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工資時,無意看到自己帶的新人的工資比自己多9千,準備辭職,你們覺得公平嗎?

8美女公社8


對,你說的沒錯,這個世界就是不公平的。


我先來講兩個身邊的故事


第一個故事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家族企業的大公司,在當地非常有名。我入職的時候試用期3800元,轉正4500元,是做銷售助理,基本上是輔助銷售人員處理客戶關係、開業準備、收發貨、售後處理等,每天都是忙到狗,跑市區的銷售人員每天在家睡覺,偶爾出去跑一下,總部需要開會就來一下,公司讓做個客戶跟蹤表什麼的都不會做,格式錯亂百出,我真的都看不下去了,一點也不專業。


我本來還以為銷售的底薪最多三千,可是當我跟銷售熟悉了之後才只知道,他們的底薪竟然最低的是6000,甚至有些底薪是8000,而且每個月是沒有業績保底規定的,我真的大吃一驚,也難怪那麼多業務員在家睡覺了,這麼高的底薪呢,啥都不幹都躺賺啊。


我來分析一下

當時我們公司由於需要大量開分店,所以急需一批業務人員,就跟一家人力資源合作,說只要留一年以上,保底多少多少,而且招的人都是有五年以上工作經驗,做到銷售經理的人。可問題在於,我們這家公司人員多,管理鬆弛,導致很多人開始工作懈怠,慢慢才出現這一系列價值與工資不對等的情況。


後來在公司裁員中,百分之八十的那批人都被辭退了。所以很多時候,不公平是會出現的,但不會一直平安無事的存在,總會出現問題的。而我們要做的,就是做好自己,潮退之後,我們才知道誰是裸泳。



第二個故事

朋友自學半年轉行為互聯網前端,入職公司工資3000,轉正3800,應該是行業最低了吧。但朋友想著剛開始轉行,又不是本專業的,就當實習積累經驗了,管他工資多少呢。


一個星期後,公司又招了一個人,據說是有一年的工作經驗,但是實際一起工作後才發現,他不僅溝通不順暢業務也不顧夠熟練,很多東西還都要現學。朋友怎麼都搞不明白,怎麼一個大學學了四年還有一年工作經驗的怎麼會比自己懂得還少呢?


誰知,更讓人吃驚的還在後面呢,他的試用期工資竟然是5000,朋友這些心態全崩了。


我來分析一下

朋友雖然工作能力挺強的,但畢竟不是本專業畢業,也沒有任何項目經驗,公司是無法判斷他的能力的,只能給出同行業最低標準先試用一下,我相信後期一定會提升工資,跟他提供的價值對等的。


相反他的同事的試用期工資也是根據行業裡有一年工作經驗的水平開出的,如果這位同事還是不求上進的話,相信裁員路上也會有他的身影吧。


綜上所述,關於工資不對等其實是有很多種情況的,我們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這要看你處於什麼職位

像銷售等有業務提成的工作,一般工資的懸殊都會比較大,這跟你來公司多少年,有多少工作經驗關係不大,這個月業績好你就工資好,運氣不好或者稍有懈怠業績不好,那隻拿個底薪也是有可能的,那工資就差很多了,畢竟銷售是靠業績吃飯的。


新人也是相對的

一家公司的新人意味著剛來這家公司不久,但並不一定在這個行業也是新人。我們初到一家公司,公司一般都會讓資質比較老的員工先帶一下,熟悉一下業務,這並不代表這個人未來的業務能力也不如你。再說現在很多公司比較看重學歷,有些新人學歷比較高,也會比較容易贏在起跑線上,入職工資就比較高也是有可能的。


這與公司的制度也有關係

有些公司制度不完善,是沒有什麼漲薪制度的,你來的時候多少一直就是多少。那越老的員工,入職越早的員工可能就比較吃虧了,畢竟早幾年的工資水平肯定不如現在的。像一些大企業是有漲薪制度的,每年都會根據員工的表現和工作年限適當漲薪,也會讓員工更加有歸屬感。


不得不提,現在確實有很多老員工不求進步,每天重複性工作,還沒有激情,必須不斷注入新鮮血液。公司念在你曾經有功的份上,不會拿你怎麼樣,但也不會著重培養了,因為已經沒有活力了。

如果你是一位不斷努力的老員工,也為公司付出很多,老闆卻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提漲工資的事,你自己就不能裝傻了。老闆不提你要提,你不提老闆就會覺得可以了,你挺滿足的了。有些事是需要自己主動爭取的。


