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外出打工,农村土地抛荒成寻常,农业真不挣钱吗?


农民大批量的外出打工,造成农村土地抛荒已经是很老生常谈的问题了。特别是以流芳家乡云贵川地区为主,其主要多因交通不便,再好的粮食成品到不了市场,种植方式也过于传统以及生产成本太大所造成。

农业生产到底挣不挣钱,这个也要因地因人而异。以云贵川为例,这边的农作物大多都是以生态的种植模式进行生产,没有施用较多的化肥以及生长剂,农作物的生长期也比其他地区长。这些农作物在在自然成长的条件下,受风吹雨打、病虫侵害,加上当地土壤条件及光照、温度湿度等等因素,造成在同一品种、同一种植模式,生产的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大不一样,导致市场接受能力不同。渐而造成很多农民,宁愿远处务工,也不愿意留在家中生产粮食。

其次,就像曾经流芳在城市认识的朋友,他们大多都认为农民生产的粮食,本来就属于是廉价的东西。一个几千块钱的某某手机可以排队买,农民辛辛苦苦种的粮食、水果几块钱一斤却都嫌贵。


对于多年搞种植、养殖的流芳来说,在类似云贵川这边农业是真的挣不到什么钱。各位朋友都应该知道,现在劳动力的成本逐渐变高,请工都请不起了。但是,没有办法,那么大的种植面积需要人力不是吗?受种植面积地大、缺乏引导,没有标准的生产模式下,跟风生产就成了现状。


流芳自己也去了很多地方学习技术,个人认为要实现标准化生产真的很艰难,而部分地区的规模化生产同样也都是跟风。什么赚钱就种什么,造成供过于求的局面,自然而然的种植、养殖就变得挣钱困难。其次,随着发展也同样改变了很多农业人的心态,照葫芦画瓢,盲目悲观性的看待农业。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农业不挣钱?流芳个人认为其主要原因在于生产效率低,农作物质量不好且种植面积大以及市场饱和等等。其次,部分地区市场不好,农产品价位低。农民种植劳动成本高,同时当地受自然灾害的影响很大。


看到这里,可能会有很多朋友心里说,农业也本来就是一个周期长、见效慢的产业,不可能一蹴而就,不能抱着急于求成的心态做农业。流芳想说对于农业而言,若没有情怀,抓不住机会就会失望、充满抱怨。没有情怀,就算抓住了机会,我想对于农业生产来说也不一定是有利于其发展。

现在不是有句话说得好,种植户搞农业生产挣钱不容易,赔起来却容易很多。不过,最后流芳还是觉得不管是现在还是以后,农村可以挣钱的机会有很多。对于部分地区而言,农业的利润还算可观,其核心问题在于如何实现标准化和规模化。当然,农民勤劳能干、肯动脑、有效掌握市场是前提,同样也是关键。

以上所述均为流芳根据自身和当地实际情况作为分析,谢谢您的阅读,有不同观点欢迎下方留言共同讨论。

农人顾流芳


在我这里农民种地真的不赚钱。我这里是山区,主要是梯田,用不了机械化。还是传统农耕劳作,想想有多辛苦!就算有东西来卖,离城镇也远,所以我这里几乎没什么发展。

有能力的人都搬到镇上戓城市里住。年青人几乎在外打工,就剩下我这种半老头以上的人在家累死累活。种不了那么多,远一点的只能丢荒。土地流转就是个坑,几十元到100元一亩,还一签就是三十年。没有几个人愿意流转。还不如自己种,能种多少是多少!

像我这里想赚钱难,有机会,我都会出去打工。





云庐煮酒


之前回答过一个问题,说二亩三分地才收了六百斤小麦,连化肥钱都不够,小麦收六百斤确实不多,种庄稼还有不少不确定因素,基本上也是靠天吃饭,像我们这里周围快收麦子之前刮了场大风,麦子歪倒,减产,现在在我们老家村里,种植庄稼的人少了,现在大部分都在种绿化树,风险小,收入也可以,只不过周期比较长。

像楼主说的荒地也不大可能,我们这里很多都是种上杨树然后出去打工,指望几亩地养活一家老小确实很难,只不过周期比较长,大范围种植前期投资比较大,很多个负担不了,种植收入也不是很稳定,不如出去工作,所以农业的收入周期长,还要数量大,才更有可能赚钱。


