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碼,你需要知道哪些東西?

返工潮的臨近,疫情防控工作也迎來一個嚴峻的挑戰。

然而,如何快速辨別流動人員的健康狀態成了一個難題——不少社區、高速收費站、火車站、機場等關卡需要過往人員開具健康證明;由於數據採集方式以及放行標準等方面的差異,這一方法耗時又耗力。

近日,這個問題有了新的解決方案,即以支付寶與微信為主的應用程序正在推廣的“健康碼”。

健康碼是什麼?

健康碼是以真實數據為基礎,由市民或者返工返崗人員通過自行網上申報,經後臺審核後,即可生成屬於個人的二維碼。該二維碼作為個人在本地區出入通行的一個電子憑證,實現一次申報,全市通用。

實際上,健康碼是浙江省杭州市於 2 月 11 日率先推出的一項數字化健康評估證明,旨在將通行證電子化,實現“綠碼、紅碼、黃碼”三色動態管理。也就是說,健康碼是進入相關地市的通行證,適用於所有在相關地市的人員以及待返回人員。

支付寶上線首日訪問量即達到 1000 萬,隨後推廣到浙江省其他地區。

除了支付寶,微信也快速響應,推出了騰訊健康碼。健康碼的出現在很大程度上省去了繁瑣的填報工作、減小了交叉感染的可能性,同時提高了數據收集效率。

申報方式和入口

具體來說,杭州市民和擬入杭人員可在支付寶 APP 首頁搜索“杭州健康碼”自行在線申報。填寫健康、出行等信息後,資料經過審核將產生一個顏色碼,領取綠碼的人員憑碼通行,領取紅碼和黃碼的人員需按規定隔離並健康打卡,滿足條件後將轉為綠碼。

據瞭解,針對浙江省其他地市,相關部門已經搭建了全省基於“健康碼”管理信息系統框架,並且因地制宜制定具體的賦碼規則和申請方式。考慮到目前已有部分企業開始復工,健康碼還與釘釘企業復工申請平臺打通。

從申請層面來說,騰訊健康碼與支付寶推出的健康碼並沒有什麼不同,也是由用戶自行上報健康信息,從而獲得一個可以展示健康狀態的二維碼。

不過,微信健康碼主要旨在為數據採集員(社區網格員、一線交警、公司/學校管理者)提供便利,掃碼就能上報信息,這些信息將實時彙總到數據管理員側(如政府省市區街道居委會分級管理人員)進行監控管理。

健康碼,你需要知道哪些東西?

為了更貼近不同組織機構(政府、企業、社區)的管理場景,騰訊健康碼將接入多個渠道:微信小程序(如廣州“穗康”、深圳“深 i 您”等)、企業微信、海納社區平臺。不同渠道的信息是互聯互通,一個人只用提交一次。

廣州“穗康”上線當天訪問量突破 1.7 億,目前累計訪問量超過 4 億。深圳“深 i 您”小程序自上線來已經有近 500 萬市民註冊使用。

健康碼的“全國化”

使用健康碼的人數在不斷增加,健康碼也在逐漸“全國化”。

2 月 16 日,支付寶官方宣佈,借鑑浙江等地方推行健康碼模式,助力分類有序復工復產的經驗,在國務院辦公廳電子政務辦的指導下,支付寶正基於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加快研發全國統一的疫情防控健康碼系統,“全國健康碼”即將上線。

2 月 15 日,騰訊宣佈,與國家信息中心聯合推出的 “健康碼標準”,正式被推薦給各地作為技術標準規範,正聯合東方金信等合作伙伴,在全國各地加速落地。

目前,騰訊已經支持 100 多箇中央部委及地方政府部門上線疫情服務相關小程序。其中健康自查上報功能服務用戶超過 1 億,覆蓋超過 7 億民眾。除了廣東地區,騰訊健康碼已經在四川、雲南等多個省份以及大連、台州、常州、鄂爾多斯等城市上線,同時計劃上線省市超過 100 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