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人讀了兩本著作就以為自己都是對的?

KK夜枚廝


為什麼有些人讀了兩本著作就以為自己都是對的?這種題問本身就帶有主觀性。你是怎麼知道人家就讀兩本著作的?如果是一兩個人,除非你的知心朋友能對你如是說,否則你是不會知道的。再說,如果你朋友果真就讀兩本著作,你也不能用有些人吧?每個人的知識都是靠不斷汲取積累,有句古語說的好;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這應該是對知識積累的最好詮釋。而不是其他。


一江1955


為什麼有人讀了兩本書就認為自己是對的?分兩種情況。

有道是,長到老學不了,不論是知識,做事甚至是為人,都是如此。讀了兩本書,就覺得自己文化人,是知識分子,是專家了,自以為是,只能說這種人,是一種心浮氣傲,固執己見,對不對都以自我為中心,這種人做領導獨導專行,做常人則一意孤行,都不善於聽取別人意見。

另一種則是,人類所積累的知識太多太廣,不不能面面具到,但在某些專業類的知識不一定要讀多少書,其技術其核心兩本書就足以包含其精髓,書不在多而在精,擇其所長學其所好又融匯貫通並精通實踐成為內行,這個領域說的就不會錯了。


用戶53120747791


中國的傳統一直鼓勵人們讀書,書本所傳達的知識信息是超時空的。特別是在資訊時代之前,有沒有文化是區分一個人的見識、作為,甚至道德、身份的重要標誌或法碼,認定讀書人既明事理亦講道德,所以應該學而優則仕。所以總體來說,讀書與不讀書的人肯定明白更多事理。如果你要說實踐出真知當然也沒有錯,比如說我奶奶一字不識,她卻有很樸素的生活觀念或道德標準。但這不能反證讀書就迂腐,就是書呆子。

世界文明史有許多忽悠現象,也存在聖哲與聖哲之間的矛盾或衝突;文明和科學都有待於進步發展和完善,但我們不能些否定文化,作為文化主要載體的書籍更沒有理由一燒了之,作為文明社會的一分子,還是應該多看書。

多看書,少爭論。少看手機。


用戶3348216829502


成熟了,說明經歷的不夠多



天道酬勤165955221


有的人往往自我感覺良好,非常的自以為是
不能夠客觀的評價自己和他人,總以為自己是一貫正確,殊不知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世界上不會有永遠不做錯事的人,我們每個人都是人而不是神,是人就會犯錯,不可能百分百的永遠是對的。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43,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2f03bcd4776145d1b7b8f476f5a8f109\

盛夏的雪馬


你說的是文史哲吧,這種人很多!原因也很多,一是,井底之蛙,他認為他讀的兩本書是世界上全部真理,沒別的了,如果有的話,那也是謬誤,然後就到處用!二是,盲人摸象,看到一點點現象就認為是全部世界,先下結論,然後用那兩本書說如何如何。這種人的特點是,教訓永遠比經驗多,失敗永遠比成功多,壞人永遠比好人多,怨言永遠比感激多,他知道世上沒有後悔藥,但一直在找後悔藥路上!其實,他不知道的是自己不知道什麼!不信你觀察觀察!哈哈😄

交你幾著,用批判的眼光看所有的書,然後用更多的書去矯正自己的觀點!


夏日清涼2好


讀兩本著作、就自以為自己都是對的,這類人屬於坐井觀天、盲人摸象、夜郎自大、自以為是的淺薄之人。若處理家常事,必是製造矛盾的"高手”,處理鄰里關係必是高淡闊的"高才"。統軍也會是失街亭的馬將軍、或為紙上談兵的趙括上將軍。就是做現在的公務員,也會是欺上瞞下的庸才。現代社會體制都在轉變,以適應社情、民情,以保持與時俱進的社會進步,惶論一個個體的人。幹到老、學到老,不驕、不驕,永遠使人進步的動力和階梯。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謙受益、滿招損,這永遠是顛撲不撲、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恆久真理!


午夜夢醒18


開門見山吧。

除了各自本專業的書籍以外,文史哲類的書,你真的認為讀的越多越好嗎?尤其是什麼金句銀句氾濫的時下。書不貴多,在於讀好書,更在於你對好書的理解和領悟。

什麼才算好書?見仁見智。

但起碼有一點,被“孔方兄”燻出來的那些個書,我是一律排斥的[摳鼻]

你問得是個大問題,雖說是個人孔見,但也言猶未盡…


柳雲剪


因為讀書使他知道了以前不知道的東西。讀書人的看法不一定就對,但在其他情況相同的狀況下,相對於不讀書的人,他對的概率大些。


用戶7590178706108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知識來自書海,經驗來自社會實踐。讀二本著作就傲是沒有知識的表現,人活到老學到老也不可能面面俱。只所以說學海無崖,學無止境。三人同行必有吾師,每個人一生絕沒有驕傲的資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