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的学与问 第四十三章

✍️✍️✍️学部✍️✍️✍️

原文: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本人认为此段近似“老子言”,而且“驰骋”是后换的--可能因为不识或误读;下句疑似后世评语。)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道德经》的学与问 第四十三章

问部

一、问古今之义

天下:天底下的地方即世上,实际上是指不同朝代的古人已知的地方--含其外的别国,具体就是古中国所关涉的地盘,时常代指各朝各代的中国的疆域、领土。今义为全球。

柔:象形指事会意字,双手(轻摘)植物的嫩芽(可以联想小时候在河沟岸边提的可以现吃的“毛芽子”),引申为“柔嫩、柔弱”等。

《道德经》的学与问 第四十三章


《道德经》的学与问 第四十三章


《道德经》的学与问 第四十三章


至柔:本人认为,翻译成类似“博爱”的意思,比较恰贴。

驰骋:此二字是替换后的,原字词不可考;饱马驮物稳健奔跑的样子。

《道德经》的学与问 第四十三章


《道德经》的学与问 第四十三章


眢:象形会意字,手抠挖眼睛(眼珠子)。

《道德经》的学与问 第四十三章

目:象形字,眼睛。

《道德经》的学与问 第四十三章

臤:象形会意字,反向引申为“坚硬”。

《道德经》的学与问 第四十三章


《道德经》的学与问 第四十三章

坚:象形会意字,土里长出的坚硬的东西。

至坚:本人认为应从对比“至柔”的角度理解;不管是嫩芽出土还是植物长在岩石上等等,都是常见易获的观察体验;不建议从篆文及以后的文字的形体上臆想附会,像理解成胃肠之气的“屁”,令人哭笑不得。

石:象形会意字,悬崖(上、中、下)处的坚硬物体即岩石。

《道德经》的学与问 第四十三章


无有:本人认为应该译成“没有实体的东西”,而不是“没有、虚空”等附会的意思。

入:象形字,尖锐锋利的东西,引申为“刺入、插入、进入”等。

《道德经》的学与问 第四十三章


间:象形会意字,月光(后讹为日光)透过门缝,引申为“狭小的缝隙”。

《道德经》的学与问 第四十三章


无间:没有缝隙。

为:象形会意字,手+象,人在抓象、驯象即“驯化”的意思,引申为“作为、做事或侵犯干涉”等。

《道德经》的学与问 第四十三章


无为:本人认为,翻译成“不侵犯、不干涉”等义合适,不可理解为“无所作为”等。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本人试翻:

善良、博爱,就像可以破土穿石的植物的嫩芽、崖壁上的草木一样,是世上最柔软的东西,消散化解矛盾。没有实体的东西可以像利刃一样地插入没有缝隙的硬物之内,善良博爱即是如此,直抵人心,消化仇恨,依此,我(老子)知道“不侵犯、不干涉”是有(和合共存的)好处的。

二、问中外之论

《道德经》的学与问 第四十三章


三、问自己之知行

《道德经》的学与问 第四十三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