我的【方糖進化ing】,專注於分享自己的生活感悟和職場感悟,不斷精進不斷成長,喜歡的可以持續關注哦。

方糖進化ing


我在前公司做了2年多,全公司就我一個懂網絡架構,後來來了一批應屆新人讓我帶,三個來月基本把人帶出來,能獨立施工,偶然間,聽到他們在聊天,說起工資,甲:我這個月工資好低,才發了一萬七,乙:你怎麼那麼少,我這個月沒什麼項目都發了兩萬一呢。聽完之後,我看著我的工資條,一萬一,我毛了,去找領導理論,領導說:你們老人動力差,激情不如新人,再說公司要有新鮮血液,錢發的少了能留住人嘛?你也不要多事了,這個月給你漲1000塊,行了就這樣吧,你出去吧。完事我就出來了,但是這東西,退一步山窮水盡,忍一時越想越氣。第二天就去找領導辭職,老子不幹了。領導還牛氣上了,我工資都給你漲了,你還有什麼不滿意的。我告訴他,外邊的世界很美好,我要出去看看去。從遞交報告,到我走,一共3天,但我沒有教新人網絡相關的東西,只教給他們公司設備的內容。我走了之後,公司客戶成天投訴,網絡癱瘓,各種問題,沒人能處理,這種情況持續了半年多,招了一個懂網絡的,要價3萬,老闆咬牙留下了。現在自己幹了,掙多掙少那是自己的事,也不用成天生那個閒氣


果凍cld


上個月,我以前的同事聯繫我,問我公司是不是在招聘。得到肯定後,我前同事說我也來試試面試。


於是,隔天她真的來到我公司面試了。她應聘的是我公司不同部門的職位,但這個職位跟我同級的。我這個前同事很純真,她面試完後,就在微信上找我聊天了,她說:人事部開價5000元,但她覺得低了,還價6000元。後來,人事部讓她回去等消息。


我聽到後,心裡暗暗一涼,應聘跟我同級的崗位,我在公司工作了3年,好不容易才拿著5000的薪酬水平,怎麼可能一開始就給你這個新人6000啊?人事部不會那麼傻的。我還鼓勵她說:加油!


萬萬沒想到,第三天後,這個同事出現在我面前,她跟我說入職了!然後,我八卦地問她:真的給你6000工資啦?她點了點頭,對的,試用期5500,轉正後6000。


我一聽後,崩潰了!她新人一個,工資足足比我多1000元。此時,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復下來。因此,題主的心情我是理解的。因為,我們老員工正在被新人擠壓著,吊打著,我們無奈,也無助。


但,面對這個問題,我們來理性去分析一下,就不難理解了。


1、老員工雖說是有多年工作經驗,其實就是一套經驗用多年。新員工可塑性強,做事比老員工積極主動。


2、公司定製薪酬時,會綜合考慮市場行情,3年前跟現在的水平無法對比的。薪酬起點的不同,早就了新員工工資比老員工高的現象。但如果老員工能做到影響公司運作,掌握關鍵技能的話,這個老員工就有他的價值。然而這樣的老員工應該早已升職到中高層,而不是還在基層了。如果依然在基層,只能說明你容易被替代。


3、職場上並沒有公平不公平的說法,這是趨勢。面對這種情況,我們除了會埋怨之外,更應該理性看待它,並作出對應措施。例如:自我提升增強核心競爭力、為自己找出路等等準備工作,當裁員浪潮到來時,也不用驚慌失措。


歡迎關注【羊仔的職場之路】,職場無小事,處處大道理,每天分享一點點,每次進步一點點。

羊仔的職場之路


這樣的現象職場上還真是屢見不鮮。我也遇到過一回。


公司人事經理和總監鬧矛盾憤而辭職,臨走把公司的工資表發到了集體郵箱,這下公司每個人的工資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結果老員工發現,很多晚一兩年入職的同級別的人工資幾乎都要比自己高至少50%,不管是普通員工還是經理,或是總監。而這些員工都是在換了一個總經理以後招進來的,多數都是他帶過來的人或是他帶過來的人招聘的。


這下捅了馬蜂窩,大家都氣憤填膺,紛紛嚷嚷著要辭職。可是最後呢,走的只是三四個,大多數人還是繼續呆在那裡沒有挪窩。


公平嗎?自然是不公平的,早先入職的人將公司整個業務從0做起,讓收入過億,也算是立下了汗馬功勞。但又能怎麼樣呢?新來的總經理是從一個知名大企業過來的,對於自己帶過來的人自然是照顧有加,工資水平都是向原來的單位水平看齊。而沒有太多考慮原來的工資體系。


