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嵬驛兵變的主要目的是逼死楊貴妃嗎?

希望星晨58298869


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大唐兵敗如山倒,京師危急。公元756年7月15日,唐玄宗逃至馬嵬驛,隨行將士處死宰相楊國忠,並強迫楊玉環自盡,史稱"馬嵬驛兵變"。馬嵬驛兵變的主要目的解除唐玄宗的最高權力,處死宰相楊國忠、縊死貴妃楊玉環只是達成這個目的的手段。公元756年8月12日,太子李亨在靈武稱帝,尊避難成都的唐玄宗為太上皇。

唐玄宗喜歡楊玉環,因此他設計手段,強迫兒媳婦楊玉環與兒子壽王離婚,再讓楊玉環出家當尼姑,不久後娶楊玉環為貴妃。因為唐玄宗對楊玉環的喜歡,因此楊氏一族得到提撥,楊玉環的堂兄楊國忠走向權力中樞。楊國忠出任宰相,封衛國公,身兼四十餘職。他任相期間,專權誤國,敗壞朝綱,與安祿山的矛盾最終導致了番將安祿山、史思明以「誅國忠、清君側」為名,發動安史之亂。

唐玄宗一行人逃到了馬嵬驛後,隨從的將士因為飢餓疲勞,心中怨恨憤怒。龍武大將軍陳玄禮認為天下大亂都是楊國忠一手造成的,想殺掉他,於是就讓東宮宦官李輔國轉告太子李亨,李亨猶豫不決。不久禁軍譁變,楊國忠被亂刃分屍,梟首示眾,楊國忠的兒子戶部侍郎楊暄與韓國夫人、秦國夫人、御史大夫魏方進皆被禁軍誅殺。唐玄宗表示對此事不予追究,不過陳玄禮認為楊玉環不死,則遲早這些禁軍會被皇帝問罪處死,因此在禁軍的逼迫下,唐玄宗處死了楊玉環。

太子李亨在馬嵬驛兵變後,被玄宗任為天下兵馬大元帥,領朔方、河東、平盧節度使,負責平叛。唐玄宗繼續西逃,李亨為百姓所留,與玄宗分道,北上至靈武。禁軍害怕天下平定後,唐玄宗會為楊氏家族報仇而處死他們,於是禁軍擁立太子李亨為皇帝,尊唐玄宗為太上皇。由此可見馬嵬驛兵變是李亨策劃,禁軍將領陳玄禮實施的一起政變,目的就是拉唐玄宗下馬,扶李亨上馬。


大秦鐵鷹劍士


公元756年(唐朝天寶15年),“安史之亂”的叛軍攻破潼關、活捉守將哥舒翰,大唐長安城暴露在安祿山的兵鋒之下,大唐朝野驚慌失措。農曆7月12日,唐明皇李隆基上朝,官員都逃亡了大部分,來上朝的不到十之一二,這讓李隆基心裡面哇涼哇涼的。

待在長安一定沒有好果子吃,李隆基和大舅哥楊國忠,也琢磨起逃跑的事情。這不,12日白天,李隆基一本正經宣佈御駕親征,到晚上,李隆基就收拾包裹。到13日天還沒亮,李隆基就偷摸著出城了——他當然不是去征討安祿山,他只帶了楊貴妃姐妹、幾個皇子皇孫和部分親信,逃難去啦,目的地是“山高皇帝遠”的四川。

李隆基帶著禁軍逃難,發現一路上的縣府官員也都逃難去了。一路經過咸陽縣、金城縣,在14日奔逃到馬嵬驛。禁軍跟著李隆基要吃沒吃、要喝沒喝,連皇子皇孫們都餓的哇哇叫,山野小民進獻粗茶淡飯,也是吃嘛嘛香。

禁軍士氣低落、軍心不穩,禁軍長官陳玄禮與太子李亨商議著誅殺宰相楊國忠,太子李亨遲遲下不了決心。為啥要啥楊國忠呢?這人靠著堂妹楊貴妃起家,後來得到李隆基寵信,貪贓枉法、禍亂朝政,是大大的奸臣。朝廷和民間恨楊國忠恨得牙癢癢,就連安祿山造反的口號都是“誅國忠、清君側”。

大唐腐朽了、安祿山造反了,連皇帝都要逃難了......總要找一個背鍋的給大家發洩發洩吧,要不禁軍譁變造反,把皇帝幹掉就不好了。正好,人神共憤、名聲臭大街的楊國忠,拉出來讓大家發洩吧。

於是,在有心人攛掇下,禁軍真的譁變了。奸臣宰相楊國忠,首先被大卸八塊,接著是禁軍包圍了馬嵬驛,砍殺了楊國忠的兒子。李隆基嚇了一跳:莫不是還要砍殺朕?

一打聽,侍從回來說是楊國忠謀反被砍死了,李隆基只能承認既成事實,這才敢出去安慰禁軍。不過,李隆基讓禁軍散去的時候,軍士們不答應。這又是什麼么蛾子?陳玄禮和高力士跟李隆基說了:

“軍士們砍殺了楊貴妃的堂兄楊國忠,這要是秋後算賬的話,大家都沒命活!”

“那怎辦?”

“唯一的辦法就是把楊貴妃也殺掉!”

“她一介女流,深居宮中也沒幹甚傷天害理的事,留一命不行嗎?”

“楊貴妃不死,將士心不安;將士不安,皇帝也會不安。”

陳玄禮和高力士說的很明白,譁變的軍士是怕楊貴妃秋後算賬,不安撫軍士們,皇帝的命也險啦!皇帝的承諾不行嗎?不行!皇上您也得拿出投名狀來?