金鲜农产品


坦白说,我家是胶东半岛这边的农村,种植苹果园,也种植一些花生、玉米的作物,平均算下来如果不种植经济作物单纯种粮食,也就能保证吃饭不成问题,但是花钱就肯定不宽裕了,现在农资很贵,过去几十块的一包碳酸氢铵现在也一百好几了,你见过粮食翻翻涨价的吗,也许忙碌一年下来钱挣不到亏本的可能也是有的,现在孩子的学费,辅导班还有各种开销很大,远不是种地能够解决的,所以农忙种地农闲务工在农村成为常态,农民不易,看天吃饭,勤劳但不一定收益高,所以无论做什么都是为了谋生,无奈之举。


大鹏哥在烟台


农业只有走农村合作社集体化道路,别无选择,几千年来世界各国弱肉强食的资本私有化道路,到今天为止,没有一个国家使农村农民共同富裕起来,中国也一样,几千年来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压在全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在毛主席,共产党的领导下,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站立起来了,在毛主席的领导下,一个一穷二白的国家,逐步走向了符合自已国家发展的道路,几千年来的土地私有化,变成了土地集体化,农村成立了人民公社,自然行政村组建了生产大队,从解放前的小孩,老人,贫,雇农自己没有一分土地,饥寒交迫,贫困,食不果饥的社会,一下子过渡到了农村合作社,无论小孩或老人丧失了劳动能力的人,也从农业合作社,生产大队中分到了基本口粮,到70年代末,短短的二十几年,中国从一无所有,建设成了所有工业门类齐全,农业生产欣欣向荣的美好时光。在全国勤劳地区的农村,农业合作社已经发展了不仅仅是种植粮食了,生产大队中以粮食为主,发展多种经营,各个生产大队成立了专业负责经济的副业队,有能力,有手工艺的社员可以外出做生意,打工,出门挣钱的社员一年交生产大队多少工积金,回村时可以参加生产大队的农业生产并记给工分,当时的这个模式其实上已经是改革开放前,多劳多得,发展私人经济,增加集体收入的种方法,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农村的变化是巨大的,现在农村出现了抛荒现象,是不是可以象富裕发达地区一样,土地,财产全部回归自然行政村,推选出大公无私有能力的村集体领导班子,发展多种经营,有思想,有志气的村民可以在自已的村里,向村委会提出申请,发展经济项目,原意留在村里的村民大家劲往一处使,团结一心为自已的村庄贡献力量,不原留在村里的村民可以出去做生意或打工,这个模式大家共同商讨,寻找出一条适合本村发展的道路,带领全体村民奔向共同致富的伟大理想。


用户99318239155


大家好我是豫中小王,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关注三农分享农村生活喜欢的可以关注我。

现在大多数农民都会选择外出打工,在农村土地抛荒已是常见的事。农业真的不挣钱吗?


从今年收麦来说吧;今年也算是风调雨顺小麦普遍的收成都挺好,一亩地麦子的产量在一千斤左右,小麦价格一块一上下。我们村大多都是一块零几分买的,一亩地收入也就一千多点。除去种地(旋耕机)、化肥种子、农药、收割(现在收麦都是收割机一亩地50),一亩地也就挣几百块钱。有的收成不好还会赔钱,我们村土地少一个人才两亩地。

出去打工就大不一样了,少说一个月三四千左右。种地呢?一个麦季几个月才挣几千块钱,出去打工一年比在家种地能多收入一两万左右。这就是大多数农民选择放弃土地抛荒不种,外出打工的主要原因。

传统农业农民辛苦忙碌一年是挣不到多少钱的,特别是秋季收完麦子后好多农民都不愿意去耕种。因为种花生玉米大豆等没有小麦好管理,小麦让收割机收完就可以买。拿今年来说,收完麦芒种后一直不下雨,农村都担心种下的花生玉米出芽情况。要不要浇水抗旱,还好这几天下雨了,农民的心也就放下了。

所以说农民辛辛苦苦一年到头,说不挣钱吧也能挣点,但是没有外出打工挣得多,这就造成了农民宁愿抛荒不种地而选择外出打工的现象。



我是豫中小王,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喜欢的关注我。


豫中小王


对于农业挣不挣钱的问题不能简单的说能与不能。农业与工业比较一定是工业来钱💰快、来钱多。但是,农业是基础、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工业和机器是长不出粮食的。我国目前农村人口基数大,人均耕地少,农业生产效率低,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打工,这是现实。另外, 相当一些农村、特别是丘陵山区的农村生产条件差、耕作手段落后,农业的收入就更低,所以抛荒的现象较普遍。农业要挣钱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一是有一定规模的土地面积和设施,如水利、科技、机械等,现在农村开展的土地三权分离,鼓励土地流转向有能力的经营者或公司、合作社加农户的方式来解决存在的问题;二是适合当地条件的优良品种和适销对路的农产品,并为生产者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三是工业返哺农业,党和政府制定符合农村振兴的政策规划,现在各级都在向这个方面推进。经过若干年的努力,中国城市化水平提高到一定比例,农村的环境、经营规模、生产方式适应农村农业生产时,农业也是会挣钱的,甚至能力不会比城市差,这一天一定会到来!供参考。


