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援鄂前线,舍不得我的妻子寄来了一封家书…

在援鄂前线,舍不得我的妻子寄来了一封家书… | 战疫故事


【康复 • 新冠肺炎•上海战疫故事】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的疫情数据不断上升,全国多个省市和地区发动了一级响应。上海作为中国的一线城市之一,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吸纳人口的大城市。面临着排查和控制疫情的挑战。


《康复》杂志作为上海一本有一定影响力的医学科普杂志,作为上海市教委旗下的健康教育媒体,我们希望通过上海收治新冠肺炎纪实报道,向您传递正确防控疫情信息,将奋战在防控一线的医护人员的感人事迹传播给更多人,让我们在疫情面前能团结一心。


今天我们将讲述一位援鄂战士


许诗琨是上海市东方医院急危重症医学科的一名男护士,因为妻子也是医护人员,所以结婚6年来,家里很少有机会吃一顿团圆的年夜饭。今年,夫妻两人终于都不用值班了,团圆的年夜饭终于要盼来了!爸妈正忙活着给大家准备各种好吃的菜肴,当妻子准备着吃饭的碗筷;当孩子吵着要吃年夜饭……就在此时,一通不寻常的电话打来:许诗琨立刻收拾行李,逆行武汉疫区。

在援鄂前线,舍不得我的妻子寄来了一封家书… | 战疫故事

穿上防护服的许诗琨


谁都不愿我走,但都默默帮我收拾


对于许诗琨而言,这通电话既是在意料之中,也是意料之外。武汉的战役一打响,作为中国国际应急医疗队(上海)成员的许诗琨,没有一丝犹豫,果断报名了援鄂医疗队。只是让他没想到的是,这次的任务如此之急,连一顿年夜饭的时间都不允许赊欠。


“当时家里的气氛很凝重。我知道他们都舍不得我,不想我去。但谁也没有阻止,只是默默地帮我收拾着行李。我感觉到前所未有的默契和感动。” 许诗琨说道。


谁也不曾聊到,这次的疫情阻击战的时间会如此之长,许诗琨也是一样。简单地收拾了几件换洗的衣裤的他就急冲冲地出门了。“我几乎什么东西都没带,手机充电宝的线也忘了拿。十多天过去了,直到现在,我身上还穿着从上海来时的外裤。”


在援鄂前线,舍不得我的妻子寄来了一封家书… | 战疫故事

许诗琨和同事一起奋战在抗役一线


初上战场,再多的困难也能克服


虽然已在危重症临床工作多年的“老”护士,此次需要穿如此密闭的防护服,对于许诗琨而言还是第一次。“穿脱防护服比我想象得要难,不仅耗时,且一定要严格按照穿脱标准来,否则就容易导致交叉感染。既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也是对他人的不负责。”


许诗琨告诉记者,来武汉的第一天,他们还针对穿脱防护服接受了专门的培训。接下来,就是要正式进入战场,准备战斗了。


许诗琨被安排在武汉金银潭医院的重症病科。“1名护士负责4名患者,刚开始是8小时一班,一次性防护服可以充足使用,而上一次厕所就要换一套防护服。为了节省防护服,后来换成4个小时一班,其间不能上厕所。”即使如此,每个护士仍感觉体力不支,因为在这4个小时内,每个护士都必须穿着厚厚的防护服,一直不停地忙碌着。


令人欣慰的是,这里的医患关系相当和谐,患者的求生欲很强,每个患者都非常配合和支持医护人员的工作。许诗琨告诉记者,医院里经常有患者对他们说:“你们都辛苦了,我们能做的就自己做,不麻烦你们!”这些重症病科的患者,不戴呼吸机时,气都喘不过来;只要一戴上呼吸机,就跟正常人一样,可以聊天、刷手机。


而对于许诗琨而言,最难的还是护目镜的问题。因为防护眼罩容易产生水蒸气,根本就看不清,再加上自己的眼镜也不能戴,只能在模糊的视野下摸索着干活。后来有人给他们准备了防雾喷剂,涂在眼罩上,虽然可以减轻眼罩起雾的情况,但是这种喷剂对眼睛有一定的刺激性,有时会让眼睛感到不适。但为了能够看清楚,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他还是坚持使用了这种喷剂。

“为了减轻眼睛的不适,我每天下班回家就用流动水给眼睛冲洗半小时;上班之前滴点护眼液;平时多注重摄入新鲜水果蔬菜,补充维生素。”许诗琨说。


心连心,我想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对于武汉,许诗琨是陌生的。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到达一个陌生的科室病房,他的内心是忐忑的,就像一个毕业生刚进入工作岗位一样,当时的许诗琨有太多的不确定,但最担心的时自己胜任不了这份工作。“好在,有很多人和我一战斗,大家心连心,一定会战胜疫情。”


许诗琨回忆说,刚开始到武汉时,因为是几十家医院临时组建起来的医疗队,所以领队就绝对组建临时党支部。因为自己并不是共产党员,所以许诗琨也没有把这当回事。“我们很多人都跟我一样,是临时接到通知过来的,所以基本都是空手过来的,物资都没有带足够。”了解到这个情况之后,组建的临时党支部的成员们通过各种渠道,各条线连线,物资很快就源源不断地送过来了。“这件事让我很感动,并让我深刻地感觉到,不是我一个人在战斗。我们是一个大家庭。”


你好,家就好;前方的病人就好


这是许诗琨的妻子对其地嘱托。虽然极不情愿自己的老公前往战场涉险,但作为一名医务人员,妻子夏江临对于老公逆行武汉的选择表示极大的支持。许诗琨前往武汉之后,妻子和父亲前后寄了两封书信,言辞之间,对于许诗琨的行为充满了赞赏之意。


许诗琨的妻子在信中表示,他就是儿子心中的大英雄。两封书信,让许诗琨留下了幸福和感动的眼泪。“结婚六年了,没有和家人吃一顿年夜饭,我真的很内疚。但对于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我真的非常感动。如果可以,明年我一定要和他们一起吃年夜饭。”


在援鄂前线,舍不得我的妻子寄来了一封家书… | 战疫故事

在援鄂前线,舍不得我的妻子寄来了一封家书… | 战疫故事

图为妻子写给许诗琨的信


抗击疫情的时时刻刻,战胜恐慌和战胜病毒同样重要。关注我们,一起抗击疫情,加油!


文 |本刊记者 潘敬秀

-The End-


在援鄂前线,舍不得我的妻子寄来了一封家书… | 战疫故事

在援鄂前线,舍不得我的妻子寄来了一封家书… | 战疫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