老話說的好“死和尚不死貧道”,這節骨眼上,曾經高高在上的皇帝,也沒勇氣力保自己的愛妃——“愛妃你安心去死吧,朕會為你多流幾滴淚的。”

於是乎,楊貴妃被太監高力士勒死,還算留了個全屍。李隆基和太子李亨分道逃命,李隆基進四川,太子李亨跑到寧夏拾殘兵敗將。不久,太子李亨自立為皇帝,李隆基“被”立為太上皇。

馬嵬驛之變,看上去是偶然的禁軍譁變,以誅殺楊國忠為目的,順帶逼死了楊國忠的大後臺楊貴妃。實際上,這是一朝宮廷權鬥,很顯然,主謀就是太子李亨和太監李輔國,配合者就是陳玄禮和高力士。

早在“安史之亂”之前,太子李亨就跟楊國忠鬥爭的很厲害。當然了,權斗的結果是,太子李亨被楊國忠及其姐妹們欺負的抬不起頭來。李隆基出逃的目的地是四川,四川是楊家經營許久的巢穴,楊家勢力在蜀中樹大根深。一旦去了入蜀,李亨在哪天才有出頭之日?

於是“馬嵬驛兵變”應景而生。太子李亨不久變成唐肅宗李亨,李輔國搖身一變成為歷史上太監封侯拜相第一人。


爾朱少帥


馬嵬驛兵變看似是將士欲殺死宰相楊國忠以平息憤怒、逼死楊貴妃以求自安,實質上是一場精心策劃的宮廷權力爭鬥,是太子李亨為了上位,利用將士激憤的情緒,發動的一場政變。

唐朝從李世民發動“玄武門政變”開始,宮廷內部的血腥爭鬥就沒有停止過。遠的就懶得說了,就從李亨被立為太子說起吧。

唐肅宗李亨(711年-762年5月19日),是唐玄宗第三子,唐朝第七位皇帝(除武則天和殤帝外,756年—762年在位)。

01

太子李亨與宰相李林甫、楊國忠的爭鬥,實質上就是皇權與東宮太子的較量。

開元二十六年(738年),太子李瑛被廢,玄宗經過斟酌,把第三子、在十王宅中生活了十三年的李亨,立為太子,時年李亨二十八歲。同日,韋氏被立為太子妃。

李亨從此被推上了政治前臺,之後一直處於政治威脅包圍之中。首先是來自宰相李林甫陷害,繼而是與楊國忠的權力爭鬥。

在太子李亨於李林甫的較量中,玄宗始終態度曖昧,他不希望李亨羽翼豐滿,擴展勢力,對於李林甫的圍攻,幾乎不出面遏制和阻攔。致使李亨遭遇了太子妃韋氏及杜良娣的兩次婚變,並經歷了與之關聯的兩次大案。雖然李亨個人安危及太子之位,沒有受到致命威脅,但使李亨身心備受摧殘,精神受到極大刺激。

天寶十一年(752年),李林甫終於死去。但楊國忠在清算李林甫的同時,又成了李亨的死對頭。此後,李亨與楊國忠明爭暗鬥,又度過了幾年貌似平靜實則險象環生的時光。

天寶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亂爆發後。次年,安祿山攻破潼關,唐玄宗倉皇離開京都長安出逃,太子李亨終於得到了反擊的良機。

02

馬嵬驛兵變,太子李亨藉機除掉楊國忠,逼死楊貴妃,逼迫玄宗讓位。

天寶十五年(756年),玄宗帶領太子李亨、楊貴妃姊妹、楊國忠等人逃到了馬嵬驛(今陝西興平縣西北23裡)。

此時,禁軍將士因為飢餓疲憊,發生了騷亂。龍武大將軍陳玄禮與太子貼身宦官李輔國,暗中操縱與策劃,發動了馬嵬驛兵變。

當時,太子李亨的態度猶豫不決,但憤怒的軍士斬殺了楊國忠,逼迫唐玄宗賜死了楊貴妃。

兵變發生以後,馬嵬民眾請求玄宗留下,但玄宗不從,任命李亨為天下兵馬大元帥,留下收集部隊對抗叛軍,自己繼續南行入蜀。

玄宗在陳玄禮的護衛下,一路艱辛,到達成都,扈從官吏軍士總共1300人,宮女僅僅24人。

李亨在杜鴻漸等人的陪同下,抵達朔方軍大本營靈武。經過一番籌劃,李亨在靈武城的南門城樓,登基為帝,是為肅宗,遙尊玄宗為太上皇。當天,李亨就派遣使者前往四川,向太上皇報告這一消息。

宋代史學家範祖禹評價說,肅宗至靈武稱帝,此乃”太子叛父“,是為”不孝“。

也就是說,肅宗即位是一次未經玄宗許可的擅立。

03

馬嵬驛兵變的歷史真相

按照舊史的說法,兵變是陳玄禮首倡、宦官李輔國做中介,李亨是被動接受的角色。

其實,這樣的記載就是為尊者諱的筆法,掩蓋了歷史的真相,這一行動或許在長安城中就已經開始。

玄宗倉皇離開京師時,所帶領的全部軍隊約三千餘人,殿後的太子李亨所屬的後隊人馬就有二千人,其中包括禁軍中的精銳部隊--飛龍禁軍。李亨的兒子廣平王和建寧王都在出逃的隊伍中,而且“典親兵扈從”。

