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的老人去世都能称之为“喜丧”,怎样才算“喜丧”?

Isabellaqin


我父亲1926年出生,2016年过了90岁生日去世,去世当天早上我上班出门,在楼下开门还听见他老人家大声问母亲:“萌奶奶,你人在哪里?”(我女儿小名萌萌),母亲回答:“喊什么?我在卫生间”,我没停步就出门了。中午打11:15电话回家问候,母亲接的,说正炒菜,我问父亲在干啥,她说吃过早点,喝过茶就坐在沙发上养神,11:21分母亲给我来电话,我父亲叫不答应了。老父亲就那样头微低坐在沙发上走了,饭都没吃上一口。人人说这是喜丧,对联、灵堂都是红黄喜色,但每每想起,心还是一阵阵痛,泪也是不停的流。人走了,哪有喜丧一说,是旁观者事不关己罢了。


轻萍1


我感觉我的奶奶当年的去世,应该是称之 为喜丧的吧,村里人也是这么认为的。
她没病没灾,活到九十七岁,在上半年还完全能够自理,只是在十月一的时候,突然就吃不下东西去了。

当时我们听说后,就从外地匆忙赶回去,她老人家当时还十分清醒 ,还和我们挨个说话,但是已经极度虚弱了,当时我们请了医生给她打点吊瓶,那药水竟然都打不进去了。医生说,血管已经全部萎缩了。

后来,我还和她一起躺着,说话,她感叹道:人太老了,活得都没滋味了。

还问起我的生活,等等,感觉头脑特别清醒 。

再后来,凌晨时,当时是我父母和她一起休息的,父母说,感觉到老人家的呼吸慢慢地缓了,慢慢地就停止了。

当时他们一边呼喊,一边迅速拿出老衣来给穿上,当时,还喊着:娘啊,伸伸腿好穿衣服啊!

奶奶竟然还十分配合。穿好之后就完全没有气息了。

当时村里人都说这是喜丧。

全村里的小孩子都来奶奶的棺材上,摸一摸 ,意思是沾点长寿的光。

还有些人专门来要奶奶的宴席上的馒头,说拿回去给自己家老人吃一吃,也长寿。

我感觉这就是喜丧。

无病而终。

祝愿奶奶在另一个世界里安好!


Longsuixinyuan


具体的我不知道,我说一个我家老人的说法,第一,年长者无疾而终的。第二,威望极高的长者死后,有许多人自愿参加丧礼的。我们这边喜丧的老人,办丧事第一有白纸糖或白色糖块吃以及瓜子摆盘作为丧宴的一个菜品。喜丧孝子贤孙不能哭丧。


夕阳山外山922


喜丧即是把丧事当作喜事办,这是古来有之的事。这是平常百姓家常有的事,穷人家有,富人家有,官家有,并没有什么特别。

这事虽说平常,不特别,但也不常有。若要讲究起来,还是有讲究的。虽说是办丧事,有的比办喜事还隆重。

古人云:七十古来稀。从前能活到七十多岁的人是很少的,七十多岁己经是很高寿了。能把丧事当成喜事办的,肯定是高寿之人。但首要条件,当事者必须五世同堂。举一例,以自己算起,上有爷爷奶奶,父亲母亲。下有儿子儿媳,孙子孙媳。且住在一起,配偶子孙齐全,缺一不可,即为五世同堂。现在住在一起是不可能了,但人员必须齐全。如爷爷或奶奶逝世,就可以丧事喜办。

人们一般都认为这样的人家都是积善人家,是福寿人家。民间有一种习俗,长寿者去世,都要发长寿碗,人们也乐意去拿(领),以此沾沾福寿(气)。若五世不全者,去拿(领)的人就少了,意谓福寿不全。

这只是千百年来民间的一种习俗而己。


陶田福


喜丧不论年龄岁数的。

凡该死的都归喜事庆事,只不过用于狠怨大及仇人间罢了。

亲近的邻友的则是久病受罪太多的人,死去是喜事了,即不再遭罪了。

而老人一般超60一个甲子的,再亡故可划入喜丧了,即亲友们可不必太忧伤了。

而现今中国人基本70来岁寿命,超出者可归喜丧了。

只不过有的地以为过80岁,甚至90岁为喜丧。

喜丧本是死者亲朋好友可不发悲的意思,古人还有相庆仪式存在呢,现在有些地区还保留这一相庆式的。

这是好死赖活被实用形成的,近些年议论的安乐死属此观念的再议。

本质是注重生存质量形成造成的。

即,有人浑身病痛又死不了,治久仍无改善,活的太受罪了,死就解脱了。

而,自可行动少病痛就是几百岁都归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的,因可知自家族有长寿基因式血脉,从而比仅40来岁就亡故的人家心气高得多。

