呢?

唐朝人向汉朝学习,从谥号里面借字,确切的说,是把美谥里的字借来组庙号,毕竟庙号都是为了赞扬嘛。于是文宗、武宗、宣宗等接连面世。

宋朝人却不喜欢这种方式,他们喜欢直接从字义出发,选择寓意美好的字眼来组庙号,比如英宗出自“三代之英”,哲宗出自“世有哲王”,寓意都很美好。

神宗就是宋朝才有的庙号,首次获得者是宋神宗赵顼(xū),宋英宗长子。那神宗里的“神”是什么意思呢?

《宋大诏令集》载:“粤庙号之建久矣。其间圣贤之君作。而应天下之治者多矣。然未有以神为号者。抑神也者。妙万物以为言、而难其称欤。抑天之所启、以配大行之庙乎。书载益称尧德。曰乃圣乃神。乃武乃文。盖圣神所以立道。文武所以立事也。大行皇帝尊谥。自天赐之曰英文烈武圣孝皇帝。庙曰神宗。”

这段话的意思很明确,先说明庙号是留给圣贤之君的(上庙号必备),然后讲述那么多明君,都没有用神宗的,大概是因为神能够用自己的力量让世间万物发生变化吧。又大概是老天专门留着这个字,等着先帝用吗?《尚书》说帝尧又是圣人又有如神明,既有武功又有文德(说这个庙号有多好,哪些明君用过类似字义),所以圣人之德和神明之力是用以赞扬君主能传播正道,文治和武功则是用来赞扬君主能很好地处理国家大事的。以上说完,奉上庙号神宗,谥号英文烈武圣孝皇帝,全是美谥,后来还加长到二十字,霸屏两百余年。

有说法认为宋神宗支持变法,翻身的旧党为了报复,故意选了个明褒实贬的神宗庙号给他,这是瞎扯,先不说庙号都是褒义(只是由于褒义等级不同分出高低),单说神宗这个庙号,就没有明褒实贬,就算有,后来旧党很快就倒台了,而庙号这东西,是可以改的,但宋神宗还是宋神宗,足以说明这个庙号本身没有问题,完全是对宋神宗的褒扬。

宋神宗以后,还有西夏神宗、大理神宗和明神宗,明惠帝朱允炆曾被上庙号神宗,朱棣不予承认,明朝官方也没承认,不算。要是放大到整个东亚的话,还有高丽神宗、阮神宗、黎神宗。

先看明神宗。

《明光宗实录》载:
先是,内阁拟谥显宗恭皇帝,廷论未惬。兵科给事中魏应嘉具疏言:夫谥,追崇之大典也。古东晋恭帝、隋末恭帝二号,当时光景已不堪言。追惟先帝圣谟不可殚述,而四十年雷霆在上,今古所无。神矣烈矣,无以复加矣。以至圣至神之先帝,持众羙而效之,光昭万世,犹恐不至。乃草草举事,取证谥书,令先帝盛羙不彰,何哉?乃再集议于东阁,改今谥。
臣等历览前徽,参稽令典。帝尧运乃神之德,爰号神宗。成王赞惟显之天,尤称显行。简编具载,轨迹可循。有如我大行皇帝······臣等谨协佥同之议,式符节惠之称。大行皇帝尊谥宜天锡之曰: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庙号神宗。

这两段记载说明了一件事,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yì)钧一开始的庙号是显宗,参见汉显宗汉明帝,这明显是非常好的庙号,但有人出来挑刺,以谥号入手,认为恭皇帝不吉利,内阁商议后,把显字挪到了谥号,庙号变成了神宗。

转过头来看西夏神宗和大理神宗这些神宗,基本都没什么建树,多是臣子跟风拍马之举,以彰显先君的“莫大功绩”。

总的来说,神宗与“神”字在谥号中的释义无关,甚至与皇帝生前的作为也没多大关系,比较庙号本身就是褒扬性质的,夸的少不代表没夸,唐朝以后,像宋徽宗之流都有庙号,还能指望庙号公正到哪去呢?

不过客观地讲,宋神宗的贡献算是最大的,神宗这个庙号也是实实在在地赞扬他,他也名列宋朝五大不祧之君(由于庙号泛滥,有庙号的也会祧)。


平沙趣说历史


宋神宗和明神宗。神在古代的谥号体系中,并不算是一个恶谥,相反还有夸奖的含义。具体来说,宋神宗前期王安石变法,后期变法失败,罢斥王安石。明神宗前期有张居正辅政,实行改革,在政治和经济上取得了不少得成果,后期神宗亲自执政,开始荒淫无道,几十年不上朝,与民争利,可谓腐败到极点。综合明神宗和宋神宗,相似的是两者都曾有过前期的变法经历,并不约而同的取得了一定程度上的成功,但不幸的是,这种改革并没有延续下去,所谓的成功也仅仅是昙花一现,而且都是在王朝的末期。之后的哲宗,徽宗,钦宗将北宋推向了灭亡。光宗,天启皇帝,崇祯皇帝将明朝推向了灭亡。两者可以说是毁誉参半,所以神这个称号,应该有此方面的含义吧,说帝王前期英明,后期逐渐变得平庸乃至昏聩无能。以上理解仅为个人见解,希望大家多多评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