此時,君臣已遠離宮禁,處在野外荒郊,正是利用手中掌握的禁軍發動兵變的最好時機。從738年被立為太子至今,李亨已經憋屈了十八年,經歷了幾生幾死,恐怕早就受夠了。

李亨的貼身宦官李輔國曾經在飛龍軍中混過,派遣他去拉攏陳玄禮,以非常手段除掉楊國忠,這是極有可能的。

以謀反之罪除掉楊國忠之後,軍士們懼怕楊貴妃還在玄宗身邊,心中不安。高力士、陳玄禮等人以確保唐玄宗的安危為由,力諫賜死楊貴妃,楊貴妃也就做了屈死的冤魂。

除掉楊國忠是李亨策劃的第一步驟,逼死楊貴妃是其第二步驟,毫無疑問,其矛頭是指向玄宗的,目的是逼迫玄宗讓位。

但令李亨始料不及的是,陳玄禮作為禁軍首領,在處死楊貴妃之後,卻帶頭向玄宗表示效忠。在誅殺楊氏兄妹一事上,陳玄禮與李亨態度一致,但他依然忠於玄宗。

陳玄禮的態度,確保了玄宗的人身安全,但卻改變了馬嵬驛兵變的最後結果。

有史料說,本來玄宗是有意禪位給太子李亨的,但在兵變發生以後,玄宗清楚是李亨從中作梗,就改變了主意。玄宗入蜀已經不可逆轉,父子分道揚鑣已經勢在必行。

這一點父子心中都十分清楚,李亨不可能再跟隨父皇西行,只有分兵,另謀出路。

陳玄禮追隨玄宗入蜀以後,玄宗不予怪罪。

等到肅宗收復兩京之後,迎接太上皇回京。玄宗遲疑不決,害怕被加害。陳玄禮返回長安以後,被肅宗勒令致仕。關鍵時刻站錯了隊,恐怕是其根本的原因。

由此看來,馬嵬驛兵變不會是一場偶然發生的兵變,而是李亨精心策劃的宮廷政變。楊貴妃被殺僅僅是其計劃的一個步驟,根本目的是逼迫玄宗讓位。

歷史沒有如果,但如果玄宗在逃離長安那一刻,就禪位太子李亨,自己帶著楊貴妃入蜀

避難,李亨不至於趕盡殺絕。但遺憾地是,玄宗戀棧,在如此緊迫的情勢下,還不想放棄權力,致使兵變發生,白白地送上了楊貴妃的性命。

哪有“天長地久不分離”,只有“大難到來各自飛”,可悲可嘆!


豹眼看歷史


安史之亂爆發的第二年,安史叛軍攻破潼關,唐朝國都長安已無險可守,年邁的唐玄宗倉皇逃往四川。在逃亡路上行至馬嵬驛,隨同唐玄宗逃亡的禁軍發生兵變,殺死權相楊國忠,同時逼迫唐玄宗賜死楊貴妃,史稱“馬嵬驛兵變”。馬嵬驛兵變是唐朝歷史上一個重要的轉折,它結束了唐玄宗長達數十年的統治,當時還是太子的李亨與唐玄宗分兵,隨後李亨在靈武即位,是為唐肅宗。至於馬嵬驛兵變的主要目的是不是逼死楊貴妃這個問題,是一個難以簡單以是或不是來回答的問題,可以說是,也可以說不是。因為每個參與者的目的都不盡相同,接下來我們就從每個參與者的目的來分析一二。

馬嵬驛兵變的直接發動者:禁軍的目的

從史書記載來看,“馬嵬驛兵變”的直接發動者是護衛在唐玄宗身邊的禁軍。正是這些禁軍的鼓譟譁變才直接殺死楊國忠,逼迫唐玄宗賜死楊貴妃。那麼這些禁軍發動兵變的目的是什麼呢?是為了殺死楊國忠和楊貴妃?

其實這些禁軍與楊國忠兄妹並無直接仇怨,楊氏兄妹也沒有看到有得罪禁軍的記錄。雖然楊氏家族驕奢跋扈了一些,但是人家得寵,身為皇帝最寵信的妃子和外戚家族這些做派並非讓人不可接受。

既然禁軍和楊氏兄妹沒有直接仇怨,那麼禁軍發動兵變的目的是什麼呢?其實主要是當時逃亡路途上的困頓,導致這些禁軍心存不滿,同時背井離鄉逃離關中的愁苦又引起諸多不滿。這些累積的怨氣最終被有心人利用和挑撥,最終導致“馬嵬驛兵變”的發生。

唐朝的禁軍主要是關中子弟為主,自唐王朝定都長安起,就從關中子弟中選拔銳士組成護衛皇帝的禁軍。配合府兵制中輪流宿衛關中的府兵一同拱衛京師、護衛皇宮。而隨著府兵制的逐步衰落崩潰,以關中子弟為主的禁軍就日益成為皇帝身邊最重要的武裝力量。這些人平日裡因為護衛皇帝,待遇封賞都比較高,日子過得比較舒適,用現代的話來說就是幸福感比較高。

但是這一切都隨著安史之亂的爆發而被改變,隨同唐玄宗倉皇逃出長安,這些禁軍的家眷和財物肯定來不及全部帶走,再加上這些禁軍大都是關中人,要隨同皇帝逃到四川,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回到京師,背井離鄉加上不確定的未來,自然讓這些禁軍滿腹牢騷。

再來看看《資治通鑑》中記載的逃亡路上的遭遇:

上遣宦者王洛卿前行,告諭郡縣置頓。食時,至咸陽望賢宮,洛卿與縣令俱逃,中使徵召,吏民莫有應者。日向中,上猶未食,楊國忠自市胡餅以獻。於是民爭獻糲飯,雜以麥豆;皇孫輩爭以手掬食之,須臾而盡,猶未能飽。

唐玄宗派出的先導官員與沿途的官吏都四散逃亡,徵召吏民也沒有人來響應,到中午皇帝也吃不到東西,好不容易弄來食物,連皇孫輩的都沒吃飽,可想而知那些禁軍士兵們的遭遇。由此可知,一路上受盡飢寒之苦,這些平日裡威風神氣的禁軍的心理落差有多大。

所以到了馬嵬驛,這些禁軍心中的不滿和牢騷達到了臨界點,只需要有心人稍稍引導就必然燃起熊熊怒火。造成這一切的人是誰?就是奸相楊國忠!一切順理成章,楊國忠被殺,為了避免後患,楊家的人必須全部殺死,於是逼死楊貴妃也就理所當然了。

有心人:陳玄禮的目的

而挑起這些怒火和不滿的那個“有心人”是誰呢?按照正史的記載,他就是時任龍武大將軍的陳玄禮。也就是唐玄宗身邊的禁軍統領。作為唐玄宗最信任的人之一,他在安史之亂爆發之後,就有誅殺楊國忠的想法,但是當時楊國忠仍然受到唐玄宗的信任,而且唐玄宗本人還能控制唐朝政府,因此陳玄禮就無從下手。

等到潼關被安史叛軍攻破,陳玄禮帶領禁軍隨同唐玄宗逃亡時,陳玄禮知道他等待的機會來臨了,作為統領禁軍幾十年的宿將,他最清楚禁軍的怨氣有多大,也最能掌控這些禁軍的情緒。

於是陳玄禮通過太子李亨身邊的宦官李輔國謀劃兵變。陳玄禮利用禁軍將士飢餓疲乏的怨氣,挑唆軍士譁變,亂軍殺死楊國忠,隨後陳玄禮帶著楊國忠的首級請求(逼迫)唐玄宗賜死楊貴妃。

