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慈醫療集團嚴格落實預檢分診 把好疫情防控第一關

“您好,您最近有沒有發燒咳嗽?

有沒有武漢旅行史、居住史或接觸史?

小區內有沒有確診病例?請您露一下手腕,給您測一下體溫。

體溫是36.2,您可以通過了。”

在C樓我們看到預檢分診腫瘤科崔洪輝護士,正在為進入C樓的人員測體溫,她告訴我們每天早上7點到晚上6點,是她的工作時間,一站就是一天,中午會有志願者來替班,可以休息一會,作為科裡的機動護士,在看到疫情當前,醫院的每位醫護人員都很辛苦,便主動報名承擔起預檢分診的工作,負責C樓另一個入口的是兒科注射室的楊柳護士,她是2019年剛入職的新員工,“除了冷點沒什麼。我也想為抗擊疫情貢獻一份力量。”近日由於降溫,穿了棉襖、兩條棉褲、雪地靴這些保暖衣物外,依然凍得微微顫抖,但她們仍在寒風中堅守。

海慈醫療集團嚴格落實預檢分診 把好疫情防控第一關

C樓預檢分診 腫瘤科崔洪輝


海慈醫療集團嚴格落實預檢分診 把好疫情防控第一關

C樓預檢分診 兒科注射室楊柳


海慈醫療集團嚴格落實預檢分診 把好疫情防控第一關

A樓預檢分診 急診科劉娟


海慈醫療集團嚴格落實預檢分診 把好疫情防控第一關

A樓預檢分診 脊柱外科劉曉明


海慈醫療集團嚴格落實預檢分診 把好疫情防控第一關

B樓預檢分診 門診導醫李玲


海慈醫療集團嚴格落實預檢分診 把好疫情防控第一關

B樓 健康查體科劉彬、姚永新


海慈醫療集團嚴格落實預檢分診 把好疫情防控第一關

D樓預檢分診 介入科譚作華


海慈醫療集團嚴格落實預檢分診 把好疫情防控第一關

發熱門診 血管外科謝秀霞

在國醫堂A樓大廳入口,急診科的趙娟護士和劉桂莉護士負責預檢分診工作,她們說,A樓人流量較大,每天監測體溫的人數大約在2000人左右。在A樓電梯口入口,脊柱外科劉曉明護士告訴我們,這是她工作的第2個周,“雖然這裡是個風口,非常冷,我也要堅持。”

在B樓門診大廳入口,門診導醫的李玲護士和王翔翔護士不厭其煩地詢問著每一位進入的人員,“長時間的詢問,口乾舌燥,偶爾會遇到不理解的人員,我們會耐心地解釋,讓他們配合做好體溫檢測。”

在D樓,我們看到了介入科的譚作華主管護師,她已經工作29年,曾經參加過非典疫情防控工作,“疫情當下,這是責任擔當,看到援鄂的醫護人員,就感到熱血澎湃,雖然不能到最前線,我也在這裡守護醫院平安。”

為了把好醫院預檢分診的第一道關口,在各門診、病房樓入口處設置了9處預檢分診點,堅決把好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關口”,築起安全防線。截止目前,兩個梯隊共20名護理人員參與預檢分診工作。

集團黨委成立了疫情防控預檢分診志願服務隊,共有來自醫院職能、後勤及臨床科室的260餘名志願者報名。每天4名志願者利用中午休息時間在c樓等四個預檢分診點上崗,為來院人員檢測體溫、預檢分診,自2月1日以來共上崗68人次。


海慈醫療集團嚴格落實預檢分診 把好疫情防控第一關

海慈醫療集團嚴格落實預檢分診 把好疫情防控第一關


海慈醫療集團嚴格落實預檢分診 把好疫情防控第一關

海慈醫療集團嚴格落實預檢分診 把好疫情防控第一關


海慈醫療集團嚴格落實預檢分診 把好疫情防控第一關

海慈醫療集團嚴格落實預檢分診 把好疫情防控第一關


海慈醫療集團嚴格落實預檢分診 把好疫情防控第一關

海慈醫療集團嚴格落實預檢分診 把好疫情防控第一關

志願服務隊 黨員、團員齊上陣


不僅是患者和家屬,所有進入醫院的人員都需要測量體溫。預檢分診點的工作人員每天都重複著同樣的話、做同樣的動作。工作雖然單調,但責任重大,他們是疫情防控工作的“前哨崗”。環境比較冷,站不到2小時便雙腳冰涼,但他們沒有一句怨言,他們確保所有進院人員不漏檢。遇有發熱的病人,他們高度警惕,建立問診、登記、護送制度流程,指導發熱病人做好防護,詳細瞭解其發熱史,區分疫區發熱和普通發熱人群,並由專人負責通過專門的路線護送至發熱門診。

海慈醫療集團同時進一步加強病房管理,完善疫情防控期間陪護及探視人員管理,嚴防嚴控,杜絕院內交叉感染。患者住院期間固定1名陪護人員,科室對陪護人員進行流行病學史及健康情況全面評估,符合要求的在《住院患者陪護人員信息登記表》登記個人詳細信息,發放實名制“陪護證”,嚴格落實一人一證,指導陪護及探視人員佩戴口罩,做好個人防護,每日進行體溫檢測及呼吸道症狀排查並登記。


海慈醫療集團嚴格落實預檢分診 把好疫情防控第一關

做好入院病人陪護登記工作


無論預檢分診處、還是住院病房,他們每天重複同樣的工作,詢問同樣的內容,這是落實疫情防控“早發現、早報告、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的關鍵環節。

面對疫情,醫院預檢分診護理團隊、志願者團隊的醫護人員們從不猶豫、從不懈怠,始終堅守崗位,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和辛勤付出,守護好醫院疫情防控的堅固防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