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命還是保車?你所知道的汽車碰撞安全理念有可能是錯的

耐撞的車反而不安全?

繼上汽大眾帕薩特後,中保研又陸續公佈了幾款新車的碰撞測試報告。包括有長安2020款CS75 PLUS,一汽豐田2019款卡羅拉,上汽榮威2019款RX5 MAX、JEEP大指揮官等車型。

保命還是保車?你所知道的汽車碰撞安全理念有可能是錯的

長安2020款CS75 PLUS在C-IASI碰撞測試中,車內乘員安全指數獲G評價,耐撞性與維修經濟性獲M評價。


保命還是保車?你所知道的汽車碰撞安全理念有可能是錯的

一汽豐田2019款卡羅拉在C-IASI碰撞測試中,車內乘員安全指數獲G評價,耐撞性與維修經濟性獲P評價。


保命還是保車?你所知道的汽車碰撞安全理念有可能是錯的

上汽榮威2019款RX5 MAX在C-IASI碰撞測試中,車內乘員安全指數獲G評價,耐撞性與維修經濟性獲P評價。


保命還是保車?你所知道的汽車碰撞安全理念有可能是錯的

JEEP大指揮官在C-IASI碰撞測試中,車內乘員安全指數獲G評價,耐撞性與維修經濟性獲M評價。

令消費者欣慰的是,這幾款車型,在碰撞測試中,車內乘員安全指數均獲得Good(優秀)評價。也就是說,能給車內乘員提供較為完善的碰撞安全保障。不過,在評測結果中,這幾款車在“耐撞性與維修經濟性”這一項,評價都不算好,為“一般”或“差”。

而“耐撞性與維修經濟性”這項評價,是C-IASI獨有的。旨在評估碰撞中車輛抵禦碰撞變形的能力,以及碰撞後車輛的維修經濟性。最終評價通過得分的方式實現,車身變形量越大或車輛修復費用越高,得分越低,最終評價越差。

保命還是保車?你所知道的汽車碰撞安全理念有可能是錯的

保命還是保車?你所知道的汽車碰撞安全理念有可能是錯的

C-IASI碰撞測試對車輛的耐撞性與維修經濟性評價標準。

其實並不奇怪,翻看中保研以往的碰撞測試成績彙總,會發現一個較為有意思的現象。車內乘員安全係數評價較好的車型,耐撞性與維修經濟性則相對較低,相反,耐撞性與維修經濟性較好的車型,往往車內乘員安全係數較低。

保命還是保車?你所知道的汽車碰撞安全理念有可能是錯的

保命還是保車?你所知道的汽車碰撞安全理念有可能是錯的

從以往C-IASI的碰撞測試結果來看,車內乘員安全指數與車輛耐撞性與維修經濟性之間,在某種程度上存在負相關

保車還是保命?

這樣的關係,很明顯印證了在汽車碰撞安全中,潰縮吸能可有效降低乘員受到傷害這一設計。其實的汽車潰縮設計,最早出現在1959年的奔馳轎車上,其設計目的就是用於吸收車輛發生碰撞時,用車型結構的受力變形,吸收碰撞衝擊力,從而降低乘客遭受到的衝擊傷害。


保命還是保車?你所知道的汽車碰撞安全理念有可能是錯的

碰撞潰縮吸能的設計,已經被廣泛用於現在車型當中。

這種設計,就好比在車身外圍,佈置了吸收碰撞能量的緩衝裝置,只不過在寸金尺土的車身中,是通過自身的車架結構實現而已。也就是說,這些緩衝裝置是一次性的,使用後就需要維修,而當維修費用超出一定標準後,就導致車輛的報廢。


保命還是保車?你所知道的汽車碰撞安全理念有可能是錯的

在國內,每當提起潰縮吸能,人們總是不由自主的聯想到日系品牌車型。過去,日系因在車身輕量化上有優勢,因此車型普遍省油。而彼時,某些品牌就藉此宣傳,車型油耗高,是由於車身鋼板厚,車體更耐撞,而不明真相的消費者就信以為真,並延續至今。


保命還是保車?你所知道的汽車碰撞安全理念有可能是錯的

車身鋼板厚=安全?