作為發動馬嵬驛兵變的直接領導者,陳玄禮的目的很難明確,因為正史對他的記載非常少,如果僅從正史對他寥寥無幾的記載來看,陳玄禮就是一個對楊國忠弄權誤國非常不滿的老將,他利用禁軍將士的怨氣發動了對楊國忠的攻擊,目的就是誅殺亂臣賊子楊國忠。而楊貴妃作為楊國忠的堂妹,必然也要被斬草除根。

隱在幕後的人:太子李亨

雖然正史沒有明說,但是透過史書記載,如今大多數人都認同太子李亨是馬嵬驛兵變的幕後主謀,或者至少是重要參與者。他藉助李輔國與陳玄禮共謀馬嵬驛兵變是正史明確記載的,但是李亨在整個兵變中起了多大作用,這就見仁見智了。

馬嵬驛兵變的最大的受益者是李亨,他在馬嵬驛兵變中不僅除掉了政敵楊國忠和楊氏家族,同時還徹底擺脫了一直壓制著自己的父親——唐玄宗。因此李亨與馬嵬驛兵變無論如何都撇不開關係。

李亨發動馬嵬驛兵變的主要目的是不是殺死楊貴妃呢?顯然不是,李亨的最大目的應該是藉助父親唐玄宗威望下降的時機擺脫控制以便獨立發展。安史之亂前,李亨的地位岌岌可危,楊國忠和楊氏家族步步緊逼,唐玄宗對楊貴妃的極度寵愛,讓李亨時刻感到如芒在背。等到安史之亂爆發之後,老邁的唐玄宗一度想退位讓李亨接手爛攤子去平叛。但是楊國忠和楊貴妃等人極力阻撓,導致退位之事不了了之。

等到潼關被攻破之後,唐玄宗表面上聲明要御駕親征,但是整個唐朝政府都沒人相信。隨後唐玄宗就帶著少數皇族成員逃亡四川,這就更讓李亨心驚膽戰。因為四川是楊國忠發家的地方,而且楊國忠曾經兼任過劍南節度使,四川可以算是楊國忠經營多年的地盤。一旦進入四川李亨可能更加無法與楊國忠抗衡,也更難擺脫唐玄宗的壓制。

再者李亨很清楚,四川雖然是最合適割據的地方。但是要想收復京師,就必須在四川之外保留平叛力量,否則一旦被叛軍完全控制關中,就等於關上了出川的大門,要想收復京師就難上加難了。

所以李亨策劃或者參與馬嵬驛兵變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擺脫被楊國忠打壓和唐玄宗壓制的困境,獨立發展並形成自己的勢力。能夠在兵變中除掉楊國忠自然也是他樂於看到的,但是沒有陳玄禮的禁軍支持,他根本無法做到。所以除掉楊國忠,殺死楊貴妃是在得到陳玄禮的支持之後才成為他的目的之一的。

終上所述,從各方參與者的角度來看,馬嵬驛兵變的主要目的都不是單純針對楊貴妃本人。從禁軍將士來看,他們主要是為了洩憤,楊氏兄妹只是順利成章的洩憤對象。從陳玄禮的角度看,他的目的是誅殺國賊楊國忠,楊貴妃是為了不留後患的斬草除根之舉。而從李亨的角度來看,馬嵬驛兵變兵變是為了擺脫困境,自主發展的政治行動。在得到陳玄禮的支持之後,誅殺楊氏兄妹也是他樂見其成的。


圍爐品茗人


答:馬嵬驛兵變的主要目的是要除掉楊國忠,楊貴妃只是一個附帶的犧牲品。

馬嵬驛兵變是怎麼回事呢?

話說,天寶十四年(755年)十一月初九,安祿山以討伐楊國忠為由,發動了聲勢浩大的叛亂。

天寶十五年(756年),唐玄宗聽說叛軍已經攻破長安門戶潼關,魂飛魄散,聲稱要御駕親征安祿山。實際上,卻攜帶了楊貴妃姊妹、皇子、皇妃、公主、皇孫、楊國忠、韋見素、魏方進、陳玄禮及親信宦官、宮人跑路了。

那一天,他們來到了馬嵬驛。

隨從的將士又飢又渴,怨聲四起。

禁軍龍武大將軍陳玄禮發牢騷說,這場大亂就是因楊國忠起的,應該殺楊國忠以謝天下。

恰巧,隨行的二十多個吐蕃使節捱了餓,找楊國忠申訴,訴聲很大。

於是有士兵就高喊起來,說楊國忠與胡人謀反了。

也不知是誰,拿出弓箭朝楊國忠就射。

楊國忠嚇了一跳,趕緊逃命。

他這一逃,士兵們一哄而起,拎刀去追。

追到馬嵬驛西門處,亂刀揮起,鮮血四濺。

楊國忠不但被殺死,還被分了屍,頭顱被掛在西門外示眾。

亂子已經鬧出,士兵們再無顧忌,提刀四下殺人。

他們殺了楊國忠的兒子戶部侍郎楊暄,殺了韓國夫人、秦國夫人,又殺了御史大夫魏方進,一個個都血紅了眼,嗷嗷怪叫。

唐玄宗聽到怪叫,驚問發生了什麼事。

左右侍從安慰他說,是楊國忠謀反,被士兵殺了。

唐玄宗因此無知無畏,走出驛門,慰勞軍士,讓他們撤走。

軍士氣勢洶洶,並不理會。

唐玄宗才開始害怕起來,讓高力士去找陳玄禮問話,

陳玄禮振振有辭地說,楊國忠謀反是被誅殺了,但他的妹妹楊貴妃還在,楊貴妃不應該再侍奉陛下了,願陛下能夠割愛,處死楊貴妃。

唐玄宗聽了高力士的回報,很白痴地說,楊貴妃一向深居宮中,不與外人接觸,楊國忠謀反和她有什麼關係呢?