瑞华春风


谈谈个人看法

1.农民外出打工,随着劳动密集型产业不断转型,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农民外出务工的比例会逐渐下降,外出务工的机会减少,国家鼓励和扶持乡村建设不仅仅是为发展农村考量,也有解决农业人口就业的初衷,政府看得远,提前在为农村务工人员做铺垫!所以,国家只会越来越重视乡村经济的建设与发展。是个利好!

2.农村田地荒芜的问题,这个问题也要分开来看,土地面积比较宽裕的地区其实农产品产量不仅没降,反而有所增加,这得益于农业机械化和土地流转政策;土地荒芜比例严重的一般是土地面积不怎么宽裕的地区(比如山区),造成这个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光靠土地的收入不能维持家庭所需,一方面土地面积不够多,产出有限,流转困难,另一方面大型机械化不能进入,人力成本太高,不划算。国家就这些因素的考量其实下了很大功夫,相信会有更好的政策和办法来解决这些问题,不可能任由土地荒芜。毕竟我们国家的耕地面积有限!

3.农业还能不能赚钱?其实,理解了上面的回答基本上就有答案,土地面积宽裕的地方是肯定能赚钱,这个不讨论,讨论一下土地面积不怎么宽裕的地区,首先,农业品种要有规划,要把有限的土地规划好,这个最好是政府根据各地的情况主导。(打个比方:A地主产水稻,形成产业化,B地主产小麦,也形成产业化,当然这需要地区的土壤、气候、水资源等是否合适) 如果不能产业化,又不能变更土地面积,还像之前那样各自为政、又全部跟风,不仅产量上不去,产值就更低!这样的话,能填饱肚子就不错了!

当然,中国几千年来都是靠土地养活,工业时代的今天依然还得靠土地养活,但是,也就只能养活,赚大钱很难!以上所述,只是针对普遍现象,不针对目前特种养殖和特种种植的情况!


湄江公社123


农业挣钱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比较难。

农民外出打工,农村土地抛荒成寻常,农业真不挣钱吗?

首先是是近几年老龄化趋势加剧,造成劳动力短缺,农民工进城务工,一天200到400元以上,造成农村土地抛荒的主要原因。 其次是我国是农业大国,地少人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土地收入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粮价低廉,入不敷出,投入和收入不成比例,也是造成大量农民进城的主要原因。


第三是现在农业发展主要还是未知因素太多,就是农业是靠天吃饭,不可控因素导致农民不愿种地。

随着国家对三农投资的强大,信息化迅速发展,农业未来还是可期许的。

订单农业的发展;特色农业种植;种养结合的发展。

相信未来会有更多年轻人返回农村,振兴农业。


乡村春阳


农民外出打工,农村土地抛荒成寻常,农业真不挣钱吗?

对于农业赚不赚钱这个问题,我个人觉得在农村的话每个地方都不一样吧!为什么我们国家到现在还有贫困地区,就是因为我们国家有的地方在之前农业不赚钱,所以才导致经济困难。

就拿我的家乡来说吧,在我们这边农民的主要农作物就只有土豆,荞麦,玉米。因为是在高山区,土地不肥沃,所以这些农作物产量也不会很高(有点时候遇上自然灾害什么,基本就没有什么产量。就比如今年吧,因为没有雨干旱,农作物都长的不好)。在我们这边农民的收入来源就是种那点地,养几只猪。种的地除自己吃之外,就拿来喂猪。因为他们养猪不有饲料,只用粮食。所以猪长不快,一年下来最就卖掉两只,所以可想而知有多糟糕。



再加上农民基本上也没有什么技术或者能用科学的方法来种地,所以相比之下出去打工是个较妥的选择。

所以,农业赚不赚钱的问题,其实在有些地方是赚钱的。现在更多的人都在追捧有机农产品,只要那个有效科学的搞的话会赚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