而你提到的這個新人,公司為什麼給他這麼高的工資?也許他有你所不瞭解的對於公司很高的價值,這個價值也許是能力,也許是客戶資源,也許是背景;或者就是和領導關係特殊。你沒法拿個尺子去比。


但這是你應該離職的理由嗎?絕對不應該是。因為別人賺多少錢、拿多少工資與你沒有關係,你要找,也應該是找領導去理論,工資畢竟是領導最後決定的。找領導也沒用,他想給你多開自然會加薪,不想多發,你滿地打滾也沒用。


是否應該離職,你應該以自我價值評估作為依據。如果你認為自己更值錢,應該獲得更高的待遇,那就去投投簡歷,面試一下,看看自己到底值多少錢。如果真能拿到更高的工資,那就辭職去新的單位唄。


如果投了一圈,發現只是高估了自己的能力,那就當作什麼都沒發生,乖乖地呆在現在的單位,努力積攢自己的實力,讓自己的能力配得上自己的野心。


紅塵笑笑生


先分享一個我同事跟我講的例子。

2016年,某月的10日,我同事部門辦公室的大姐開始給大家發工資條。單位是固定每個月10號發工資。發到他那一片的時候,有人就不在,大姐就讓他收著,等沒到的同事來了轉交給他們。他那個時候老實,也不敢打開信封看。等同事回來,他就轉交給他們了。他們倒是不在意,打開信封,拿出工資條就互相討論,“cao,這個月又2000多”“單位有這麼窮嗎?”我同事就傻在那了,那個時候他的工資是6700,而且是新入職的大學生。他們就問我同事發了多少,我同事傻啊,直接說6700。他們倒是簡單的說了句,新來的就是好啊,工資都比我們這些老油條高好幾倍。

當同事告訴我這件事的時候,我也有同樣的疑問,為什麼?現在慢慢明白了!

首先,一般企業都會讓員工籤保密協議,這其中就有工資協議。這也說明,工資是可以有不同的。我部門有個同事來單位的時候就是跟HR談的工資,比我們都高個3000左右。所以,起始工資的不同導致了後面的不同。

第二,現在單位都培養年輕幹部,年輕人啊,容易辭職。單位又想留,所以只能給加工資。如果覺得不公平,可以去人事爭取漲工資。

第三,有些時候,工資裡面多個幾千也正常。比如,有些單位年底發績效或者獲得了什麼獎,就會多發。

總之,這個社會肯定會有各種各樣的不公平,但不要慫,多去爭取,畢竟啊,會哭的孩子有奶吃啊。當然,最最根本的是要自己牛逼,自己不行,一切都是扯淡。


布凡京生


其實這種情況正是我上一家公司的真實情況。


要是說起來,我誰也不怪,說也不恨,那時我在公司已經工作了5年多了,無論工作能力和為人處事都感覺還是不錯的。


公司領導對我也比較信任,在我帶徒弟之前,我一直認為自己在領導心中的位置還是比較高的。幹工作也比較有勁頭,事事搶在前頭。


自從我帶了徒弟後,也是全身心的交給他我所知的一切,並沒有藏私,徒弟因此在短短的半年內迅速獨立上崗了,我也為徒弟高興。


他獨立上崗後,我就比較清閒了,等著公司領導給我安排新的崗位。我認為自己是老員工,對其它的不少崗位也是比較清楚的。


等了一個多月也沒有任何的動靜,我以為領導比較忙碌,還顧不上我,就耐心的等待。一天晚上,徒弟請我吃飯,在與徒弟吃飯的過程中,我隱隱感覺到徒弟有話要說,就問他怎麼了?


徒弟說:“他無意中看到他的工資比我多了9000多元,問我怎麼回事?”我沒有回答,而是告訴徒弟安心工作,我還有別的獎金,肯定比你拿得多。


回去後,我找到領導,象領導解釋,自己想到其它的企業闖闖,看看是否有更好的發展,告訴領導也夠意思,直接告訴我:“確實公司有給你調整崗位的打算,只是沒有合適的,如果你想出去到別的公司,公司還會給你一定的補償。”


我知道這是公司最後的一點福利了,不要是傻子,於是快速到財務結完賬辭職了。


有些人看到這裡一頭霧水,既然公司一開始那樣器重你,為什麼帶了新徒弟就被辭職了呢?


