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蒙古作为我国最近的邻国没有新冠肺炎感染报道呢?

豆豆274019265


虽然说蒙古国离我们中国也很近,但是却很少会有中国人去到那旅游。与蒙古国的经济也有关系,蒙古国经济比较落后,所以去的人也不多


香香好看影视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通报,截至目前,蒙古国的“新冠状肺炎”确诊病例依然为零。

蒙古国是世界上第二大内陆国家,其国土面积为156万平方公里。仅次于哈萨克斯坦。顾名思义,既然是内陆国家,也就意味着没有出海口。

实际上,蒙古国只有两个邻国,即中俄两国。虽然在地图上“感觉”哈萨克斯坦似乎和蒙古国也有“接壤”,但那却是“假性”的。因为,蒙古国和哈萨克斯坦之间还有一点“小距离”,这段小距离大概有38公里左右。而在蒙古国与两个邻国的边境接壤地带,要么是崇山峻岭,要么是一望无垠的大草原。可以说的“人迹罕至”。


直白的说,没有出海口也就意味着没有自己的“国际领空”。所以,“出进蒙古”的飞机都需要向中俄两个邻国“报备”。“调侃”的说,如果蒙古想在空中“来去自由”的话,除非蒙古发达到“飞行器”可以直接到达“外太空”的程度。

从“海,陆,空”这三个因素来说,也就注定了蒙古的交通不发达,不顺畅。而从基本层面来说,在蒙古国156万平方公里的广阔土地上,仅有330万人口。且人口又分布在三个区域,即城市,牧区,以及城市和牧区的结合部。而这个“结合部”却与城市和牧区都有着很大的距离。试想,这样“分散”过后,人口密度也就可想而知了!去过牧区的人都有体会,即便是从一个蒙古包到另一个蒙古包,无异于从一个村庄到另一个村庄。想见个人都很难,传染的可能性也可以说是“更难”了!

从经济来说,蒙古的经贸关系非常单一,在国际上的存在感也不强。所以,与外界的交往极少。因此,曾有网友问过“为什么极少看到蒙古国的新闻”这样的问题。由此可见一斑。平时都很少人员出入过境,何况是在“疫情”爆发之时呢?俗话说“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对于“病毒”来说,没有“接触”又哪来的“传播”呢?


蒙古国人的性格很直率,它们也不“拐弯抹角”。在世界卫生组织提醒各国注意“防控”疫情之时,蒙古就毫不犹豫的关闭了“边境线”。没有出海口,自然是没有水上通道。空中航班在其他国家起飞时已经被“层层检查”。唯一需要控制的其实只有几个边境检查站。所以说,蒙古国对“疫情”的防控非常简单。但也是“非常坚决”的。这也“无可厚非”。毕竟,蒙古国还很贫穷,尤其是医疗资源非常贫乏。一旦疫情爆发,哪怕是不多的病例,估计蒙古就会“手忙脚乱”。所以,他们采取的措施也就更加果断了!

其实,从这次疫情的“防控”来看,越是医疗水平不高的国家,其态度越坚决,措施越果断,效果也越好。相反,有些“艺高人胆大”的国家,其疫情控制的反而不理想。比如新加坡和日本这两个发达国家。新加坡现在每天仍然有确诊病例在增长,尽管幅度不大。但相较于蒙古国的零,印度的仅3例且多日未增长来看,新加坡做的显然不能说“成功”。而日本就更加不理想了。

谁也没有想到,日本现在已经成为世界第二“疫情国”。不仅在“钻石公主号”游轮疫情的应对上有瑕疵,导致蔓延严重。即便是日本本土,现在也有了蔓延之势。而对于日本这个人口密度大,交通发达,人流量大的国家,一旦疫情蔓延,必然会带来严重的后果。从日本厚生劳动省大臣的表态来看,日本政府现在不仅忧虑,而且还流露出了“后悔”之意。所以说,面对疫情,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不能掉以轻心。所以说,蒙古国所采取的措施无可厚非。而对于蒙古国为什么没有确诊病例的问题,应该说是诸多因素的“叠加”原因。


卞竞婉


世界很精彩,老金看世界;

是啊,我国的邻国差不多都有新冠肺炎了,唯独北边的蒙古没有!是不是不科学呢?


