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肺炎疫情後怎麼防止疫情再次發生?

飛飛49774


下一次疫情什麼時候來,誰也說不準。但近期經過非典及這一次新冠肺炎疫情,希望大家能警醒。防止疫情再次發生,有幾件事必須做好。

一是禁食非人類主要食物來源的野生動物。

人類的食物鏈是幾十萬年人類進化過程中逐漸形成並穩定下來的,如果隨意改變,肆意妄為打破食物鏈,人類必遭大自然的報復。這一次疫情宿主是蝙蝠、獾及穿山甲一類野生動物,2003年非典是果子狸等野生動物。

二是改變聚餐陋習。

中國人歷來講究和為貴,飲食習慣也喜歡聚而共餐。其實這是疫情交叉感染大面積暴發的根源。口沫傳播、空氣傳播、手足接觸、飲食餐具感染等都是根源。這次防疫部門提醒的“戴口罩、勤洗手、少聚會、不串門”就是防止交叉感染。

三是重視衛生防疫。

國人對醫療衛生防疫的無知無畏令人擔憂。對疫情消息漠不關心,對如何防控疫漫不經心,對交叉感染若無其事、故意隱瞞發燒患病事實等,導致各地都先後發生不戴口罩、拒絕測量體溫、謾罵防疫工作人員、衝撞路卡檢測點等惡劣事件,影響防疫工作。


青山紅豆心


近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舉世矚目。世界衛生組織於2020年1月12日發佈了針對疑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造成嚴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的臨床處置指南。昨日發佈該指南中文首譯版《最新指南!WHO 2019新型冠狀病毒指南(中文首譯版)新鮮出爐!》,獲得各方的大力支持和持續轉發,可見目前醫務人員及社會對新型冠狀病毒的關注度之高。該指南意在給臨床醫生提供相關診治建議。為了加深大眾對新型冠狀病毒的瞭解,解答人們對新型冠狀病毒的一些困惑,現根據WHO官方推薦的內容,進行整理,希望能幫助大家進一步瞭解新型冠狀病毒,同時做好預防措施。

 

1.什麼是冠狀病毒和新型冠狀病毒?

 

冠狀病毒是一大類病毒,已知會引起疾病,患者表現從普通感冒到重症肺部感染不不同,例如中東呼吸綜合症(MERS)和嚴重急性呼吸綜合症(SARS)。新型冠狀病毒(nCoV)是一種先前尚未在人類中發現的新型冠狀病毒,如此次中國武漢的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

 

2.人類可以感染動物來源的新型冠狀病毒嗎?

 

根據既往詳細調查發現,SARS-CoV在2002年從中國的果子狸傳播給人類,而MERS-CoV在2012年從單峰駱駝傳播到沙特阿拉伯人。另外有幾種已知的冠狀病毒在動物中傳播流行,但尚未感染人類的。隨著世界範圍內監視的改善,可能會發現更多的冠狀病毒。

 

3.人感染冠狀病毒後會有什麼症狀?

 

症狀取決於感染病毒的種類,但常見的症狀包括呼吸道症狀,發熱、咳嗽、呼吸急促和呼吸困難。在更嚴重的情況下,感染會導致肺炎,嚴重的急性呼吸道綜合症,腎衰竭甚至死亡。

 

4.冠狀病毒可以在人與人之間傳播嗎?

 

是的,某些冠狀病毒可以在人與人之間傳播,通常是在與被感染的患者密切接觸之後,例如在家庭工作場所或醫療中心。此次中國武漢的2019-nCoV被證實可能存在有限的人傳人。

 

5.目前有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疫苗嗎?

新發疾病需要時間才能研發出接種的疫苗,而開發新疫苗可能需要數年時間。

 

6.有針對新型冠狀病毒的治療方法嗎?

 

對於由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疾病,沒有特效的治療方法。但是,許多症狀都可以治療,因此可以根據患者的臨床狀況進行治療。此外,對感染者的支持治療可能非常有效。

 

7.醫護人員會受到新型冠狀病毒的威脅嗎?

是的,因為醫護人員與患者接觸的頻率比一般公眾高,更容易受到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威脅,因此世衛組織建議衛生保健工作者始終採取適當的感染預防和控制措施。

 

8.我該怎麼做才能保護自己?

 

多種疾病的減少暴露和傳播的標準建議包括保持基本的手和呼吸道衛生,以及安全的飲食習慣,並在可能的情況下避免與表現出呼吸道疾病症狀(例如咳嗽和打噴嚏)的人密切接觸。

 

防護小貼士

 

以下是WHO推薦的新型冠狀病毒的防護小貼士,請大家仔細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