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曆史上那些悲壯時刻!

中華文明延綿五千年,這期間有無數風流人士用生命譜寫了歷史。為我們的文明增添顏墨,留下了無數為後人津津樂道,茶餘飯後的談資。

李白,一生何等風流,高力士脫靴,貴妃研磨。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華夏曆史上那些悲壯時刻!

于謙,北京保衛戰中,日日夜夜佇立在北京的牆頭。保護大明的江山。留下了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的蕩氣迴腸。

華夏曆史上那些悲壯時刻!

公元756年,睢陽之戰,主戰官張巡,守城大將南霽雲用盡陽謀,誘敵,陰謀以7000將士對抗十八萬敵軍。與敵軍交戰300多次,多次打退敵軍。

城中因長久被圍城,糧食稀缺。張巡含淚殺掉小妾讓將士分食之。軍中老弱殘兵皆甘願獻出身體讓將士分食之。城破之日,張巡破口大罵叛軍。敵將割開張巡嘴唇,只見張巡只剩四齒。最終剩餘十七位將士皆被斬首。為大唐留下最悲壯的一筆!

華夏曆史上那些悲壯時刻!

公元74年,東漢重新設立西域都護府,任命耿恭和關寵為戊已校尉。次年,北匈奴單于派兩萬精兵進攻車師,殺死車師后王,轉而攻打駐紮了數百人的耿恭駐地,將其圍入城中。此時正值漢明帝駕崩而無暇發兵,救兵不至,車師國又背叛漢朝,與匈奴合兵進攻耿恭。

華夏曆史上那些悲壯時刻!

漢兵糧盡,陷入困境。他們煮鎧弩食其筋革,拒絕匈奴的招降,堅守城池。直至章帝繼位,才出兵戰敗匈奴。當援兵來到耿恭守城時,城中僅餘26人。待隨漢軍回至玉門關時,僅剩了13人,而且衣服洞破襤褸,形容憔悴枯槁。他們譜寫了漢朝的不敗!

崖山海戰!左丞相陸秀夫見大勢已去,在煙雨飄搖中朝冠禮服,對年僅十歲的小皇帝趙昺恭敬行了一個大禮:“國家存亡之際,皇帝應該以死明志!”說罷揹著小皇帝躍入海中。次日,海上浮現出十萬軍民的屍體。

華夏曆史上那些悲壯時刻!

中華民族每每都會在存亡之刻湧現出無數可歌可泣的人物。抗日戰爭,面對近100年的屈辱,面對日本帝國主義的壓迫。無數不願意做奴隸的人佔了起來!

中華文明是偉大的,因為它的文化!中國人的信仰是祖宗。中華文化立於世界之巔已經數千年,將來還會繼續他的輝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