高力士真不敢相信他的智商這麼低,只好耐心解釋說,楊貴妃是沒什麼罪,但她是楊國忠的妹妹嘛。將士們已經殺了楊國忠,而楊貴妃還在陛下的左右侍奉,他們怎麼能夠安心呢?希望陛下站在他們的立場好好地考慮一下,只有殺了楊貴妃,將士們才能安寧,陛下才會安全。

唐玄宗終於明白了過來,這時只求自保,為了儘快息事寧人,同意處死楊貴妃。

這麼著,高力士讓人到佛堂勒死了楊貴妃,並把她的屍體抬到驛站的庭中,讓陳玄禮等人入驛站察看,這場打了雞血的兵變才平息了下來。

可見,馬嵬驛兵變的主要目的就是要除掉楊國忠,楊貴妃只是一個附帶的犧牲品——誰叫他是楊國忠的妹妹?

這裡有一個問題,殺楊國忠是士兵臨時起意的激情殺人呢?還是陰謀家的早有預謀呢?

說士兵臨時起意的激情殺人有些說不過去。

要知道,殺大臣、逼迫皇帝,那是要誅九族的,而且,作為禁軍,都是被長期灌施了“忠君”思想來洗腦的,不可能一時性起,就做出這樣不管不顧的瘋狂行為。

所以說,幕後一定有主謀,有主謀給行動的實施者做出過相應的承諾和保證的。

那麼,這個主謀是誰呢?

陳玄禮嗎?還是高力士?

其實,這個主謀很好找。

因為,他必須要滿足兩個條件:一、與楊國忠勢不兩立,他們間已經到了你死我活的境界;二、有足夠的地位和權力給士兵們提供生命保障,讓他們在實施行動時無後顧之憂。

陳玄禮和高力士遠未滿足這兩個條件。

答案只能是太子李亨。

本來,唐玄宗在開元三年(715年)冊封了次子李瑛為太子的,但因為這樣那樣的事,到了開元二十六年(738年),他又把李瑛廢為了庶人。

在皇太子之位懸空那段日子,時任宰相的李林甫等人極力主張立武惠妃之子壽王李瑁為太子。

但唐玄宗經過反覆斟酌,最終立了第三子忠王李亨為太子。

唐玄宗這麼做,等於是讓李亨與李林甫等人結仇了。

你想啊,李林甫他們之前是擁戴李瑁的,一旦李亨繼位了,他們能有好果子吃嗎?

為了消除災難,他們必須在李亨當上皇帝之前,把他拉下太子位,再擁李瑁上位。

為此,他們玩了不少陰謀詭計,企圖搞垮搞死李亨。

那個時候,楊國忠為了謀取高位,正依附於李林甫,為謀害李亨,他可沒少使絆子、拍板磚。

當李林甫已死,楊國忠便獨攬了搞倒搞臭李亨的大任,一意和李亨作鬥爭。

李亨為了保衛自己的皇權繼承權,也只能硬起頭皮起楊國忠魚死網破地鬥下去。

安史之亂爆發之後,唐玄宗是想禪位給李亨,讓李亨接手這個爛攤子的。

楊國忠不幹,他知道,李亨即位了,他楊氏家族就完蛋了。

他讓楊貴妃“銜土請命”,打消了唐玄宗的念頭。

李亨登位落空,怒火中燒。

而且,經過這件事,李亨更加清醒地看出,自己要登帝位,就非剷除楊國忠不可。

這次離京逃難,目的地是楊國忠的發跡之地四川——楊國忠曾經兼任過劍南節度使,四川是他經營多年的地盤,一旦入蜀,他李亨將再無出頭之日。

所以,李亨必須鋌而走險,在半路上發難。

他讓自己的心腹宦官李輔國去拉攏禁軍首領陳玄禮,以非常手段除掉楊國忠。

那唐玄宗只顧著倉皇出逃,隨行的隊伍只有3000餘人,其中有2000人由負責殿後的李亨帶領,李亨有足夠的權力發起這場兵變。

這不,經過一番周密謀劃,馬嵬驛兵變發生了。

兵變發生以後,馬嵬民眾請求唐玄宗留下。

唐玄宗不敢,任命李亨為天下兵馬大元帥,留下收集部隊對抗叛軍,自己入蜀逃命去了。

李亨在杜鴻漸等人的陪同下,抵達朔方軍大本營靈武,經過精心籌備,登基為帝,遙尊唐玄宗為太上皇。


覃仕勇說史


馬嵬坡兵變的目的是不是為了逼死楊貴妃?下面來說說。

狼狽的逃跑

當潼關失守之後,唐玄宗就慌了,他就與楊國忠等人開始商量撤退的目的地了,最終確立了蜀地。然而唐玄宗還要擺出一副要“親征”擊退叛軍的態勢,暗底裡則是準備撤退的事宜,不過準備的也是十分的倉促。在六月十三日凌晨時分,唐玄宗率自己的嬪妃以及皇族、大臣等人和禁軍離開了長安,這時沒有在隨唐玄宗撤離名單內的臣子都不知道皇帝跑了,撤離人馬在半夜時分跑到了幾十公里外的金城(今陝西興平)停下休整。

這次出逃是匆忙的,一路急趕,途中也沒有怎麼休息,完全就是逃命的樣子,可見當時唐玄宗心之慌。匆忙的出逃,糧食並沒有準備充足,連唐玄宗自己都只能吃市集上弄來的胡餅,士兵們則是隻能跑到各個村莊去“討食”,到了晚上在金城休息的時候,“人相枕籍而寢,貴賤無以復辨”,這逃跑的第一天可見有多狼狽,所以士兵們怨聲不小。



矛盾爆發

在安史之亂前,奸相李林甫專權使得唐朝綱紀紊亂就惹得怨聲載道。而楊國忠繼任之後,這一切並沒有得到改變,比之前更加嚴重,所以從朝廷到民間,記恨楊國忠的人比比皆是,楊國忠在安史之亂前有大靠山唐玄宗頂著,他就還能繼續禍亂,使得大家對楊國忠的矛盾積蓄已久,且越來越深。

