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中那吃了能常年不饿,还能行走如飞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山海经》是我国一部记述古代志怪的古籍,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内容无奇不有,无所不包,超出我们现代每个人的想象与认知范围,对于我们拓展思维提高想象力大有裨益。让我们一起来领略这部天书之中的精彩大千世界吧。

《山海经》中那吃了能常年不饿,还能行走如飞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山海经插图



《南山经》所描述的南部山系的第一组山叫鹊山。

鹊山组的第一座山叫招摇山,这座山高高耸立在西海岸边,山上盛产桂树,还蕴藏着丰富的金属矿物和玉石。

山上长有一种草,样子很像韭菜,开着青色的花朵,这种草的名字叫祝余,人们如果吃了这种草就不会感到饥饿。

山中长有一种树木,它的形状像构树,有黑色的纹理,能开出光彩四射的花,这种树的名字叫迷穀,人们将这种树开的花佩带在身上就不会迷路。

山中还有一种野兽,长得很像猿猴却有着一对白色的耳朵,它有时伏地爬行,有时像人一样站立行走,这种野兽的名字叫狌狌(xīng),人们如果吃了它的肉就可以走得飞快。

从这座山流出一条河,这条河叫丽麀(yōu),丽麀水向西注入大海,水中有种叫做育沛(pèi)的东西,人们如果佩带这种东西在身上就不会生寄生虫病。

《山海经》中那吃了能常年不饿,还能行走如飞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山海经插图



1.鹊山山脉是指哪里?

《南山经》中所描述的南部山系的第一组山脉叫鹊山山脉。䧿山山脉,现在的研究者多指从中缅边界到云南省昆明市滇池附近的山脉。

2.鹊山山脉中最高的招摇山是指哪里?

鹊山山脉中最高的招摇山,高高的耸立在西海岸边,山上非常多的桂树,还蕴藏着丰富的金属矿物和玉石。

大家对招摇山的认知,有四种说法:一指今岷山;二是今雅鲁藏布江源头的狼阡喀巴布山;三指今广东连县;四即今广西兴安县的苗儿山。其中,认为招摇山应为广西苗儿山的说法最可信。

1983年12月,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在研讨会上发表学术研究成果《试论招摇山的地理位置》,论证山海经第一山招摇山是广西兴安县的猫儿山,这可是比较权威的认证。

至于说招摇山耸立在西海岸边,这个西海,现在人认为是现在的地中海。

还有一种说法:鹊山,大约位于今日湖南境内的衡山或九党荆山。招摇山即今日的罗霄山,“罗霄”与“招摇”的含意和发音颇为相近。西海即今日的衡阳盆地,当时或为湖泊;在古人的眼里,湖泊亦可称为海。

《山海经》中那吃了能常年不饿,还能行走如飞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衡山

3.祝余是指什么?

在这高耸的招摇山上,还长有一种草,很像现在的韭菜,但开着青色的花朵,叫祝余草,这种草的神奇之处是,人如果吃了就不会饥饿。

也就是说这种草可以吃,既然可以吃,吃多了当然就不会饿了,当然没这么简单,这里的意思应该是说这是一种仙草,人吃下后就会在很长的时间内,不会有饥饿感,不可能是永远不饿吧。

那这种神奇的叫祝余的仙草是什么呢?

最直接粗暴的说法,祝余就是指现在的山韭菜。

《山海经》中那吃了能常年不饿,还能行走如飞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山韭菜

有人说祝余是现在的小麦或者青稞,还有人说是阳何,阳何又叫野姜或者野良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含有多种氨基酸、蛋白质和丰富的纤维素,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更有人认为祝余是指现在的麦冬,据《神农本草经》记载,麦冬“久服轻身,不老不饥”,最重要的是麦冬曾有“禹韭”的称号。

《山海经》中那吃了能常年不饿,还能行走如飞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青稞


《山海经》中那吃了能常年不饿,还能行走如飞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阳何


《山海经》中那吃了能常年不饿,还能行走如飞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麦冬

至于“禹韭”之名的来历有这样一个传说:大禹治水成功后,地里的庄稼丰收了,老百姓产的粮食吃不完,大禹就命令把剩余的粮食倒进河中,河中便长出了一种草,即麦冬,形似韭菜,故称“禹韭”,又被称为“不死药”。

4.招摇山上的树叫什么名字?