本题所述老人多大岁数亡去是喜丧,与上述不同的含义。其专指不悲伤少悲伤意,而称喜丧,因而不论年龄,凡服伺很久的病缠身的人,亡去归喜丧,专指老人则现在应以80岁以上可称喜丧了。因人均寿70多岁了。

在农村是可请戏班子唱戏的。所以见乡村办丧请唱戏的,可别见为怪了,而是高寿者走了,显其高寿的待遇方式体现。

悟空问看后咱也在其上留上点啥。


味哎儿


‘’喜丧‘’这是中国比较老的风俗。必须符合下面三个条件:

第一,全福,此人是四世同堂辈分最高者;第二,全寿,年纪在古稀(现在年龄提高到八十岁以上,也有说要过百岁);第三,全终,死前没什么症状,自然离世。老北京人谓之‘’福寿全归‘’,就是寿终正寝。‘’喜丧‘’是不能哭的,否则不叫‘’喜丧‘’。按照曾仕强教授说法,人死了是件高兴的事。但要符合这三点的人也不多。一般在八九十岁以上过世大家都认为是‘’喜丧‘’。

以上说法仅供参考,请老法师补充指正。



翕张文章耕耘者


"丧"字一般与悲伤为伴,为什么有"喜丧″之说?实际是家属对故人完美一生的赞美。

应该具备两个条件,一是长寿,人固有一死,越接进极限越自然越完美。二是无疾而终。有句骂人的话叫"不得好死",生法相同死法不一,意外事故不可能称为喜丧。没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大病,也就是晚年没受罪安详离世,这就可以称之为喜丧了。


融融37543681


一,老丧大喜事,所谓老丧,当然是指年岁较大的老人了。因为这些老人活着已无益,相反只能给亲人带来麻烦,故称之为喜丧。先强调一点,不许道德绑架。二,老年人若得了治癒不了的老年病,活着,不但拖累了亲人,而且自己还遭罪,真可谓生不如死。那么,他们的故去,也应算喜事。以上观点适应于广大的普通百姓,对个别人来讲,则截然不同。我举个例子吧:前几年刚刚去世的开国上将吕正操,活了一百零几岁。晚年的他疾病缠身,长年卧床,生活基本不能自理。但吕正超的活着,并没累着儿女和家人,相反,只要有他一口气在,就会给家庭带来无限的荣耀。所以,吕正超的死,就不是喜事了,而是莫大的哀事!这就是人的价值。


想想88665


丧是跟死了人有关的事。

那么什么是喜丧呢?我觉得必备以下几个条件:一丶是死者生前,在世时,积德行善,德高望重。而且家族人财两旺,子孙满堂,儿女孝顺,家庭和睦。

二丶老人在世时,生活幸福,身体健康,没有大灾大病,一生平安。

三丶老人健康长寿,话过八九十岁,或闯过百岁大关。死时无疾而终,笑闭双眼,瓜熟自落,自然死亡。

符合以上条件,才是所谓的喜丧。

而有的老人,生前家庭不和,儿女不孝,或穷困贫寒,有病得不到医治,病痛难忍,生不如死,早赴黄泉。或者遇天灾人祸,沒有善终。

这样的人离世,是何等的凄凉,何等的悲惨,那能称之为喜丧呢?





尤巧英1


喜丧即全福、全寿、全终,缺一不可。

全福,生前自家一房内“螽(zhōng)斯衍庆”(出自《诗经·周南·螽斯》,旧时用于祝颂子孙众多),门丁兴旺,起码要有四世同堂,且在本房内辈分最长者;

全寿,年纪越大越好,最好越过百岁大关就更好了。不过像这种毕竟极少,一般在八十岁以上年龄即可,一些地方的习俗规定比较苛刻,必须要年满九十方可;

全终,即为善终,自然老死为善终。无病痛折磨,非天灾人祸,方得自然。

以上应该是大部分地区在办喜丧习俗中所遵守的条件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