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教育到底是该先做朋友还是先立规矩?

LJR当爱走过


无规矩不成方圆,小孩的教育首先应该让他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能做!树立正确的是非意识,这很重要!


aijianghong


我孩子三岁半了,我现在也不知道该怎么整,小朋友有时候任性,想管理挺难的。现在就是因为疫情在家不上学,在家制定了学习计划,上午学习汉字,一天五到十个。下午数学和英语,学累了就看会ipad或者绘本。至于规距那些都是走一步看一步,遇到实际情况在教给她哪些可以做,哪些不能做,没有特别教规律,我觉得现在的孩子主要是先养好习惯……


格格物


做朋友和立规矩本身就没有冲突,所以不存在先后之说,应该是同时存在的!

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不管是社会还是家庭,所有的行为都是在一定的规矩下迚行的,作为家长,我们越早让孩子认识这一点越好。

但是对孩子立规矩,家长占有主导权,就跟国家的法律法规一样,行政执法部门拥有主导权!所以规矩怎么立、怎么遵守才是问题关键,但无论是法规还是家规,一定要保证公平公正性,不仅孩子要遵守,父母也要遵循。

那么作为主导人的父母应该怎么立规矩呢?我建议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着手,规矩的作用不仅是为了约束行为,更多的是推动正面的积极发展,所以立规矩一定要想好立的目的是什么,否则不仅没起到积极作用,反而适得其反!





脸谱自媒体课堂


我是一名英语老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也会遇到同样的问题,简单谈一下我的看法。

我认为想要回答好这个问题,需要先理解【什么是朋友?】【为什么要定规矩?】【朋友之间有规矩吗?】这三个独立的问题。

首先【什么是朋友?】:朋友一要在心理认知上彼此接受或者互补,要么能在共同的爱好上找到共鸣,要么能在差异中求同存异,互相理解。二是可以在对方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鼓励支持,是彼此的精神支柱。三是朋友之间不存在地位差异(工作以外的私交),既然是朋友,那么需要坦诚相待,不用有色眼镜来看待身边的事,好事一起分享,坏事共同分担。

彼此互信,彼此需要,彼此相处自然是最终的结果。

其次【为什么要定规矩?】: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这其中已经说明规矩在社会中的重要性。尽管我们每一个人是独立自由的个体,但同时一件事往往又需要很多独立个体的参与,而个体之间又会有想法差异,我们无法去辨别孰对孰错,所以在漫漫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基于道德树立了一些大众都能认可的规矩,以方便更好的开展工作,实现更多的发展。

所以说定规矩的目的不在于限制个体,而在于集众家之所长,也充分发挥个人优势,实现突破发展。

最后【朋友之间有规矩吗?】:当然有,也必须有。就像上面总结的一样,朋友之间也需要求同存异,也有不可以触碰的底线。所以朋友之间需要规矩来集所长,求发展,这也是我们共同希望看到的。朋友不代表没有原则与底线,规矩也不代表没有自由和发挥,它们都是相对的。有规矩的朋友,才值得深交。

我相信在回答完上面3个问题后,您的疑惑也会清晰不少。“交朋友”与“定规矩”是同时发生的,如果一定要有顺序,那么我的回答是“想要和孩子交真朋友,那就先以朋友的姿态和孩子来定好规矩,定规矩的过程一定是商量的,探讨的,而不是个人主观的,这一点非常重要。”

希望我的回答能给你带来帮助!也希望大家能多多关注我,我们一起努力,做好教育!


90后的Jonny张


我觉得这并不矛盾啊,交朋友不算坏规矩,立规矩也是相当于朋友箴言!

孩子处于的阶段是一个面临众多诱惑、错误、正向、选择、疑惑等等的阶段,他们没有严格意义上辨别力,这时候他学到他见到的一切都是可以为他之用的,所以尽量规避孩子遇见不好的东西,尽量去其糟粕,当让,不可能让他生存在一个纯净水的环境。所以这个阶段,他需要朋友,也需要明令禁止。

举个例子,孩子参加亲子游,一起做游戏,这时候你会以他朋友的身份去和他一起完成,但是游戏过程中发现他总是有意无意的触摸游乐场所的电门,一次不听二次不听,第三次你就需要和他义正言辞的谈一谈了,这并不意味着你们不是朋友了,但是规矩还是要立下,因为他再纵容就会出危险。

有人建议和孩子相处要一直像处朋友一样,但是,朋友也需要执政错误,助他成功啊!