其實也不奇怪,公司是機械加工企業,熟練工種,年輕的人可以承受更大的體力勞動,比如工作量多的時候,延長工作時間和加班等,年輕人都容易接受,而老員工肯定有不少的怨言和理由。


這就促使公司每年都招收一批新人頂替老員工,我以為自己可以成為特例,其實也沒有躲過這樣殘酷的現實。


總結:出現這樣的事情,一般情況下選擇離職是比較正確的,徒弟比你級別低,收入明顯比你高不少,這樣的情況說明,公司在著力培養年輕人,你的地位已不存在,如果找到合適的工作,離去更為妥當。如果沒有合適的崗位,也要不斷的搜尋,因為在這裡你已經沒有了發展的餘地。


職場同步


再年前我也遇到過。我是做新媒體運營的,老闆新招了一個94年的,因為是剛來的,需要熟悉這邊的環境和工作內容,就讓我帶著,我帶了她差不多兩個月。

後來有一天,那天正好是我們單位發工資的日子,我去她工位放東西,正好看見她的工資條也在桌子放著上,我駐足了5秒鐘,然後就看到了一個讓我扎心的數字,足足比我多出去2000元,瞬間覺得有五雷轟頂的感覺。


我在公司兩年了,一直是領導帶著我,他平時也常常誇我,說我工作做得不錯,讓我好好幹,他不會讓我吃虧的。一直以來我還都把這些話當真了,多的傻逼呀,是不是?


那天,我帶著全單位同事不懂的心情一直熬到了下班。回到家,我把這事跟家裡人說了一說,讓他們幫我分析一下。

家裡人幫我分析之後,幫我總結道:你的薪資是和你能為公司創造的價值匹配的。當眼睜睜看著身邊的同事升職加薪,而自己卻停留在原地,這隻能說明你不夠努力。只有努力奔跑的人才能走在前端,如果你不夠努力,那麼你很可能就原地不動,甚至不進則退。所以,如果一個新人比你拿得多,不能說是公司不公平,只能說你做還夠,或者說是你能力還不足。


在職場,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最重要,有機會就多提升自己,另外,如果你是一個有能力,但是能力還沒有被領導看見的話,那麼就要想辦法突出自己的能力。但是要切記,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做好自己就OK,心態放平和就好。


職場精英課


雖然說這個問題有些誇大其詞,但現實職場中確實存在這類現象。

我之前有一位同事,他就遇到過類似的事情,領導讓他帶了兩個月新人,他無意中發現新人的待遇遠遠高於自己的待遇,但新人做的事卻遠遠不如自己。

後來,他心裡越想越氣。作為一名老員工,資歷也相對於老練,每天做的事情與每個月做的工作成績都遠遠高於新人,憑什麼待遇卻遠遠不如新人。他找到了公司的老總,老總語重心長的對他說“這兩位新人有發展潛能,他們進來之後便已經談好了待遇”。

老總講完之後,並沒有要給朋友漲薪的意思,朋友一氣之下便申請離職,離職之時老總也沒有任何的阻攔,甚至連話都沒有談。後來朋友才恍然大悟,原來老總是早有預謀,實際上早就想將自己給淘汰出局,最終以這種方式出局實在心有不甘。後來在同事的告知下,朋友才知道這背後的隱情,原來他所帶的這兩位新人是老總的親戚。

自古以來職場都是如此,適者生存,優勝劣汰,講究人情世故。雖然有很多看似不公平的事情,實際上背後隱藏出來的本質卻是公平的。

自己帶出來的新人工資比自己還高,此時一定不要盲目從事,而是要深入分析這背後的動機。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看待此問題:

一、新人是否是關係戶

職場關係戶實際上最為可怕,因為上面有人,在很多事情上都可以走捷徑。

說得直白一點,也許你在幾年才能完成的目標,別人因為有人提拔,有人相助,可能幾個月就能完成。你想要抵達的職位肯定努力了很久才能抵達,在關係戶眼裡,卻只是一句話的事情。