馬嵬坡兵變是發生在逃跑的第二天,第一天逃跑是如此之狼狽,如果還這樣繼續下去,那麼會不會更加狼狽?而逃跑蜀地計劃是楊國忠提出來的,士兵們當然就越想越不爽,這時候引爆矛盾的時機終於到來。陳玄禮召集將士們要把楊國忠“欲誅之以謝天下”,當然是一呼百應,然後用一件小事點燃了積蓄已久的矛盾,將士們衝進去直接把楊國忠幹掉了,還屠割屍體已洩憤,並且殺紅了眼,已然不認人,比如左相韋見就差點也被擊殺,若不是有人認出來,那麼只怕也掛了。可見當時將士們怨念之深,才在引爆的時候帶來如此之瘋狂。

楊國忠死後,唐玄宗默認了,承認了將士們的正義性。但是將士們知道,楊貴妃不死,他們怕楊貴妃在唐玄宗面前吹吹耳邊風,那麼很可能就被報復了。所以陳玄禮等人直接逼迫唐玄宗,讓楊貴妃也被正法,這個得到了高力士的支持,最終楊貴妃被賜死。


瞭解了前因後果,就知道馬嵬坡兵變的主要目的並不是為了殺死楊貴妃,而是要殺死楊國忠,這樣才能讓積蓄已久的矛盾得到化解,殺楊貴妃只是附帶的,畢竟她和楊國忠的關係擺在那裡。而且一開始將士們是希望唐玄宗帶領著他們上前線去殺敵,擊退叛軍,可惜唐玄宗早已沒有年輕時候的那雄心壯志而是選擇了逃跑。馬嵬坡兵變也是有些想戰的將士們對唐玄宗的一次兵諫,讓其帶領他們上前線擊退叛變,所以馬嵬坡兵變之後,就分裂成了兩撥人,正好唐玄宗父子這時候也分裂了,最終唐玄宗率著想逃跑的繼續逃跑,而太子李亨拉著一支人馬去殺敵了。若是唐玄宗一開始就選擇罷黜楊國忠,選擇自己親征,那麼也就不會有馬嵬坡兵變,楊貴妃也不用死,可惜歷史沒有如果。當然楊貴妃的被賜死,其實和自己也有關係,這個就不在這裡論述了。


淡看天上月


導致馬嵬坡兵變的罪魁和禍首是唐玄宗李隆基和法家思想。

韓非子認為,人臣太貴,必易主位。功高震主者,必須除之。

韓非子還認為,國君立太子後,太子和母親便希望國君早死。非愛非憎,利在君之死。


寵信法家思想的秦始皇不立太子。給了趙高篡改遺詔的機會。導致秦朝的迅速滅亡。


寵信法家思想的漢武帝立了太子。把太子和皇后視為死敵。漢武帝指使法家酷吏江充,以巫蠱之禍誣陷皇族,致使陽石公主被滅門、諸邑公主被滅門、太子劉據被滅門、長公主被滅門、皇后衛子夫被滅門。皇族被屠戮殆盡。


李隆基年輕時尊崇儒家。政治清明,言論自由、已經繁榮,開創大唐盛世。

晚年李隆基迷信奉法家思想,先是一日之內,連殺三子。


立李亨為太子後。李隆基重用法家李林甫為丞相,羅織罪名,製造冤獄,把太子幕僚屠戮殆盡。

之後又重用楊國忠為丞相。繼續迫害太子。貪贓枉法。把繁榮的大唐帝國搞的民怨沸騰,千瘡百孔,最終釀成安史之亂。

叛軍攻破長安,李隆基倉促出逃。逃至馬嵬坡時,將士的憤怒達到極點。終於發動政變。禁軍統領陳玄禮帶兵威逼李隆基,誅殺禍國殃民的楊國忠。

原本政變結束,但陳玄禮怕楊貴妃和李隆基秋後算賬。再次逼宮,迫使李隆基賜死楊貴妃。並任命太子為天下兵馬大元帥。

太子李亨帶大軍平叛。不久稱帝,遙尊李隆基為太上皇。失去威信、民心、兵權的李隆基只得默許。

李林甫和楊國忠迫害太子,禍國殃民之行,肯定得到了唐玄宗李隆基的默許。

法家是法治的頭號死敵。法家思想不滅,中華民族不興!


楊朱學派


不是。

馬嵬兵變說到底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雖然看似是在針對楊國忠和楊玉環,實則劍指“沛公”唐玄宗李隆基。

既然“沛公”是李隆基,“項莊”是陳玄禮,那麼指使“項莊舞劍”的“范增”是誰呢?

顯然是太子李亨。

李隆基雖然一手開創了“開元盛世”,將盛唐之“盛”推到了頂峰,但是卻也掩蓋不了他晚年所出的昏招。

他先是寵愛武惠妃,武惠妃為了讓自己的兒子李瑁能夠取代李瑛成為皇太子而設計陷害了李瑛,李隆基卻因為寵愛武惠妃而喪失了判斷,也沒有深入調查李瑛究竟是被陷害,還是真的想要謀反,二話不說便廢了李瑛。