老金认为,未必,因为蒙古有几个特点让他们没有新冠肺炎感染的报道;


首先,蒙古国目前气候寒冷,经常是零下20度左右,比如目前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今天最低气温零下17度;

在这种寒冷的气候下,新冠肺炎病毒不容易存活,相互感染。


其次,蒙古人口少,来我国的更少;

蒙古2018年人口仅仅317万,要知道,他们的国土面积有156万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19!是典型的地广人稀;


蒙古国主要靠矿业,畜牧业,来我国的人员不是太多,而且主要去和他们有亲戚关系的我国内蒙古,离新冠肺炎发源地武汉比较远;

而且蒙古国人员最扎堆去的是我国内蒙古二连浩特,这里是蒙古国和内蒙古自治区的交界之地,做生意方便嘛;

蒙古国常驻内蒙古二连浩特的人员有近2000人,而且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内蒙古二连浩特没有确诊患者!


所以蒙古国很自然也就没有新冠肺炎感染者啦。你对此有何看法?期待你的留言和讨论。



老金看世界


蒙古国现在是冬季,气候寒冷,我们国家的老百姓很少在这个时候去蒙古,只听说有从蒙古国回来过年的人。既然去的人少,那么就容易对来华人士进行追踪,从而进行隔离观察,排除疫情扩散的可能。


蒙古国可以说是世界上的一朵“奇葩”,经济发展落后、军事力量薄弱,在世界上根本没有存在感。国际社会基本上不关注蒙古国,除了去年美国和俄罗斯相继派人访问蒙古国时有了一些热门新闻,平时根本看不到蒙古国的消息。对于与我们来说,对蒙古国的了解也很少,或许听的最多的还是“蒙古国海军上将”这个梗。


蒙古国不只是与其他国家交流甚少,本国国民也是不怎么来往,因为蒙古国的面积太大了,交通我不便利。而就是因为这个原因,疫情在蒙古得到了有效控制,因为蒙古人平时就是“自我隔离”的生活状态。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封闭的环境也抵御了病毒的侵入。



就算蒙古国出现了确诊病人,那么也能够很快的控制疫情,因为患者接触的人群不多,便于追踪。蒙古国人生性剽悍,有生活在比较恶劣的环境中,身体素质是比较过硬的,自身身体素质,也是抵御病毒的“利器”。

现在国内疫情得到了遏制,向蒙古国蔓延的可能性更小。只要蒙古国做好疾病预防工作,应该能够避免病毒的侵害。


国际视角浅说


笔者先说两件与当下无关的事:

欧洲爆发于14世纪中叶的黑死病,在短短几年时间,2500万人死于这场瘟疫,几乎是当时欧洲一半的人口。整个欧洲哀鸿遍野,但亚洲和非洲却没有遭到太大的侵害。因为黑死病肆虐的14世纪,正是中国历史上的元朝,蒙古人与欧洲人有着本能的对抗意识,丝绸之路经济带也被强制收缩,减少了与西方商人的往来,歪打正着的切断了黑死病的传播途径。而亚洲其他国家的文明程度并不高,与欧洲的交往也并不密切,自然不会将黑死病带到其他国家和地区。黑死病没有蔓延至非洲,是因为欧洲开始侵略非洲是在100后的15世纪中叶。在此之前,欧洲与非洲之间也没有什么交集,自然也就杜绝了传播的可能。


19世纪初爆发于西班牙的两次流感,死了2500到4000。学届认为,第一波流感源于中国南部,由1917年中国支援协约国的劳工传至欧洲(此一说并不确定)。随着一战的爆发,第二波,第三波流感肆虐全球。英国,美国,俄国,中国,日本,澳大利亚几乎都有程度不同的疫情发生。不用说,战争期间的人口往来是引发疫情大范围传播的主要原因。

为什么叫“输出型病毒”?也就是说,人口交流是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就是我们所说的“人传人”)。如果没有人口之间的传播,一条大河或者一座大山甚至一次气候变化就可以阻断病毒大军的入侵。而当下的一场病毒之所以上具有波及全球的危险,就是全球交流的特定现象和高度便利的交通方式。

