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通辽每“疫”刻#库伦旗卡口“守护人”众志成城抗击疫情见闻

本报记者 邵南 本报特约通讯员 刘向美 通讯员 姜美娜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正处于关键时期。他们告别家人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冒着零下十几度的低温,以己之力去温暖他人,尽己所能奋战在抗击疫情的一线,为人们筑起一道道防护墙。他们就是奋战在各街道、小区、村屯卡口的“守护人”

“给你们带来点儿热水泡面吃,吃完就回去休息吧,剩下的交给我们。”换班交接时,库伦旗白音花交警中队的换班民警为值守了一夜的战友带来热水。对于值班民警来说,一大早能吃上热腾腾的泡面,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儿。

先进省际检查站是辽宁省连接内蒙古的重要通道之一,车流量大、疫情防控任务重。疫情当前,库伦旗白音花交警中队的民警与旗卫健、公安、路政等部门工作人员协同作战,对过往车辆和人员进行排查、登记,并对乘车人员逐一进行体温检测。

呼和是中队的一名普通民警,从警已有14年。接到疫情防控任务后立即返岗,一直坚守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此刻,家中的妻子和4个月大的儿子、8岁的女儿是呼和最大的牵挂。

“你从什么时候开始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从大年三十开始,就守在这儿了。”就在记者采访时,呼和接到了妻子发来的视频聊天。平时工作很忙,呼和只能挤出时间和家人聊聊天。

“爸爸,爸爸,你啥时候回来呀?我都想你了,爸爸!”视频一接通,女儿亲切地喊着。看着视频里的两个小可爱,呼和眼里泛起了泪花。为了不影响工作,他只简短地跟妻女聊了几句,转身又投入到了繁忙的工作中。“作为一名交警,我觉得我有责任、有义务冲锋在前,冲锋在第一线!”呼和告诉记者。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旗交警大队的全体干警舍小家保大家,奋战在“抗疫”一线,用实际行动践行为民誓言。

为了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作用,先进省际检查站第一时间成立了临时党支部。临时党支部成立后,大家积极作为、主动担责,切实发挥了党支部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让党旗在疫情防控第一线高高飘扬。

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187个嘎查村主要路段全部设置了临时检查点和警戒线,对过往车辆和人员进行排查管控。在先进苏木龙王庙西嘎查,全村人积极响应防控工作号召,主动请缨,成为疫情防控一线志愿者,轮流值守在村头卡口上。大家有的出工出力,有的捐钱捐物,心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为村里筑起了安全屏障。

龙王庙西嘎查共设有3个卡口,每天早中晚,村民都会自发送餐,让奋战在防控一线的人们能吃到一口热乎饭。天气虽冷,但是吃着村民送来的饭菜,奋战在一线的工作人员心是暖的。

正是这些平凡的感动,支撑着一线人员奋力前行、勇敢坚守。“现在老百姓都非常支持疫情防控工作,每天都给我们送热乎饭菜,让我们心里非常暖,有了老百姓的大力支持,我们一定会把这项工作做好!”嘎查党支部书记刘敏信心满满地告诉记者。

在库伦旗,还有很多社区志愿者、党员干部、共建单位工作人员参与到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中,坚守在小区门口,对过往车辆和人员逐一进行体温检测和登记。今年70岁的马有和是一位有着34年党龄的老党员,2000年从石油公司退休后,便来到社区做起了志愿者,一干就是14年,被大家称为“职业志愿者”。疫情当前,这位老党员每天8小时坚守在小区疫情监测点。“国家考虑人民的身体健康,特别重视疫情防控,现在年轻的党员工作都很忙,我作为一个在家闲着的老党员,理应深入一线、坚守工作岗位,做点贡献。”马有和一边站岗一边跟记者说。

就是这样一群人,他们没有隔离衣、没有防护服,只有一个 普通的口罩、一枚鲜红的袖章或是党徽。可是,他们却有一颗质朴、真诚的心,坚守在防控一线,构筑起一道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的防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