祝各位健康!



华夏九歌


无论孩子的年龄是多大,父母应该多接触孩子,陪伴孩子,和孩子一起成长。做朋友立规矩都是一种陪伴,同样重要,总比那些对孩子置之不理,整天抱着手机,对孩子不闻不问的父母要强百倍。个人认为,首先是能亲近孩子,成为朋友更好,否则立再多的规矩,孩子不理会,也是个摆设,教育是因人制宜的,先成为朋友还是先立规矩,可以考虑孩子的脾气秉性和家庭的环境而定,两者也可同时进行,不分先后。


英语教师Iris


都说妈妈的行为习惯影响了孩子的举止,爸爸的性格爱好影响了孩子的内涵,父母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的个人素养。因为 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

家庭教育自古皆有,个人觉得真没必要非要分个到底是朋友还是立规矩。我觉得重要的是榜样教育:

身教胜于言教,所以榜样教育更具有现实感,孩子也更容易被引导。生命健康的认识,正能量的事情处理,更能在疫情期间让孩子受益匪浅,播下更好的心灵幼苗。你的行为习惯也将影响孩子的行为习惯,所以看中家庭教育,子当以养为心,父当以学为教。非常时期,亦师亦友未尝不是好事,有效的引导、沟通是孩子教育的前提。


专叶说教


作为父母来讲,给孩子一生最好的礼物就是用亦师亦友的身份去跟孩子相处。

至于你问的先做朋友还是先立规矩,其实无所谓先后之分的。只要父母掌握了正确的沟通方式,你就是孩子的朋友。只要你定的规矩简单、明确、具体,孩子就会乐意照着做的。

但无论是做朋友还是立规矩,请你相信身教大于言教。父母不应该用高高在上的姿态去命令孩子,说给他听,不如做给他看。

比如你想让他收拾玩具的时候,不应该命令他去把玩具收好。你可以说,我需要一个帮手来收拾玩具,哪个小朋友愿意帮助我呢?这时候孩子是没有抵触情绪的,因为他是在帮他的朋友。而你也不用纠结,收拾玩具是他的分内事,怎么变成帮大人了。我们的目的是让他去行动,去做,就是在这个做的过程中他自然而然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生活中这样的小事还有很多,只要我们都遵循着共情的方式去跟孩子沟通,相信彼此的亲子关系会得到提升的。



自律的颜姐


就我个人经验来说,我觉得先立规矩再做朋友。就是对高年级的孩子来说。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对孩子更应该如此。本身孩子的自律性不强,如果刚开始接触的时候,一味的纵容,那么在立规矩的时候就会很困难。孩子习惯了你的朋友式的教育,一旦打破了这种朋友式的平衡,内心必定承受不了,这样反倒不利于孩子的和平相处。

那不如来得直接一些,直接立规矩。大家都有了明确的相处的模式,这样倒不利于破坏这种平衡,这时候你可以以朋友的形式帮助孩子,这中间不会出现什么抵触的心里反倒是你的关系会越来越亲密。


昕昕虫


这个问题应该因人而异,对于那些可塑性较强的孩子,应该是先立规矩,我们知道,这样的孩子接受能力强而自控力较差,他们往往管不住自己,所谓的你放宽他一尺,他就会放纵一丈。这样的孩子必须先给他约束,定规矩,什么不能做,什么时间段做什么,要让他清楚明白。而有些孩子,看上去对周围任何东西表示出冷漠,对于他们必须先亲近他,做他们的朋友,取得其信任,他们才会听得进你说的大道理小道理,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总之,不管先立规矩还是先做朋友,教育者必须严于律己,率先垂范。这样对孩子的教育才是长久的,有效的,否则,就是一句空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