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国土总面积为156万平方公里,但人口仅为300多万。虽然地处中亚的腹地,但邻国却只有中俄(西边的哈萨克斯坦可以忽略不计)。蒙古国与俄罗斯交界处横亘着高峻的萨彦岭,而与蒙古国接壤的俄罗斯,地处中西伯利亚,除了地图上一些行政意义的地名,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人。尽管往南与中国北方有着绵长的接壤带,但中国北方也属于地广人稀的地区。除了少量民间往来,几乎没有太多接触,病毒自然没有进入的途径。

尽管蒙古民族早已结束了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存方式,但地广人稀的地理特征所造就的分散居住却延续到了今天。蒙古国几乎有一半的人口都居住在首都乌兰巴托,其余的大都分布在额尔登特和达尔汗等一些大城市,而大部分城市,牧区和矿区又极其分散。当我们已经进入产业升级的转型阶段,蒙古国甚至还不能形成劳动密集型产业结构。没有大量人口的密集,自然减少了疾病传染的可能。尤其是牧区,由于工农业都不发达,暂时也做不到中国的“退牧还草”,畜牧业仍然是国家的重要经济支撑。尽管已经不“游牧”了,但草场的划分决定了牧民必须分散居住。有人想去朋友的蒙古包喝个酒,光骑马就得几个小时甚至一天。离得远,交往就少,交往少,即使有病毒也不会被传染。也就是说,蒙古国的“隔离区”是与生俱来的。

人口往来的密切程度,取决于经济发展的高度。目前人口交流最多的国家,无非是经济高度发达和发展中国家之间。而蒙古这个国家几十年来在亚洲几乎没有什么存在感,尽管蒙古国对外贸易高度依赖中国,但中国庞大的经济体量中,与蒙古国的贸易往来比例却非常小。因此,虽然是邻居,但中蒙之间的交流却很少,因此我们很少听到来自蒙古国的消息,在中国也很少看到蒙古国民众。这样的现象不仅存在于中蒙之间,在世界范围内也是如此。而且自从15世纪到现在,我们就再也没有看到蒙古战车跨越洲际强行“探索世界”的恢宏景观。



如果现代经济不发达,旅游业也是增进人口交流的重要通道,就像菲律宾,新马泰等国。而我们发现,前往蒙古国的游客却少之又少。并不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美景没有吸引力,而是大多数普通旅游者的兴趣热点都趋向于现代化高级文明,古文化遗址,包罗万象的自然景观,以及温润的南方。而蒙古国除了大草原,上述元素基本上乏善可陈,更有让人望而生畏的苦寒与干燥。还有一个奇葩的观点认为,蒙古“美女”并不具备普世审美标准,不能满足广大旅游者“猎艳”的心理需求,还有体验者认为,中国境内的蒙古人热情好客心胸宽广,但同一的外蒙人却并不友善,甚至有些排外。不管怎么说,去往蒙古的旅游人口也少之又少。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通报,截止目前,蒙古国仍然没有发现新冠病毒肺炎感染者。除了“自然条件”,蒙古政府对此次疫情的反应还是相当快,中国在2月1号宣布进入紧急防御的第二天,蒙古就果断的关闭了边境和航线。与此同时也选择性的暂时中断了与外界的一部分贸易往来,几个通商口岸也暂时关停(其实即使不关停,现在的人们也去不了,或者不愿去)。这对于蒙古国来说,几乎没有什么成本。尽管所造成的的经济损失将难以估量,但也不至于到伤筋动骨的地步,因为蒙古国本身对世界经济的参与度就不高,再坏也坏不到哪里去。

跟蒙古国的幸运相对应的就是日本,蒙古国之所以“幸免于难”,可以说占尽了“天时地利人不和”的天然优势。但对于日本来说,高度的文明决定了高密集的人口往来,病毒迅速蔓延就成了必然的结果。然而,高度发达的医疗科技水平只能一定程度上治愈常规疾病,对新型病毒其实也没有更好的办法,这也决定了日本的病毒感染很可能还有扩大的可能。

此次突如其来的病毒蔓延中,相对落后的蒙古国与印度一样,似乎都逃过了一劫,而文明程度相对较高的日本和韩国却首当其冲。我们不得不把这种奇特的现象解释为:文明的代价,落后的优势!



