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租售难以同权,房子比口罩更能带来安全感

疫情之下租售难以同权,房子比口罩更能带来安全感

◎南通房谈(ID:NTFT2018)

校对 | 小白


目前,部分企业已经复工或准备复工中,但疫情面前,“租客”却成了一个尴尬的身份。

全国多个城市相继出现了以防范疫情为由,对无论是否来自疫区、身体是否健康的租客一律禁入、劝返的事件。


1、无房不可返城,一本房产证将人分为三六九等

一本房产证能将人分为三六九等,听起来是个天方夜谭的笑话,然而现在疫情当下,却实实在在发生着这样的事。

现在不少返城复工人员,一边要防范被疫情感染,另一边,却还要防着无家可归,而这样的魔幻现实,全国目前多个城市正在发生。

昆山:

昆山无自有房产的湖北、浙江、河南、安徽、江西、广东、湖南等7省人员全部遣返。(企业员工由企业负责遣返;非企业员工由派出所遣返)

疫情之下租售难以同权,房子比口罩更能带来安全感

▲ 图源自网络

同时据微博@放学别走试试 爆料,昆山如有租客坚持返苏,将被拉去集中隔离,隔离费用自行承担,14天费用4760元

疫情之下租售难以同权,房子比口罩更能带来安全感

▲ 图源自微博

苏州:

苏州某小区规定2月6日期来苏租住人员一律不得进入本小区。即便有苏州户口,即便有房子,只要你还在租房住,就不让进。

疫情之下租售难以同权,房子比口罩更能带来安全感

▲ 图源自网络

扬州:

扬州发布通告,凡是

没有本市居民身份证、不动产权证的人员,一律暂缓来扬

疫情之下租售难以同权,房子比口罩更能带来安全感

▲ 图源自第一楼市

无锡:

无锡一些小区规定了门禁时间,晚上10点到凌晨5点,实行全封闭管理。租户不得出入小区,外地买房业主持身份证、房产证、有效证件进入小区

疫情之下租售难以同权,房子比口罩更能带来安全感

▲ 图源自网络

常州:

常州一小区下发通知:自2月2日24时起,来(返)常的租户人员一律不准进入本小区

疫情之下租售难以同权,房子比口罩更能带来安全感

▲ 图源自网络

丹阳:

目前丹阳道路全面管控,非镇江籍无丹阳房产证的人员一律不得入丹

疫情之下租售难以同权,房子比口罩更能带来安全感

▲ 图源自网络

复工之际,一些城市,租户被临时安排在指定酒店集中隔离14天;另一些城市,直接无房遣返,租户进退两难,转瞬之间变成了流浪汉……

从来没有如此感受到房子的重要性,一本房产证能将人分成三六九等。现在疫情蔓延,没房产的那些人真的都欲哭无泪却又无可奈何。


2、租售不能同权,“租客”成了一个尴尬的身份

在早前“租售同权”出台之后,很多人欢呼,终于不用再做房奴了。然而现实比理想骨感多了,还未享受多久的开心,疫情面前,大量租客就被拒之门外,有家不能回,“租客”成了一个尴尬的身份。

我们首先需要理解一下,什么是“租售同权”。

住建部称将立法明确“租售同权”:租房与买房居民享同等待遇。住建部有关负责人说,将通过立法,明确租赁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建立稳定租期和租金等方面的制度,逐步使租房居民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与买房居民享有同等待遇。

租售同权,本质上租客应该与买房居民享受同样的公共服务,而当下,疫情黑天鹅发生之时,“租售同权”却只是表面文章,租客完全无法获取自身该有的任何基本权利。

经历此次疫情之后,若还有人拿“租售同权”大做文章,认为租房照样能和有房者一样过得有尊严,无异于是一场笑话。

我们无法批判这些阻止租客返城的做法是否过于不人性化,但疫情当前,在避免被感染和被遣返延期复工这两个选项中,多数人依然会选择前者。

有了此次疫情的现状为参照,我们都明白,未来短期内“租售同权”的落地依然是一纸空文,美好的生活幻想终究要被现实无情揭露。


3、疫情之下,有一套房才有了安全感

不可否认,疫情发生后,多数人看透人间百态,而租客们的悲惨遭遇,则更是给了抱有美好幻想的我们当头一棒!

我们不否认在疫情期间推广房地产项目肯定让人反感。但那些相信童话里的“租售同权”的人,现在又过得怎样?

我们都说买房要趁早,随着通货膨胀,房价将越来越高。而那些长期租房的人也会越来越租不起房,最终也将更买不起房,这无疑就是个恶性循环。

而现在的年轻人,反而更能看清现实,90后、甚至00后都在为买房做打算,无论是靠自己亦或是靠父母,大家最终都还是希望能够拥有属于自己的一套房,让自己在生活的城市有了归属感和安全感。

疫情之下,一套房子可比有一箱口罩让人有安全感多了。

最后给大家简单的建议:

已购房的:疫情期间注意防范,多锻炼身体,保护好自己的工作

还未购房的:依然需要好好保护身体,闲的时候,也可以想想自己手里的积蓄够不够首付,不够的继续好好工作。够的话可以有针对性在线上多看看多对比一些楼盘,最近多数楼盘的优惠力度都较大

等疫情平稳后,有能力的可千万别租房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