曾有汽車行業分析師指出:“所謂汽車安全性,最重要的是比較人受損的指標,而不是看車受損的程度,但非專業的用戶一般繞不過這個彎來。同樣撞擊狀況下,使用碰撞潰縮吸能設計的車輛,所使用的是“保人不保車”的安全設計理念。

保命還是保車?你所知道的汽車碰撞安全理念有可能是錯的

被一輛自行車撞毀的轎車,它安全嗎?

但其實當時的日系車,早已經對車身的結構進行了階梯式設計。使不同區域表現出強度,從而能夠在碰撞中按照工程師所設計的分段式的潰縮變形,有效吸收碰撞帶來的衝擊,同時,堅固的乘員艙能有效保障乘員的安全。例如當時的豐田GOA車身技術、本田G-CON結構等等。但是,在這些設計理念誕生的車型,儘管在碰撞實驗中都有著不錯的成績,卻會在碰撞中大幅增加車輛零部件的損毀,增加維修成本。而現在,這種汽車安全碰撞設計理念,已經得到了全面升級,並且被全球車企廣泛採納。


保命還是保車?你所知道的汽車碰撞安全理念有可能是錯的

保命還是保車?你所知道的汽車碰撞安全理念有可能是錯的

潰縮吸能的車身設計,已經被全球車企廣泛採納。

汽車安全,應該落到實處,不容忽視

至於國人關注的車身鋼板厚度,這個看得見,摸得著的車身材料,對車輛的安全性影響大嗎?一般情況下,車輛的結構強度,與覆蓋在表面的衝壓件關係並不大,更多是與主體車身結構相關。在車身輕量化已經成為全球車廠共同目標後,車身鋼材的強度,才是與車輛安全息息相關的硬指標。因此,今時今日,如果再以用手按壓車身、敲鋼板聽聲音、聽關門聲判斷車身是否足夠厚實、耐撞,無疑是無稽之談。

保命還是保車?你所知道的汽車碰撞安全理念有可能是錯的

經得住人手檢驗的車身,在碰撞中就安全嗎?

鋼材的強度,普通用戶並不能單純地可以通過鋼板的厚薄、顏色進行區分,很大程度上只有車企內部才知道。此前上汽大眾帕薩特在C-IASI的碰撞測試中,車內乘員安全指數並不理想,按常理,作為大眾最新平臺架構打造的車型,帕薩特的碰撞安全設計理應有很好的表現,但在25%偏置碰撞測試中,車身A柱出現了明顯的彎折,有人將矛頭指向了車輛的鋼材強度。

保命還是保車?你所知道的汽車碰撞安全理念有可能是錯的

合理的車身結構配合高強度的鋼材,才是確保車輛碰撞安全的關鍵。

基於與潰縮吸能同樣的汽車安全設計理念,在時下倡導注重對車外人員碰撞安全的環境之下,部分車企開發出了被動安全系統,而其實現方式,同樣是通過損壞車輛本身,來實現對被碰撞人員的保護。但有些車主,對這樣的設計不以為意,甚至認為是多此一舉。

保命還是保車?你所知道的汽車碰撞安全理念有可能是錯的

“保人不保車”的設計已經越來越多,這是好事。

比如第十代本田雅閣所搭載的彈出式發動機罩系統,這套系統生效時,會對發動機蓋造成不可修復的損毀,需更換整個總成,但卻能有效地保護被碰撞的行人。這種設計,充分體現了企業的對人文關懷,對生命的敬畏,做法絕對值得現代文明社會提倡,也是現代人的共識。這不,大眾帕薩特碰撞門後,今年1月車型銷量同比暴跌40.53%。安全,把這位曾經的王者拉下馬,足以反映了國人對汽車安全的重視,不是嗎?


文 | 波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