但即使如此,我们也不能因为侥幸的优势而选择“落后”。而是在文明进程中尽最大可能规避灾害,在开发自然的同时,也要学会敬畏,这才是文明该有的形态。反之,我们可能会遭到天地的惩罚,自然的报复。


冷兵器TILLLINDEMANN


蒙古国面积很大,人口却很少。在15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只有330万人。地广人稀,环境恶劣,所以蒙古属于经济不发达国家。



因为经济不发达,蒙古国和外界交流很少。蒙古国虽然有些旅游资源,但由于受交通状况限制,出行很不方便,再加上现在那里天寒地冻,导致基本没有人到蒙古旅游度假。既然和外界接触少之又少,蒙古国当然就没有感染的机会了。

疫情传播一般都发生在人口密集,人员流动性强的地区。而蒙古地广人稀,每平方公里只有两个人左右,并且人员基本上不怎么流动,一般疫情当然也不会影响到那里。实际上,世界有记录的重大瘟疫中,蒙古国基本上就没有被波及过。



由于天气还非常寒冷,不仅外部没人去蒙古,就是蒙古人自己也是不出门的。虽然蒙古国需要的很多生活用品需要从我国进口,但这些物品在冬季到来之前一般都准备充足了。即使有些生活用品不够,从我国内蒙古等地进一些就可以了,这也不会造成人员频繁往来,所以也就没有传染机会。

蒙古国居民的居住状态一是城市,第二就是散落全国各地的蒙古包。城市主要有4个,除了首都乌兰巴托人口有140多万之外,其它三个城市人口只有几万,并且相互之间距离都有千里之遥,实际上基本上处于相互隔离的状态。蒙古国其他一半人口都是牧民,有时几百里才能看到一个蒙古包,这样的居住状态也是自然的隔离,而且比人口密集的地方实施的隔离效果还要好的多。


(蒙古国第二大城市达尔汗仅有8万多人)

总体来看,蒙古国作为一个落后而封闭的国家,没有输入性病例,也不具备新冠病毒流行传播的条件,当然也就不会有疫情发生了。所以,截止到现在,蒙古国没有一人感染上新冠肺炎。


高山流水116820061


虽是邻邦,却无深交;茫茫大漠,病毒无往。

内蒙美景,外蒙无二;亲子外姓,明月两乡。




持之以恒最爱大兰州


在世界卫生组织通报新冠病毒疫情以后,蒙古国的动作非常快,随即,就关闭了陆路进蒙古的通道,切断了与邻国的陆路联系。此外,2020年2月1号至3月2号,邻国两条至乌兰巴托的空中航线,也均已关闭;这两条邻国所在城市确诊新冠肺炎案例就很少,在空中停航之前,蒙古,就没有输入性的新冠肺炎疫情。蒙古,位于我国和俄罗斯交会处,是仅次于哈萨克斯坦的全球第二大内陆国,也即完全没有出海口,面积高达156万余平方公里,人口去只有区区300万,每平方公里只有2人左右,是全球人口密度最稀少的国家之一。
面积大、人口少、没有出海口,身处内陆地带,是个欠发达的农牧业国家,本身就与外界接触少,是没有出现新冠肺炎感染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此外,蒙古,这个贫穷落后的国家,许多邻国人看不上,除了少量贸促机构以外,邻国的旅行社都很少将其视为旅行地,散客来的就更少了,外来人员入境就比较少,因此,没有输入性的疫情。
那么大的领土面积,却只有300余万人居住,人口密度非常低,密集的场所比较少,空气或人与人传播,本身可能性就很低,关键是蒙古似乎没有输入性的病例,因此,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蒙古有确诊哪怕是疑似的新冠肺炎出现。

国平军史


蒙古没有确诊病例奇怪么?

