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能力很重要,但大多數人沒有

1、保持「極度專注」的能力

你的⼀切價值創造活動,都是你的注意⼒交換來的(不是時間,有時間不專注的例子很多)。

這些能力很重要,但大多數人沒有


注意⼒,是你擁有最寶貴的財富。

當你「放養」自己的注意力時,你的時間就會像韭菜一樣被收割。比如那些在朋友圈轉發的情感爆文,除了帶節奏煽動情緒,對你而言沒有任何價值。但是這些做營銷爆文的公號,卻在你的一次次+1的點擊中,收割大量流量,轉化為赤裸裸的廣告費。

現在一條公號廣告,平均1塊1個閱讀。你每貢獻一個閱讀量,就間接幫他們賺了一塊錢。

反過來,如果你會利用自己的注意力,轉化為影響力,你就能獲得大量的利益。你能獲取一位男神的注意力,你就會有幸福的感覺;能收穫一群人的注意力,你就成為人群中的交際花,收穫虛榮;收穫幾十萬人的注意力,就是商家排隊給你送錢的網紅。

注意力是你與生俱來,最值錢的財富,沒有之一。越早明白這點,越容易站到食物鏈的上游。

保持「極度專注」,才可能極度牛逼。

如何養成「極度專注」的能力呢?

人天生是愛分心的,這是遠古時代祖傳下來的基因(野獸出沒,不隨時保持警惕就被吃掉了)。要改變一種天性,只能用其他的天性來對抗。

第一種是「對恐懼的本能逃避」。

再沒有自制力的人,考試前一天,也總會拿著複習資料看個半小時,爭取擼幾道題。這個讓我們恐懼的武器就是「時間節點」。做任何事情,只要有個deadline,就像是上了馬達,有了壓力和動力。利用快到期限的這種緊迫感,會迫使我們專注目標,高效地完成學習和工作任務。

第二種是「對快感的自然追求」

滿足只能讓我們滿意,比如吃飽穿暖;快感才能讓我們上癮,根本停不下來!比如刷抖音、買買買、打遊戲。而快感的本源,就是「可預知的滿足」+「不確定的刺激」。

好像我們逛淘寶,我們提前預知到,網購可以帶來購物的愉快感,這是「可預知的滿足」;但可能淘到什麼樣的好東西,是「不確定的刺激」;並且這種刺激,只要購物過程不結束,就一直存在,這也是我們容易上癮的原因。打遊戲、刷抖音、追劇、擼貓都是如此。

這些能力很重要,但大多數人沒有


要讓我們對學習、寫作、工作這種長期利好、短期痛苦的事情上癮,利用好我們的兩種天性:

①設定deadline,利用對恐懼的逃避

②設置完成後的獎勵,正向刺激自己的慾望

2、習慣「延遲滿足」的能力

“以大多數人滿足感延遲程度之低,根本輪不到拼天賦。”——今日頭條張一鳴

美國斯坦福大學曾做過一個著名的有關延遲滿足感的實驗:

把一些兒童關在一個房間內,裡面只有一張桌子和一些棉花糖,小朋友都很想吃棉花糖。規則如下: 離開後,你立刻吃掉棉花糖,你只能獲得一顆; 如果等我回來,你還沒有吃掉桌上的棉花糖,你將獲得兩顆。 多年以後,結果發現: 那些當年在實驗中,成功拿到獎勵的小朋友,在之後的學習成績、事業成就,遠超過那些立刻吃掉棉花糖的小朋友。且後者肥胖、沾染毒品的幾率也超過常人。

這些能力很重要,但大多數人沒有


所有喜歡「即時滿足」的人,都沒有想明白一個道理:就是做選擇的成本和收益的問題。他們總是關注眼前的收益,而「選擇性遺忘」長遠的損失。

熬夜刷抖音很爽,但是機會成本是意志變薄弱、身體變差、頭髮變少、強烈的愧疚和悔恨; 考前打遊戲有快感,機會成本是更少的複習時間,帶來考試的極度焦慮、及更糟糕的考試成績; 早上睡懶覺很舒服,但機會成本是精力的極大浪費、放棄當天的時間掌控感。

小孩可以任性,可是我們都是成年人了。作為一個心智成熟的成年人,應該有能力為了追求卓越,而果決地拒絕次優選擇。

最優的選擇,就是捨棄掉短期利益,忍受短時間的痛苦,得到長期更大的好處。

記住:延遲滿足不是讓你不滿足,而是為了讓你獲得更大的滿足。

3、逼迫自己「深度思考」的能力

年輕時,努力是很廉價的。看看那些在礦坑裡辛苦勞作,拿命換錢的工人,要說努力,沒有人比他們更賣命,可他們很多人,過得是朝不保夕的日子,甚至不知道哪一天命都沒了。

比廉價勤奮更重要的,是深度思考。

這些能力很重要,但大多數人沒有


深度思考,就是不斷追問問題本源,透過現象看本質,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進而取得別人無法取得的成就。《教父》裡有句經典臺詞:

“花半秒鐘就看透事物本質的人,和花一輩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質的人,註定有截然不同的命運。”

千萬別用忙來掩蓋真正的思考。沉醉在瞎忙碌的人,本質是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那些沉醉於從事重複性勞動的人,他們不是真正的勤奮,而是不願意去做更深度、更艱深晦澀的思考,因為這樣會很「難受」:

業餘時間學習Excel技巧,優化工作效率; 每日覆盤,做周計劃,梳理工作流程; 和同事、上司溝通,把工作做得更好。

這些事情,很費腦子。而服從安排,簡單執行,其實是更輕鬆和簡單的事。於是很多人,就一味地執行執行、重複簡單勞動,每天抄抄寫寫,用這種低質量的勤奮麻痺自己,表現形式就是無意義地加班、坐在圖書館發呆、白天拖拖拉拉晚上又熬夜趕工,還美其名曰我很努力,配上一張深夜擺拍的朋友圈。除了自我感動,沒有任何意義。

沒想好找工作的方向,就不要海投簡歷,隨便找個工作混混;沒有想好寫作的大綱,就別瞎動筆,這樣只會讓你無效的努力中白白浪費時間,卻沒有多大成效,甚至會因為沒有「正反饋」而逐漸懈怠。

永遠別用戰術上的勤奮來彌補戰略上的懶惰。

如何培養自己深度思考的習慣?

1、限定自己的高頻刺激的「淺娛樂」時間,別被娛樂信息蠶食自己寶貴的注意力;

2、每天給自己30分鐘的獨立思考時間。遠離手機、關掉電腦,放空自己,覆盤今日得失;

3、警惕任何「權威」給你洗腦,不輕易附和他人看法,獨立思考。

保持「極度專注」,逼迫自己「深度思考」,長期習慣「延遲滿足」,有這些特點的年輕人,我身邊還沒有混得差的,一個都沒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