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溪这个村有位司法局来的“第一书记”,疫情防控不含糊!

战“疫”故事 | “90后”驻村第一书记带领村干部奋战抗疫一线

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由于农村卫生医疗条件相对较差,农民防范意识比较薄弱,大都有走亲访友、文艺演出等风俗活动,人员聚集程度高,疫情防控形势更加严峻。

在抚州市金溪县,有一位“90后”驻村第一书记,当疫情发生后,他告别家人,毅然奔向他挂念的扶贫村,带领村干部奋战在防控疫情第一线。

“如何防范疫情在农村扩散,是一场严峻考验,此时此刻我坐不住,一定要去村里。”唐恺说。

“实在放心不下”

“你们怎么都没戴口罩,小孩子在这干嘛,赶紧回家去!”看到村口执勤点里没戴口罩的执勤人员和玩耍的小孩,唐恺心里既生气又着急。

“当前疫情防控形势这么严峻,执勤点是我们车门村防疫的第一道防线,你们这样怎么能行!”看着平时和大家打成一片的小唐书记忽然严肃起来,村民们不知所措,赶紧收起笑容,拿起口罩赶忙戴上。

“90后”的唐恺是金溪县司法局办公室负责人,去年8月,他受组织指派,到合市镇车门村开展扶贫工作,担任第一书记。

金溪这个村有位司法局来的“第一书记”,疫情防控不含糊!

▲唐恺在村口执勤

正月初三,接到疫情防控通知后,唐恺简单地吃了早餐,跟妻子告别后就出发了。自参与扶贫以来,平日与家人聚少离多,孩子还没满月,正是需要人照顾的时候,这次突然要回村,妻子闷闷不乐。他一遍遍向妻子解释:“农村是疫情防控薄弱区域,村民防疫意识差,这个时候我作为村第一书记的都不下去,不在第一线,就更不会有人去了,我实在放心不下。”

唐恺看着熟睡的儿子,心生不舍,但还是毅然决然地奔向他挂念的车门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政法干警,他深知在这样的危急时刻,讲政治、讲大局、讲纪律是多么重要,此时此刻更需要他的是村民。

排查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车门村地处金溪县合市镇,全村412户1656人,村里有5家企业,有外来务工人员数十名,同时车门村外出务工人员众多,大多数年前已返村。

做好人员摸排是重中之重,回到车门村后,唐恺第一件事就是组织各临时党小组组长和村小组长再次一户户做好人员排查与防疫宣传工作,做到一户不漏、一人不落。

上门排查时,唐恺都会很详细地询问,同时嘱托大家务必做好防疫措施,少出门,勤洗手,并送上温暖的节日祝福。对于2户5名年前从湖北返回的村民,唐恺带领村干部对其实行居家隔离观察,随时监控,摸排密切接触人员,帮助隔离人员购买生活用品,要求他们必须每天测量体温汇报身体状况,并耐心讲解自我防疫的重要性,保证隔离人员的情绪和生活稳定。

金溪这个村有位司法局来的“第一书记”,疫情防控不含糊!

▲唐恺在村口执勤

针对贫困户,唐恺带领连心小分队对村里所有贫困户逐一上门走访或电话联系,为有需要的贫困户送去体温计和口罩,联系村医每天为部分年纪大看不懂体温计的贫困户测量体温,并每天主动联系贫困户,了解贫困户健康状况和需求。

同时,利用QQ群、微信群、县司法局微信公众号等向村党员和骨干法律明白人及时推送、转发《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防疫相关法律知识,引导大家科学看待疫情,发挥党员、法律明白人先锋作用,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并营造积极防疫氛围。

口罩就是全部装备

看到村里执勤人手不够,唐恺主动请求将自己安排进村口站岗执勤一线,与村委、党员一起在进村必经之路排查,并对外来人员、车辆进行耐心劝返。

金溪这个村有位司法局来的“第一书记”,疫情防控不含糊!

▲唐恺为贫困户送去口罩、体温计和药品

当得知村两个执勤点口罩匮乏、生活物资紧缺的时候,唐恺和队员危攀攀果断把单位提供给扶贫干部的40个口罩和自家的消毒液分配给村民。

农村防疫物资缺乏,为筹集物资,唐恺联系身边的亲朋好友请求帮忙。当即,一家建筑公司同意捐赠给车门村3000元用于购买口罩等防疫用品,大大解决了村里防疫物资紧缺的状况。

不知不觉到了晚上11点,又忙了一整天,唐恺在想,妻子这会儿应该睡着了吧,拿出手机只见一条短信映入眼帘:“老公,我和宝宝永远支持你,自己要注意安全。”

这一刻,唐恺觉得这一切都值了!

金溪这个村有位司法局来的“第一书记”,疫情防控不含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