後來,他又寵信權相李林甫,李林甫為相期間不僅打壓異己,哪怕是太子李亨也沒少受他的氣,也得對他避讓三分。

李林甫有沒有能力呢?有,但是用到了爭權奪利之上,一旦爭權奪利,那麼必然會導致唐朝內部陷入混亂。

一個堅不可破的堡壘,總是從內部開始坍塌。

武惠妃之後,有一個楊貴妃。

李林甫之後,則有一個楊國忠。

武惠妃拉起了一個李林甫,楊貴妃則拉起了一個楊國忠,不論是李林甫也好,是楊國忠也罷,皆非好鳥。

只不過,李林甫顯然要比混混出身的楊國忠更有真材實料,所以李林甫在位時期的唐朝也要比楊國忠時期更為穩定。

李林甫、楊國忠和楊貴妃三人,對於太子李亨來說則都是威脅,即便李林甫已經死了,李亨也仍然還受到楊貴妃和楊國忠的掣肘。

當年一個武惠妃便讓李隆基“一日棄三子”,如今更受寵愛的楊貴妃如果給李隆基生了兒子的話,李亨別說太子之位了,恐怕還得像李瑛、李瑤、李琚三人一樣小命不保。

所以,為了保證自己的地位,為了讓自己將來能夠順利接李隆基的班,更是為了保住自己的小命,李亨都不得不剷除楊貴妃和楊國忠。

安史之亂的爆發,不僅給了李亨一個剷除楊貴妃和楊國忠的契機,也同樣為他篡奪皇位創造了突破口。

馬嵬兵變處死楊貴妃、楊國忠,可謂是一石三鳥。

楊貴妃一介女流,並不懂得政治,似乎對政治也沒什麼興趣,至少沒有像武惠妃那樣在政治上影響李隆基的決策,更沒有像武則天那樣謀奪權力。

所以,如果只是說要讓李隆基清醒清醒的話,實際上楊貴妃不是必死之人,只要處死了楊國忠,再將楊貴妃打入冷宮便足夠了。

但是這仍然不符合李亨的利益,且不說楊貴妃將來會不會報復發動兵變的將士,倘若繼續讓楊貴妃活著的話,將來她一旦給李隆基生了兒子的話,對李亨來說未必不會成為威脅。

只有楊貴妃也死了,李亨才能安枕無憂,這是第一鳥。

安祿山起兵謀反打的是什麼旗號?清君側,當時皇帝李隆基的身邊是誰?那當然是楊貴妃和楊國忠。

既然安祿山說楊貴妃和楊國忠是李隆基身邊的禍害,他起兵是為了給皇帝和唐朝清除禍患,現在禍患已經被李隆基自己清理乾淨了,你安祿山是不是應該罷兵了?

如果安祿山老老實實罷兵的話,那麼唐朝便可以騰出手來慢慢收拾他。

如果安祿山仍然沒有收手,反而繼續攻打唐朝的話,那麼唐朝便能夠名正言順地將安祿山定為叛逆,從而佔據大義地號召天下人繼續為唐朝效忠。

毀掉安祿山的旗號,撕下安祿山的偽裝,將安祿山推到天下人的對立面,這是第二鳥。

第三鳥才是馬嵬兵變的重中之重,為的便是將李隆基的威嚴威望打落谷底,然後讓李亨能夠趁機實施篡權奪位的計劃。

雖說安史之亂的爆發已經讓李隆基的威望掉了一截,可是他畢竟是皇帝,效忠他的人仍然佔據多數,所以李亨必須還得想方設法地繼續削弱乃至於徹底打垮李隆基的威望。

馬嵬兵變之中,將士們要求李隆基處死楊國忠,處死了楊國忠之後,又逼迫李隆基賜死了楊貴妃,這無異於是拿刀架在李隆基的脖子上。

經此一遭,李隆基的威勢必將再跌一層,這為李亨日後的奪位埋下了伏筆。

原本是護送李隆基去蜀地的禁軍為何敢發動兵變?為何殺了楊國忠之後,還敢得寸進尺地要求連楊貴妃一塊處死?

因為他們得到了李亨這個未來的皇帝的保證!

馬嵬兵變發生之後,李隆基迫於壓力派高力士和李瑁去給後方的李亨傳口諭,李瑁當時所扮演的角色也很值得懷疑。

李瑁給李亨帶去了李隆基的口諭的同時,必然也帶去了馬嵬兵變的消息。

於是,馬嵬兵變後還沒到一個月,太子李亨便將李隆基撇開了一邊,直接在靈武稱帝,將李隆基尊為太上皇。

李亨這一石三鳥之計,至此達成。


寧糊塗


馬嵬坡兵變的主要矛頭,指向了楊國忠甚至唐玄宗本人,其背後影影綽綽有太子李亨的影子。但無論是唐玄宗還是楊國忠,都會附帶著把楊貴妃帶上,不然就是養虎為患,後患無窮。

楊國忠對太子威脅極大

楊國忠不僅逼反了安祿山,在之前的時候,還曾幫助李林甫打擊太子。太子李亨不得不採取休掉太子妃的屈辱方式,來保全自己。而且這樣的屈辱,李亨受了兩次。所以,李亨太子之位一直受到楊國忠的威脅,兩人之間的矛盾不可調和。

等到安祿山打下洛陽時,唐玄宗想要御駕親征,讓太子李亨監國。楊國忠十分懼怕,擔心李亨趁機剷除自己。於是讓楊貴妃前去勸阻唐玄宗,此事最終不了了之。所以,無論是對皇位的渴望,還是對楊國忠等人的仇恨,李亨都有殺死楊國忠的動機。

翌日,次馬嵬驛,軍士不得食,流言不遜。龍武將軍陳玄禮懼其亂,乃與飛龍馬家李護國(李輔國)謀於皇太子,請誅國忠,以慰士心。是日,玄禮等禁軍圍行宮,盡誅楊氏。

《舊唐書》中對史料沒有過多加工,我們能看到李亨、陳玄禮、李輔國在這件事情中,都扮演了不同角色。而楊國忠父子被殺,楊貴妃勢必不能獨存,不然到時她在唐玄宗吹個枕頭風,這些參與人員都免不了受到清算。

唐玄宗坐視太子窘境、李亨舉止反常

唐朝自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後,皇帝和太子之間的關係就很微妙。唐玄宗坐視太子李亨被奸臣李林甫、楊國忠圍攻而無動於衷。要說太子李亨內心沒有怨恨,恐怕唐玄宗本人都不相信。

而在馬嵬驛中,唐玄宗的情況也是非常窘迫,手下禁軍有譁變的跡象。即使身為九五至尊,唐玄宗也不得不借助財物來籠絡士兵。在這樣的環境中,李亨如果膽量足夠壯的話,說不定矛頭便可以直指唐玄宗。一旦登基為帝,李亨以前所受的種種窘迫,再也不會發生。

只是在這個過程中,一個關鍵性的人物始終站在了唐玄宗一邊,那便是禁軍將領陳玄禮。陳玄禮在安史之亂被平定,唐玄宗被李亨軟禁起來後,也一直保護在唐玄宗身邊。陳玄禮的忠心,註定了他不會對唐玄宗不利,而楊貴妃也許是唐玄宗的替死鬼。因為誅殺了楊氏兄妹後,太子李亨的反應十分反常。

及行,百姓遮路乞留皇太子,願戮力破賊,收復京城。玄宗聞之曰:“此天啟也”