如果你所帶的新人是關係戶,待遇比你高,這很正常,畢竟人家有捷徑可走。因此,應當坦然應對這事,該提漲薪的就得提,至於漲不漲,得看你的領導批不批准。

二、新人是否真的有能力

如果新人有過人之處,即便你是老員工,只要有地方不如新人,那麼他拿的待遇比你好也純屬正常。

技不如人之時,你要做的不是去爭名奪利,而是更好的精進自己,這樣才能讓自己有說不得權利,與提加薪的底氣。

三、新人是否採用潛規則

職場潛規則是很多人都讀不懂的題,同樣也是很多人都能夠讀懂的題。

讀不懂的自然覺得沒有任何意義,但一旦讀懂,可能就會少走很多彎路。新人之所以待遇比你高,是因為他懂規則,懂得如何讓領導也從中獲利。

人家之所以待遇比你好,也純屬正常,因為這私下他一定也給了領導很多好處。

因此,沒必要辭職。辭職之前一定要弄清楚原因,如果對方既無本事,又不是關係戶,又沒有任何潛規則,那麼完全可以選擇辭職,明顯是在排擠你,也就毫無意義。


肖軍說職場


這個事情我遇到過,想在想想還覺得受了侮辱一樣。

我在公司做了差不多一年的java開發,基本上是把整個公司的java業務抓在手裡的,因為公司不是很大。


過年後,公司招了一個新員工,讓我先帶一下他,教他技術和業務方面東西。當時我以為主管看到我一個人很辛苦,招另外一個人來分擔一下,當時心裡高興的很。


慢慢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基本上了解了我手裡所有的東西,我們兩個人相處還是挺愉快的,他也是那種把我看作師傅的人。


因為我們搞開發,有時候會用到對方電腦,找bug和幫助他找一些問題,都會用他電腦。有一天,他不在電腦跟前,我需要他電腦上找一個東西。


剛坐上去,就看到他跟他朋友的聊天記錄,聊天記錄有一行他發的消息,我工資一萬二,我的媽呀。那個時候我的工資才六千,後來主管看到我辛苦給漲了500快。


看到他的工資,我也沒有心思工作了,直接跑到廁所抽了一根菸,腦子裡那是一千零一種想辭職的辦法。等下班的時候,我找主管說這個事情,主管也沒有覺得很驚訝,只是說,他是剛畢業的研究生,你已經工作一年多了,就帶一下別人嘛。


我草,當時我真是毛了,這樣子不是明擺著看我笑話嗎?一個工資比我高一倍的人,讓我帶,我還帶的津津有味,fu*k。過了幾天,我考慮到在公司也沒有多大的發展前景,就提出了辭職。主管稍微挽留了一下,說我給你加500元。


不是加工資的事情,一來在公司沒有前景可言,二來他媽的公平不?你讓他自己學嘛!還叫我帶,氣不氣人。


最後還是帶著一腔怒氣離職了。離職後,公司馬上就招了一個人頂替我的崗位。經過多年回想起這個事情,才慢慢理解,如果你的工作是別人可以隨意取代的,那麼你就做不了你自己,要變成一個公司不可被取代的人,才能有尊嚴的工作下去。職場就是一個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地方,提升自己才是正確的道路。


我是傑可大叔,專注於解決職場問題、提升個人成長、如何掙更多的錢。關注我@傑可大叔


傑可大叔


我親身經歷過這樣的事。那時候剛畢業不久,在一個公司呆了3年,做網絡工程師。後來部門分配來一個新人,看著不年輕,不像剛畢業的。領導交代我帶著他熟悉一下公司的網路和電腦維護知識。

我對他是盡心盡力的教。他好像之前接觸過,很多事情都是一點就透,排除故障的思路比我還全面。3個月過後,他順利轉正,領導又安排他接觸別的工作內容。

我們之間無話不談,關係也很好。他轉正後工資比我要高一個級別,達到部門主管的水平。領導安排我帶他,其實是讓他熟悉具體情況,他本身就是技術大牛。

結合題主的問題看,我認為這個人可能有別的特長,在能力決定價值的公司裡,現有的人多一樣技能等於少招一個人。另一種可能是,領導打算把這個人培養成管理人員。無論哪種情況,都是價值決定待遇。不影響題主幹自己的事,拿應得的工資。

如果因為這個“不公平”而提出辭職,在我看來,才是比較笨的決策。在職場領域,放眼世界範圍,都做不到絕對公平,更何況中國這個人情味特別重的地方。和領導搞好關係,探聽對方的能力,彌補自己短處,讓自己越來越值錢。

在職場裡實行工資保密的規則,不是沒有道理。預防的就是某個人過分計較工資而做出一些不理智的事。打鐵還需自身硬,堅持學習增長技能,讓公司離不開你,甚至花高薪水留住你,才是正確的做法。-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