在这高高的招摇山中遍布大树,叫迷穀(gǔ),这种树的形状像构树,但能开出光彩四射的花,如果人们把这种花佩戴在身上,就不会迷路,你说神奇不神奇?

那这种叫迷穀的树是什么树呢?

《山海经》中那吃了能常年不饿,还能行走如飞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构树

通常认为就是现在的构树,落叶乔木,又叫构桃树、构乳树、楮树、楮实子、沙纸树、谷木、谷浆树、假杨梅等等,其嫩叶可喂猪,其果实叫楮(chǔ)实子,呈放射状,红色,就是指光彩四射的花。

这种果实还是一味可以明目的草药,所以文章所说的佩戴在身上,就不会迷路,可能是说可以让人的眼神变好,眼神好了自然也就不会迷路了。

5.山上的野兽叫狌狌(xīng)。

在招摇山上有一种野兽,长得很像猿猴,却张着一对白色的耳朵,它有时伏地爬行,有时还像人一样能站立行走,这种野兽的名字叫狌狌,人们如果吃了它的肉就可以走得飞快。

那这种叫狌狌的野兽是什么呢?

《山海经》中那吃了能常年不饿,还能行走如飞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狌狌

现在大多数人都认为狌狌是四川的短尾猴。

短尾猴,也称红面猴,是体型较大的一种猕猴,体重5千克,体长50-56厘米,尾巴短得出奇,还没有后脚长,仅为体长的十分之一,而且被毛稀少,因此又有“断尾猴”之称。

《山海经》中那吃了能常年不饿,还能行走如飞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短尾猴

短尾猴长的像猿猴,但是耳朵是白色的,这符合文章所说。至于说的人食之,就可以走得飞快,飞毛腿似的,这就是我们现代人所说的吃啥补啥的观念了,可见这个观念不是现代人发明的,我们的老祖宗早就知道了。

6.这座山上还有一条河,也很神奇。

从招摇山中流出了一条河,河的名字叫丽麀,河倒没什么奇特,但是奇特的是这河水中有一种东西,叫做育沛,这东西的奇特之处在于,人带在身上,就不会长任何的寄生虫!

那这叫丽麀的东西到底是啥呢?

《山海经》中那吃了能常年不饿,还能行走如飞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琥珀

育沛:别名虎珀(琥珀)、蜜蜡,这么一说,大家就明白了吧,就是内部包含着植物或昆虫的化石。

在中国,人类发现在地底沉睡的蜜蜡(虎珀)进入人类的生活范畴,为人类所认识和利用,形成蜜蜡文化,已经是旧石器时代的事了。

琥珀除了是古人的装饰品,还有其药用价值,据《本草经疏》说:“琥珀,专入血分。心主血,肝藏血,人心入肝,故能消瘀血也。”至于文中所说,能防治寄生虫,可能是人受寄生虫所侵袭,淤血可治。



《山海经》中那吃了能常年不饿,还能行走如飞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山海经插图

最后读一下《山海经》中这段文字的原文:

南山经之首曰鹊山 。其首曰招瑶之山,临于西海之上。多桂多金玉。有草焉,其状如韭而青华,其名曰祝馀,食之不饥。有木焉,其状如榖而黑理,其华四照。其名曰迷榖,佩之不迷。有兽焉,其状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食之善走。丽[鹿/旨]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海,其中多育沛,佩之无瘕疾。

注:文中原文与译文出自傅硕译注《山海经》,其余来自网络编著;文中图片出自天地出版社《山海经》与王旭龙编著的《山海经画传》,其余来自于网络共享。如有不妥,请告知删除。

相关文章:

请关注作者茧破,精彩与您一起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