心中有鬼的李亨,此刻不再敢跟隨唐玄宗一路去四川,而要獨自出去發展了。即使唐玄宗原先不知道事後主使,此刻心裡也肯定明白了。所謂的百姓願留皇太子,不過是表演的一齣戲罷了。而唐玄宗的反應,通鑑中是“天也”,其實更能描述出此時這對父子的尷尬處境。而《舊唐書》中稍微掩飾,改為“此天啟也”,算是為尊者諱了。

後來李亨更是擅自登基,歷來被後人詬病。到最後,甚至軟禁唐玄宗。如此種種,很難說李亨當初沒有動過幹掉唐玄宗的念頭。

但不論是唐玄宗還是楊國忠,楊貴妃註定都是政治犧牲品。在使馬嵬驛兵變中,其主要目的不是殺死楊貴妃,楊貴妃不過是被附帶而已。這是她的幸運,也是她的悲哀。


歷史鉤沉


唐玄宗安史之亂時,馬嵬驛發生了兵變。最終楊國忠楊貴妃被逼死。那麼馬嵬驛兵變的主要目的究竟是什麼呢?難道真就是為了逼死一個從來沒有參與國政的楊貴妃嗎?其實楊貴妃不是這場兵變的目的!

公元756年唐玄宗天寶15年,安史之亂的叛軍攻破潼關活捉了守將哥舒翰,唐朝都城,世界上最繁華的城市長安暴露在叛軍的兵鋒之下。當時唐玄宗李隆基上朝時官員已經消失大半,很多人早就拖家帶口逃往它處。對於唐玄宗而言,叛軍攻入長安時間是早晚的事,自己必須迅速做出應對,為了穩定民心,李隆基發佈詔書,御駕親征。但是暗地裡卻收拾包裹,連夜出城逃往四川。

這一次出逃除了禁軍之外,還有幾個皇族親信,其他的美人楊貴妃姐妹,和他認為的忠誠楊國忠。這一次逃難也比較滑稽,李隆基是以發佈詔書御駕親征的藉口出城的,所以實際上是帶著禁軍逃難。唐朝的地方官吏和老百姓都知道禁軍是什麼樣的。知道禁軍必然在皇帝周圍,所以李隆基逃跑的消息,並沒有因為那一個虛假的詔書而掩蓋住。各地的民眾和基層官員紛紛投奔,即便見不到唐明皇,也知道跟著禁軍走至少是安全的,所以李隆基的逃跑儼然變成了一個十分壯觀的遊行,不論什麼人都拖家帶口緊追著禁軍。

一路行至馬嵬驛,禁軍跟著李隆基既沒有飯吃也沒有水喝,皇子皇孫們也都餓得不行。跟隨的普通民眾倒是有些粗茶淡飯。曾經的大唐聖人一手締造前所未有的盛世,到此時在民眾當中的光輝形象已經徹底落地。民眾和禁軍將士全部士氣低落,人心不穩,禁軍的長官陳玄禮與太子李亨商議誅殺宰相楊國忠,但太子下不了決心。這個楊國忠靠著他的堂妹楊貴妃起家得到李隆基的恩寵,壞事做過太多。不僅朝堂之上,就連鄉野村民也知道這個人禍國殃民。

一開始大家都認為有出路,認為只要跟著聖人就可以獲得較為安全的保證,但是走了這麼些天,飢餓難耐沒有頭緒?人心思變,大家都在想安祿山造反的口號是什麼?叫誅殺楊國忠清君側!禁軍和普通民眾沒有那個底氣和膽量與安史叛軍作鬥爭,但是在他們看來楊國忠就是這一切罪魁禍首。殺不了叛軍先殺楊國忠。由此楊國忠成為了大家發洩的對象,禁軍譁變造反。當時雖然唐明皇的聲威已經不在,但那畢竟是皇帝,20幾年的聖人。即便淪落至此,也有崇拜和敬仰,所以譁變的士兵並沒有將針對的對象放在皇帝身上,而恰恰是這個招來安史叛軍的楊國忠。

當天晚上楊國忠的心情也不好,對於禁軍大聲呵斥,直接點燃了禁軍們的怒火。兵變速度很快,直接斬殺楊國忠和他的兒子。李隆基當時就瞎蒙了,後來李隆基只能承認這一既成事實。為了穩住禁軍李隆基鼓起勇氣,到禁軍面前表示安慰。可以說禁軍發動這一場兵變並非因為楊貴妃而是因為楊國忠,但是禁軍並未就此散去,因為害怕楊國忠與楊貴妃的關係,事後會遭到報復,所以一不做二不休,也要楊貴妃於死地。

皇帝自然不同意,說他身為一介女流,從未乾預國政,又如何能夠報復禁軍?


但是陳玄禮和高力士表示反對,譁變的進軍害怕楊貴妃秋後算賬,但是更害怕秋後算賬的其實是太子,高力士和陳玄禮。當時整個中央政權已經不受這個老皇帝的控制,皇帝也只得允諾楊貴妃的死。這場政變之後,李隆基和太子李亨分道揚鑣,李隆基進入四川,而太子李亨跑到寧夏自立為帝。尊李隆基太上皇。

馬嵬驛這場兵變看上去像是偶然的譁變,以誅殺楊國忠為目的,順帶逼死了楊國忠的後臺楊貴妃,但實際上這是一場典型的宮廷權力爭鬥,主謀也是太子和太監李輔國,而陳玄禮和高力士雖然可能沒有參與同謀,但至少在這場所謂的突發政變當中選擇了站隊。但是由於楊貴妃的歷史名聲太大,所以馬嵬驛通常將楊貴妃與其聯繫起來,而非宰相楊國忠。

李隆基在大勢已去之後之所以要逃到四川,除了四川易守難攻之外,更主要的是四川是楊國忠的地方,楊家的勢力在蜀中樹大根深。這也是為何太子要搶在進入蜀地之前發動兵變,處死楊國忠。


李亨作為太子獲得了最終的勝利,又有楊家人做這場政變的犧牲品,自己又不落得一個不孝的罪名,完成了清君側。太子李亨的聲望瞬間建立起來,而他的心腹宦官李輔國也成為歷史上,太監封侯拜相的第一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