他们一共才300多万人,面积却有156万平方公里,平均1平方公里只有2个人。是全世界人口密度最小的国家。

这样的密度,蒙古要是有了确诊案例,反而有点奇怪。

因为病毒不是在空中无限漂浮的,它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

开个玩笑地说:在1平方公里都见不到2个人的如此低密度空间里,病毒就算存在,没飞几米就摔死了,还怎么人传人啊?

人口密度越高,传染的可能才越大。

这才是常识。

我们另一个邻国,比蒙古面积还大,是全球最大的内陆国哈萨克斯坦也没有确诊病例。

所以,蒙古没有什么确诊病例一点也不奇怪。

原因是什么?

其实他们地理环境倒是其次。

一个重要理由就是游客去蒙古旅游和商务的并不多。

木叔几年前曾采访蒙古驻华使馆的公使,这位女士称,欢迎越来越多的游客到蒙古来玩。

当时正好发生了一起蒙古打伤游客事件,所以蒙古驻华使馆赶快安抚。

但其实木叔之后也问了一些旅行社,发现几乎没有很大的旅行社会组织到蒙古的团体游。个人游的自由行可能有一些,但是显然非常小众。

而新冠病毒的最大传播途径就是接触感染。如果连人都不去哪里玩,病毒怎么过去?

另外即使和蒙古有一些商业往来,也基本是我们北方的省区市,目前疫情比较大的南方省区和蒙古的经济结构也不同,交流并非很密切。

也就是说这个接触的链条没办法搭建起来,当然也就阻断了病毒传播的最大途径。

因此蒙古没有确诊案例是非常正常的。如果蒙古有了很多确诊案例,那反而觉得奇怪。

国际很多国家都有了感染案例,基本都是游客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患病或者携带病毒,然后在密闭的空间感染,最终造成了隔离或者确诊案例。

比如“钻石公主号”为啥这次有这么多病例?

2月18日已经突破了500例确诊,原因其实只是一名游客确诊,但游轮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密闭空间,这些游客只能在小范围区域活动,被感染概率就高。

飞机上也是类似的密闭空间,更狭小,所以感染可能性很大。

这也是为啥很多国家都限制航班和游客入境的一个技术上的原因。

也是很多人下飞机就要被隔离观察的根本所在。

蒙古和我们没有那么密切的旅游和商务往来,自然传染风险就不大。

而且当地天气比较寒冷,极端天气对病毒而言,活力基本是降低的。


木春山谈天下


蒙古国目前的确还没有出现疫情相关的消息,不过,如果连蒙古国这样的国家也出现疫情的话,想必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在劫难逃了。

蒙古国虽然是我国的邻国,但蒙古国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家,人烟非常稀少。诺大的蒙古国,其幅员多达15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却只有300万左右的人口。也就是说,在蒙古国,平均在每1平方公里的区域里,差不多只有2个人。以这种情况来讲,蒙古国没有疫情的可能性非常大。即便发生疫情,也很难大规模扩展。



其次,蒙古国是一个近工业化国家,其内部各地间的联系并不密切,而对外国的联系更是缺乏,这其实在也在一定程度上阻断了疫情的传播。并且,蒙古国各个城市也并不集中,城镇规模也不算大,不容易出现大规模疫情,而出现了疫情也非常容易应对。

再则,蒙古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医疗水平等相对较低。以蒙古国的现状来看,即便有少量人受到疫情感染,也不一定能够被发现。当然,综合前两点因素来看,即便有人已经感染而没有被发现,也不大可能在蒙古国大范围扩展。因此,整个蒙古国没有曝出感染情况,其实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再则,作为一个坐在马背上的国家,再加上复杂的国土环境,也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蒙古国人的体魄。而体魄越强,个人抗击疫情的能力也就越强。从这一方面来讲,蒙古国人感染疫情的机率,其实也要低于东亚其他国家。

因此,蒙古国到目前为止都还没有出现疫情感染的情况。且未来出现疫情的可能性也不大,即便出现疫情,也不可能很严重。当然,以蒙古国的实力和人口规模来看,其实也难以承受一场疫情。不过,以蒙古国这种情况来看,如果蒙古国都不能避免,那么其他国家,甚至是欧美等地,都将是非常严峻的局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