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這樣的成年人,永遠長不大

心理不獨立的人,總是在“找媽”

最近《妻子的浪漫旅行》第三季熱播,粉絲們完美總結了幾對夫妻的模式,也代表了很多夫妻/情侶的相處模式:


  • 兒系老公凌瀟肅:被包辦一切、豪邁能幹的唐一菲,當做兒子疼;
  • 媽系老公丁子高:作為楊千嬅的丈夫兼經紀人,大事小事都把幫她安排好;
  • 爹系老公姜山:在李娜教練和丈夫之間切換,給李娜精神支持;


雖然也算是各有各的好,但這些模式還是略顯詭異;只有杜江,是男友系老公,和霍思燕始終像在戀愛中,既甜蜜又平等……


正是如武志紅所說,中國人的情感模式普遍都是在找媽媽。


心理學家:這樣的成年人,永遠長不大


男人找老婆,傾向於找一個給他溫暖的妻子,或者婚後把妻子逼成媽,大事小事都由妻子操辦;甚至某些人出軌的動力,不是對妻子沒有愛了,而是想從精神上的母親身邊出逃。


女人也是在找“媽媽”,很多女性喜歡年紀大、忠厚寬容的男人,他們代表了被閹割的、具有母性的“媽媽”,可以無條件地愛自己。


這樣的模式本身並沒有錯,或者說,是每個人成長的必經過程:小時候沒有發展成熟的獨立人格,在親密關係中繼續修煉。


如果沒有看到這一點,談再多的戀愛,也無法走向真正的心理獨立。


心理學家:這樣的成年人,永遠長不大


比如你身邊一定有這樣的朋友,他們戀愛不斷,可每段關係都不太“健康”——他們因為無法耐受一個人,而匆忙進入關係,稀裡糊塗地工作結婚。


沒有真正的心理獨立,人就會過著隨波逐流的生活,而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麼。


真正的心理獨立是什麼?


真正的心理獨立,不是離家遠行,也不是特立獨行;而是理智和情感上與他人邊界分明,以及具備穩固的自我認知和獨立人格,具體表現為:


  • 能獨立自主地做出人生重要抉擇;
  • 不會因為父母/別人的事,變得情緒化;
  • 面對他人的質疑、指責,能堅定自己正確的立場;
  • 能分清哪些是外界的要求,哪些是自己真正的需求……


心理學家:這樣的成年人,永遠長不大

這樣的人當然很有魅力,也很容易成功,但要做到這些並不容易。


很多獨居生活多年的人,也未必實現了真正的心理獨立;他們偶爾還是會被工作意外或是他人,擾動得坐立難安,失去了本來的專注和平衡;又或者,辛苦多年,仍舊不確定自己想要什麼……


之所以走向心理獨立那麼難,是因為我們的外界總是有太多聲音了!我們在很多關係中,也容易失去自我的邊界。


小時候,家長、學校、社會教給我們很多“標準”,在沒有確立自我之前,我們默認選擇了遵從標準,長大後也很難擺脫慣性。


後來,自我和外界也總是有很多碰撞,總有人有意/無意地影響著你的信念和選擇……


實現心理獨立,遇到真正的自己,遇到對的人;我們必須聽到自己內在的聲音,反思自己在哪些方面還容易受外界影響,還是依附他人的?


你的心理獨立程度,到底有多高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